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邹春娥(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报道:患者,正常,膝反射亢进,跟健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女,35岁。1991年互二月22日夜11时,某工厂二硫化 出。心电图示心肌劳损,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伤,碳精馏车间,因违章作业致使“双效水封”二硫化 双眼底视神经萎缩,脑电图轻度异常.人院后给予碳外溢,挥发于作业环境中。2小时后病人自觉头 对症治疗,住院24天自觉症状较前减轻,下肢可轻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站立不 微屈伸.住院46天可下床活动,上肢皮肤痛觉、凶稳、行走困难伴胸闷、胸痛及视物模旧.翌晨!点 觉、温度觉、音叉振颤觉以及肌力等均…  相似文献   

2.
1起职业性亚急性丙烯酰胺中毒事故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引起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的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测及临床资料分析的方法 分析中毒原因.结果 病例1、2、3均具有3个月的密切接触丙烯酰胺职业史,根据病例1、病例2"走路不稳,呈醉酒状"症状及"四肢远端浅感觉减退、腱反射减退、闭目难立阳性"的体征,诊断为"职业性亚急性中度丙烯酰胺中毒".病例3具有"头晕、头痛、皮肤潮红、双手蜕皮、红斑"症状,诊断为"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观察对象"、"职业性接触性皮炎".中毒原因:车间无通风换气设施;冬季门窗紧闭,工人防护意识差;目前检测结果 显示,胶板工、造粒工(西)接触丙烯酰胺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进行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时,需灵活运用GBz 50-2002<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做好职业史调查.建议增加因职业接触丙烯酰胺引起的"急性和亚急性中毒",诊断分级.  相似文献   

3.
张丽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7,20(2):145-145
FGC-A^+型全自动肺功能测试仪采用先进的微电脑处理系统,通过呼吸流量传感器,测量出人体的呼气功能和吸气功能,再经过分析,处理,由液晶显示器(LCD)显示和图形打印机打印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起砷化氢(AsH3)中毒原因,为防治中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卫生学调查、模拟试验查明中毒原因,用对症、血液透析、输血和支持疗法救治中毒者。结果15名中毒者因卸鱼作业时吸入舱内高浓度AsH3而发生急性中毒,其中1名死亡,14名经积极救冶治愈出院。结论马面鲍鱼体腐败后鱼体中有机砷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大量AsH3气体,15名渔民在无防护措施情况下从事卸鱼作业而发生急性AsH3中毒。  相似文献   

5.
报道1例敌草快中毒患者的诊疗经过,全胃肠洗消、及早血液灌流是清除体内毒物的关键,以肾脏损害为主是敌草快与百草枯中毒的不同之处,临床诊断救治时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7年收治本市某化工厂慢性汞中毒患者1例,经对症治疗95d出院。患者又于1993年再次入院,出院后患者对我院诊断提出疑义,引起诊断争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报道1例经呼吸道及皮肤吸收甲基托布津而致急性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初步探讨其心、肝及其他损害。  相似文献   

8.
急性重度顺式丁烯二酸酐中毒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1例吸入顺式丁烯二酸酐急性中毒病例,并对其临床表现、中毒诊断与抢救治疗进行分析.临床实践提示很多低毒化学物一旦短期内大剂量接触后,也会对机体产生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9.
通过回顾性分析一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成功救治经过, 认为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关键在于减少毒物吸收、清除已吸收毒物, 防止毒物对各脏器的损伤; 除了尽快采取洗胃、导泻、抗氧化、保护脏器功能等治疗外, 还应尽早、多次进行连续血液灌流, 以促进毒物清除, 增加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急性乙腈中毒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因违章检修,吸入乙腈气体。引起急性中毒。出现头痛.恶心.乏力,频繁呕吐、心跳加快,尿硫氰酸盐明显增高,经解毒药4-DMAP、硫代硫酸钠的及时抢救。才脱离危险。事故教训要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1.
二氯乙烷中毒主要以亚急性中毒为主,见于较长时间接触较高浓度经呼吸道吸人中毒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以中毒性脑病为主,肝肾损害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二氯乙烷中毒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冯某,男,38岁,化工厂操作工.从2010年11月开始接触二氯乙烷,2012年3月开始,生产工艺修改为加热使用二氯乙烷,经常连续操作,仅佩戴简易纱布口罩.不久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计算能力下降等症状,但未予重视.2012年4月28日,患者开始出现头痛,表现为以额顶部为主的持续性胀痛,无眩晕、耳鸣、听力下降,且与体位、情绪、劳累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