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械通气(MV)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而有效的气道管理是保证MV成功的必要条件,是能否撤机的先决条件。若护理不当,常可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所以,临床上一直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MV气道管理的护理。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MV)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而有效的气道管理是保证MV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成功撤离呼吸机的先决条件。若护理不当,常常导致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所以,MV患者气道管理至关重要。现将我科ICU机械通气病人气道管理的监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MV)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而有效的气道管理是保证MV成功的必要条件,是能否撤机的先决条件.若护理不当,常可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气(MV)是应用人工呼吸机来辅助呼吸或人工肺的间歇性膨胀的一种通气方式,近年来在国内迅速发展,广泛的应用,成为临床抢救危重病人、治疗各种类型呼吸衰竭和低氧血症的主要手段,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MV的有效使用,涉及到病人预后,因此,MV的管理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现将我科2002年~2004年MV病人的护理及观察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陈海玲  刘尚洁 《中原医刊》2007,34(17):F0003-F0004
机械通气(MV)是应用人工呼吸机来辅助呼吸或人工肺的问歇性膨胀后一种通气方式,近年来在国内迅速发展,广泛应用,成为临床抢救危重病人、治疗各种类型呼吸衰竭和低氧血症的主要手段,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MV的有效使用,涉及到病人预后,因此MV的管理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现将我科2003年至2006年MV病人的护理及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MV)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MV)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6例AOPP致呼吸衰竭患使用抗毒药的同时采用MV治疗,模式先用辅助/控制(A/C),后过渡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同时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及血气分析监测。结果:46例患经MV治疗,41例治愈,占89.13%。结论:AOPP致呼吸衰竭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朱蕾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5):435-437
无创性机械通气(MV)包括经面(鼻)罩正压机械通气(FMMV)和负压通气,其中前者取得了重大进展,已成为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危重症并发ARDS机械通气期间人工气道的管理,提高ARDS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17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人工气道进行目标护理。结果 17例患者平均MV时间17.6天。治愈12例,死亡4例,1例放弃治疗出院,治愈率达70.58%。结论制定人工气道管理目标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重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通气时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称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VAP在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的发生率为10%~69%,MV每增加1天,发生VAP的危险性增加1%~3%,其相关死亡率约为30%。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VAP则容易造成撤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而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0.
陈健 《新疆医学》2006,36(1):60-61
机械通气(MV)是呼吸衰竭患者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之一,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并发症,最常见的为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由于VAP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故MV期间气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查对于诊断和治疗都有很大的意义,MV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VAP,我们对2003年1月~2005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中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MV期间出现的VAP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魏建 《中原医刊》2006,33(24):70-71
机械通气是治疗危重哮喘的重要环节,当哮喘重度发作,全身情况进行性恶化或伴血气分析严重异常时,应用机械通气(MV)治疗可防止猝死。1998年1月至2006年4月我院危重哮喘急性发作需要MV治疗的患者中,有5例在MV早期联合应用容许性高碳酸血症(PHC)和低呼气末正压(PEEP)方法均被抢救成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无创正压通气在危重病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并在危重病高级生命支持的救治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忽视的问题是长时间有创机械通气造成了细菌沿支气管树移行、气囊上滞留物下流、呼吸机管道污染、吸痰等气道管理操作污染,  相似文献   

13.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一种机械通气病人发生的院内感染疾病。2002年10月全国重症肺炎论坛期间,呼吸病学会感染组起草的关于“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处理和预防控制初步建议”将其定义为:机械通气(MV)≥24小时后,停用MV和拔除气管导管后48小时内发生的新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不包括非创伤性MV)。  相似文献   

14.
陈振岗 《河北医学》2003,9(12):1127-1129
呼吸机应用于临床已有近70年的历史。近10年来,由于通气机更新迅速,通气模式不断增加,自动化程度提高,通气监测技术不断完善,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已成为呼吸衰竭最重要的支持和治疗手段。然而,人们在实践中更认识到机械通气尽管提供了一种救命的手段,但同时还可导致一些并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MV)治疗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30例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资料分析。评价MV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29例在2-42天内撤机并拔管存活。结论适宜的MV参数调节、良好的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和营养支持对尽早撤机非常重要,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β-防御素-2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PA)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前后肺组织β-防御素-2(BD-2)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探讨肺组织的BD-2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9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机械通气组(MV)和高盐抑制组(HS)。MV组中大鼠机械通气24h后气管内注入PA复制肺部感染模型。分别于接种细菌后8个时间点取3只大鼠处死,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和测定大鼠肺组织中BD-2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MV组中BD-2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的上调在3h后各时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MV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细菌培养阳性率和重度肺部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HS组PA血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6.2%,明显高于对照组和MV组(均P〈0.05)。对照组5d存活率为100%.MV组为50%.HS组为0。结论BD-2在机体呼吸系统中发挥重要抗感染作用.机械通气引起BD-2基因表达上调水平的下降可能与VAP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MV)是应用人工呼吸机来辅助呼吸或人工肺的间歇件膨胀后一种通气方式,近年来在国内迅速发展,广泛应用,成为临床抢救危重病人、治疗各种类型呼吸衰竭和低氧血症的主要手段,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MV的有效使用,涉及到病人预后,因此MV的管理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科20014年元月~2007年6月MV病人的护理及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郑海英  郭丽 《当代医学》2008,(10):152-153
机械通气(MV)是应用人工呼吸机来辅助呼吸或人工肺的间歇件膨胀后一种通气方式,近年来在国内迅速发展,广泛应用,成为临床抢救危重病人、治疗各种类型呼吸衰竭和低氧血症的主要手段,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MV的有效使用,涉及到病人预后,因此MV的管理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我科20014年元月~2007年6月MV病人的护理及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呼吸机所致肺损伤与个体化肺保护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邦清 《医学综述》2005,11(10):923-925
机械通气(MV)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MV本身也可作为一种损伤因素诱发或加重肺损伤,即所谓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又称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或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临床表现有:①肺泡外气体:可以表现为肺间气肿、纵隔气肿、心包积气、皮下气肿及气胸,其中气胸,特别是张力性气胸是MV最严重的并发症,可使患者短期内死亡。②系统性气体栓塞:其中脑栓塞和冠状动脉栓塞可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有效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管理方法。方法调查分析我院2008年1月-6月接受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情况,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2008年7月-12月接受机械通气(MV)患者进行全程VAP预防和控制管理。结果通过管理,医务人员vAP预防控制意识明显提高。形成了较完善的控制VAP的工作模式,VAP感染率从35.29%下降到25.47%.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是提高VAP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