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超排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IVF)助孕的PCOS患者80例,另选择同期因输卵管因素接受IVF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MH水平,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患者血清AMH[(30.35±9.22)pmol/L比(14.92±4.20)pmol/L]和LH[(10.36±3.16)IU/L比(5.73±2.36)IU/L]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获卵组AMH水平高于低获卵组(P0.05),高获卵组高于正常获卵组(P0.01);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与获卵数正相关。结论:PCOS血清AMH水平对卵巢超排卵反应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营养干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MH)和排卵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妇科收治的PCOS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5)和对照组(n=55)。2组均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及基础治疗,实验组同时给予营养干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清AMH、雄激素(T)、性激素结合清蛋白(SHBG)、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卵巢体积,窦卵泡数目,排卵率及1年后妊娠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AMH、T、SHBG、LH、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AMH、T、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SHB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FS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且实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卵巢体积及窦卵泡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的卵巢体积及窦卵泡数目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排卵率、1年后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营养干预,可更有效调节PCOS患者激素水平,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李晓丽  薛娟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113-2115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有无排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PCOS患者50例,另外选取50例健康成年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AMH、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水平,比较不同成熟度卵泡液AMH水平和有无排卵PCOS患者AMH、FSH、LH水平。【结果】PCOS组患者血清AMH和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H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2卵泡液AMH和FSH水平明显高于M1卵泡液,而LH水平明显低于M1卵泡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排卵的PCOS组患者AMH和FSH水平明显低于有排卵的PCOS患者,而LH水平明显高于有排卵的PCOS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H在PCOS不孕患者中水平较高,且无排卵的PCOS患者的AMH水平更高,可作为一临床监测PCOS不孕患者有无排卵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促排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PCOS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试验组行促排汤与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睾酮及胰岛素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排卵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达91.25%,对照组为80.0%,对照组疗效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睾酮、胰岛素、LH、FSH等水平更趋于正常;试验组临床妊娠率为28.57%,早期流产率为11.90%,而对照组分别为15.97%和34.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PCOS不孕采用促排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的疗效更显著,孕育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随访3个月后两组排卵率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H、FSH、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可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排卵率、妊娠率,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PCOS患者88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采取益气活血汤+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排卵情况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LH、E2、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H、E2、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卵率、妊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PCOS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血清性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鹂 《临床医学》2022,(10):117-119
目的 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COS)卵巢功能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6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及卵巢功能指标[促卵泡激素(FSH)、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结果 治疗后,两组LH、T、FSH、AMH均低于治疗前,E2、SHBG高于治疗前,观察组LH、T、FSH、AMH均低于对照组,E2、SHBG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能够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促进患者康复,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 syndrome,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胰岛功能、排卵和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PCOS 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对照组单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胰岛功能及治疗后排卵、妊娠、流产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性激素及胰岛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雌激素(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丸素(T)、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水平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_2水平及排卵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FSH、LH、T、FBG、FINS水平及HOMA-β、HOMA-IR、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PCOS相比单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PCOS临床效果显著,且可调节性激素水平及胰岛功能,能达到升高排卵率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患者,采用随机序号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口服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3个月后再对其进行促排卵治疗,对照组不应用药物预处理而直接促排卵,在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体内激素的水平、排卵率、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后LH、FSH、LH/FSH、睾酮及胰岛素水平分别为5.9±1.3U/L、6.1±2.7U/L、1.2±0.2、34.6±8.6ng/ml、8.1±3.3m IU/L,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卵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而言,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后再对其进行促排卵,能有效调节病人体内激素水平,降低体内雄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且妊娠率有升高趋势,流产率有降低趋势,故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及其对多种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PCOS不孕症患者90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研究组二甲双胍加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定治疗优良率,睾酮(T)、雌二醇(E2)、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成熟卵泡个数,促排卵天数,排卵率与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5.56%)高于对照组(77.78%)(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LH、FSH水平低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2水平高于治疗前,而研究组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成熟卵泡个数(2.15±0.37)多于对照组(1.03±0.29),且排卵天数(9.34±1.15)少于对照组(12.17±1.68)(P<0.05)。研究组排卵率(91.11%)、妊娠率(48.89%)高于对照组(66.67%)、(28.89%)(P<0.05)。结论: PCOS不孕症患者予以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在调节机体性激素、促进卵泡成熟、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等方面更具有优势,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采取自拟中药排卵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患PCOS症状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自拟中药排卵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检测两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两组胰岛素、黄体生成素(LH)、睾酮、卵泡刺激素(FSH)以及LH/FSH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0.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ST、血肌酐、尿素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ST、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较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FSH较对照组和治疗前明显升高,睾酮、LH及LH/FSH较对照组和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LH、FSH、LH/FSH、睾酮及胰岛素水平没有较大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药排卵汤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PCOS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并且可以降低雄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促排卵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PCOS不孕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促排卵法治疗。比较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不良反应、妊娠率。结果 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T、LH水平低于对照组,E2、F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对比,观察组(57.14%,28/49)高于对照组(36.73%,1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促排卵法治疗PCOS不孕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提高患者妊娠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前后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激素(FSH、LH、LH/FSH、T、E2及AMH)水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卵泡相关指标、排卵率、妊娠率及早孕流产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FSH、LH、LH/FSH、T、E2及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LH、LH/FSH、T、E2及AM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这些血清激素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卵巢体积及窦卵泡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势卵泡个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为6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6%(P0.05)。两组患者排卵率及早孕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对PCOS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激素水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能促进患者卵泡相关指标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疗效,及对患者多种性激素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PCOS不孕症患者90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研究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定两组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睾酮(T)、雌二醇(E2)、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治疗后成熟卵泡个数、促排卵天数、排卵率、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LH、FS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2水平高于治疗前,而研究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成熟卵泡个数(2.15±0.37)个,多于对照组的(1.03±0.29)个;研究组排卵天数(9.34±1.15) d,少于对照组的(12.17±1.68) d(P<0.05)。研究组排卵率91.11%、妊娠率53.3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6.67%、28.8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不孕症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可调节机体性激素,促进卵泡成熟,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测定女性激素水平观察西安地区健康女性卵巢功能情况,探讨该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功能状况及年龄分布,为开展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3~10月,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278例40岁以上西京医院健康查体女性(排除心、肺、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肾脏疾患)进行性激素[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H)]水平检测.以每五年跨度年龄段为一组.共分为5组进行激素水平分析,以FSH>20IU/L,LH>15 IU/ml,E2<30 pmol/L标准判定为卵巢功能衰退.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78例健康调查女性人群中,第一组(40~45岁)105例,5.71%出现卵巢功能衰退,E2=87.81±54.07 pmol/L,FSH=6.46±6.89 IU/L,LH=8.4±9.01 (IU/L);第二组(46~50岁)78例中24.36%出现卵巢功能衰退,E2=61.29±56.48 pmol/L,FSH=13.28±11.21IU/L,LH=12.37±9.66 IU/L;第三组(51~55岁)53例中71.71%出现卵巢功能衰退,E2=39.86±58.66 pmol/L,FSH=23.55±9.82 IU/L,LH=19.18±8.01IU/L;第四组(56~60岁)27例中88.89%出现卵巢功能衰退,E2=15.76±6.24pmol/L,FSH=,28.45±9.33 IU/L,LH=23.24±9.98 IU/L;第五组(60岁以上)15例中93.33%出现卵巢功能衰退,E2=16.79±5.20 pmol/L,FSH=28.93±9.74 IU/L,LH=18.76±6.09 IU/L.多组间激素水平比较采用方差分析,F分别为17.17,58.67,23.63.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00).各组间多样本均数两两比较(SNK-q检验)结果显示:E2水平三组与四,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差分别为24.11(P=0.05),23.07(P>0.05);FSH水平三组与四,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差分别为4.91(P<0.05),6.04(P<0.05);LH水平三组与四,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差分别为4.06(P>0.05),0.16(P>0.05).结论 西安地区健康女性生理性绝经期主要集中出现于51~55岁之间,晚于中国城市妇女平均绝经年龄49.5岁,且FSH水平升高较E2,LH水平变化早了一个年龄组段,说明FSH对卵巢功能的早期变化较敏感,因此,早期关注女性FSH水平升高是绝经过渡期保健和激素替代治疗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397-2398
目的分析来曲唑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对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自然妊娠率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PCOS患者7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参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联合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来曲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促卵泡素(FSH)水平及随访6个月的自然妊娠率、流产率。结果治疗后,两组LH、T、FSH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较参照组低(P<0.05);随访6个月,联合组自然妊娠率(73.68%,28/38)明显高于参照组(44.74%,17/38),流产率(3.57%,1/28)显著低于参照组(29.41%,5/17,P<0.05)。结论采用来曲唑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难治性PCOS,能改善血清中性激素水平,提高自然妊娠率,减少流产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曲普瑞林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排卵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0例PCO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曲普瑞林皮下注射,观察组予以曲普瑞林+达英-35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性激素水平、排卵率、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雌激素(E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普瑞林联合达英-35治疗PCOS疗效较好,可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促进患者排卵,提高妊娠率,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来曲唑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对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予以炔雌醇环丙孕酮+来曲唑治疗。对比两组妊娠率、流产率及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E2、FSH、T、LH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H、T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FSH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但两组血清E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率(85.71%)较对照组(64.29%)高,流产率(7.14%)较对照组(23.81%)低(P0.05)。结论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予以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来曲唑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显著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预处理后促排卵治疗,对照组直接促排卵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月经第2天测定基础血激素,观察组LH(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FSH(促卵泡成熟激素)、LH/FSH比值、睾酮及胰岛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培坤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采取培坤丸+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T、FSH、LH)水平、排卵情况和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血清T和LH水平低于对照组,F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培坤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