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诊断为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髋关节的X线及CT表现的特征分析,归纳总结其影像特点。方法对78例96个FAI髋关节的X线及CT片进行影像特征分析、分型。结果①、FAI的特征性X线及CT征象包括:非球形股骨头、股骨颈枪柄样畸形、股骨颈骨突、深髋臼、"交叉征"或"8"字征、髋臼内突、股骨颈前方凹痕征及皮质硬化、骨颈疝窝;FAI的非特异性改变包括:髋臼外上缘增生、髋臼外缘骨化或钙化,髋臼关节面下囊变、股骨头囊变、髋关节外侧间隙狭窄。②、96个FAI中,Cam型23个,Pincer型14个,混合型59个。结论股骨头颈交界处的畸形和髋臼的异常形态是FAI诊断的主要征象,其他骨性关节炎的异常影像表现是诊断FAI的参考征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多排螺旋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方法,了解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解剖学及骨质异常,并对FAI病例进行α角及EE角的测量,探讨α角及EE角(Equatorial-edge angle)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多排螺旋CT平扫的59例临床诊断FAI患者和20例因非股骨近端病变、无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症状而接受下腹或双髋CT扫描的成年患者的CT体积数据作为对照组,分析解剖学、骨质异常情况及α角的意义。结果 FAI分为凸轮型、钳型、混合型,每型均存在不同程度解剖学异常及骨性异常征象;对照组α角为41.826°±1.862°,FAI组为66.548°±9.1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26,P=0.000);多重比较显示FAI组中以凸轮型的α角最大(71.851°±5.696°),钳型的α角最小(48.889°±3.364°;全部P<0.05)。多重比较分析EE角显示除混合型FAI(16.729°±3.068°)和钳型FAI(16.386°±1.211°)间、FAI凸轮型(21.550°±2.096°)与对照组(21.845°±2.814°)间EE角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分别P=0.3234,P=0.,7326),其余两两间EE角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全部P<0.05)。结论α角是反映股骨头颈联合处凹陷程度与FAI关系的一个客观指标,对诊断凸轮型FAI有重要意义;EE角是评价髋臼后倾的一个客观指标,同时也可以评估髋臼对股骨头覆盖程度,可以为诊断钳型及混合型FAI提供参考。多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可以全面清晰显示股骨和髋臼解剖学异常及骨质异常,能对FAI准确诊断及分型,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股骨髋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是一种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活动度下降的疾病.该病由Ganz等[1]于2003年正式提出:髋关节即股骨和(或)髋臼解剖学非发育性异常,在髋关节运动终末期引发股骨近端和髋臼边缘的异常碰撞.它好发于运动量较大的中青年人,容易导致早发性髋关节退行性变.由于FAI的诊断涉及髋臼及股骨头颈部细微畸形的评价,测量反映髋臼及股骨头颈部形态的参数能较好地量化这一评估.现收集本院2009-2010年诊断为FAI的病例,对其X线及CT图像上的髋关节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旨在加深对FAI的认识,探讨形态学参数测量在FAI诊断中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的X线表现,并对髋关节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明确各参数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FAI组30例52个髋关节X线平片进行分析、测量,并与对照组50例100个髋关节进行对比。结果:FAI的X线表现包括:股骨头-颈交界异常、髋臼异常、髋臼唇硬化、骨化和囊变及股骨颈外上部囊性变等。凸轮型和对照组的股骨颈α角、偏心距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钳夹型和对照组的髋臼深度、髋臼覆盖率、CE角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头-颈交界处的畸形和髋臼的异常形态是FAI诊断的主要征象。髋关节形态学参数对FAI的诊断、分型及异常X线征象的量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DR、MRI影像表现特征。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47例经手术证实为FAI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所得DR、MRI图像进行分析,总结FAI患者影像表现特征。结果 在DR图像中,147例患者均可见有不同程度的“枪柄样”畸形存在,有71例患者可见其髋臼后倾且髋臼过深,髋臼“交叉”征为阳性,存在“8字”征;12例患者存在非圆形股骨头,72例患者髋臼边缘软骨下可见囊性变;29例患者则是股骨头颈交界处皮质下有囊性病变存在。MRI检查图像中,所有患者髋臼盂唇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MRI分型:ⅠB、ⅡA期,分别有48例、39例,其余ⅠA期29例、ⅡB期25例、ⅢA期6例。患者α角值为58°~78°平均值为(65.89±7.63)°。结论 股骨头颈解剖学异常及髋臼形态异常是FAI的主要征象,DR可作为临床筛选检查,结合MRI综合评价可有效降低FAI漏诊率。  相似文献   

6.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由Ganz于2003年提出概念并进行了定义[1]. FAI主要与髋关节发育异常有关,包括股骨头颈交界处突出的凸轮型、髋臼过度覆盖引发的钳夹型及两者皆有的混合型. 在这些发育异常的基础上,股骨颈在屈髋和内收运动时可能与髋臼反复撞击,从而导致盂唇撕裂或髋臼及股骨头的软骨损伤,最终导致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股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临床诊断中应用影像学指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FAI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X线、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计算影像学指标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43例患者经X线片检查后均发现股骨头颈连接处有骨性突起,表现为"枪柄样"畸形,且侧位片显示股骨头颈凹陷减少;43例患者中有26例存在股骨颈疝窝,CT表现显示股骨颈前上方的头颈部皮质下存在类圆形低密度区,平均α角为(67.38±5.32)°;影像学的诊断准确率为95.35%,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合影像学指标对股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有确切指导意义,对于临床指导也有积极指导意义,推广及应用意义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R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骨盆正位及蛙式位DR片,按照FAI分型划为2组:A组凸轮碰撞型,B组钳夹碰撞型,分析FAI影像学表现,总结2组分型的特异性影像表现。结果 A组凸轮碰撞型共有14例,可见股骨头颈交界处凹陷不足,均表现为“左轮枪柄”样畸形,其中10例于蛙式位可见局限性骨性突起;B组钳夹碰撞型共6例,表现为髋臼窝加深及股骨头覆盖率加大,其中4例出现“8字征”。结论 FAI分型在DR上具有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可以作为FAI分型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AS髋关节病变的影像征象认识,提高其早期诊治率。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35例强直性脊柱炎并有髋关节症状的AS患者,分析其骨盆CR片及CT髋关节影像征象并加以比较。结果:AS髋关节病变的CT与平片表现基本相同,主要表现为:髋臼或/和股骨头骨赘形成、股骨头轴向移位伴关节间隙均匀性变窄、髋臼或/和股骨头囊变、髋关节强直和关节周围骨质疏松、髋臼内陷等。结论:双侧对称、股骨头轴向移位、关节间隙均匀变窄、骨质增生、髋臼囊变诊断、鉴别诊断意义较大,为主要征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X线表现.结果 x线表现为:髋关节间隙狭窄50例;髋臼及股骨头边缘明显硬化,骨赘形成22例;股骨头及髋臼关节面下囊变20例;股骨头及髋臼虫蚀状骨质破坏8例;附着点病19例;关节面及关节间隙模糊5例.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需求基于CT断层图像快速准确重建股骨颈骨囊肿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的方法。方法:基于髋关节的64排螺旋CT连续断层扫描所得的二维图像, Mimics软件分别重建髋臼,近端股骨,股骨颈及骨囊肿组织的三维可视化结构并对骨囊肿区域进行三维测量。结果: mimics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髋关节CT扫描的D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结构清晰,可真实再现髋臼和近端股骨的结构,并且能够对骨囊肿区域予以定位,体积予以计算,骨囊肿三维测量的数据精确可信,与术前影像资料及术中所见大致吻合。结论:Mimics软件根据CT扫描所得的Dicom原始数据能准确重建股骨颈骨囊肿的三维数字模型,为股骨颈残余骨质的评估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了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股骨头髋臼覆盖率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利用正常人体髋关节的CT影像,建立髋关节计算机三维几何模型,研究各种体位下股骨头髋臼覆盖率。②方法 取32岁健康男性髋关节CT二维影像,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处理,依次转化图形,取其二维框图放样、叠加,建立髋关节三维几何模型;分别固定模型髋臼端及股骨端,模拟正常情况下髋关节在不同动度下的运动情况,计算不同动度下股骨头的髋臼覆盖率。③结果 本模型的颈干角和CE角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说明本模型基本符合人体结构,髋关节模型中立位股骨头髋臼覆盖率为60.1%,在外展位时股骨头的髋臼覆盖率最大,而前屈位最小。④结论 髋关节计算机三维几何模型所测得的结果与现有人体测量参数相似;股骨头的髋臼覆盖率在外展位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基于虚拟现实辅助头颈开窗技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基于髋关节的64排螺旋cT连续断层二维图像,MimiCS软件重建股骨头病变组织的三维可视化结构,在三维量化的基础上实施头颈开窗。结果:MimiCS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髋关节CT扫描的Dicom格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结构清晰,能够对病变组织部位予以定位,对病变组织体积进行计算,使头颈开窗定位精确,打压植骨规范量化。结论:Mimics软件根据CT扫描所得的Dicom原始数据能准确重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的三维立体结构,为头颈开窗技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的评估、导针的定位、植骨的量化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松解及髋臼重建术的应用对改善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6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8例股骨头重度坏死(Ficat III,IV期)患者术中应用软组织松解及髋臼重建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均采用的后外侧入路。通过清除瘢痕组织和增生骨赘,充分松解外展肌群腱性止点、内收肌群腱性止点及髋臼周围软组织,在解剖位置上重建髋臼并延长患肢长度。术后1年行Harris评分、患侧髋关节X线正侧位片检查及双下肢全长X线片检查。结果:术后随访1.0~5.5年。68例患者股骨头均恢复至正常解剖位置,患肢长度延长1.5~3.5 cm,无坐骨神经损伤发生,术后1年Harris评分从术前的38.6±7.5上升至78.2±5.7(P=0.029)。结论:在股骨头重度坏死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以应用软组织松解及髋臼重建术来保证髋臼窝达到解剖重建,从而改善外展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重建髋臼在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对髋Crowe分型在Ⅲ型和Ⅳ型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5例31髋,34~69岁,平均52岁;Ⅲ型15例19髋,Ⅳ型8例10髋;采用结构植骨重建髋臼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行股骨头结构植骨,保证覆盖率的基础上,于真臼或近真臼水平重建髋臼并安装假体。术后行影像学检查和Harris评分。成功随访23例29髋,平均随访5.1年。结果 植骨愈合良好,无植骨塌陷,1例1髋术后脱位,所有病例无假体松动发生。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4分,术后1年平均89分,最后1次随访平均88分。结论 应用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满足覆盖率前提下在真臼位置重建髋臼行全髋关节置换,对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具有安全有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髋臼有限加深、全髋置换术结合软组织松解、骨创治疗仪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及严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伴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8例41髋成人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了髋臼有限加深法非骨水泥假体全髋置换术并结合软组织松解、骨创治疗仪治疗。结果经术后6个月至5年6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人患髋疼痛消失,可以长时间行走,X线片示人工髋关节位置良好,假体无松动及明显下沉迹象,生活自理并恢复日常工作。Harris评分由术前(15.16±1.12)分恢复到术后的(92.42±1.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髋臼有限加深法全髋置换术结合软组织松解、骨创治疗仪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明显提高了髋臼假体的稳定性,可预防髋臼包容不佳导致髋臼假体不稳,近期疗效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早期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2016年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治疗17例DDH伴髋臼缺损大龄患儿(>6岁)的临床资料,评价早期手术疗效.在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切开复位;股骨转子下三维截骨纠正前倾角及颈干角,根据股骨头脱位高度行股骨短缩,钢板固定后重建关节裳.取髂骨缝匠肌骨瓣翻转至髋臼上缘修补髋臼缺损.手术后双下肢贝氏石膏固定6~8周.逐渐行髋关节功能训练,髋关节功能参照Mckay's标准进行评估,髋关节形态评估参照Severin's X射线标准进行.结果 17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9个月.术后股骨头复位良好,头臼包容满意;未出现伤口感染及股骨头坏死.术后随访结果,Mckay's标准:优2例(2髋),良13例(15髋),可2例(2髋),优良率为88.2%,Severin's标准:优11例,良49例.结论 大龄儿童(>6岁)DDH采用髂骨缝匠肌骨瓣修补髋臼缺损,术后骨性愈合好,能有效改善髋关节的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术后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成象在髋部骨折、脱位、退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部病变患者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成象并进行分析,观察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与常规X线片及CT二维成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髋关节骨折脱位26例,退变性关节炎8例,股骨头无菌性坯 锴6例。常规X线片能显示骨折脱位,但有漏诊且难以确定骨折类型,对退变性髋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影像显示结构重叠;CT二维成象可明显髋部病变的具体影像学改变,降低髋部骨折的漏诊率并明显骨折类型,但需有丰富的阅片经验;CT三维重民象可以得到髋部骨折、脱位、股骨头塌陷等病变最全面、直观的图像。结论 常规X线片诊断髋部病变的影像显示有限;CT二维成象能显示髋部病变的具体影像学改革,可降低漏诊率:CT三维重建成象是二维成象的重要补充,能直观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尤能明确复杂骨折的移位和粉碎程度,并指导手术入路和内固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螺旋CT三维重建(CT3D)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宜君县人民医院外科及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且最终经手术确诊的9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