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7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继发脑梗塞的39例进展型患者为观察A组,另58例初发型患者为观察B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所有样本均开展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与颈动脉彩超检查,并评估磁共振弥散成像与颈动脉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并分析该种诊断方式在短暂性脑缺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磁共振检查病灶数、直径以及颈动脉彩超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发生率、血栓发生率与中重度狭窄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A组患者上述指标除血栓发生率外均显著高于观察B组,磁共振弥散成像与颈动脉彩超数据呈正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的检测结果同颈动脉彩超呈正相关性,在初发型与进展型病灶诊断均具良好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HP彩色超声检查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内膜.中膜厚度(IMT),观察斑块形成情况,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形成者98例,阳性率81.7%;对照组中颈动脉斑块形成者19例,阳性率19.0%。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三组:脑梗塞组、腔隙性脑梗塞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测量三组患者颈动脉IMT,三组比较,脑梗塞组与TI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腔隙性脑梗塞与脑梗塞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腔隙性脑梗塞与TIA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脑梗塞组和TIA组患者比腔隙性脑梗塞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3.
戴爱云 《当代医学》2010,16(14):55-56
目的彩超对颈动脉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30例TIA患者为病例组,40例非心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部分病例行MRA检查。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在脑血栓形成组、TIA组及对照组分别为58.75%,50.00%和22.50%。结论颈部血管彩超对于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郝攀  刘宁  陈军 《西部医学》2014,(2):204-206,209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RP、尿酸与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DMCI)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塞灶面积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27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其中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90例,非糖尿病脑梗塞组137例.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有无斑块及斑块稳定性,行头颅MRI检查,行NIHSS评分,并测定超敏CRP、尿酸含量.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超敏CRP、尿酸含量高于非糖尿病脑梗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MCI患者中,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神经功能中重度缺损组和轻度缺损组、大面积梗塞组和小梗塞组相比,超敏CRP、尿酸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敏CRP、尿酸水平可反映DMCI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梗塞面积大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彩超。方法:给35例TIA患者行血脂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TIA患者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膏血正常组(P〈0.05),有17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5例颈动脉斑块或狭窄。结论:TIA患者多有血脂及颈动脉异常表现,其与TIA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中医证型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7例,分为痰瘀滞络型和肝肾不足型组两组,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两组不同中医证型脑梗塞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痰瘀滞络型更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为中医药治疗脑梗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联合颈部血管彩超、MRA对诊断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以55例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24例非心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行颈部血管彩超、MRA检查。结果: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颈动脉斑块最常见于颈总动脉近分叉处,且易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及与脑部病灶同侧的颈动脉。MRA与颈部血管彩超对颈动脉狭窄吻合率较高,且MRA可同时显示颅内动脉狭窄。结论:联合颈部血管彩超、MRA可同时显示颅内外动脉硬化程度,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脑梗塞患者与无心脑血管疾病人群的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探讨颈动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梗塞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44例脑梗塞住院患者(脑梗组)及40例无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及椎动脉彩超检查,观察其内径、斑块,测量IMT厚度及PSV、EDV、RI等参数。结果: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照组在血管形态及血流动力学也存在部分改变,但占总人数比例较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仅占12%。结论:颈动脉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梗塞密切相关,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查可以作为一种无创伤、简便的、可重复应用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9.
高频超声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法应用高频探头检查颈动脉,详细观察内-中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斑块大小、性质、形态、回声强度、管腔狭窄程度等。结果100例脑梗塞患者中,颈动脉内膜均粗糙不光滑,内-中膜厚度>1.0mm;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膨大处及颈内、外动脉分叉处;斑块的形成有多发或单发,双侧或单侧,软斑、硬斑、混合斑;斑块好发于脑梗塞病灶的同侧,少数发生在对侧。结论超声诊断技术对于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艳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5):1928-1929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及80例非脑梗死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性质。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中软斑的构成比较对照组高(P〈0.01),硬斑及混合斑的构成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斑块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了64例颈内动脉系TIA患者颅外颈动脉,检测分析指标为颅外颈动脉硬化板块斑块的分布、狭窄度及超声分型。并将有症状侧与无症状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TIA患者无症状侧颅外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发生率(29.69%)明显高于有症状侧(10.9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TIA患者颅外颈动脉硬化斑块以扁平斑最为多见,其次为硬斑和溃疡斑,且无症状侧软斑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TIA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发现对于临床上预测无症状人群TIA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扫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5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和45例脑梗塞患者的颅外段颈动脉和颅内大脑中动脉。检测分析指标为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狭窄度、超声分型和颅内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并将有症状侧和无症状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无症状侧颅外段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发生率(37.0%)明显高于有症状侧(11.1%,P<0.01);脑梗塞患者无症状侧重度以上狭窄发生率(17.8%),明显高于有症状侧(2.2%,P<0.01),其中1例无症状侧颅外段颈内动脉完全闭塞。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塞组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以扁平斑和软斑最为多见,其次是硬斑和溃疡斑。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塞组患者无症状侧软斑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侧(P<0.01)。③脑梗塞组无症状侧大脑中动脉血流缓慢有31例(68.9%),明显高于有症状侧(P<0.01)。结论:颅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发现对于临床上预测无症状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彩色血管三维超声在颈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方法 :疑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80例 ,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其中 2 8例同时做彩色血管三维超声成像 ,5 5例经临床、CT、MRI证实为脑梗死。结果 :①本组 5 5例脑梗死 ,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 4 9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②有脑梗死的彩色血管三维血流图呈“串珠”状 ,而非脑梗死的彩色血管三维血流图呈连续“圆锥”状。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有良好的价值 ,三维彩超是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早期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预测疾病复发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315例基于"时间-症状"定义的60岁以上TIA患者,根据发病后1个月是否出现复发性脑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动脉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95例TIA患者依据颈动脉超声检测分为颈动脉无斑块组(39例)和斑块组(56例),后者再分为不稳定斑块亚组(24例)和稳定斑块亚组(32例);对所有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仪进行脑动脉微栓子监测,比较各组间微栓子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脑动脉微栓子阳性率在颈动脉斑块组(44.6%)高于无斑块组(1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不稳定斑块亚组(66.7%)显著高于稳定斑块亚组(2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脑血流中微栓子阳性率高,不稳定斑块更易脱落形成微栓子。针对微栓子的治疗可能是预防或减少TIA发生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颈动脉超声等检查,筛选单侧MCA狭窄患者30例,进一步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表现为急性卒中23例,其中多发脑梗死16例,单发脑梗死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5例,其中2例可见多发腔隙灶,3例DWI未见异常;无症状MCA闭塞患者2例,DWI未见异常。结论 MCA狭窄患者可表现为多种梗死类型,动脉-动脉栓塞、主干斑块延伸以及血管狭窄所致低灌注可能是其共同发病机制,应根据病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超声学变化。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20例TIA患者和110例非心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血管内径及内膜-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ITM),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和血管狭窄情况。结果:120例TIA患者中,颈动脉ITM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等血管异常者100例,发生率83.3%;对照组110例中有ITM增厚、斑块形成者42例,发生率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硬化,可为TIA预测及评价提供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夏丽女  金轶  钱玲妃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03-104,16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表现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5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0例体检中心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5.57,P〈O.01)。脑梗死组中软斑和溃疡斑的检出率均明显多于对照组(X2=6.83和5.96,均P〈O.01),而扁平斑和硬斑的检出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X2=9.46和9.37,均P〈0.01)。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斑块的稳定性关系密切。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可早期评价和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程度,为脑梗死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常规MRI检查以及DWI检查。结果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磁共振弥散成像提示34例TIA患者有脑缺血性异常表现(阳性率57%);19例患者常规MRI提示有脑缺血性异常表现(阳性率32%),两种检查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DWI能早期准确诊断TIA的病变部位、范围等情况,有助于指导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缺血性恼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软斑和混合斑致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狭窄〉50%可致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早期发现并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能;住确地检测出颈动脉硬化的组织结构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