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尾壳核多巴胺D2受体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病程中多巴胺D2受体的活性变化及其规律。方法:在建立6-羟基多巴胺毁损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基础上,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结合Scanchard作图,测定不同时间点模型大鼠及对照大鼠尾壳核多巴胺D2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KD)。结果:大鼠模型毁损侧尾壳核多巴胺D2受体Bmax显著升高,而KD值显著降低,在1个月时达到高峰,受体的亲合力显著增高。结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毁损侧尾壳核存在D2受体上行调节,D2受体明显超敏。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受体 D2的特点及其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垂体腺瘤约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10%~15%。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治疗泌乳素(PRL)腺瘤的一线药物,并且对其它垂体腺瘤类型部分病例有效。研究表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通过结合并激活多巴胺D2受体(D2R)发挥作用。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垂体腺瘤中D2R的表达情况。方法本研究所用197例垂体腺瘤标本均来自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手术病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垂体腺瘤中D2R的表达。在光学显微镜下分析D2R在细胞中的定位及用半定量方法分析标本中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免疫反应低表达定义为最终评分≤2分,高表达定义最终评分为>2分。结果 D2R定位于垂体腺瘤细胞胞浆。D2R在垂体腺瘤细胞中高表达率为65%,在PRL腺瘤和生长激素(GH)腺瘤的高表达率最高分别为为92.9%、90%;无功能性腺瘤(NFPA)D2R高表达率最低,仅为37.1%。D2R高表达率和垂体腺瘤的类型相关,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肿瘤质地、侵袭性、是否复发或是否服用溴隐亭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PRL腺瘤和GH腺瘤中D2R表达量高,适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NFPA中D2R表达量低,不适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很可能涉及几个遗传位点与一些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从病因看来,精神分裂症很呵能是异质性的疾病,但是某些高发家系似乎存在一些起主要作用的基因。抗精神病药疗效似乎与多巴胺2受体(D2)的高度亲合力有关,但是近来又发现了3型、4型、5型多巴胺受体(D3、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受体D2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概述精神分裂症患多巴胺受体D2的特点及其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大量的家系,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了重要作用,但确切的遗传因子至今末知。多巴胺受体和大脑边缘系统对精神分裂症发病有重要影响。因为诸如苯丙胺类的多巴胺活化药物可加重分裂症症状,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则可以对精神分裂症产生药效。现已发现5种多巴胺受体基因(D1—5)和一些D5假基因,家系  相似文献   

7.
正常人投以具有多巴胺活性的药物可诱发躁狂;在治疗急性躁狂中,多巴胺拮抗剂是有效的。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躁狂药碳酸锂可以减少多巴胺的传递。因此,有假说认为多巴胺系统紊乱与情感性障碍病因有关,认为抑郁症患者脑中多巴胺活性下降,躁狂症患者脑中多巴胺活性升高。家系、双生子、寄养子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情感性障碍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这提示多巴胺受体基因变异与情感性障碍病因发病可能有关。本文着重介绍多巴胺D4受体基因与情感性障碍的关系。作者单位:200030 上海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1 关于多巴胺D4受体基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及诊断学方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多巴胺D1和D2受体以及谷氨酸NMDA受体对△FosB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由此探讨它们在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LI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单侧黑质纹状体6-羟多巴胺(6-OHDA)损毁致帕金森病(PD)大鼠给予左旋多巴治疗28d制作LID模型,将大鼠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PD组、LID组、SCH23390治疗组、MK-801治疗组、raclopride治疗组和非LID组,分别观察各组行为学改变并进行异常不自主运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AI M)评分,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测定各组△Fos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多巴胺D1受体阻断剂SCH23390和谷氨酸NMDA受体阻断剂MK-801明显减轻LID大鼠行为学异常,而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raclopride对异常不自主运动无明显影响;LID大鼠损毁侧纹状体△FosB蛋白表达较PD大鼠和非LID大鼠明显增加;与LID大鼠相比,MK-801和SCH23390均使△Fos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而raclopride没有这种效应;各组大鼠健侧纹状体△FosB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多巴胺D1受体和谷氨酸NMDA受体均通过参与调控纹状体△FosB蛋白的表达而影响大鼠LI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泌乳素腺瘤是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药物即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其中溴隐亭是代表性药物.泌乳素腺瘤的耐药性是多因素、多机制造成的,其直接原因是多巴胺D2受体数量下降,或受体亚型D2S/D2L的比例下降.而多巴胺D2受体水平下降的原因包括:mRNA交替剪接修饰缺陷、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下降及D2R基因调控因子(如NGF水平)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1.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核心症状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多巴胺D3受体(DRD3)主要与注意、记忆及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相关。本文从DRD3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具体机制以及相关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脑深部电刺激对吗啡心理依赖大鼠伏核多巴胺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大鼠双侧伏核多巴胺D1A受体(D1AR)和D2受体(D2R)表达的影响以及多巴胺受体(DAR)在DBS治疗吗啡心理依赖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刺激组(ShS组)、电刺激组(DBS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20只/组。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伏核多巴胺D1AR和D2R表达的变化。结果ShS组伏核D1AR阳性细胞数较NS组、DBS组明显增多(P0.01),而DBS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D1ARmR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S组大鼠D2R阳性细胞数较NS组明显下降(P0.01),但较ShS组明显上升(P0.01);ShS组大鼠伏核D2RmRNA较NS组及DBS组显著上升(P0.01),而DBS组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S对吗啡心理依赖大鼠伏核D1AR和D2R的表达起反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D4多巴胺受体(D_4DR)与D2、D3受体相似,它们同属于G蛋白结合受体族,是抗精神病药物的结合部位。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与D2受体结合力强;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则与D4受体的结合力较强,比D2或D3受体要高出10倍。研究表明D4受体基因因48bp重复序列数目的不同而具有多种等位基因类型,现已确定有重复序列数目为2、3、4、5、6、7或8的七种等位基因,进一步的  相似文献   

14.
从阿立哌唑的药理学特性看其疗效和副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多数的抗精神病药物为多巴胺-2(D2)受体拮抗剂,阿立哌唑是一种具有多巴胺部分激动剂(DPA)这一独特药理学特性的抗精神病药。DPA能阻断内源性多巴胺与D2受体的结合。PET研究发现阿立哌唑在临床剂量(15mg)下能够高效率地(可达90%以上)阻断脑内D2受体,并排除内源性多巴胺对受体的影响;另一方面,阿立哌唑的激动作用也能维持一定的多巴胺信号转导。从结合率的角度来看,这种激动效果约为上述结合率的20%,拮抗效果约为结合率的70%,即使增加用量拮抗效果也不会超过结合率的80%。从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和副作用的角度出发,拮抗剂与脑内D2受体有60%~80%的结合率时较为合适。因此阿立哌唑在临床剂量下能够稳定地起到“适度地阻断D2受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多巴胺 D3受体 ( DRD3)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及诊断学方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吡贝地尔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多巴胺D2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常用抗帕金森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对脑多巴胺D2受体的影响。方法立体定位右侧纹状体注射6-羟多巴胺制备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予吡贝地尔灌胃治疗[30mg/(kg·d)]5周。分4组(正常组、术后4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组、术后9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经吡贝地尔治疗组、术后9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未治疗组)行125I-依匹必利(125I-epidepride)大鼠脑多巴胺D2受体放射自显影。图像分析得到纹状体与小脑的平均光密度值,计算并比较各组左、右两侧脑多巴胺D2受体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纹状体/小脑-1)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脑多巴胺D2受体对依匹必利的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为帕金森病模型后,右侧(损毁侧)比值较正常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治疗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双侧比值较刚成模型时均明显降低,右侧(损毁侧)比值仍较左侧高;经吡贝地尔治疗后,双侧比值较未治疗组进一步降低,右侧(损毁侧)降低甚,比值较左侧低。结论长期吡贝地尔治疗可能会使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双侧脑多巴胺D2受体的数量减少,损毁侧减少为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纯化牛脑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方法以胆酸和氯化钠增溶纹状体膜制剂,以氟哌啶醇偶联的Sepharose 6B为亲和基质,用螺哌隆洗脱纯化D2受体.通过[3H]螺哌隆结合饱和实验和竞争实验测定其平衡解离常数(Kd)及配基结合特征.结果经一次亲和层析,D2受体被纯化约1 900倍,回收率约8.7%,比活性为168.7 pmol·mg-1,相对分子质量约94 000.通过Scatchard作图分析,纯化的受体kd为0.27nmol·L-1,并保持与D2受体的配基结合特征.结论以氟哌啶醇偶联的Sepharose 6B为亲和基质是纯化D2受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及其氯氮平疗效与多巴胺D4受体基因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Amp-FLR扩增技术,以多巴胺D4受体基因第三外显子上的48bp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为遗传标志检测38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父母组成的核心家系,对家系资料作单体型关联(HRR)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及氯氮平疗效与多巴胺D4受体基因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之间不存在关联。结论精神分裂症及氯氮平疗效与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多态性可能不相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杏仁核毁损对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P)精神分裂症大鼠脑内边缘区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每组各10只;采用经腹腔注射MAP制备精神分裂症MAP模型,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杏仁核,原位杂交法观察边缘区多巴胺D2受体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边缘区多巴胺D2受体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组大鼠边缘区多巴胺DA受体阳性细胞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杏仁核毁损可以抑制使用MAP而诱发的边缘区D2表达的亢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美多巴对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浆血栓素B2、内皮素和多巴胺受体浓度的影响,为探讨美多巴治疗PD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30例PD患者美多巴治疗前后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和内皮素(endothelin,ET)浓度,同时以131I-epidepride为配体,采用SPECT功能成像美多巴治疗前后患者基底节区多巴胺D2受体,分析美多巴对多巴胺系统的影响。结果 PD患者血浆中TXB2和ET的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采用美多巴治疗后,PD患者血浆中TXB2和ET的浓度降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另外,PD患者基底节区多巴胺D2受体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采用美多巴治疗前后多巴胺D2受体含量虽略有变化,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美多巴治疗可降低患者血浆中TXB2和ET的含量,但对基底节区多巴胺D2受体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