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裘香敏 《中医正骨》2005,17(7):78-78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受伤后常需较长时间卧床.因高龄和吸烟等不良习惯及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下肢静脉曲张等,常易导致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治疗不当,则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近年来,作者在护理实践中,针对性地把康复训练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相结合,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1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75例给予综合护理,并早期进行功能练习,使用静脉血栓泵,穿弹力袜,口服、皮下注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抗凝药物及中药制剂;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护理,未采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结果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6例,发生率8%;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2例,发生率17%,2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可以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其好发于下肢,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手术后3~5 d.因手术创伤可造成高凝状态,手术时和手术后都需卧床,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血液滞留在静脉内,可有大量的白细胞积聚,在移向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的过程中,能造成内膜损害,激活凝血过程就可能并发血栓形成.2003年5月-2007年11月我院收治249例下肢骨折患者,发生DVT 17例,通过积极预防护理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在骨科下肢大型手术如骨盆骨折、髋臼骨折、股骨干骨折等中的发生率在30~60%左右[1]。老年人骨折后,由于血管内皮损伤、组织修复能力差,更易发生DVT,而一旦DVT患者栓子脱落可造成肺栓塞、脑栓塞而危及生命,故骨科术后对DVT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丽萍 《光明中医》2006,21(8):72-73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并与以前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治疗336例病人,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预防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择2018年4—12月收治的79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护理干预。结果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恢复时间(5.79±1.32)d;下肢压痛改善时间(2.19±0.81)d,下肢局部疼痛改善时间(2.04±0.89)d。患者护理后活动功能、生活质量,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工作可通过持续穿弹力袜、腿围监测等措施完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经下肢功能锻炼、体位管理等措施,可促进下肢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方案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这一时段内在该院实施手术方法医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一步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平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注重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干预方法的实施,进一步对两组干预后凝血功能指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1)在D-二聚体、血小板水平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方面,观察组则明显要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发生腓肠肌压痛、下肢肿痛、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围术期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9月这一时段内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96例纳入研究,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将之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强对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VAS评分、肿胀指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D-二聚体、血小板水平上低于对照组,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抽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在下肢骨折术后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抽取60例下肢骨折术后行预见性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PT(13.05±1.15)s、APTT(33.01±5.21)s低于对照组(13.81±1.21)s、(38.41±7.34)s,实验组PLT(214.51±13.54)×10~9/L高对照组(205.31±12.31)×10~9/L,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深静脉效果显著,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宫颈癌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于2017年3月—2018年9月,以该院的4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该文的研究对象,而后接受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予以预见性护理),评价标准:下肢周径变化值、下肢肿胀或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满意度、FIB及D-Dimer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变化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下肢肿胀或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FIB及D-Dimer水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宫颈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症的概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护理。方法针对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11例患者通过溶栓、祛聚、抗凝治疗并配合整体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积极地预防和护理,提高了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下肢多发骨折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70%,不仅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而且可能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对此,笔者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实施预防先于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共收治下肢多发骨折62例,男4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岁。股骨骨折合并胫腓骨骨折8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胫腓骨骨折35例,骨盆骨折合并股骨粗隆骨折5例,股骨粗隆合并胫骨骨折14例。其中高血压10例,高血脂18例,糖尿病6例。2例并发DVT,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后痊愈。2术前护理2·1术前评估DVT形成的三…  相似文献   

13.
下肢骨折术后静脉损伤、血流缓慢、血液的高凝状态是引起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主要原因,本文从术前、术后、发生DVT后三个阶段来阐述如何预防和护理,以期防止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之一,也是患者较多的病区。为了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干预力度,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下肢多发骨折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70%,不仅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而且可能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对此,笔者在系统化整体护理中实施预防先于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市三乡医院收治的80例下肢多发骨折患者,将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均降低,且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多发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崔艳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180-181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4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只有5例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根据DVT发生的相关因素,做好危险度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卧床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以及护理方式。方法选2015年4月—2017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护理后,非常满意的患者一共有13例,满意的患者一共有7例,不满意患者有0例,护理的满意度为100.00%。结论卧床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相应的预防以及护理以后,患者各项症状均有所改善,并且护理满意度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危重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方法随机选取了该院ICU病房2006年7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32例危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予以血栓预防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栓预防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3.7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1.2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血栓预防护理,能够大大降低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潘春凤 《新中医》2015,47(2):284-286
目的:探讨骨折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108例骨折手术后患者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位护理、运用药物预防、减轻疼痛、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血管内膜损伤、防止血液高凝形成血栓、加强营养、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结果:108例患者手术后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