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肺功能、运动能力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的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及训练4周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指标[包括峰值摄氧量(VO_(2peak))、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O_(2peak)%pred)、无氧阈(AT)、峰值氧脉搏(VO_2/HR_(peak))、峰值代谢当量(METs((peak))、峰值功率(Work_(peak)]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包括静息收缩压(SBP_(rest))、静息舒张压(DBP_(rest))、峰值收缩压(SBP_(peak))、峰值舒张压(DBP_(peak))、静息心率(HR_(rest))、峰值心率(HR_(peak))及试验结束后1 min内心率恢复值(HRR1)],并观察两组患者训练期间不适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训练前VO_(2peak)、VO_(2peak)%pred、AT、VO_2/HR_(peak)、METs_(peak))、Work_(peak)及训练4周VO_2/HR_(peak)、Work_(pe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训练4周VO_(2peak)、AT大于对照组,VO_(2peak)%pred、METs_(peak)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训练前SBP_(rest)、DBP_(rest)、SBP_(peak)、DBP_(peak)、HR_(rest)、HR_(peak)、HRR1及训练4周DBP_(rest)、DBP_(pe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训练4周SBP_(rest)、SBP_(peak)、HR_(rest)、HR_(peak)低于对照组,HRR1快于对照组(P0.05)。(3)训练期间康复组中1例患者出现不适。结论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PCI后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改善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社区老年人的有氧能力,并探索其与运动耐力的关系。方法对来自上海市静安区的87名社区老年人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并根据运动负荷试验的结果将其分为3组:阴性组、未达标准组和可疑阳性组。计算3组的峰值摄氧量占该个体最大摄氧量预测值的百分比(VO_2peak/VO_2maxPred)、无氧阈值占该个体最大摄氧量预测值的百分比(VO_2AT/VO_2maxPred)、无氧阈值与峰值摄氧量的比值(VO_2AT/VO_2peak),比较3组老年人的有氧能力。结果 3组的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VO_2peak/VO_2maxPred(F=4.730,P=0.011)、VO_2AT/VO_2maxPred(F=3.888,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未达标准组和可疑阳性组的VO_2peak/VO_2maxPred值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可疑阳性组的VO_2AT/VO_2maxPred值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3组间VO_2AT/VO_2pea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06,P=0.408)。结论社区老年人有氧能力的下降可能与运动耐力下降及潜在心血管疾病有关;作为评估不同个体有氧代谢能力的指标,VO_2peak/VO_2maxPred较VO_2AT/VO_2maxPred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探讨合并营养风险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心肺功能。方法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标准,对入选的68例中重度COPD病人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分为无营养风险组(n=30)及有营养风险组(n=38)。采用CPET及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估2组病人心肺功能,观察2组间最大分钟通气量(VE max)、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FEV1/用力肺活量(FVC)、峰值摄氧量(VO_2peak)、最大代谢当量(METs)、无氧阈(AT)、最大功率负荷(WR max)、氧脉搏(O2pulse)、每公斤体质量最大摄氧量(VO_2max/kg)、6 min步行距离(6MWD)等指标是否有差异。结果有营养风险组VO_2peak、METs、AT、O_2pulse、WRmax等指标均显著低于无营养风险组(P0. 05); 2组间VEmax、FEV1、FEV1/FVC、6M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PET评估合并有营养风险的老年COPD病人,能早期了解病人的心肺功能,为老年COPD病人制定营养处方提供依据,以便早期帮助COPD病人心肺功能康复,同时,CPET评估较6MWT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心肺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其中4例患者因不能佩戴收集气体的面罩而剔除研究,根据峰值摄氧量(VO_(2peak))将76例患者分为A组(VO_(2peak)为16~19 ml·kg~(-1)·min~(-1),n=18)、B组(VO_(2peak)为12~15 ml·kg~(-1)·min~(-1),n=26)和C组(VO_(2peak)为7~11ml·kg~(-1)·min~(-1),n=32)。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评定所有患者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所有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并记录其VO_(2peak)、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O_(2peak)%pred)、无氧阈(AT)、达到AT时摄氧量(VO_(2AT))及最大运动负荷时呼吸困难和腿部疲劳程度评分;脑卒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心肺运动试验,且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本组患者VO_(2peak)为(12.89±3.42)ml·kg~(-1)·min~(-1),VO_(2peak)%pred为(46.0±6.1)%,最大运动负荷时呼吸困难、腿部疲劳评分分别为(14.84±0.97)分、(15.55±0.86)分。(2)三组患者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卒中类型、偏瘫部位、病程、有无基础疾病、是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有无不良生活习惯、日常运动习惯、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MMSE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14,95%CI(1.24,4.58)]、性别[OR=1.32,95%CI(1.03,1.94)]、不良生活习惯[OR=2.16,95%CI(1.18,5.17)]、规律的日常运动习惯[OR=0.02,95%CI(0.01,0.20)]、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85-95分[OR=0.54,95%CI(0.39,0.83)]、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96~99分[OR=0.20,95%CI(0.12,0.37)]、MMSE评分27~28分[OR=0.34,95%CI(0.27,0.66)]及MMSE评分29~30分[OR=0.06,95%CI(0.01,0.19)]是脑卒中患者心肺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心肺功能明显下降,规律的日常运动习惯、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高、MMSE评分高是脑卒中患者心肺功能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大、女性、不良生活习惯是脑卒中患者心肺功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肺适能(CR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6例,稳定型心绞痛21例,原发性高血压23例。采用症状限制性标准Bruce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气体代谢指标摄氧量(VO_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_2)、VO_2峰值(VO_(2peak))、每分钟通气量(VE)和无氧阈值(VAT)。应用全自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结果血清log(hs-CRP)与VO_(2peak)(r=-0.697,P0.001)、VE峰值(VE_(peak),r=-0.425,P0.01)、VO_(2peak)/kg(r=-0.561,P0.001)、VAT(r=-0.726,P0.00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NEF,r=-0.264,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283,P=0.005)和log(hs-CRP)(β=-0.516,P=0.000)是VO_(2peak)降低的危险因素;年龄(β=-0.323,P=0.003)、体质指数(BMI,β=-0.265,P=0.014)和log(hs—CRP)(β=-0.547,P=0.000)是VO_(2peak)/kg降低的危险因素;年龄(β=-0.206,P=0.048)和log(hs-CRP)(β=-0.515,P=0.000)是VAT降低的危险因素,而其中log(hs-CRP)是CRF降低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hs-CRP与CRF、LVEF呈负相关性。血清hs-CRP可能是反映CRF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舒张功能不全与运动耐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08-2018-08于我院就诊的HFrEF患者83例,在1周内完成心肺运动试验(CPET)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运动耐量及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按左室舒张功能分为舒张功能正常组和舒张功能降低组,比较两组运动耐量。结果:与舒张功能正常组比较,舒张功能降低组峰值摄氧量(Peak VO_2)、峰值摄氧量预计值百分比(Predicted peak VO_2%)和氧脉搏(VO_2/HR)均更低(均P0.01),心脏超声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右室内径(RVD)均明显扩大(均P0.05),肺动脉收缩压(PASP)更高(P0.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1)。将心脏超声指标与CPET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E/e')与Peak VO_2(r=-0.38,P0.001)、Predicted peak VO_2%(r=-0.40,P0.001)、VO_2/HR(r=-0.29,P=0.01)均呈负相关,与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_2 slope)呈正相关(r=0.28,P=0.01);二尖瓣环室间隔与左室侧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与Peak VO_2呈正相关(r=0.33,P=0.003);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TR)与Peak VO_2(r=-0.24,P=0.03)、VO_2/HR(r=-0.33,P=0.003)呈负相关;LVEF与Peak VO_2无相关性。将上述心功能指标与Peak VO_2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e'是Peak VO_2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HFrEF患者运动耐量降低与LVEF无关,而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相关。E/e'与运动耐量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是HFrEF患者运动耐量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过残余SYNTAX积分(rSS)反映的不同血运重建程度的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运动耐量的差异。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冠心病并行PCI,并在PCI后12个月之内完成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患者共95例。通过两种方式将患者分组:(1)依据r SS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rSS=0分组(n=27), 0分rSS≤8分组(n=40),rSS8分组(n=28);(2)依据基础SYNTAX积分(bSS)将患者分组,由于所有患者的bSS均不超过32,故根据bSS将所有患者分为bSS≤22分组(n=70)和bSS22分组(n=25)。比较不同组患者1年内CPET参数,包括反映运动耐量的峰值代谢当量(MET_(peak))、峰值代谢当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ET_(peak)%pred)、峰值耗氧量(VO_(2peak))、峰值耗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O_(2peak)%pred)、无氧阈(AT)时VO_2等指标,反映通气功能的每分通气量(VE)、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等指标。结果:rSS分组中,rSS=0分、 0分rSS≤8分和rSS8分三组患者反映运动耐量的MET_(peak)[(7.39±1.81) mets vs (6.96±1.66) mets vs (5.94±1.34) mets,P=0.005]、MET_(peak)%pred[(88.96±16.44)%vs (81.31±19.05)%vs(70.77±15.07)%,P=0.001]、AT时MET[(4.77±0.99)mets vs (4.73±0.96) mets vs (4.06±1.12) mets,P=0.018]、VO_(2peak)%pred[(83.27±16.24)%vs (80.71±16.57)%vs (72.77±12.71)%,P=0.040]、AT时VO_2[(16.72±3.48)ml/(min·kg) vs (16.58±3.34) ml/(min·kg) vs (14.36±3.87) ml/(min·kg),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三组进行LSD-t检验多重比较时,rSS=0分组和0分rSS≤8分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此两组的MET_(peak)、MET_(peak)%pred、AT时VO_2、AT时MET和rSS8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SS分组中,bSS≤22分组和bSS22分组患者的CPET相关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接受PCI的患者,完全血运重建(rSS=0分组)患者与合理的不完全血运重建(0分rSS≤8分组)患者运动耐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此两组患者的运动耐量均优于残余冠状动脉病变负荷仍较重(rSS8分组)的患者;(2)与bSS相比,rSS可更好地评价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CPET)相关指标,探讨其CPET临床特点。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门诊进行随访的冠心病患者103例。按年龄分为60岁以下组(n=37)与60岁及以上组(n=66);60岁及以上按性别分为男性组(n=37)与女性组(n=29);患者均接受CPET检测,比较不同年龄男性组、同一年龄不同性别组CPET指标特点,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性别、年龄与CPET试验指标相关性。结果 60岁及以上男性组最大心率(Maximum Heart Rate, MHR)、峰值摄氧量(VO2peak)、峰值氧脉搏(peak O2pulse)、二氧化碳通气当量(EQCO2)、代谢当量(METs)均低于60岁以下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及以上女性组无氧阈下摄氧量(VO2AT)、VO2...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阳性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相关数据,探讨此类患者CPET的临床特点。方法入选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冠心病并进行CPET测试的连续患者共2552例,同时进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阳性患者215例作为阳性组,进行1︰1匹配选取与阳性患者同期进行CPET的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阴性患者215例作为阴性组。全部受试者均使用瑞士Schiller CS-200CPET系统进行测试,在静息状态下测定人体的肺功能、心电图,继之连续动态监测记录进出气流、摄氧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十二导联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实时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组男性比例(85.6%比74.4%,P=0.003)、吸烟比例(34.9%比26.0%, P=0.047)显著高于阴性组,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1.9±3.8)%比(55.2±4.7)%,P=0.037]显著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运动递增功率、峰值Borg评分、运动持续时间、峰值功率、峰值代谢当量、呼吸储备、每分通气量/每分二氧化碳排出量(VE/VCO2)、静息心率、静息血压、静息和峰值指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组因疲劳终止比例(40.5%比62.8%,P0.001)和心率储备[(34.6±17.6)次/分比(38.8±21.0)次/分,P=0.026]显著低于阴性组。阳性组峰值心率达预计值比例[(87.1±11.8)%比(84.4±14.3)%,P=0.031]及峰值收缩压[(179.1±25.5)mm Hg比(173.6±26.6)mm Hg,P=0.029]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无氧阈(AT)摄氧量、AT对应心率、峰值摄氧量、峰值千克摄氧量、峰值负荷、峰值氧脉搏、最大呼吸频率、用力肺活量(FVC)、最大肺活量(VCmax)、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组AT千克摄氧量[(11.9±2.4)ml/(kg·min)比(11.5±2.3)ml/(kg·min),P=0.040]、AT负荷[(3.4±0.7)Mets比(3.3±0.6)Mets,P=0.037]、最大通气量(MVV)[(113.9±30.1)L/min比(107.3±30.0)L/min,P=0.022]和MVV达预计值比例[(107±24)%比(102±24)%,P=0.030]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阳性患者可能因为男性比例较高,运动中峰值心率及峰值收缩压较高,AT负荷及MVV较高,表现出较强的心肺运动耐量。在进行CPET检查中,遵循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方法同时,建议根据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状态,鼓励患者进行较强的或更接近靶心率的运动负荷测试,以得到更准确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OSAHS患者30例为试验组,健康男性18名为对照组。受试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测定最大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o2m ax占预计值%)、摄氧量功率比值(.VO2/WR)、氧脉搏占预计值百分比(.Vo2/HRm ax占预计值%)、无氧阈与最大摄氧量比值(AT/.Vo2m ax)、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及呼吸储备(V.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患者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连续筛查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入住我院肺血管病中心的特发性/可遗传性PAH、先天性心脏病性PAH、结缔组织病相关性PAH患者34例。采集患者基线时一般临床资料、常规生化指标、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6分钟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CPET和右心导管数据。所有患者均接受靶向药物治疗3~6个月后再次应用CPET及其他传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34例PAH患者均应用靶向药物治疗,平均随访(4.8±2.4)个月,经靶向药物治疗后,峰值氧耗量(VO_(2peak))、VO_(2peak)与体重的比值(VO_(2peak)/kg)、峰值氧脉搏(VO_2与心率比值的峰值)、峰值功率、峰值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6分钟步行距离等指标均升高(P均0.05),静息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VE/VCO2斜率、VE/VCO_2最低值、氧通气当量(VE/VO_2)最低值、NT-proBNP均降低(P均0.05)。NT-proBNP与VO_(2peak)/kg、VE/VCO_2斜率、VE/VCO2最低值、VE/VO_2最低值等均相关(r=-0.395、0.383、0.484、0.428,P均0.05);6分钟步行距离与VO_(2peak)、VO_(2peak)/kg、VE/VCO2斜率相关(r=0.603、0.564、-0.607,P均0.05)。结论:CPET可以定量评价PAH患者的靶向药物疗效,与传统指标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制定的运动处方指导下的有氧运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ur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20例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20例,入组评估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和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 test,6MWT)。测得6分钟步行距离(6MWD)、最大摄氧量(VO_2max)、最大代谢当量(METs)、无氧阈(AT)、功率负荷(Work rate,WR)、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FEV1/pre%等指标。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日常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CPET评估,制定运动处方,根据AT值确定运动强度,训练1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12周后,各项指标结果与干预前比较显示:6MWD增加105.56m,VO_2max增加253.99ml/min,代谢当量增加1.25METs,AT值增加148.15ml/min,WRmax增加19.34W,上述各项值与干预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PET评估心肺功能,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指导稳定期COPD患者康复运动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OPD-PH),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肺动脉高压(COPD-non PH),在运动中气体交换及运动耐量的差异,旨在为COPD-PH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对54例处于稳定期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依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血气分析、常规肺功能(PFT)、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血气分析:COPD-PH的动脉氧分压(Pa O2)明显低于COPD-non PH(P0.01)。PFT:COPD-PH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低于COPD-non PH(P0.05)。CPET:COPD-PH的峰值功率(Peak Load)、峰值摄氧量(Peak VO2)、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峰值分钟通气量(Peak VE)、Peak VE%pred及峰值氧脉搏(Peak O2pulse)均明显低于COPD-non PH(P0.01)。COPD-PH的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ak VO2%pred)低于COPD-non PH(P0.05)。Pearson相关分析:PASP与DLco、Pa O2、Peak Load、Peak VO2及Peak O2pulse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COPD-PH会导致患者肺换气功能明显受损、运动耐力明显下降,其降低程度与PASP存在相关性。对COPD行CPET,有助于早期发现COPD-P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且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及治疗组(50例),两组均接受基本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地高辛、硝酸酯类药物;运动康复组接受基本的药物治疗及运动康复治疗。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PET)无氧代谢阈值(AT)制定运动强度,病人运动时的症状、血压、心电图情况,制定运动时间。运动频率为隔日1次,共治疗15周后评定。依据心肺运动评估,记录病人AT心率、峰值最大心率、AT摄氧量、峰值摄氧量、运动时间。结果治疗15周后,对照组AT心率、峰值最大心率、AT摄氧量、峰值摄氧量、运动时间均治疗较前有所改善,其中AT心率下降、峰值摄氧量升高(P0.05)。治疗组AT心率、峰值最大心率、AT摄氧量、峰值摄氧量、运动时间均治疗较前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治疗组AT心率、峰值最大心率、AT摄氧量、峰值摄氧量、运动时间均较药物治疗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可降低稳定型心力衰竭病人AT心率、峰值最大心率,提高AT摄氧量、峰值摄氧量、运动时间,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对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病人60例,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获取基本临床资料。治疗前对所有病人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心脏彩超、6 min步行距离,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检测评估心肺功能,采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表(MLWHFQ)评估生活质量。之后按照随机原则和病人参与意愿将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心肺运动试验客观定量评估,精准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进行心脏运动康复训练。12周随访结束时对所有病人进行CPET检测评估心肺功能,采用MLWHFQ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病人安全完成了CPET检查,试验组完成12周心脏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前两组峰值心率、运动耐量(METs)、峰值摄氧量(VO_2peak)、通气二氧化碳斜率(VE/VCO_2slop)、MLWHFQ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峰值心率、METs、VO_2peak较治疗前升高(P0.05),VE/VCO_2slop、MLWHF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通过CPET指导的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心肺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病科住院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狭窄情况(至少1支),分为观察组(≥50%)140例和对照组60例,收集两组一般情况、生化检查、冠脉造影和心肺运动试验等检查结果,通过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可能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基于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及评价。结果 初步分析显示糖尿病、峰值摄氧量(Peak VO2)、峰值公斤体质量摄氧量(Peak VO2/kg)、代谢当量(METs)、静息心率(rest HR)、峰值心率(Peak HR)、呼吸储备(BR)、氧脉搏(VO2/HR)可能是识别冠脉狭窄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Peak VO2、METs、VO2/HR可作为识别患者发生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摄氧效率斜率(OUES)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健康成人32例和EH患者56例,按BMI将EH患者分为3个亚组:体质量正常组(BMI18.5~23.9kg/m2,18例),超重组(BMI24.0~27.9kg/m2,18例)和肥胖组(BMI≥28.0kg/m2,20例)。采用症状限制性标准Bruce分级平板运动方案,同时测定气体代谢指标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峰值摄氧量(VO2peak)、每分通气量(VE)、呼吸气体交换率(RER)。根据心肺运动试验的实测数据,采用对数曲线拟合的方法,分析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摄氧量与VE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摄氧量=a×lgVE+b,计算a为OUES值。运动过程中摄氧量为75%VO2peak,90%VO2peak和100%VO2peak时的OUES值分别表示为OUES75、OUES90、OUES100。采用Hollenberg等提出的预测公式计算OUES100的预计值(preOUES100)。结果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中,EH超重组和EH肥胖组的OUES100、OUES90、OUES75均高于对照组及EH体质量正常组,EH肥胖组与EH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人体参数、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50名高血压病患者,测量、计算人体参数指标(含BMI、颈围、腰围、臀围、腰臀比),排除禁忌后行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CPET),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后予12周运动训练,后复测CPET指标:最大代谢当量(max METs),无氧阈值(VO2/Kg@AT),峰值氧脉搏(peak VO2/HR),峰值二氧化碳通气当量(peak VE/VCO2),4周、8周、12周时再次测量人体参数并比较。结果 12周运动治疗后患者身体参数指标较前改善,CPET指标中除peak VE/VCO2下降外,其余均较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改善高血压病患者人体参数、心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对运动应激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门诊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共46例,入选者均进行静息肺功能(PFT)及心肺运动试验(CPET)。以运动终止至休息1 min时的心率恢复是否<12次/分为异常组(n=23)及正常组(n=23)。结果 与心率恢复正常组相比,异常组患者的年龄更高、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并发率更高、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更高、及具有更高的症状评分(均P<0.05);PFT结果提示,异常组第一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一秒率、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更低(均P<0.05);CPET结果提示,心率恢复异常组的峰值运动功率、峰值摄氧量、峰值呼出气分钟通气量、峰值二氧化碳排出量、峰值心率及心率恢复更低(均P<0.05)。Person相关分析显示,HRR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FEV1%pred、DLCO%pred、pVO2/kg及峰值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靶心率评价方法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康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就诊的CHF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个性化康复运动方案,记录无氧阈、峰值摄氧量、峰值氧脉搏。比较无氧阈法、峰值摄氧量法、心率储备法及年龄预计法计算运动靶心率水平。结果年龄预计法计算运动靶心率与无氧阈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摄氧量法及心率储备法计算运动靶心率与无氧阈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摄氧量法和心率储备法计算运动靶心率与无氧阈法计算运动靶心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0.75,P0.05);而年龄预计法计算运动靶心率与无氧阈法计算运动靶心率无直线相关关系(r=-0.14,P=0.54)。结论 CHF患者中,采用心率储备法和峰值摄氧量法计算的运动靶心率与无氧阈法接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