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波峰-末间期及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e间期及Tpe离散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18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组)和29例无心脏病的正常健康者(对照组),分别测量其入院24h内的第1份心电图QT、QTp(自QRS波的起点至正向T波的顶点或负向T波的最低点的距离),计算T波顶点至T波终点的距离,即Tpe(p-e=QT-QTp),以及Tpe离散度(最长Tpe与最短Tpe之差)。结果心肌梗死组Tpe较心绞痛组明显延长(139.32±35.54ms vs 113.33±27.13ms;p=0.004)、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139.32±35.54ms vs 95.10±18.35ms;p<0.0001);心肌梗死组Tpe离散度较心绞痛组明显延长(58.00±26.38msvs 38.12±26.49ms;p=O.007)、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58.00±26.38ms比31.42±12.94ms;p<0.0001)。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Tpe及Tpe离散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pe及Tpe离散度较心绞痛患者及正常者明显延长,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者T波峰-末(1协)间期及Tpe离散度(Tped)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预测价值。方法对149例DCM者按是否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而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分别测量其入院后24h内首次心电图的R—R间距,Q—T间期,Qrp(Q为自QRS波群的起点至正向T波的顶点或负向的T波最低点的距离),并测算出T波顶.最至T波终点的距离,即Tpe(P—e=QT—QTp),以及Tped(即:最长Wpe与最短Tpe之差)。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A组Tpe较B组明显延长(140.938±22.196ms〉93.833±25.91ms)。A组Tped也较B组明显延长(60.313±9.327ms〉34.083±12.866ms)。结论在DCM者中A组Tpe及Tped均较B组明显延长,表明A组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具有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心肌缺血对T波峰末间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心肌缺血对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interval,TpTe)的影响,探讨TpTe与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运动平板试验诱发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25例和运动平板试验阴性的正常对照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对象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记录所有受试者运动平板试验前静息、运动后恢复期第3min的同步15导联心电图。对研究对象分组、分导联进行同期、运动前后的TpTe、TpTe/RR~(1/2)进行分析。结果①运动平板试验前冠心病组在无心肌缺血的静息状态时,TpTe在V2、V6导联上大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pTe/RR~(1/2)在V2~V6导联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对运动平板试验后的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发现,诱发心肌缺血的冠心病组的TpTe在V2~V5导联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TpTe/RR~(1/2)在V2~V4导联大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正常对照组在运动后心率增大时,各导联运动后较运动前的TpTe均明显缩短(p<0.05)、TpTe/RR~(1/2)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TpTe、TpTe/RR~(1/2)可以作为反映跨壁复极离散度的无创心电学指标。TpTe/RR~(1/2)独立于心率改变可以作为评价跨壁复极离散度的特征性指标;②运动平板试验中TpTe/RR~(1/2)的增大可作为判断心肌缺血发生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T波峰-末间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及校正心率后的T波峰-末间期(Tep(RR)(1/2))的临床意义与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量并计算186例AMI患者(AMI组)的Tpe和Tep(RR)(1/2),与100例无心脏病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AMI组Tpe和Tep(RR)(1/2)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组显著高于生存组,生存组入院时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室性心动过速组Tpe和Tep(RR)(1/2)明显高于室性期前收缩组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P<0·01)。Tep(RR)(1/2)≥150ms者病死率、多发心肌梗死、心功能Ⅲ、Ⅳ级、室性心律失常、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Tep(RR)(1/2)<150ms者(P<0·01或<0·05)。结论:Tpe对判断AMI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中T波峰末间期(Tpe)测量的最佳导联。方法:纳入2011~2013年来我院心内科就诊的AMI患者232例,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20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中全部导联的Tpe值并进行比较。结果:AMI组中V2导联的Tpe值最大,与其它各导联上的Tpe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V2导联的Tpe值,除与V3导联无统计学差异外,均大于其它导联(P0.05)。AMI组中各导联的Tpe值均大于对照组相应导联的Tpe值[(113±16)ms vs.(87±18)ms,P0.05]。结论:在AMI患者和正常人中,测量和分析T波峰末间期时,选择胸前区导联可能更具可靠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是否存在区域性和跨心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增大。方法分别测量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尿毒症组,n=35例)和正常健康者(对照组,n=40例)体表心电图的Q—T间期、R—R间期、丁波峰末问期(Tp—e),进而计算Q-T离散度(Q—Td=Q—Tmax—Q—Tmin)、心率校正的Q—T离散度(Q—Td/R√R--R),心率校正的最大Tp—e间期(Tp—emax/√R-R)、T波峰末问期离散度(Tp—ed=Tp—emax—Tp—emin)、心率校正的Tp—e间期离散度(Tp—ed/√R—R)。结果尿毒症组的Q—T离散度及校正的Q—T离散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66.3±15.9VS40.2±12.4,681±14.8VS44.5±13.1。均P〈0.05);尿毒症组的最大Tp—e间期及最大校正Tp—e间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98.34-14.6VS77.6±12.1,94.2±12.6VS72,54-11.4,均P〈O.05),Tp—e间期离散度及校正的Tp—e问期离散度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48.4±16.3VS32.1±12.3,44.3±12.2VS30.2±12.5,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的Q—T离散度和Tp—e间期及其离散度较正常者明显延长,表明尿毒症患者区域性和TDR增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QT综合征(LQTS)患者T波峰-末(Tp-e)间期及Tp-e/QT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LQTS的14个家系,对家系成员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记录先证者(包括发作期和稳定期)、无症状者及家族中正常者共149例成员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计算心电图校正QT(QTc)间期、Tp-e间期以及Tp-e/QT,并进行比较。结果先症者发病年龄19.2岁。在20岁以前发病者占57.1%。患者以女性居多,均以晕厥为主要发病表现。运动及情绪激动诱发12例,休息或睡眠时发生2例。先证者和无症状患者的QTc间期、Tp-e间期及Tp-e/QT显著大于家系其他正常成员(P≤0.05)。先证者发作期的Tp-e间期及Tp-e/QT大于稳定期(P≤0.05)。结论伴有晕厥的长QT综合征患者Tp-e间期延长,Tp-e/QT增大提示增加跨壁复极离散度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相关,动态观察LQTS患者心电图改变可能成为预测LQTS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危险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63例DCM患者依照有无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发生,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与非恶性心律失常组,测定每位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即Tp-Te值,以及超声心动图LVEDD和LVEF。结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Tp-Te、LVEDD值明显高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P<0.05),而LVEF值明显低于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P<0.05)。Tp-Te与LVEDD显著正相关(r=0.72,P<0.01,与LVEF显著负相关(r=-0.68,P<0.01)。结论Tp-Te可能反映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变化,能预测DCM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对评价心功能不全的预后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Tp-Te间期对室性心律失常、左室重构及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73例AMI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室速组、室早组和无心律失常组Tp-Te、Tp-Te离散度;以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重构组和非重构组Tp-Te、Tp-Te离散度;电话随访比较不同结局患者Tp-Te、Tp-Te离散度。结果与无心律失常组相比,发生心律失常者Tp-Te、Tp-Te离散度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室速组Tp-Te、Tp-Te离散度高于室早组(P<0.05);与非重构组相比,重构组Tp-Te、Tp-Te离散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发现,室速组不良结局37例(24.18%),室早组5例(8.33%),无心律失常组0例,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56,P=0.000);与无心律失常组相比,各不良事件组Tp-Te、Tp-Te离散度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Te间期对心梗后左室重构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具有较强预测价值,其临床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心电图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技术,其应用久盛不衰已超过一个世纪,至今,它在临床中的地位丝毫未减,而且愈加广泛地用于心律失常、传导障碍、心肌梗死、心肌结构改变等方面的检查。众所周知,心电图的各种波形依赖于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的特性、激动的扩散、容积导体的特性。在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之普通体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Tp-e)的变化,评价Tp-e的延长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将34例冠心病患者与等量非冠心病患者的体表心电图Tp-e值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的Tp-e平均值为125.54±21.74ms,非冠心病组为90.48±14.34m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19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Holter和体表心电图记录有频发和/或成对室性早搏,短阵性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者心电图之Tp-e延长更为明显。结论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之Tp-e值明显延长,且伴有室性心律失常者更为明显,心电图之Tp-e间期有望应用于临床以预测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上T波峰末间期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手工测量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急性期和恢复期体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上的T波峰末间期(Tp-Te),并按心梗急性期是否发生过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和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对比观察心肌梗死急性期与恢复期、心梗急性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组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Tp-Te间期的差别。结果心梗急性期的Tp-Te显著长于心梗恢复期的Tp-Te(P<0.01),但室性心律失常组的Tp-Te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的Tp-Te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体表心电图T波的Tp-Te能够反映急性心梗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变化,但目前要有Tp-Te评价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易患性还需慎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与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Tp-Ted)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T2DM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尿酸(UA)、血脂、Tp-Ted等指标与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重点分析Tp-Ted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 T2DM组Tp-Te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Hb A1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增高是Tp-Ted延长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Hb A1c、TC、HDL和LDL的增高会加重心肌电活动的不稳定性,易导致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室速发作与T波峰-末间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interval,Tpe)与室性心律失常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44例患者是否出现室速分为两组:室速组20例,无室速组24例。对检查过程中记录的同步12导心电图各导联的T波峰-末间期进行手工测量,并计算心率校正的T波峰-末间期(Tpe/√RR)。分别对研究对象各导联Tpe间期、Tpe/√RR以及12导联平均Tpe间期、Tpe/√RR进行两组之间比较的统计分析。结果①除V1导联外其余各导联的Tpe间期及Tpe/√RR在室速组较无室速组显著延长(P<0.05)。②12导联平均的Tpe间期及Tpe/√RR在室速组较无室速组亦显著延长(P<0.05)。③在室速组较无室速组Tpe/√RR延长的显著性要高于Tpe间期。结论室速发作前比无室速发作的Tpe间期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Tpe间期有望成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高血压左心室肥大患者的T波峰一末间期(Tp-Te间期)TL心率校正的Tp-Te/√R-R间期,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正常组和左室肥大组.比较正常组与高血压左室肥大组Tp-Te间期及Tp-Te/√R-R间期的差异.结果:正常组男性Tp-Te间期及Tp-Te/√R-R间期长于女性(P<0.05);左室肥大组男、女性Tp-Te间期及Tp-Te/√R-R间期均比正常组明显延长(P<0.05,P<0.01).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大患者的Tp-Te间期及Tp-Te/√R-R间期比正常人明显延长,可能成为预测此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事件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胺碘酮在多项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和低致心律失常作用。胺碘酮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T波峰一末间期及其离散度的影响方面研究较少,本文旨在研究胺碘酮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T波峰一末间期及其离散度之间的影响,以求进一步探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联用对室性早搏病人T波峰-末间期(Tpe)的影响。方法86例经24h动态心电图证实的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4例),观察组以稳心颗粒(1包,每日3次)及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以同等剂量的倍他乐克口服,疗程为5周。治疗前后以动态心电图及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对室早个数和Tpe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Tpe间期、Tpe离散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Tpe间期,Tpe离散度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88.1%和68.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与稳心颗粒联用不仅能有效治疗室性早搏,而且能缩短Tpe,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可引发心肌细胞、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榆次影响心肌供血,延迟心肌细胞除机复极过程,影响心脏功能,为糖尿病患者死亡首要原因。心肌缺血时,心电检查可见T波峰末期间延长,提示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发生风险升高,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变化的研究总结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