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阳病为《伤寒论》中六经病之一,柴胡证则系一组临床证候,散见于《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分篇中。因二者之所属病机不一,故澄清二者的内涵,或可有助于对《伤寒论》的研究,以及临床上对少阳病、柴胡证的诊疗。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大柴胡汤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有关大柴胡汤证三条,历代医家多认为大柴胡汤证乃少阳经证阳明腑证之合病,然其间疑点颇多。《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后人在研究过程中将太阳、阳明二经之病分为经腑二证,此点从理论及临床来说,均有一定价值,并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所接受。所谓腑证,其病变部位必然在腑,其证候除通过经脉而有全身反映外,并有所在腑之局部反映,如阳明腑证,实为燥屎阻结于肠,除潮热谵语,然汗出外,尚有腹满疼痛,绕脐痛之局部证候,有时甚至可于腹部扪得燥屎之形迹,大便数日不行,更为阳明腑气不通之确据。故笔者认为大柴胡汤证非为少阳阳明合病,而是…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论治表证,除兼变证及合病三阴外,纯以表证论者,主要有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等,虽统称治表,但具体病位、证治机理、证候表现均有不同,仲景随证选用不同汤方充分体现了分经论治的精神。《伤寒论》认为三阳病皆有表证,非太阳专属,故从太阳、阳明、少阳分经论治表证。太阳表证在皮毛,主方麻黄汤,主药麻黄;阳明表证在肌肉,主方葛根汤,主药葛根;少阳表证在腠理,主方是小柴胡汤,主药是柴胡。  相似文献   

4.
六经辨证,出自《伤寒论》,它将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提纲挈领地归纳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类病证,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5.
仲景在《伤寒论》中,虽没有正面论述“证”的概念,但有“太阳病证”、“阳明、少阳证”、“少阴证”、“桂枝证”、“柴胡证”等语。对于六经病,《伤寒论》分别在六经提纲的文中作了注释,如(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为病”专作“生病”解,是对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病理变化引起的各种证候表现的高度概括,揭示了外感病不同发展阶段的病  相似文献   

6.
六经下利证治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利是临床中常见的病症,在《伤寒论》中论述极为详细,载有其条文有八十余条,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皆有下利证治。作者就《伤寒论》中有关下利的证治按六经进行分类浅析,通过分辨明析六经下利证候,对合理使用经方,提高临床施治下利病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阳明经表证,系外邪初袭阳明,尚未入里,是以头面部表证为主的一系列证候。葛根汤源于《伤寒论》,主治太阳病及太阳阳明合病,后《医宗金鉴》有所发挥,论其主治阳明经表证。遵循经典方义,并进一步延伸拓展,主要探讨葛根汤在阳明经表证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朝喧 《中医研究》2007,20(11):18-20
对《伤寒论》中有关"脾约证"条文进行分析,结合历代医家所述,探讨了"脾约证"的病因病机和证候等,认为脾约证的病机是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以致水液偏渗于膀胱,肠道失于濡润而成。其病证表现以阳明胃之实热为主,兼有太阴脾之营阴不足。  相似文献   

9.
一、《伤寒论》辩证论治的纲领——六经通过学习《伤寒论》使我认识到它的核心是以六经为纲领的辩证论治。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伤寒论》以六经所属的脏腑经络的病变进行了辨证论治。亦即根据外感热性病发展过程中人体抵抗力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各方面因素,将外感热性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其证候特点、病变部位、寒热趋向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脾瘅与糖尿病前期较为接近,张仲景《伤寒论》提出了“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笔者认为有助于明确针刺阻断脾瘅向消渴病传变的途径,对针刺逆转脾瘅传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文章从脾瘅的病因病机着手,从阳明经病的证候表现、经脉循行特点等方面阐述了脾瘅与阳明系统病变证候特点有内在的一致性,认为脾瘅当从阳明经论治。同时分析了“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的立论依据与具体选穴,简要综述了针刺足阳明治疗脾瘅的现代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三阳病中,两阳合病凡见三类(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少阳阳明合病),从三阳病取任意两阳病组合的角度讲,列述已饱和[C(2,3)=3],加上《伤寒论》中三阳合病[C(3,3)=1],共4类合病,为合病的全部可能存在情况,所以对合病的论述,张仲景是全面的。《伤寒论》三阳病中二阳"并病"凡见两类(太阳少阳并病,太阳阳明并病),尚有少阳阳明并病,当然,条文中张仲景未明确"合病""并病"者,也有此类复杂证候。以"合病""并病"分析仲景条文,比从兼证、变证的角度去阐述"某某病兼证、变证"更接近张仲景本义。  相似文献   

12.
董秀兰 《新中医》2013,(11):152-153
六经辨证是汉·张仲景《伤寒论》,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发展起来的。在《伤寒论》六经辨证里,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病统属于里;三阳病多属热属实,三阴病多属寒属虚。但三阳有寒证;三阴亦有热证。三阳病以祛邪为主;三阴病以扶正为主。六经辨证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以阴阳为纲,分成三阴和--ISEt两大类,作为论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乳痈治疗临床多从肝胃等脏腑辨证,笔者临床观察到,风寒外邪是乳痈的重要病因,该病从起病到酿脓、成腐的进展过程与《伤寒论》揭示的风寒外感证太阳、少阳、阳明的传变规律相似,其各阶段出现的症状也与三阳经证候类同,应用《伤寒论》三阳经辨证治疗,不但先后有序,缓...  相似文献   

14.
系统梳理《伤寒论》三承气汤证条文,分析各证候、病机,认为用痞、满、燥、实、坚区分三承气汤证有一定局限性。三承气汤证反映了阳明腑实证病机演变的三个阶段:调胃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初期,燥热初结,胃气不和证;小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中期,小热小实证;大承气汤证为阳明腑实极期,大热大实证。调胃承气汤的功效为泻胃中无形之结热,用芒硝的目的不是软化大便,而是解胃中无形热结。  相似文献   

15.
吴茱萸汤是张仲景方,在《伤寒论》中,论本方证治有3条,阳明篇用治“食谷欲呕”,少阴篇用治“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厥阴篇用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篇》用本方有2条,一治“呕而胸满者”,一治与《伤寒论·厥阴篇》同。以上各条证候,虽表现不同,但病机相同,都……  相似文献   

16.
综合《内经》全文 ,从以下几方面对胃病证候规律作一初步探讨。①胃的证候特点基本上是以足阳明胃经的经络病候为主要表现所呈现的一系列症状。且主要与消化异常有关。②《素问》及《灵枢》中描述胃的证候 ,明确提及了“虚”、“实”、“寒”、“热”之别。③胃疟、胃咳、胃风、胃胀等几大病的证候特点与《内经》全文体现出的胃病证候规律基本一致。以上几点说明《内经》时代的医家认识胃病证候多遵从足阳明胃经脉循行的规律 ,且注重证病结合 ,脏腑分证中渗透了八纲辨证的萌芽  相似文献   

17.
从晋代王叔和编次《伤寒论》而使这一著作得以流传以来,历代注家不下数百,上至注解《伤寒论》的第一人成无己,下至近些年来有关《伤寒论》的诸多教材,皆认为阳明腑证的成因仅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已,从而忽视了水热、痰热、寒实及瘀热结于肠腑的阳明腑证。这是对《伤寒论》的误解,笔者在重温《伤寒论》后,觉得大有和同道商榷之必要,才不致悖逆仲景之旨。  相似文献   

18.
探讨《伤寒论》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的异同,指导临床辨证及治疗。通过查阅相关中医古籍及文献,从病位、证候特点、临床应用等方面对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进行辨析,探讨二者的异同。结胸证的病位更加广泛,可上达胸、旁及两胁、连贯膈、下延至腹,基本病机是"热入"和"水结在胸胁",证候特点是以胸脘硬满胀痛拒按为主,治法则以泻热逐水为要;阳明腑实证病位以中焦胃、肠为主;基本病机是阳明津亏及邪热入里,热与燥屎相结,腑气不通;证候特点是以痞、满、燥、实、坚为主;治法则以通腑泄热为重。结胸证与阳明腑实证有较多相似之处,但病位、病机、证候特点及治法却有不同,临床当详审病机、谨慎辨别,区别用之。  相似文献   

19.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伤寒论》首创的辨证理论体系,是根据外感病发生发展、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而创立的辨证方法。六经辨证临床应用广泛,张仲景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邪之所在的部位、寒热表现的趋势以及邪正交争的盛衰,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病。疾病的发展传变可以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循经“传”,也有越经“变”证。文章介绍临床并不常见的变证论治一例。  相似文献   

20.
余从事骨伤病医疗近六十载,在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骨伤病辨证施治经验.注重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学说贯穿于病因、病理、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和养生、运气之中.由此产生了一个临床启示,采用综合疗法是符合当前"并病、合病同治"状况的有效途径."并病、合病"在《伤寒论》中即有所阐述,《伤寒论》中列举了太阳阳明并病和太阳少阳并病2种,它指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另有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阳明少阳合病和三阳合并4种,这些都是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