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预防妇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该院收治的妇科大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对比,同时比较其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3,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9,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妇科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非常理想,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患者满意度非常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是妇科盆腔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因肢体肿胀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因栓子脱落发生肺梗死,危及生命。最新研究报道,妇科盆腔术后DVT的发生率,西方国家为11%~29%,国内为0.13%~6.78%。因此,对妇科盆腔术后LEDVT的预防和治疗应高度重视。笔者通过对4036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前、术后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导致患者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并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结合我院1991~1997年妇科手术后患者有6例发生下肢DVT,现将护理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例患者年龄为35~60岁,1例发生肺栓塞而死亡,发生在左下肢者3例,右下肢者2例,DVT发病一般在术后3~20天。1.2 临床表现:DVT最常发生于腓肠肌深静脉,患者有患肢疼痛及肿胀,患肢凹陷性水肿,活动受限,局部压痛,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瘀血,皮温增高及浅表静脉曲张等,严重者血栓离开其停留地游向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分析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该研究选取了2015年9月—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84例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院骨科下肢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下肢大手术患者术后经过科学的预防和护理,其深静脉血栓不仅能够获得有效的治疗,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能够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因而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相似文献   

5.
岳伟 《双足与保健》2017,(24):135-136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该院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骨科大手术,可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10-15d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临床治愈13例,显效1例.结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临床医护人员可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认识到预防DVT的重要性对预防DVT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科大手术后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00例骨科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指数、抑郁指数、焦虑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大手术后患者采用全面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丽  张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4,(16):169-169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护理干预效果。结果:15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LEDVT 2例,经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孕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及预防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该院妇产科接收的120名孕产妇纳入研究对象范畴,结合孕产妇个人意愿将所有孕产妇划分为各组60名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孕产妇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孕产妇实行预防护理干预,对比2组孕产妇的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DVT发生率为23.33%与观察组5.00%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67%与观察组95.00%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治疗和护理配合。方法对21例DVT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抗凝、祛聚等治疗,采取预防性和治疗性护理。结果21例DVT患者明显好转出院,经随诊,部分患者久站后下肢稍肿胀,随着时间延长和增加锻炼好转。结论DVT患者尽早采取有效的溶栓、抗凝等治疗,积极的护理配合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治疗和护理配合。方法对21例DVT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抗凝、祛聚等治疗,采取预防性和治疗性护理。结果21例DVT患者明显好转出院,经随诊,部分患者久站后下肢稍肿胀,随着时间延长和增加锻炼好转。结论DVT患者尽早采取有效的溶栓、抗凝等治疗,积极的护理配合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外科手术和创伤是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诱因,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怒张是DVT的三大主要表现,严重者还可因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2009年5-11月,我们对45例腹部手术患者实施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治疗,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该院进行脊柱手术的患者20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没有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的患者有120例(对照组);在2018年3月—2019年2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采取了预防和治疗措施的患者有80例(观察组)。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5.83%)相比,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25%)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手术后,为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潘春凤 《新中医》2015,47(2):284-286
目的:探讨骨折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108例骨折手术后患者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位护理、运用药物预防、减轻疼痛、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血管内膜损伤、防止血液高凝形成血栓、加强营养、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结果:108例患者手术后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7年6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分成90例/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技术(对照组)和中医护理技术(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情绪指标、双下肢指标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两项情绪得分都低于对照组,术后第5天,观察组腘静脉血流速度(22.56±5.12)cm/s、红细胞聚集指数(4.24±0.19)、下肢周径(20.19±3.11)cm、血浆D-二聚体水平(0.64±0.17)μg/ml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33%)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7.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妇科肿瘤较少见的并发症。笔者对本科11例子宫肌瘤伴失血性贫血患者术前和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观察和精心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妇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87年7月~1998年12月共收治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发病年龄最大65岁,最小30岁,平均年龄48岁。8例中,4例来自外院。11年中我院共做妇科手术1978例。发生下肢深静?..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护理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实施综合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实施穴位按摩、电子针灸、足浴等中医措施,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在出现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方面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改善,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张燕  贾长虹 《中医正骨》2007,19(10):88-8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皮肤温度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严重者可并发肺栓塞(PTE),危及患者的生命。自2003年3月~2005年3月,作者共开展骨科大手术166例,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者11例,占6.6%,并对该组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浅谈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