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助产干预对头位难产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头位难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自然分娩和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徒手旋转助产干预,比较2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最终分娩方式以及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新生儿娩出5 min Apgar评分和娩出1周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徒手旋转助产干预能缩短头位难产产妇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2.
徒手旋转配合改变产妇体位减少头位难产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产程中徒手旋转配合改变产妇体位减少头位难产的效果。方法100例活跃期胎头方位异常、足月妊娠健康产妇.分为徒手旋转配合改变体位组(观察组)和常规体位组(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几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程短、剖宫产率低、产后出血率低、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徒手旋转配合改变产妇体位,可预防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的发生,减少头位难产,提高阴道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头位难产产妇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按照常规产程行自然分娩及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徒手旋转胎头助产护理。结果:两组产妇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徒手旋转异常胎头位置助产护理有利于改变胎头俯屈下降困难,促进第二产程进程加快,提高母婴安全,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69例胎头位置异常产妇的处理方法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们所收治的69例胎头位置异常产妇(实验组)应用体位改变法纠正胎方位并配合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与对照组的69例胎头位置异常产妇进行了结果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产程为12.354-4.72小时,与对照组的16.004-3.89小时相比,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的顺产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7%(P〈0.05);实验组的剖官产率仅为1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0%(P〈0.05)。实验组的产后出血率、官内缺氧发生率和低Apgar评分新生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头位置异常是引起难产的首要原因。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位,成功率高,使难产变顺产,减少了因胎头位置异常所致的产程延长和对母儿的危害,减少了新生儿并发症,降低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助产评估(母婴评估)表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拟经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照循证助产评估(母婴评估)表采用控制胎头娩出速度法接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托肛法接生;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轻度窒息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率、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轻度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根据循证助产评估(母婴评估)表,采用控制胎头娩出速度法助产技术,能够减少产妇分娩创伤,促进自然分娩,提高助产质量,使助产技术向无创接生迈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2-03—2014-03我院收治的枕后位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接受胎头旋转法治疗的29例枕后位难产产妇划分为实验组,另接受常规治疗(未行胎头旋转法治疗)的29例枕后位难产产妇划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由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顺产率为93.10%,产后出血率为10.34%,产伤率为6.89%,新生儿评分为(12.26±2.27)分;对照组顺产率为51.72%,产后出血率为37.93%,产伤率为34.48%,新生儿评分为(7.48±2.33)分。两组顺产率、产后出血率、产伤率及新生儿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头旋转法在枕后位难产治疗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顺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
李燕秀  顾梅蕾 《全科护理》2012,(34):3234-323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乙型肝炎孕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足月乙型肝炎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及先进的助产理念,对照组采用传统式的助产服务模式。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情况率、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孕产妇分娩中应用优质护理,可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满足孕产妇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对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卧位为主的体位待产;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阴道助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阴道助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单利霞 《临床医学》2020,40(4):14-16
目的探讨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60例头位难产产妇,所有产妇均为枕横位或枕后位难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应用徒手旋转胎头术。比较两组的自然分娩率,产伤、产后出血发生率,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头皮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46.67%,14/30)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6/30),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伤、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头皮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是处理枕横位以及枕后位难产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在枕横位中对产妇实施体位管理和徒手旋转胎头对加速产程进展、降低手术产率和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 选择单胎头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孕妇200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2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进入活跃期后阴道检查,如为枕横位,取胎儿脊柱同侧俯卧位,以利于胎头枕部转向前方,在宫口开全后仍为枕横位,可在宫缩时行徒手旋转胎头,使胎头转向枕前位,使胎儿顺利娩出,对照组取自由位,至分娩结束。结果 用X^2检验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枕横位中联合应用体位管理和徒手旋转胎头可降低手术产率,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11.
气囊助产在产妇阴道分娩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气囊助产对产妇产程、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89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45例、对照组244例。观察组采用气囊助产分娩,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分娩,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后感染、会阴情况、产程、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会阴切开与裂伤率、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助产可缩短产妇产程,促进母婴良好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少群 《全科护理》2012,10(26):2429-2430
[目的]探讨实施陪伴分娩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240例产妇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全程陪伴分娩,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待产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过程中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产妇全程的陪伴分娩可以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分娩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初产妇1700例(均孕足月、单胎、无难产指征)随机分为全程助产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后排尿情况及对新生儿窒息率、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结果全程助产组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P〈0.05)。全程助产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下降。初乳排泌时间早,新生儿减重率小(P〈0.05)。结论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分娩模式安全、有利于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托肛保护会阴方式,观察组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自然分娩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提高自然分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正常骨盆形态产程活跃期胎头浮动产妇实施蹲式体位对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3cm经阴道检查确诊胎头浮动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当宫口开大3—4cm时,在宫缩期间嘱产妇取蹲式体位,并由助产士给予指导;对照组取平卧位或侧卧位直至宫口开全,不予体位指导至分娩结束。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产程时间、顺产率及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正常骨盆形态产程活跃期胎头浮动产妇实施蹲式体位,可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选择19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名。观察组产妇采用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助产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情况、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窒息、产后会阴水肿及排尿困难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为10.5%,对照组为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3,P<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和会阴Ⅰ度裂伤率分别为9.4%和61.0%,对照组分别为4.2%和31.5%,观察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2,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水肿发生率7.3%,对照组为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6,P<0.05)。观察组产妇排尿困难发生率为2.1%,对照组为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8,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为(3462.4±412.3)g,对照组为(3416.2±323.4)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4,P>0.05)。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窒息1例,对照组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9,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损伤,减少产后会阴水肿及排尿困难,提高产妇舒适感,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276-3277
目的观察冠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待产产妇290例,根据产妇入院生产顺序,将先生产的产妇145例采取常规助产护理干预设置为对照组,而后入院生产的145例产妇采取温馨助产护理设置为观察组。对照两组产妇入院时与产前负性情绪,产时、产后24h出血量,并对照妊娠结局。结果护理后,两组产妇负性情绪SAS、SDS评分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负性情绪SDS、S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顺产率为83.45%,对照组产妇顺产率为59.31%,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6.55,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0.69%,观察组胎儿窘迫率为0.69%,对照组胎儿窘迫率为6.21%,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2.07%,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为9.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时、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取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分娩结局,降低产后出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徒手旋转胎头术对头位难产产妇分娩指标及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2月—2020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头位难产产妇87例纳入研究对象。依照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作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助产分娩,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徒手旋转胎头术助产分娩。分析并比较两组助产结局、分娩指标、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的助产成功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第二产程时间及总分娩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29.55%(P<0.05);研究组新生儿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徒手旋转胎头术可明显改善头位难产产妇的妊娠结局,有助于保障母婴生命健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特殊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矫正胎方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矫正胎方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产后诊断枕后位的初产妇260例,随机分两组各130例。观察组产妇取侧腹卧位,徒手旋转胎头。结果:观察组102例转为枕前位,103例阴道分娩,剖宫产27例。对照组阴道分娩43例,剖宫产8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方法能有效矫正胎方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手旋转胎头术在难产产妇处理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难产产妇180例,依据处理方法分为手旋转胎头术组和常规助产分娩组两组,各90例。对比分析两组助产结局、第二产程时间、总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神经行为。结果 手旋转胎头术组产妇的助产成功率为97.78%,明显高于常规助产分娩组(82.22%),转产钳助产率、转剖宫产率分别为0、2.22%,均明显低于常规助产分娩组(8.89%、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旋转胎头术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和总分娩时间分别为(25.38±5.10) min、(2.00±0.20) h,均明显短于常规助产分娩组[(34.26±6.02) min、(2.46±0.50) h],产后出血量为(231.57±18.46) mL,明显少于常规助产分娩组[(321.35±30.01)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vs. 1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