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踝关节内翻扭伤是一种常见损伤,如踝部受过度内翻外力损伤跗骨窦内的骨间跟距韧带、脂肪垫、距跟关节滑膜或跗骨窦滑囊,发生无菌性炎症,则称为跗骨窦综合征,亦称跗骨窦炎。自2001年以来,采用多种疗法综合治疗跗骨窦综合征1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臭氧水穴位注射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跗骨窦综合征患者,给予丘墟穴注射浓度为23 mg/L臭氧水,治疗24 h后进行踝关节康复运动训练,7 d治疗1次,共治疗不超过3次,于治疗72 h后判定疗效,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和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臭氧水穴注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跗骨窦综合征6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跗骨窦综合征64例报告广东省普宁市中医院骨伤科陈培龙跗骨窦综合征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多由于踝部扭伤,损伤窦内软组织,日久致局部粘连变性和挛缩而引起。笔者自1986年至1992年应用综合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该征64例,取得满意疗...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跗骨窦综合征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程永志,唐瑞双城市同仁医院李忠伟大庆市大同区中医院艾立军足跗骨窦综合征是由于创伤致足跟距关节不稳,而产生跗骨窦内的跟距骨间韧带、滑膜及脂肪组织无菌性炎证,出现足踝部不稳定感,疼痛无力,且内翻加重等综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控银针治疗踝关节反复扭伤后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踝关节反复扭伤后跗骨窦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针刺组(30例)和温控银针组(28例),针刺组采用跗骨窦外口针刺治疗,温控银针组采用局部封闭后温控银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温控银针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P<0.01),AOFAS踝-后足评分均升高(P<0.01),且温控银针组改善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温控银针可有效缓解踝关节反复扭伤后跗骨窦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疗效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针拨跗骨窦间前韧带治疗跗骨窦炎粘连期疗效将63例跗骨窦炎粘连期的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二组比较得知,针拨跗骨窦间前韧带是治疗跗骨窦综合征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针拨跗骨窦间前韧带治疗跗骨窦炎粘连期之疗效,将63例跗骨窦炎粘连期的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二组比较得知:针拔跗骨窦间前韧带是治疗跗骨窦综合征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注射结合超声波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跗骨窭内弥散注射,同时结合超声波治疗跗骨窦综合征22例,治疗前后均行MRI检查,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12~ 18个月的随访,平均15个月,模拟疼痛评分由治疗前的7.591分(5~9分)减少到末次随访的2.455分(0~4分)(P<0.01),踝-后足功能评分由治疗前39.318分(20 ~70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87.818分(67~l00分)(P<0.01).结论:富血小板血浆注射结合超声波在治疗跗骨窦综合征方面疼痛功能改善明显且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O’Connor首先提出了跗骨窦综合征这一病名。跗骨窦综合征是踝关节内翻扭伤时常伴随的损伤,是中医骨伤科临床常见疾病。临床治疗中,往往只注意到踝关节内翻扭伤的情况,忽略了跗骨窦内软组织的损伤。几周后出现跗骨窦综合征的一系列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有文献报道,针刀治疗  相似文献   

10.
跗骨窦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陈建锋张振华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430061武汉)关键词跗骨窦综合征诊治分析跗骨窦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人们对它认识不足而常常漏诊或误诊。自1993年10月~1996年6月,我们共诊治23例28足,采用小针刀松解及自...  相似文献   

11.
小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跗骨窦综合病征60例孙谦高明超河南省确山县中医院(463200)主题词跗骨隧道综合征/针灸疗法@小针刀疗法封闭疗法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小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跗骨窦综合征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治疗方法在患足跗窦部寻...  相似文献   

12.
注射配合针刀治疗跗骨窦综合征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跗骨窦综合征是指踝关节内翻损伤后,引起的以跗骨窦处出现疼痛、压痛、小腿及足部感觉异常、抖动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由于踝关节内翻损伤最常见,故本病也较多见,但临床往往被误诊,而使之长时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1995年7月—2003年7月,笔者共收治跗骨窦综合征患者56例,采用注射配合小针刀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局部注射及踝泵运动锻炼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跗骨窦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4例。联合组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局部注射及踝泵运动锻炼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局部注射配合踝泵运动锻炼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9,P 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后VA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2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局部注射及踝泵运动锻炼对减轻跗骨窦综合征患者疼痛、踝-后足功能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1998年10月以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跗骨窦综合征2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翟明 《中医正骨》2002,14(4):47-48
跗骨窦综合征是指踝关节内翻损伤的伴随损害 ,由于踝关节内翻损伤最常见 ,故本病也较多见 ,但临床往往被误诊 ,而使之长时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自 1993~ 2 0 0 0年 ,作者先后收治跗骨窦综合征 62例 ,经采用小针刀配合药物等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16.
小针刀治疗跗骨窦综合症24例报告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262500)唐树杰跗骨窦综合症为骨科常见病,多由足内翻扭伤致跗骨窦内软组织受损而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跗骨窦疼痛,窦口压痛并向足趾放射。自1993年来,笔者以小针刀疗法治疗本病2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跗骨窦综合征是指踝关节内翻损伤的伴随损害,较多见,但临床易被误诊。自1993~2001年,笔者先后收治跗骨窦综合征29例,经采用局部封闭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21例;年龄25~62岁,平均36岁;左侧12例,右侧17例;有近期或远期踝部内翻受伤史者24例,无明确外伤史者5例;病史最短3个月,最长2年;随诊时间6个月至15个月,平均10个月。1.2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表现为外踝前方跗骨窦区疼痛,行走时加重,重者跛行,不活动时不痛,局部无红热史。查体:跗骨窦区即外踝与趾短伸肌肌腹隆起之间压痛,伴有…  相似文献   

18.
洪嵘  汪青  陈吉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64-64
目的:观察和探讨局部封闭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18例跗骨窦综合征患者采用局部封闭配合我院闵氏伤科活血化瘀中药熏洗治疗。结果:18例患者经8~24个月的随访,优:14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4%。结论:局部封闭结合活血化瘀中药熏洗是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对新兵军训致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试验病例随机分为2组,针刀组(治疗组)采用单纯的针刀治疗,神经阻滞组(对照组)使用局部封闭治疗。15天后观察2组患者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和VAS评分的改变情况,评价针刀疗效。并在疗程结束后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本次试验共纳入患者60例。治疗后组间患者比较,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随访期间的VAS评分比较,针刀组明显优于神经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能有效改善新兵参加军事训练后引起的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操作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20.
史卫东 《中国针灸》2003,23(5):286-286
跗骨窦综合征是踝关节内翻损伤时的伴随损害,是临床常见损伤。笔者自2001年4月~2002年4月采用小针刀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