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河南省总队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诊治的60例ACI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常规+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功能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3. 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 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320,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更大(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 0. 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ACI患者安全有效,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与患者神经损伤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全科医疗科收治的发病时间在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受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OP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治疗7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治疗90 d的改良mRS量表(mRS)评分。分别以NIHSS≥7分与mRS 2分为预后标准进行分组,对比血清指标并探讨各项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OPN(8. 31±2. 65 ng/ml vs. 5. 04±2. 17 ng/ml)、MDA水平(14. 62±4. 31 nmol/ml vs. 2.22±0. 48 nmol/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SOD(167. 25±17. 33 U/ml vs. 376. 67±21. 58 U/ml)与GSH-Px(43. 29±5. 85 U/L vs. 124. 18±13. 17 U/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NIHSS≥7分以上患者的血清OPN(10. 31±3. 41 ng/ml vs. 5. 32±2. 08 ng/ml)、MDA(17. 84±4. 39 vs. 10. 08±3. 79 nmol/ml)水平均明显高于NIHSS评分7分的患者(P 0. 05),SOD(154. 69±14. 26 nmol/ml vs. 186. 23±20. 36 U/ml)与GSH-Px(38. 78±5. 89 vs. 52. 34±6. 27 U/L)水平明显低于NIHSS评分7分的患者(P 0. 05)。mRS评分≥2分患者的血清OPN(10. 33±3. 11 ng/ml vs. 7. 20±2. 27 ng/ml)、MDA(20. 31±5. 27 nmol/ml vs. 12. 12±4. 22 nmol/ml)水平均明显高于mRS评分2分的患者(P 0. 05),SOD(147. 63±17. 22 U/ml vs. 179. 12±21. 23 U/ml)与GSH-Px(34. 96±5. 18U/L vs. 48. 31±6. 35 U/L)水平明显低于mRS评分2分的患者(P 0. 05)。OPN、MDA水平与NHISS、mRS评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 706、0. 734、0. 561、0. 604,P 0. 05),SOD、GSH-Px水平与NHISS、mRS评分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 742、-0. 822、-0. 597、-0. 631,P 0. 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清OPN以及氧化应激指标都会明显改变,上述指标对神经功能以及预后预测有较高的作用,可以作为神经功能与预后判定的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空军第九八六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4例,使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照组84例,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比容、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等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6. 92±1. 01 mmol/L vs. 4. 31±0. 78 mmol/L,3. 30±0. 82 mmol/L vs. 1. 24±0. 28 mmol/L,4. 60±0. 86 mmol/L vs. 2. 43±0. 48 mmol/L;对照组:6. 84±1. 10 mmol/L vs. 5. 10±0. 88 mmol/L,3. 24±0. 76 mmol/L vs. 1. 56±0. 36 mmol/L,4. 68±0. 94 mmol/L vs. 3. 11±0. 56 mmol/L),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0. 76±0. 15 mmol/L vs. 1. 84±0. 38 mmol/L; 0. 72±0. 11 mmol/L vs. 1. 38±0. 30mmol/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HDL-C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LDLC水平升高更明显(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FIB、血细胞比容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21. 38±4. 26 mPa·s vs. 15. 72±3. 15 mPa·s,5. 40±0. 95 mPa·s vs. 4. 16±0. 81 mPa·s,4. 05±0. 72 g/L vs. 3. 26±0. 52 g/L,0. 46±0. 05%vs. 0. 43±0. 03%;对照组:21. 63±4. 33 mPa·s vs. 18. 83±3. 81 mPa·s,5. 35±0. 91 mPa·s vs. 4. 79±0. 86 mPa·s,3. 98±0. 79 g/L vs. 3. 62±0. 60 g/L,0. 49±0. 06%vs. 0. 47±0. 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标较治疗前下降更明显(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1. 14±4. 46分vs. 14. 47±2. 95分; 20. 67±4. 30分vs. 17. 25±3. 71分),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25. 03±4. 96分vs. 39. 26±8. 18,25. 38±5. 17分vs. 33. 75±6. 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 0. 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 1%,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5.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比较三间隙引流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肛周脓肿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47)行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患者(n=48)行三间隙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采用Wexner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7 d、30 d的肛门功能,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7d、30 d的患处疼痛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创面感染、肛瘘形成、肛门缺损或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 93±7. 63 min vs. 25. 49±6. 31 min)(P> 0. 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4. 69±4. 63 ml vs. 16. 93±3. 27 ml)、创面愈合时间(27. 59±4. 27 d vs. 22. 61±6. 59 d)、住院时间(16. 27±6. 41 d vs. 12. 95±5. 63 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的Wexner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9. 26±1. 58分vs. 7. 88±1. 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7 d(4. 69±1. 63分vs. 4. 28±1. 37分)、30 d时(2. 73±0. 67分vs. 2. 51±0. 58分)两组Wexn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1 d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6. 75±1. 22分vs. 6. 05±1. 6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30d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 05±0. 41分vs. 2. 33±0. 34分、2. 25±0. 25分vs. 1. 17±0. 2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创面感染(4. 26%vs. 2. 08%)、肛门缺损或畸形发生率(2. 13%vs. 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肛瘘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 38%vs. 2. 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较于传统切开挂线术,三间隙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确切,术后疼痛缓解快,恢复迅速,肛瘘形成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脑梗死(ACI)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发病4. 5 h内于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常规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4 d BI评分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BI评分升高更为显著(P 0. 05);与治疗前相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24 h、14 d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更显著(P 0. 05)。观察组治疗14 d的总有效率90. 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77. 50%(31/40)(P 0. 05);观察组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1例、血管再闭塞1例,对照组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血管再闭塞2例、消化道出血1例、心功能不全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 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15. 00%(6/40)(P 0. 05)。结论 ACI患者发病4. 5 h内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可靠,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SAC患者(共254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70,126眼)采用非皮质类固醇治疗方案(0. 1%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观察组(n=70,128眼)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0. 1%氟米龙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 d、7 d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总评分,眼压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81. 3%)高于对照组(54. 0%),观察组患者治疗7 d的临床总有效率(96. 9%)高于对照组(81. 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 34±1. 89)分vs.(8. 22±1. 83)分,(7. 36±1. 35)分vs.(7. 29±1. 27)分,(16. 24±2. 53)分vs.(15. 98±2. 65)分,P 0. 05],但治疗7 d后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总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 04±0. 75)分vs.(4. 32±0. 69)分,(1. 96±0. 63)分vs.(4. 29±0. 77)分,(4. 26±0. 89)分vs.(8. 11±0. 77)分,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 22±1. 62) mm Hg vs.(15. 93±1. 53) mm Hg,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非皮质类固醇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氟米龙滴眼液治疗SAC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非皮质类固醇给药治疗,起效时间更短,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Tau蛋白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意识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64例ACOP患者根据入院时意识状态及昏迷时间分为3组:清醒组(GCS评分≥13分),昏迷<72 h组(GCS评分<13分且昏迷时间<72 h),昏迷≥72 h组(GCS评分<13分且昏迷时间≥72 h),入院后检测Tau蛋白水平。结果:昏迷≥72 h组与清醒组比较在GCS评分、一氧化碳(CO)暴露时间、Tau蛋白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4.00,7.00)分vs.14.00(13.25,15.00)分,(11.91±2.07)h vs.(8.19±1.64)h,(94.08±39.23)pg/mL vs.(21.11±6.89)pg/mL,均P<0.01]。昏迷<72 h组与清醒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昏迷≥72 h组与昏迷<72 h组比较,GCS评分、Tau蛋白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7)分vs.7(6,10)分,(94.08±39.23)pg/mL vs.(64.18±22.47)pg/mL,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au蛋白水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性(rs=-0.737,P<0.01)。Tau蛋白和GCS评分预测昏迷时间≥72 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4(95%CI:0.587~0.851)和0.768(95%CI:0.624~0.87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u蛋白联合GCS评分预测昏迷时间≥72 h的AUC为0.794(95%CI:0.652~0.897),以0.6为截断值其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64%和96.15%。结论:Tau蛋白水平与ACOP患者意识障碍程度明显相关,Tau蛋白联合GCS评分在预测ACOP患者昏迷时间≥72 h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BAC评分、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BAC评分(186. 43±32. 22分vs. 186. 63±34. 14分)及月经量(176. 53±16. 25 ml vs. 176. 79±18. 15 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BAC评分(89. 64±15. 12分vs. 72. 82±17. 17分)、月经量(84. 65±14. 32 ml vs. 65. 19±15. 54 ml)均明显下降(P 0. 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4. 82±0. 63 mm vs. 4. 85±0. 57 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3. 12±0. 36 mm vs. 2. 06±0. 29 mm)均明显下降(P 0. 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 1%vs. 82. 2%)(P 0. 05),复发率(4. 8%vs. 18. 9%)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 05)。结论临床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霍盛红  郭燕  李军霞 《临床医学》2020,40(2):104-105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与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实验室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60. 15±10. 97)分,对照组为(60. 12±10. 89)分,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IL-6水平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VEGF水平较之前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有效性较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将80例SAH后CV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观察组联合尼莫地平静脉滴注。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血清S100β蛋白、内皮素-1(ET-1)水平、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 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 00%(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清S100β蛋白、ET-1水平、MCA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BI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联合应用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治疗SAH后CVS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减轻CVS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加入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白介素8(IL-8)、扣针蛋白-5(fibulin-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简单化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入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氧化应激指标和IL-8、fibulin-5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 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为(5. 49±1. 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DA为(5. 27±1. 22)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 0. 05); SOD为(1 172. 46±58. 18) U/L,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8为(242. 97±57. 59) g/L、fibulin-5为(64. 87±11. 39) g/L、TNF-α为(1. 21±0. 18) 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 0. 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改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含量,对患者预后改善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危机管理对颅脑外伤并发症与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外伤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危机管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急救效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呼叫到接受专业治疗时间以及医院反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危机管理有利于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效率,缩短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31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6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氧化损伤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过氧化脂质(LPO)]、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SS-QOL)]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周,两组血清AOPP、LPO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ACI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氧化损伤,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清微小RNA-200c(miR-200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急性脑梗死(ACI)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ACI患者167例为ACI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67例为对照组。对ACI患者随访3个月,依据生活能力评分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122例)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45例);比较ACI组、对照组血清miR-200c、ox-LDL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ACI患者血清miR-200c与ox-LDL的相关性;对不同预后的ACI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miR-200c、ox-LDL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00c、ox-LDL水平对ACI的早期诊断及AC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ACI组患者血清miR-200c、ox-LDL水平高于对照组[miR-200c:1.86±0.63 vs.1.03±0.35,ox-LDL(mg/L):513.76±172.25 vs.325.48±110.49,P<0.05];ACI患者血清miR-200c与ox-LDL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ACI患者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岁:70.14±9.22 vs.65.06±8.37,P<0.05),发病至治疗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h:5.97±0.75 vs.2.60±0.54,P<0.05),血清miR-200c、ox-L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年龄、NIHSS评分、miR-200c、ox-LDL、发病至治疗时间是影响AC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200c、ox-LDL早期诊断A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7、0.850,截断值分别为1.44、431.09 mg/L,敏感度分别为77.2%、74.3%,特异度分别为88.6%、89.8%;血清miR-200c、ox-LDL评估ACI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74、0.868,截断值分别为2.13、582.06 mg/L,敏感度分别为75.6%、77.8%,特异度均为89.3%;血清miR-200c、ox-LDL联合早期诊断ACI、评估ACI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936、0.957,敏感度分别为91.0%、95.6%,特异度分别为86.2%、82.0%。结论血清miR-200c、ox-LDL均可早期诊断ACI、评估ACI患者预后,且miR-200c与ox-LDL联合可更好地早期诊断ACI、评估ACI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4 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I)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血清GFAP、MCP-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BI及NIHSS: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NIHSS及BI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NIHSS(6. 47±0. 95)分及BI(70. 33±7. 29)分优于对照组(P 0. 05);②GFAP及MCP-1: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清GFAP及MCP-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GFAP(0. 34±0. 06)μg/L及MCP-1(75. 61±9. 62)μg/L低于对照组(P 0. 05);③BDNF及NGF: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BDNF及NGF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BDNF(5. 58±0. 54) ng/ml及NGF(145. 41±4. 11) ng/ml高于对照组(P 0. 05);④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0. 70%)高于对照组(74. 42%)(P 0. 05);⑤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 95%)与对照组(9. 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rt-PA静脉溶栓+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调节患者血清MCP-1、GFAP、BDNF、NGF水平,提高疾病整体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具有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趋化因子CXCL12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另回顾性选取同期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健康体检人员100例作为健康组,统计分析两组人员的血清AFABP、CXCL12水平,以及病例组不同临床和病理特征、预后患者的血清A-FABP、CXCL12水平,并分析病例组患者病变程度及预后与血清A-FABP、CXCL1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A-FABP、CXCL12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病例组患者的梗死面积 4 cm~2、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 15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 8分患者的血清A-FABP、CXCL12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梗死面积≤4 cm~2、NIHSS评分≤15分、GCS评分≤8分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不同性别、年龄、高血压史患者的血清A-FABP、CXCL12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例组10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77例,预后不良23例,预后良好率为77. 0%,其中病例组预后良好组患者的血清A-FABP、CXCL12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病例组患者梗死面积、NIHSS评分、GC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与血清A-FABP、CXCL12水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 05)。结论血清A-FABP、CXCL12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升高,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A-FABP、CXCL12水平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的诊断、病变严重程度判定及预后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7.
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探讨中国人血清对氧磷酶1(PON-1)活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入选研究对象(包括非冠心病61例,冠心病151例)的血清PON-1活性;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分组依据,并分析PON-1活性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的关系,并对影响冠心病Gensini评分的影响因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PON-1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1.95±0.12)vs(2.28±0.13)(t=17.25,P<0.01);血清PON-1活性单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双支、三支病变组(2.02±0.15)vs(1.95±0.11)vs(1.91±0.11)(F=9.356,P<0.05);而双支和三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血清PON-1活性与Gensini评分间呈负相关(rs=-0.315,P<0.01);PON-1活性、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性别、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水平明显降低,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血清PON-1活性水平降低,二者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microRNA-124(miR-124)、miR-21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93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1例:对照A组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每次40 m L,每天1次;对照B组口服果糖二磷酸钠片,每次1.0 g,每天3次;观察组予以苦碟子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片注射液治疗,用法同对照组。三组均连续治疗14 d。统计对比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血栓调节蛋白(s TM)、脂联素(AP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9(IL-19)、C反应蛋白(CRP)]、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miR-124、miR-210表达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A、B组(90.32%vs. 64.52%,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s TM(μg/L:23.74±2.67 vs. 30.41±2.94,31.84±3.06)、v WF(%:110.27±15.67 vs. 134.27±16.25,136.74±17.85)低于对照A、B组,APN(mg/L:13.52±3.16 vs. 8.41±2.38,9.97±2.37)高于对照A、B组(P <0.05);观察组IL-19(pg/m L:22.69±4.49 vs. 32.41±5.69,37.49±8.24)、CRP(mg/L:4.38±1.56 vs. 6.89±1.74,8.25±1.92)低于对照A、B组(P <0.05);观察组MDA(mmol/L:2.31±0.52 vs. 3.37±0.65,3.04±0.68)低于对照A、B组,SOD(U/m L:96.47±10.25 vs. 82.97±10.26,87.54±10.31)、GSHPx(U:124.94±9.84 vs. 102.39±9.46,107.69±9.15)高于对照A、B组(P <0.05);观察组miR-124(1.15±0.53 vs. 1.48±0.61,1.84±0.82)低于对照A、B组,miR-210(2.01±0.12 vs. 1.63±0.10,1.42±0.11)高于对照A、B组(P <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A、B组(分:9.84±1.03 vs. 12.35±1.22,13.14±1.27,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对照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9.68%,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果糖二磷酸钠片治疗ACI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ACI患者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调节miR-124、miR-210表达水平,缓解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线镇痛泵系统自控镇痛治疗癌性爆发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选取2017年12月到2019年4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晚期癌性爆发痛的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n=30)选择无线镇痛泵系统自控镇痛,对照组患者(n=30)选择常规静脉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过程中的相关指标、患者满意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镇痛后第1、3、5、7天的VAS比较(2. 07±0. 18分vs. 2. 11±0. 19分、1. 90±0. 21分vs. 1. 92±0. 22分、1. 83±0. 25分vs. 1. 86±0. 22分、1. 94±0. 26分vs. 1. 93±0. 2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镇痛过程中的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次数(12. 41±8. 57次vs. 12. 54±8. 92次)、有效自控镇痛次数(10. 95±6. 67次vs. 11. 12±6. 83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报警至处理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10. 44±5. 18 min vs. 15. 67±6. 23 min),患者总满意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96. 67%vs. 76. 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 3%)与对照组(10. 0%)比较,无显著差异(χ~2=2. 054,P 0. 05)。结论相比常规静脉镇痛方式,无线镇痛泵系统自控镇痛能够有效缩短镇痛过程中的问题处理时间,提高癌性爆发痛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对于疼痛缓解以及管理效率提高都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清淀粉酶(AMS)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SAP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转归情况及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PAF、血清AMS水平变化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7 d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0. 20%)明显高于对照组(74. 51%)(P 0. 05);观察组患者血清AMS、腹痛、恶心呕吐、体温等症状体征转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治疗7 d后两组患者血清AMS、PAF、TNF-α、CRP、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9. 86±2. 03)分低于入院时(14. 41±1. 22)分,且明显低于对照组(11. 15±2. 11)分(P 0. 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预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 92%)明显低于对照组(19. 61%)(P 0. 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治疗SAP效果显著,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血清AMS、PAF水平,促进患者病情转归,降低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