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 12月至 2 0 0 2年 3月 13 7例冠心病患者入选该研究。男 10 1例 ,女 3 6例 ,年龄 5 3 .2± 10 .7岁。稳定性心绞痛 48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5 9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3 0例。选择性冠脉造影 (SCA)示病变狭窄 (78.6± 9.5 ) %。入选病例无下列病变 :重度钙化 ;长度 >3 3mm ;近端严重迂曲或病变成角≥ 12 0 0 ;慢性完全闭塞。患者随机分为 :A组 69例 79处病变 ,接受无预扩冠脉直接支架术 ;B组68例 80处病变 ,接受预扩后冠脉支架术。两组间临床情况和SCA结果差异无显著性。观察两组成功率、费用和术后 6个月心脏事件 (死亡、AMI、再次血运重建术、心绞痛、心衰 )发生率。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 检验。结果 :A组成功率 97.10 % ,B组成功率 10 0 % ,残余狭窄分别为 0 .3 8± 2 .11%、0 .3 6± 2 .42 % ,仅各有 1例发生轻度内膜撕裂 ,P >0 .0 5。X -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医疗费用A组明显低于B组 ,分别为 :9.2 0± 1.5 0min和 14 .10± 2 .80min ,13 6± 5 4ml和 15 8± 49ml,3 10 60± 5 10元和 40 980± 490元 ,P均 <0 .0 1。随访期末 ,复发心绞痛A组 8.7%、B组 7.4% ;A组再次置入支架 1例、PTCA4例 ,B组置入支架 1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研究冠心病 (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询问 60例CHD的危险因素并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检测血压、空腹和餐后 2h血糖、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和甘油三脂 (TG)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CHD合并糖尿病 (CHD +DM)组 1 8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72 .2 % )高于CHD组 (33 .3 % ,P <0 .0 5)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82 .8± 1 5 .0 % )高于CHD组 (62± 1 6 .8% ,P <0 .0 5) ,CHD +DM组冠脉单支病变的发生率 (2 3 .1 % )明显低于CHD组 (51 .7% ,P <0 .0 5)。CHD合并血脂异常 34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73 .5± 1 2 .4 % )高于CHD组 (52 .6± 1 6 .8% ,P <0 .0 5)。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结论 CHD合并DM、血脂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高 ,提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赵琴  胡厚祥  王旭开 《重庆医学》2002,31(10):982-983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的关系。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冠心病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异常的心房颤动病例 5 2例 (心房颤动组 )及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 4 5例 (冠心病组 )进行观察 ,分别检查血脂、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动图。结果 冠心病组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比心房颤动组高 (TC6 .4 0± 1.82∶5 .5 2± 1.0 1,P <0 .0 1;TG2 .2 3± 0 .6 1∶1.33± 0 .4 8,P <0 .0 0 1,单位 :mmol L) ;冠心病组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动图与心房颤动组比分别为 4 0∶11,P <0 .0 0 1;4 2∶8,P <0 .0 0 1;10∶2 9,P <0 .0 1;4 3∶12 ,P <0 .0 0 1差异性显著。结论 在中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中冠心病发病率不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 ,以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不稳定性心绞痛 (UA)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自动酶化学发光法对 82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进行血浆Hcy测定。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组 :正常对照组 2 5例 (包括 3例临床诊断为AMI的患者 ) ,单支血管病变组 2 3例 ,双支血管病变组 18例 ,3支血管病变组 16例 ;根据临床诊断分组 :AMI组 36例、UA组 2 4例 (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差异 )和非冠心病组 2 2例。结果 ① 3支病变组的Hcy为 (2 5 .14± 11.78) μmol/L ,2支病变组为 (19.6 2± 7.0 4) μmol/L ,单支病变组为 (18.43± 7.16 ) μmol/L ,3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14.0 6± 2 .5 4) μmol/L(P值均 <0 .0 1)。②AMI组的Hcy为(2 0 .0 7± 7.72 ) μmol/L ,UA组为 (2 0 .6 2± 10 .6 3) μmol/L ,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的 (14.2 3± 2 .6 3) μmol/L(P值均 <0 .0 1) ;UA组的Hcy略高于AMI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41)。 结论 血浆Hcy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增高不仅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活动显著相关 ,进一步提示增高的血浆Hcy与冠心病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病变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6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以冠脉病变程度分组,同时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结果血尿酸水平:冠状动脉正常组(0支组)为(0.30±0.06)mmol/L,冠状动脉1支病变组(1支组)为(0.35±0.05)mmol/L,冠状动脉双支病变组(2支组)为(0.46±0.07)mmol/L,冠状动脉3支病变组(3支组)为(0.48±0.04)mmol/L,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血尿酸水平也逐渐增加,1支、2支、3支组血尿酸水平与0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支、3支组与1支组比较,血尿酸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血尿酸水平也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6.
王东方  苗云江  杨波 《海南医学》2002,13(11):73-74
目的 :随着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普遍开展 ,介入器材的进步 ,各种规格造影导管的使用应予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常规使用较小直径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施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 :选择 2 0 0 0年 12月到 2 0 0 2年 10月我院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患者 14 0例 ,其中男性 12 0例 ,女性 2 0例 ,平均年龄 5 6.2±10 .3岁 (2 4-83岁 )。入选患者术前均行Allen′s试验 ,阳性者 (<10sec)入选。在桡动脉穿刺成功后 ,按其造影时首先选用 6F桡动脉鞘管和 6FJudkins造影导管抑或首先选用 5F或 6F桡动脉鞘管和 5F桡动脉径路专用的供左、右冠状动脉插管的 5F共用型造影导管 (日本Terumo公司生产BrachialType)分为 6FJudkins型导管组—A组 (3 0例 )和 5F共用型导管组—B组 (110例 )。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冠状动脉造影X光透视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使用的导管数。结果 :1、A组 3 0例中 ,2 7例 (其中 1例改为肱动脉径路 ) (90 .0 % )经桡动脉径路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成功 ,3例 (10 .0 % )经桡动脉径路仅完成部分操作 (左或右冠状动脉造影 ) ,后改为股动脉径路补充完成全部造影操作。B组 110例中 ,10 6例 (其中 5例改为肱动脉径路 ) (96.4% )经桡动脉径路行左、右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对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大动脉脉搏波速度(PWV)的改变对冠脉血流储备(CFR)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按是否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及血压水平分为A组(治疗未达标组)41例;B组(未治疗组) 27例;C组(治疗达标组) 40例;以健康志愿者25例为正常对照组(D)。分别测定PWV和CFR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的PWV分别为12. 7m/s±1 .3m/s、11 .9m/s±2. 2m/s、9. 6m/s±0 .9m/s,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8. 9m/s±0 .7m/s);CFR分别为2 .56±0. 18、2. 54±0 .19、2. 97±0. 19,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 .26±0. 26);A、B、C组基础峰值血流速度(APVb)分别为38cm/s±4cm/s、36cm/s±4cm/s、34cm/s±4cm/s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cm/s±4cm/s)。(2)左室重量指数(LVMI)A组(117g/m2 ±8g/m2 )、B组(113g/m2 ±11g/m2 )、C组(98g/m2 ±11g/m2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88g/m2 ±7g/m2 );A、B组的E/A比值明显低于C、D组,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A、B、C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PWV与年龄、LVMI、E/A比值、收缩压密切相关,PWV与CFR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PWV明显增高伴CFR减低,PWV增高可通过改变APVb影响CFR。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导管经肱动脉冠状动脉造影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常规使用多功能导管经肱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 ( CAG)的可行性。方法 :将经肱动脉途径行 CAG的 2 0 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用多功能造影导管 ( n=1 0 0例 ) ;另一组选用 6F Judkins型造影导管 ( n=1 0 3例 )。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冠状动脉造影 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结果 :多功能导管组手术成功率为 98% ,不成功的 2例患者均因头臂干动脉有斑块 ,导管不能通过 ;Judkins导管组手术成功率为 99%( 1 0 2 /1 0 3) ,1例因锁骨下动脉畸形 ,J型导丝及超滑导丝均不能进入 ,改行右股动脉径路造影。两组造影透视时间分别为 4.5 2± 2 .42 min和 6.6± 4.7min,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 2 6.3± 1 0 .1 min和 32 .7± 1 9.3min,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使用多功能导管经肱动脉途径行 CAG安全、可靠、减少 X线照射时间、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法评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 )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即刻临床效果。 方法 :在 10 0例冠心病患者的靶病变处置入 14 7枚人工支架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法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前、后靶病变血管内径和横截面积的变化。 结果 :支架置入后靶病变处血管内径和横截面积的即刻增益分别为 1.4 4~ 3.74 (2 .4 7± 0 .4 9)mm、2 .6 2~ 12 .18(6 .4 7± 1.87)mm2 ,直径和面积残余狭窄率分别为 - 11.2 8%~ 14 .17% (3.5 0± 0 .0 4 ) %、- 2 1.2 8%~ 2 6 .3% (6 .6 2± 6 .74 ) % ,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 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计算机定量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前、后即刻疗效是一种可靠而简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东方  苗云江  杨波 《海南医学》2002,13(11):61-62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 :我院 2 0 0 0年 5月到 2 0 0 2年 10月住院、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 3 0 0例 ,按股动脉途径或桡动脉途径分为两组 ,比较其使用导管数、X光照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导管使用条数分别为 2 .3条和 1.3条 (P <0 .0 1) ;X光照射时间分别为 5 .3 2± 3 .5 8min和 4.64± 3 .2 5min(P <0 .0 5 >;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 2 1.6± 10 .5min和 15 .1± 10 .2min(P <0 .0 1)。成功率分别为 98.1%和 97.9% (P >0 .0 5 ) ;血管并发症分别为 13 .1%和 3 .5 7% (P <0 .0 1) (不包括疼痛和导尿等非血管并发症 )。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不需卧床 ,病人损伤小 ,止血方便 ,血管并发症少 ,节省费用 ,减少X光照射时间。安全、可行、便捷、经济。作者推荐使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血管内皮功能、体内脂质过氧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 :血生化检查包括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血糖以及测定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LDL)、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使用PHILIPS 980 0型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仪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结果 :75例患者中 ,冠状动脉损伤 (1支或多支 )组 5 0例 (6 6 .6 7% )。冠状动脉无损伤组 2 5例(33.33% )。冠状动脉损伤组与无损伤组的特殊实验室检查结果 :OxLDL分别为 (6 5 .73± 5 .37)mmol/L和(4 6 .95± 7.74 )mmol/L(P <0 .0 5 ) ,NO分别为 (6 5 .31± 9.87) μmol/L和 (87.6 2± 10 .0 9) μmol/L(P <0 .0 5 ) ;ET分别为 (91.92± 8.5 0 )ng/L和 (82 .81± 7.37)ng/L(P <0 .0 5 )。  结论 :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OxLDL、NO和E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对冠状动脉造影的这一辅助检查的认识 ,促进临床应用水平的提高。方法 回顾 16 9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比较目测法和计算机辅助的图像密度法对冠状动脉评价的差异。结果 目测法和计算机辅助的图像密度法分别对 40例冠状动脉造影的 6 8处病变分析 ,目测法显示 :狭窄程度 71± 16 % ,病变长度 12 .4± 3.7mm ;图像密度法显示 :狭窄程度 82± 13% ,病变长度 16 .8± 4.6mm ,两者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所有 16 9例冠状动脉造影中 ,144例确诊为冠心病 ,共 34 6处病变。其中单支病变者 38例 ,二支病变者 5 6例 ,三支病变者 5 0例。所有病变中A型病变 6 9处 ,B型病变 12 1处 ,C型病变 15 6处 ;轻度狭窄 10 8处 ,中度狭窄 142处 ,重度病变 70处 ,闭塞 2 6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为 98.8%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5 .9%。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是一项很好的辅助检查 ,但其有创伤、代价高 ,故要准确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Guo LJ  Tan TT  Mao JM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7):553-555
目的 分析心肌桥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35例心肌桥病例 (其中 2 4例为孤立性心肌桥 )的临床和冠脉造影资料 ,分析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预后及心肌肥厚的关系。结果 心肌桥在冠状动脉造影上的检出率为 1 2 2 %。心肌桥前段血管粥样硬化组的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 (6 8%± 15 % )与无粥样硬化组 (5 4 %± 14 %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心电图异常组的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 (6 3%± 13% )重于心电图正常组 (4 9%± 13% ,P <0 0 5 ) ,但与心绞痛的典型 (5 8%± 15 % )与否 (5 4 %± 15 % )关系不大 ,左室肥厚者的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 (6 9%±9% )重于非肥厚者 (5 8%± 16 % ,P =0 0 9)。 3~ 5 0 (2 6 6± 17 7)个月的随访期内无恶性临床事件发生。结论  (1)心肌桥的狭窄程度越重 ,造成的心肌缺血越严重 ,即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可能性就越大 ;(2 )心肌桥有促发或加速其前段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的倾向 ,且与心肌桥的狭窄程度有关 ;(3)左室肥厚可能促进本不严重的心肌桥的发生 ;(4 )心肌桥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踝-臂血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踝-臂血压指数(ABI)和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2008年1月~2008年6月在本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111例,男性79例,女性32例,年龄56.9±7.8岁。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病变者81例,冠状动脉正常者30例。患者在术前取平卧位,测量四肢血压后计算踝-臂血压指数,即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之比,正常值≥1.0。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用Judikin’s法按常规选择投照体位。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每支血管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定,每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最终积分为各分支积分之和。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30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0.43±10.85;ABI=1.14±0.21);单支病变组(33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13.54±9.96;ABI=0.95±0.25);双支病变组(30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24.26±11.26;ABI=0.96±0.29);3支病变组(18例)的冠状动脉积分为(39.55±12.36;ABI=0.68±0.35)。冠状动脉正常组和有冠状动脉病变组的ABI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的ABI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ABI越小。冠状动脉造影积分和ABI的相关系数为-0.536(P=0.0001),即冠状动脉造影积分越高,ABI越低,呈负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提示糖尿病、空腹血糖增高和冠状动脉积分增高是ABI<0.9的预测因素。结论:ABI是预测冠状动脉硬化程度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卧位心绞痛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方法 :选择 30例卧位心绞痛患者 (A组 ,其中2 3例行冠脉造影 )及 4 2例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 (B组 )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征。结果 :A组患者年龄较B组患者大 ,A组患者中 2 5例 (83% )合并高血压 ,13例 (43% )合并糖尿病 ,均明显高于B组 (P值分别为 <0 .0 1、<0 .0 5 ) ,A组患者有心肌梗塞病史者更多 (分别为 6 3%与 19% ,P <0 .0 1)。A组异常室壁运动检出率 (73% )明显高于B组 (2 4 % ,P <0 .0 1) ,EF <0 .4 5的检出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A组患者 91%有3支病变、34%有左主干病变 ,均明显高于B组 (分别为 14 %、2 % ,P均 <0 .0 1) ,而且病变狭窄程度更重。A组 78%的患者为C型病变 ,而B组患者仅 17%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卧位心绞痛患者年龄较大 ,大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肌梗塞病史 ,其临床病情及冠脉病变严重 ,大多数患者为 3支和 /或左主干血管病 ,冠脉血流储备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测定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通过对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探讨螺旋 CT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A组 )、2 4例老年人对照组 (B组 )行螺旋 CT检测冠状动脉各分支钙化积分及冠状动脉总钙化积分 ,5 1例观察病例中有 3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A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的钙化积分及冠状动脉总钙化积分高于 B组 (P <0 .0 5 ) ,左主干钙化积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依据 ,螺旋 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预测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 81.5 % ,特异性为 71.4 % ,准确性为 79.4 %。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明显增高 ,螺旋 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预测诊断和预防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紧急支架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疗效和安全性 ,并与延迟支架术治疗作比较。方法  55例UAP患者随机于入院后 4 8小时内 ( 2 9例 ;早期介入组 )或 7- 10天后 ( 2 6例 ;延迟介入组 )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心绞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 30天总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相似。早期介入组中手术成功率与延迟介入组无显著差异 ( 93%和 96% ) ,但早期介入组心绞痛缓解时间 ( 4 4± 3 1天 )和住院时间 ( 8 8± 3 2天 )较延迟介入组 ( 5 7± 2 9天和13 5± 3 1天 ,P均 <0 .0 5)明显缩短。早期介入组 30天总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延迟介入组明显减低 ( 0 %和19 2 % ,P <0 0 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时 ,早期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导航系统在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ACS)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选择接受磁导航辅助介入治疗的中-高危NSTE-ACS患者37例,分别记录靶病变特征?导丝通过病变的时间?X线暴露时间?造影剂用量和相关并发症?用STATA9.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磁导航引导治疗靶病变37处,其中A/B1型病变7处?B2型病变17处?C型病变13处?术前靶病变平均狭窄程度和长度分别为(88.07 ± 8.33)%和(27.08 ± 8.98) mm?在磁导航指引下,磁导丝顺利通过36处靶病变,病变通过率为97.3%;失败1例,磁导丝未能通过1处次全闭塞伴严重钙化病变?磁导丝通过靶病变的平均时间为(82.0 ± 67.9) s,其中A/B1?B2?C型病变的通过时间分别为(34.7 ± 4.5) s?(61.0 ± 14.7) s和(134.8 ± 92.6) s;X线平均暴露时间(62.6 ± 57.6) s,A/B1?B2?C型病变的暴露时间分别为(22.3 ± 4.7) s?(45.2 ± 14.5) s?(106.9 ± 78.4) s;造影剂平均用量(6.3 ± 4.6) ml,A/B1?B2?C型病变用量分别为(2.7 ± 0.7) ml?(5.1 ± 2.6) ml?(9.8 ± 5.7) ml?介入术中未出现与应用导丝相关的冠状动脉夹层?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未发生心血管复合事件?结论:磁导航系统应用于NSTE-ACS的辅助介入治疗有可行性,磁导丝病变通过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 ,测定 6 8例健康人和 8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结果 :血浆 Hcy水平正常对照组为 (9.31± 3.80 )μmol/L ,其中男性 (10 .5 0± 4 .0 7)μmol/L ,女性 (7.80± 2 .85 )μmol/L,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P<0 .0 0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13.39± 6 .0 6 ) μmol/L,其中男性 (13.77± 6 .6 8) μmol/L,显著高于健康男性 (P<0 .0 0 1) ;女性 (11.5 0± 3.5 8) μmol/L,显著高于健康女性 (P<0 .0 0 1)。血浆 Hcy水平随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 ,冠脉不典型狭窄组 (11.36± 3.86 ) μmol/L,1支病变组 (13.32± 6 .0 9) μmol/L,2支病变组 (13.39±4 .92 ) μmol/L,3支病变组 (18.2 3± 8.98) μmol/L。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胸痛患者进行分析,认识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按有无冠脉造影轻度异常分为管壁光滑者(A组)和冠脉造影轻度异常、管壁不光滑、狭窄<50%(B组),比较其高危因素及心电图ST-T改变。结果B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高于A组(P均<0.05),B组心电图有ST-T改变者高达90%,与A组(36.67%)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冠脉轻度异常,造影狭窄<50%患者,有必要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