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胡玉英  李文斌 《海南医学》2005,16(12):85-86
目的探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SI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进展组、非进展组各52例,对其体温、血压、血糖及头颅CT、TCD等项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进展组24h内体温增高者18例,非进展组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进展组有糖尿病史者高于非进展组(P<0.01),且进展组收缩压≥140mmHg者占75%,非进展组者占52%,两组相比显著差异(P<0.01).(3)缺血性进展性卒中(SIP)组TCD检查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率85%,明显高于非进展组(24.2%).(4)头颅CT示分水岭脑梗死或侧脑室体旁梗死多提示大血管病变,常预示进展性脑卒中.结论SIP危险因素与发热、卒中后收缩压水平、糖尿病及是否并发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且患者收缩压下降易起SIP,故禁止盲目应用降血压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8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病例,并与同期住院的48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体温、血压、血糖、血脂、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及TCD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发热、高血压、糖尿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动脉狭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与发热、卒中后收缩压水平、糖尿病及并发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且患者收缩压下降易引起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故早期禁止盲目应用降血压药。  相似文献   

3.
栗晓宏 《当代医学》2008,14(23):60-61
目的 了解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8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病例,并与同期住院的48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体温、血压、血糖、血脂、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及TCD进行比较.结果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发热、高血压、糖尿瘸、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动脉狭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与发热、卒中后收缩压水平、糖尿病及并发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且患者收缩压下降易引起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故早期禁止盲目应用降血压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8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病例,并与同期住院的48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体温、血压、血糖、血脂、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及TCD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发热、高血压、糖尿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脑动脉狭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与发热、卒中后收缩压水平、糖尿瘸及并发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有关,且患者收缩压下降易引起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故早期禁止盲目应用降血压药。  相似文献   

5.
64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将64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与同期64例非进展性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4例PIS患者24h发热3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0例)(P〈0.01),有糖尿病史2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4例)(P〈0.01),有高血压病史46例,高于对照组(36例)(P〈0.05)。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2例)和对照组患者(43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内动脉颅外段动脉有斑块伴有狭窄〉60%者,治疗组20例,对照组16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影像学检查显示分水岭梗死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结论:发热、糖尿病、高血压、颈内动脉大血管斑块形成成并狭窄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肖友元  高克琴 《四川医学》2010,31(11):1609-1611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高危因素,为卒中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以同期收治的75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通过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史、收缩期血压、血脂、血糖、发热以及白细胞增多和CT早期征象对比。结果进展性卒中患者糖尿病史(P〈0.05),高血糖(P〈0.001),收缩压(SBP)过高过低(P〈0.01),发热和白细胞增多(P〈0.01),CT早期征象(P〈0.0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糖、SBP过高过低、发热、白细胞增多、CT早期梗死征象是卒中进展的高危因素。结论高血糖、血压显著变化(SBP过高过低)、发热、白细胞增多、CT早期梗死征象是进展性卒中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了5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体温、白细胞计数、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经颅多普勒(TCD)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并与56例完全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存在感染、收缩压偏低、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感染、血糖升高、急性期收缩压下降、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颅内外大血管狭窄与进展性脑梗死关系密切,应作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例与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0例,对比两组患者就诊时收缩压、舒张压、是否发热、有无糖尿病史及高脂血症病史情况,住院当天空腹血糖、血白细胞、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及是否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结果:两组患者就诊时收缩压、发热病例、有糖尿病史和有高脂血症病史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后检查提示:空腹血糖、血白细胞、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及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若收缩压低、体温高、伴有糖尿病史或高脂血症病史中一项或多项时,应提高警惕;若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或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中一项或多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出现。  相似文献   

9.
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与分析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丽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2):1620-1621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为其治疗、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我科收治的96例进展性脑梗死,并以同期住院的11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血糖、血纤维蛋白原、平均动脉压、糖尿病史和CT早期梗死征象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患者的糖尿病史(P<0.05)、CT早期梗死征象(P<0.05)、血糖(P<0.05)、血纤维蛋白原(P<0.0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史、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CT早期梗死征象是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PCI)的影像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PCI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50例非PCI患者比较,2组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颈动脉彩超检查,分析PCI的相关危险因素影像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PCI组糖尿病、高血压病、不当降压比例、早期发热及LDL、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I组脑动脉中重度狭窄、脑分水岭梗死的比例及CT早期梗死征象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不当降压、早期发热、高LDL、FiB水平及脑动脉中重度狭窄(狭窄≥50%)和CT早期梗死征像是PCI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英桢 《海南医学》2009,20(1):40-41
目的分析血压、血糖、体温、纤维蛋白原、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分析56例进展性卒中的血压、血糖、24h内体温变化、血纤维蛋白原及颈动脉彩超情况。结果56例进展性脑卒中伴高血压者4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合并糖尿病者3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4h内体温超过37.5℃者1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硬化斑块者4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压、血糖、发热、纤维蛋白原水平及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进展性脑梗塞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进展性脑梗塞(PC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PCI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既往病史、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并与同期非PCI 36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进展组患有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史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组颈内动脉中、重度动脉狭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TIA病史及颈内动脉狭窄等均是PCI的相关危险因素,而当病人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肖斐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4):68-69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狭窄、血压、血糖、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血管狭窄、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例数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组(P〈0.01)。结论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感染、消化道出血、忧虑、精神紧张等也是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缺血性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D)的头颅MRI特点,探讨其与VD的关系.方法 选择99例经头颅MRI证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于卒中发生后3个月内采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其检测后分为VD组51例和非VD组(对照组)48例,比较分析其特点.结果 VD组中额叶皮层、皮层下额叶、内囊和丘脑的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VD组,额叶皮层(X2=6.10,P<0.05)、皮层下额叶(X2=4.45,P<0.05)、内囊(X2=3.96,P<0.05)、丘脑(X2 =4.78,P<0.05).VD组大梗死、中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VD组,大梗死(X2=9.11,P<0.05)、中梗死(X2=5.58,P<0.05);VD组吸烟、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非VD组,吸烟(X5 =12.41,P<0.05)、高血压(X2=4.50,P<0.05);VD组年龄、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与非V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患者病变部位、病变大小与VD发生相关;吸烟、高血压与VD的发生相关,年龄、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与VD发生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弦:对进展性脑梗死76例和稳定性脑梗死7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颅脑CT及颅多普勒(TC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感染、发热与进展性脑梗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范二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68-168
目的研究糖尿病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120例,根据糖尿病史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各60例,比较2组在高血脂、高血凝等指标上的差异,统计2组进展性脑卒中发生率。结果糖尿病组在高血凝、高脂血症、中度及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上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糖尿病组进展性卒中发生率83.3%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的33.3%(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高血凝、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状况较非糖尿病患者的后果更加严重,会加重缺血性脑卒中的脑组织缺氧、缺血状况,从而引发进展性脑卒中,由此可见,糖尿病与进展性脑卒中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诊断老年颅内动脉狭窄的意义。方法对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组)及老年体检健康者(非卒中组)各50例的颅内动脉TC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卒中组颅内动脉流速异常29例,非卒中组流速未发现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的峰值流速(vp)、均值流速(Vm)减低,收缩一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以及阻力指数(RI)增加,与卒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卒中组可见4例血管管壁狭窄,非卒中组未发现异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检查能直接反映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颅内血管狭窄,为缺血性卒中早期诊治与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段风梅  李玉琴  朱沂 《甘肃医药》2013,(10):723-726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连续住院的1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测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完善头颅CT或核磁;根据有无糖尿病分为2组,糖尿病组54例,非糖尿病组82例,观察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结果:糖尿病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出院时NIHSS评分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在卒中部位分布上,糖尿病组脑干梗塞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干梗塞更多见,且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9.
赵爱云 《西部医学》2011,23(11):2137-2139
目的研究老年人头晕与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的相关性,分析其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方法将101例老年头晕患者设为观察组,100例同期到门诊就诊和住院的其它疾病患者和正常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脑血管MRA检查和血脂、血糖、凝血四项检查,调查既往病史,随访追踪6个月。结果老年头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检出率为81.2%,对照组为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人发生头晕和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者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较对照组高(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较对照组低(P〈0.05),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者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LDL)较非狭窄者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较非狭窄者低(P〈0.05),随访6个月老年头晕患者给予治疗后约66.3%(67例)头晕缓解,33.7%(34例)发展为后循环梗死,对照组发生后循环梗死者4例(4%)。结论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是导致老年人头晕的重要原因,国际标准化比值低(INR)和纤维蛋白原高(FIB)也是老年人头晕的危险因素。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低是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MRA作为无创性的诊断技术可用于筛选和随访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老年人出现头晕应积极查找原因,给予治疗以防发生后循环梗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脉络膜前动脉(AchA)区域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77 例局限 于AchA 供血区新发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后1 周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病情进展 组35 例和病情非进展组42 例。观察两组患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血管影像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 高 血压是AchA 梗死最常见的危险因素(P <0.05)。病情进展组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比例高 于病情非进展组(P <0.05);病情进展组肢体偏瘫出现频率高于病情非进展组(P <0.05);病情进展组同侧 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总狭窄率高于病情非进展组(P <0.05)。两组患者临床转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偏瘫是AchA 梗死最常见的症状,高血压是其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进展性AchA 梗死与非进 展性AchA 梗死的预后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