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对1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结果:18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均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最常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初次脑脊液镜检确诊仅7例,需反复腰穿取脑脊液涂片及培养确诊11例。未经抗真菌治疗4例均死亡,抗真菌治疗14例、治愈7例、好转3例、死亡4例。其中二性霉素B与氟康唑联合治疗4例、治愈3例、好转1例。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常易误漏诊,反复行脑脊液涂片以及同时行真菌培养可提高诊断率。二性霉素B鞘内及静脉同时给药联合氟康唑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M)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进展。方法对21例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有头痛,发热,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阳性。应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5-氟胞嘧啶(5-Fc)治疗,治愈好转率71.42%(15/11)。结论 CM误诊率高,脑脊液乳胶凝集试验有利于早期确诊,减少误诊率;两性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5-Fc)是有效的治疗药物,新型抗真菌药物机制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53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为主。有基础性疾病者30例(占56.6%)。发病前有鸽子、禽类接触史者30例。脑脊液压力升高51例,其中49例超过200 mmH_2O。30例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与氟康唑联合治疗。53例患者治愈4例,好转27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17例。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对进行性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反复进行脑脊液墨汁染色查新型隐球菌,有助于减少该病的误诊和误治。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静滴治疗隐球菌脑膜炎仍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总结腰池穿刺引流治疗14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恶性颅高压的护理。护理重点为置管前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卫生宣教,加强腰池持续引流护理、注药护理、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14例中,治愈9例,好转4例,死亡1例。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38-4439
探讨儿童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转归情况。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病历资料,结合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结果、治疗方法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儿曾被误诊。其中,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1例,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4例,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1例。16例采用抗真菌治疗的患儿中,治愈8例,好转5例,无效3例;其中5例早期行腰大池引流术患儿均治愈,未行腰大池引流术的11例患儿中治愈3例,好转5例,无效3例。4例未采取抗真菌治疗患儿均死亡。儿童隐球菌脑膜炎多为隐匿性发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性高,容易被误诊,临床诊疗过程中需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颅内肿瘤以及病毒性脑炎进行鉴别,主要依靠脑脊液检查确诊。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儿童隐球菌脑膜炎病死率的关键所在,足程、足量抗真菌联合降颅压治疗儿童隐球菌脑膜炎,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颅内压增高患者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的护理经验,主要是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3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颅内压增高接受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的护理资料。认为持续腰大池引流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有效方法,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与医生熟练的配合、术后切实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情况,预防并发症,护理人员细微的观察与精心的护理是促进疾病转归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TB FUNGUS试剂盒在新生隐球菌药敏测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分离于2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的24株新生隐球菌,采用ATB FUNGUS试剂盒测定其对两性毒素B、氟胞嘧啶、制霉菌素、咪康唑、益康唑和酮康唑等6种抗真菌药的敏感度.结果:24株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制霉菌素和咪康唑均为敏感或中度敏感,而对益康唑和酮康唑部分表现为耐药.18例使用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联合治疗的患者中,治疗后50%(9/18)治愈,50%(9/18)好转,总有效率达100%.另4例采用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和氟康唑治疗,2例采用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治疗,达到临床治愈后采用氟康唑口服,治愈1例,好转2例,无效3例(无进展2例,死亡1例).结论:ATB FUNGUS药物敏感试剂盒可用于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过程中对耐药菌株的监测,增加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等新的高效的高效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也许能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病原学证实的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隐脑的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发热、为主,颅内压升高明显,所有病例均经病原学检查确诊。应用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加氟康唑治疗的治愈及好转率为70.4%。【结论】脑脊液或脑组织病原学检查发现新型隐球菌是确诊此病的金标准。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康唑治疗疗效确切,两性霉素B脂质体较两性霉素B副作用轻、患者的耐受好,对肾功能不全或两性霉素B治疗效果不佳时改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可提高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9.
沈海滨 《临床医学》2010,30(4):58-59
目的总结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6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合并其他疾病者21例,占45.7%;15例患者在病前有明确的鸽子接触史,占32.6%;有误诊史1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系统治疗,有3例患者入院2周后由于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出院,并失去随访,其余43例患者以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5-FC)联合治疗。结果10例痊愈,14例好转,10例转院失访,11例死亡,病死率24.2%,未愈1例。结论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误诊率高,各种原因所致的免疫缺陷是引发隐脑的主要危险因素;尽早明确诊断、联合两性霉素B与5-FC抗真菌治疗、积极控制颅内压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隐球菌性脑膜炎42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对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诊治隐脑42例,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误诊率高,达81%,其中以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最高;②采用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和(或)氟康唑联合治疗效果较好,总有效率为64.7%。结论:隐脑的误诊率高,临床上疑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时应提高隐脑警惕性;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HIV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导致高颅压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5例HIV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导致高颅压患者行穿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通过评估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感染发生率,分析护理治疗策略及要点。结果随访3~20个月,5例患者术后头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5例患者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完全缓解率33.4%;8例视力下降患者有4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恢复,症状改善率50%。13例脑膜刺激征消失,改善率86.7%;未见腹腔感染患者;1例患者因术后并发全身感染而拔出分流管;1例因围手术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6.7%。无因手术原因死亡病例。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HIV并发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导致高颅压的手术安全有效,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做好围术期护理,注意做好自身防护,对保障手术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防止职业暴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春煜  卢洪洲  石尧忠  翁心华 《新医学》2001,32(12):752-754
1引言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所致的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真菌病。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对隐球菌性脑膜炎尚无有效的治疗,随着两性霉素B的问世,大约有60%~70%的病人得到治愈。70年代初,第一个对新型隐球菌有较好疗效的口服制剂氟胞嘧啶问世,与两性霉素B合用可提高疗效并缩短疗程。80年代以来,又开发出新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以及两性霉素B的脂质体,这些药物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使用,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临床疗效,现将有关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2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隐球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1年10月确诊的46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经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确诊。22例(47.83%)合并有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治愈9例、好转18例、6例死亡、13例自动出院。结论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是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易感因素之一,在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中出现发热、头痛等脑膜刺激征阳性,应及时行腰穿,反复行脑脊液墨汁涂片找隐球菌,及时明确诊断,联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能缩短脑脊液隐球菌转阴时间,以提高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HIV感染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医院收治的30例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有头痛症状(100%),22例患者有发热症状(73.3%);脑脊液葡萄糖(1.827±1.042 mmol/L)降低尤为显著;脑脊液IgG(128.51±62.42 mg/L)、IgA(15.17±11.51mg/L)和IgM(7.56±10.12mg/L)升高明显。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表现。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阳性24例(80%),脑脊液培养出新型隐球菌23例(76.7%),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阳性者30例(100%)。培养出的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5.6%、91.3%和100%。20例患者首诊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很重要;新型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及三唑类抗真菌药的敏感性较高,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仍是治疗隐球菌感染的首选方案,早期控制感染及降低颅内高压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0~2006年期间诊断明确的37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CNM患者均经过病原学确诊,CNM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首诊误诊率高达62%。大部分患者以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为主要临床表现,腰穿压力高,脑脊液墨汁染色或培养可以查到新型隐球菌。37例患者中放弃治疗离院7例,治愈5例,病情好转去外院治疗者19例,病情无变化者2例,病情恶化者2例,死亡2例。两性霉素B为主要治疗药物。结论CNM大多数以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所以,CNM早期易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及时脑脊液涂片查病原体有利于确诊,脑脊液或脑组织病原学检查发现隐球菌是诊断的金标准,多种快速检测手段相结合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8例为急性及亚急性起病,4例起病匿隐,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颅高压明显,脑膜刺激症阳性,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CM误诊率高;本组患者经联合治疗疗效明显。结论:CM是以头痛、颅高压和脑脑膜刺激症为特点,误诊率高,反复腰穿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隐球菌脑膜炎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归纳分析42例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并总结抗真菌药物的治疗经验,以提高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2007年所收治42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抗真菌药物的疗效及预后,并对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的药物剂量、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疗程与预后的关系加以剖析。结果:临床以发热、头痛、颅内压升高、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采用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总有效率78.5%,42例患者治愈9例,好转24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后失访4例。结论:隐球菌脑膜炎由于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易于误诊;脑脊液墨汁染色有助于早期诊断本病,对疑似病例反复进行脑脊液墨汁染色有利于确诊;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效果良好。但需注重合理应用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分析总结住院的7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在给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真菌治疗。结果 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81.9%),脑膜刺激征为主(84.7%),全部合并有概率性感染(100%),免疫功能低表现为CD4+<50 cell/μL(83.3%)。结论 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37.5%),反复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结果是诊断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主要依据。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37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的护理体会,如密切观察毒副反应并及时处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示:37例中临床治愈6例,好转20例,未愈自动出院7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70.3%.提示采用此法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同时配合对症处理及心理护理,能减轻毒副反应,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杨慧  王利 《天津护理》2020,28(4):439
总结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持续颅内高压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术的护理。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病程长,腰大池引流管留置时间长,且引流管管路长,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密切观察患者脑脊液引流情况,做好持续腰大池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保持通畅,预防穿刺点感染,严防并发症,做好鞘内注射护理,以及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