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常规、Child-Pugh分级、肝功能及HBV-DNA在HBe Ag阴性及阳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区别,分析HBe Ag阴性及阳性与乙肝肝硬化患者疾病进展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215例,根据HBe Ag检测结果分成HBe Ag阴性组(137例)与HBe Ag阳性组(78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及Child-Pugh分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 Ag阴性组年龄显著大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 Ag阴性组血常规指标WBC及PLT均显著低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 Ag阴性组肝功能指标ALT显著低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hild-Pugh分级方面,HBe Ag阴性组B级患者比例显著低于阳性组,而C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 Ag阴性组HBV-DNA荧光定量检测的阳性率显著低于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Be Ag阳性肝硬化患者相比,HBe Ag阴性患者的肝硬化程度及炎症反应较为严重,且肝脏储备功能较差;但HBe Ag阳性患者应该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以防止HBV突变株的产生、肝硬化的加重及进展成为肝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含量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给予恩替卡韦0.5 mg口服,1次/d,随访48周。结果:经过48周恩替卡韦治疗后ALT复常率77.59%,HBV-DNA转阴率72.41%,HBe Ag转阴率39.66%,HBe Ag血清转换率27.59%。治疗过程中HBe Ag、HBV-DNA定量值均呈下降趋势,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Be Ag、HBV-DNA定量值持续下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0.801,P0.05);但HBs Ag定量与血清HBe Ag、HBV-DNA变化水平之间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恩替卡韦有明显抑制血清HBV-DNA复制和提高HBe Ag血清学转换的作用,HBe Ag基线水平可以预测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HBe Ag血清学转换率。HBe Ag含量变化与HBV-DNA含量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HBs Ag含量变化与HBV-DNA含量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接收的96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清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人数分别为46例和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情况和HBV-DNA水平。结果阳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39.13%,明显高于阴性组的21.7%,差异具有明显的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阳性组中HBV-DNA高水平患者的数据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阳性患者应用抗结核治疗会引起患者肝功能损伤,且HBV-DNA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4):613-615
目的对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表型血清标本进行HBV-DNA检验分析,探讨其在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5年11月本院接诊的460例血清检测Pres1、HBs Ab、HBs Ag、HBe Ag、HBe Ab、HBc Ab-Ig M、HBc Ab-Ig G中两项或两项以上呈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荧光定量检测法进行HBV-DNA的测量,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HBe Ab、HBs Ag、HBc Ab-Ig G阳性组合的占比最高,达30.9%,其HBVDNA水平为(5.4±1.3)×104copy/ml。HBs Ag、HBe Ag、HBc Ab-Ig M阳性组合次之,占比22.8%,HBV-DNA水平为(1.2±0.3)×104copy/ml;对照组血清样本中的HBV-DNA含量显著低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PCR技术对HBV-DNA含量的分析可加强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学可靠的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在预防肺结核合并HBs 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肝损伤发生的作用。方法:以广州市胸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肺结核并HBs Ag阳性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将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联合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调节剂治疗者为A组(n=21);肺结核并HBV-DNA阴性患者抗结核并加用免疫调节剂治疗者为B组(n=24)。将HBV-DAN阳性患者抗结核联合抗病毒治疗未予免疫调节剂治疗者为C组(n=43);HBV-DNA阴性单纯抗结核治疗者为D组(n=48)。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治疗两个月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在HBV-DNA阳性患者人群中,A组与C组肝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33.3%vs 34.9%,P0.05);在HBV-DNA阴性患者人群中,B组肝损伤发生率虽低于D组,但无统计学意义(16.7%vs 25.0%,P0.05)。结论:肺结核并HBs Ag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期间,无论HBV-DNA阳性或阴性,给予免疫调节剂治疗,对降低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对肝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根据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情况,将67例HBsAg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186例HBsAg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依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水平高低,将观察组中HBV-DNA≥103 U/ml患者38例作为观察A组(高水平复制);HBV-DNA<103 U/ml患者29例作为观察B组(低水平复制).比较对照组与观察A组、观察B组抗结核治疗时肝功能损害的情况及肝功能损害的程度.结果 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时肝功能损害明显增高,但观察A组与观察B组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差异不明显.结论 抗结核药物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损害明显,可能与用药前肝脏病理损害严重程度有关.应选用肝功能损害小的药物,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慢性乙肝患者肝损伤程度与HBe Ag指标以及血清Fas Fas L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2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展开分析,与健康人群进行对比,比较HBe Ag定量检测结果以及Fas、Fas L表达水平。结果健康人群的HBe Ag定量检测结果为0.56±0.05PEIU/m L,处于正常范围内,中度肝损害以及重度肝损害患者的HBe Ag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0.82±0.06PEIU/m L和0.99±0.08PEIU/m L,两两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群的Fas检测结果为1.0±0.62%,低于中度以及重度肝损害患者水平(P0.05);Fas L检测结果为17.1±3.4%,高于中度以及重度肝损害患者水平(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HBe Ag指标以及FAS、Fas L水平与健康人群相比均会发生较大改变,并且其变化情况与其肝损害程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可以此预示患者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对病情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乙肝病毒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与血清学指标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标本进行HBV-DNA、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乙肝表面抗体(HBs Ab)、乙肝e抗原(HBe Ag)、乙肝e抗体(HBe 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定量检测,分析HBV-DNA与血清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DNAIgC值与HBV-DNA阳性率显著大于HBsAg、HBeAb、HBcAb阳性模式和其他阳性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b、HBcAb阳性组HBV-DNAIgC值与HBV-DNA阳性率显著大于其他阳性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组HBV-DNAIgC值显著大于HBeAg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与血清学指标HBsAg、HBeAg呈正相关(r=0.623,P<0.05;r=0.433,P<0.05),与HBcAb呈负相关(r=-0.448,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学指标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组HBV-DNA复制水平最高,HBV-DNA与血清HBsAg、HBeAg、HBcAb存在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组合HBV标志物阳性患者及HBV-DNA含量与肝功能指标间相关性.方法将144份HBV标志物不同组合阳性标本分为3组:HBV-DNA<103(阴性)分为一组;HBV-DNA 104~106为二组;HBV-DNA 107~109为三组.检测其HBV-DNA含量与肝功能8项指标.结果HBeAg阳性者53例,HBV-DNA检出率92.45%、含量7.63±1.63(拷贝数);抗HBe阳性者52例,HBV-DNA检出率42.31%、含量6.06±1.48(拷贝数),提示部分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阴性的患者仍然存在着病毒的复制.将HBV-DNA含量与肝功能8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r值均在0.2以内,P均大于0.05,说明HBV-DNA复制水平与肝脏损害程度没有直接关系.以HBV-DNA是否阳性及含量为标准分为3组,与肝功能8项指标经对应与阴性组相比后大部分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0.001之间).特别是HBV-DNA含量中等水平的第二组较其他两组指标参数变化更为明显.结论HBV-DNA含量与肝功能8项指标虽然无相关性,但定量检测血清中HBV-DNA含量可直接反映机体中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V-DNA定量与HBV模式及肝功损害指标定量关系。方法随机抽选369例乙肝或疑似乙肝病毒感染者,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患者血清HBV-DNA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模式(HBV-M),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P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指标含量的检测。结果 HBV模式下HBs Ag+HBe Ag+HBc Ab(大三阳)患者的血清HBV-DNA阳性检出率(93.8%)及平均含量对数值(7.31±1.23)明显高于HBs Ag+HBe Ab+HBc Ab(小三阳)患者(P0.05);HBs Ag+HBe Ab+HBc Ab(小三阳)患者的血清HBV-DNA阳性检出率(41.0%)及平均含量对数值(5.03±1.31)低于HBs Ag+HBc Ab患者(P0.05),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各HBV-M模式(P0.05)。HBV-DNA定量与AST、ALT等肝功损害指标呈正相关性(r=0.235,P=0.014;r=0.254,P=0.009)。结论 HBV-DNA定量与HBV-M模式关系密切,与ALT、AST呈正相关性,定期检测HBV-M和HBV-DNA能全面了解HBV感染、复制以及传染性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验证补肾健脾散是否具有提高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对抗病毒药物的应答作用。方法:按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只服拉米夫定(贺普丁);治疗组101例,予拉米夫定(贺普丁)合补肾健脾散治疗。经过2年治疗后,观察HBV-DNA定量,HBe Ag血清转换率及HBs Ag转阴率的数值变化。结果: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60.39%,HBe Ag血清转换率为44.56%,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卡方检验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HBs Ag转阴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补肾健脾法在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提高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应答率,提高HBV-DNA转阴率及HBe Ag血清转换率,但对HBs Ag转阴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内炎症与 HBV-DNA定量的关系 ,为临床正确估计肝内炎症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74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 HBV-DNA的含量 ,同时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 在 HBs Ag阳性患者中 ,HBV-DNA的水平与 Scheuer分级无相关性 ,提示 HBV-DNA的含量与肝内炎症活动程度无关。但是 ,在 HBe Ab阳性患者有相关性 ,HBe Ag阳性者中则无。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如果不是在免疫耐受期 ,HBV-DNA复制水平与肝内炎症活动程度是相关的。由于 HBV-DNA复制水平的增高先于 ALT升高 ,检测 HBV-DNA含量可能更有助于选择治疗的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指标(HBV DNA)与乙肝标志物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68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e抗体(HBe Ab)、核心抗体(HBc Ab)、e抗原(HBe Ag)、表面抗体(HBs Ab)、表面抗原(HBs 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中的HBV DNA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胆碱酯酶(CHE)。结果 HBs Ag/HBe Ag/HBc Ab阳性组(大三阳组)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阳性率以及定量结果高于其他组(P0.05);HBe Ag阳性组中HBVD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HBe Ag阴性组中HBV DNA的阳性表达率(P0.05);HBV DNA载量≤10~3、10~3HBV DNA载量106、HBV DNA载量≥106的患者间血清AST和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加血清AST和ALT显著增加;但三组间的CH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水平和乙肝患者的病毒复制情况、炎症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需要与乙肝标志物结合才能更加客观和准确的评价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两种病毒携带状态肝功能与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232例,按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分组,两组均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乙肝病毒DNA(HBV-DNA)、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检测,分析各指标与慢性肝病的相关性。结果 HbeAg阳性组ALT、HBV-DNA分别为(429.10±178.49)U/L、(4.41±0.87)×104copy/ml,HbeAg阴性组分别为(205.10±85.55)U/L、(2.38±1.71)×104copy/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阳性组AST、HA及Ⅳ-C分别为(98.00±4.36)U/L、(145.00±32.65)μg/L、(327.80±60.43)μg/L,HbeAg阴性组分别为(96.58±5.38)U/L、(135.00±23.75)μg/L、(321.30±35.09)μ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阳性患者病毒复制活跃,但HbeAg阳性及HbeAg阴性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肝损害及肝纤维化,故HbeAg阴性患者仍需定期检查,控制疾病进展,以降低肝硬化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前S1抗原(PreS1-Ag)、HBeAg、HBV-DNA之间相关性,探讨其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监测上的临床价值。方法⑴分析不同载量HBV-DNA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Ag、HBe Ag阳性率的差异;⑵根据HBe Ag的检测结果,把1219个病例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探讨两组中Pre S1-Ag、HBV-DNA之间阳性率的差别。结果⑴PreS1-Ag和HBe-Ag阳性率都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加而增加,且Pre S1-Ag阳性率比HBe-Ag阳性率高;⑵在HBe-Ag阳性的病例中,PreS1-Ag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89.42%、87.76%,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1.55,P0.05),而在HBe-Ag阴性的病例中,PreS1-Ag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60.4%、52.4%,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247.6,P0.01)。结论 HBV-Pre S1抗原在对乙肝病毒复制及传染性的提示作用中与HBV-DNA有较高的相关性,有效补充了目前乙肝诊疗以HBV-DNA和HBe Ag为主要的检测手段,联合检测能更全面判断体内乙肝病毒的活跃程度及变异状况,在慢性乙肝诊疗中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061-3063
收集2013年6月~2015年8月期间体检检出的慢性乙肝病毒无症状HBsAg阳性携带患者102例,以及慢性乙肝初治患者420例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e抗原(HBe Ag)的含量,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法检测患者HBV DNA病毒载量进行分析。结果 420例慢性乙肝初治患者中,HBe Ag为阳性的253(60.24%)患者,其HBV DNA载量为6.535±1.024;HBe Ag为阴性的167(39.76%)患者,其HBV DNA载量为5.547±1.018。两者HBV DNA载量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初治患者以及HBV携带者都可以通过HBe Ag含量来反映患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水平与血清HBeAg和肝损害的关系,应用定量PCR检测17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结果显示血清HBeAg阳性组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基因定量水平进一步证实了血清HBeAg确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175例患者中有28.6%HBeAg阴性,部分病例HBV-DNA水平还较高。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血清HBV-DNA含量逐渐下降,而血清HBV-DNA含量与ALT、AST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3):2184-2186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DNA(HBV-DNA)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对抗结核效果的影响及对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伤预防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抗病毒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抗结核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乙肝标志物、肝损伤出现时间、肝功能复常时间、抗痨结束所需时间、肝损伤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抗结核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乙肝e抗原(HBe Ag)转阴率、乙肝表面抗原(HBs 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痨结束所需时间、肝功能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损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抗病毒治疗可提升抗结核疗效,并能够有效预防肺结核并HBV-DNA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伤,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证实类风湿因子(RF)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假阴性干扰的存在。方法收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HBe Ag均阴性而RF阳性新鲜血清样本,与HBe Ag阳性对照品9∶1混合配成HBe Ag阳性且RF阳性的试验样本,分别用不同的ELISA试剂检测样本的HBe Ag。使用RF吸附乳胶对干扰样本进行预处理,比较预处理前后HBe Ag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中RF对3种不同厂商生产的HBe Ag ELISA试剂均有不同程度的假阴性干扰。9例假阴性样本预处理后有7例转为阳性。结论 RF可影响ELISA检测HBe Ag的S/CO值,引起假阴性结果,样本预处理可以有效消除大部分RF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与临床及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测定70例CHB患者血清ALT、TBIL、HBV-DNA载量,同时行肝活体组织检查,对肝脏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分期。结果:(1)血清HBeAg阳性组HBV-DNA定量水平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血清HBV-DNA载量与HBeAg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t=3.98 P<0.001);(2)HBV-DNA载量与肝损害程度不存在明确的相关性(F=1.1 P>0.05);(3)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载量与肝功能ALT、TBIL不存在明确的相关性(P>0.05);(4)肝脏病理炎症分级G1、G2、G3、G4之间及纤维化分期S1、S2、S3、S4之间和HBV-DNA载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HBV-DNA载量与HBeAg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HBV-DNA载量与肝功能ALT、TBIL及肝损害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