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为了使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减轻家庭的负担。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期共4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效果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经过对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大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病程,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2.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经治疗达显进或临床痊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每周2次30~45min的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的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接受出院指导。均在入组时和观察结束时,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SF-36的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家庭护理干预对长期使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长期使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原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实施综合家庭护理干预和常规随访1年,并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残疾评定量表(WHO-DAS)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GQOLI-74量表中:GQOLI总分、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WHO-DAS量表研究组社会功能好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家庭护理干预对长期使用氯氮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效果,有助于康复.  相似文献   

4.
艾芳  张宇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1):641-642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将临床97例"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出院后2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药物维持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精神症状阳性量表(SAPS)、精神症状阴性量表(SAN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够稳定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降低复发率,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水平和生活质量一直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重点,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近年来对住院患者的康复护理不断发展和完善,而院内康复的效果必须通过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来维持、巩固和提高。家庭是患者的重要心理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伤人毁物的行为及护理措施。方法收住院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入院期间实施集中管理,加强药物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安全护理,逐步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适时控制兴奋躁动。结果243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伤人毁物者54例。结论伤人毁物行为出现在入院后第1周。认真收集病史,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尽早控制症状,有利于患者的管理。早期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角色的转变,减少伤人毁物行为的发生。当伤人毁物行为发生时,使用语言或药物治疗,若患者仍不能平静,则用保护性约束或其他强制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措施。方法从2014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和针对性精神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拉近护患关系,提高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和积极性,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本中心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计98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便于比较观察,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给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等个性化护理措施。结果将全部患者实施PANSS评分评定,两种护理措施经过统计数据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等个性化护理方法,能够取得更佳的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大被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9.
于侠 《中国民康医学》2014,(18):108-109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患者出院后每周2次、每次3045min的心理、生理和社会行为方面的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通过GQOLI量化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分组前,其GQOLI量化表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家庭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GQOLI量化表中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功能、生活质量整体评价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家庭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该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主要心理反应特点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共性化与个性化心理护理相合,用好暗示和鼓励性语言,注意应用时间护理理论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注重非语言交流,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尊重患者的人格,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作用。结果:急腹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后,改善了焦虑恐惧等不良心态和行为,积极配合治疗和各项护理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治疗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结论:心理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康复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晓芳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9):1064-1064,F000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精神障碍,患病率约为1%,该病是一种慢性或进行性疾病,最终导致严重的认知和社会功能衰退。精神分裂症的不良结局已成为当今棘手的医学及社会问题。目前由于家庭以及社会的原因,使得相当一部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能得到早期及时的治疗,在不良的心理应激刺激下,一部分患者采取了自杀、自残的过激行为。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了21名因患精神分裂症自残致腕部切割伤的患者。由于这类患者的伤情重、病程长,且合并有精神疾患,为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围手术期护理中,通过强化心理护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使全部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功能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杨 《中国民康医学》2014,(12):124-12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影像检查配合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共选择1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103例,对照组9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影像检查方式,研究组患者在检查时由护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全面性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影像检查的配合程度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行影像检查时实施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检查及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张鸿  纪红玉  苏宗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80-2282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及其家属、社区居民实施群体护理干预和个别指导,对照组只给予一般健康指导,共干预1年。采用家庭社会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明显降低,与干预前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患者得到较多的家庭、社会支持,家庭社会关怀度显著提高(P〈0.05)。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庭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分析,除物质生活维度,其余3个维度即躯体功能(r=0.37,P〈0.01)、心理功能(r=0.35,P〈0.01)、社会功能(r=0.27,P〈0.05)均与家庭社会关怀度呈正相关。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及时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临床治愈的2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32例)和对照组(131例),对照组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出院后每3个月深入家庭进行家访并制定自我管理和教育训练处方,干预时间为1年。结果干预1年后,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常见的严重的精神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在一般人群中,大约1%的人有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病程冗长,对家庭、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我院于2006年10月分别对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了脑立体定向脑核团射频热凝毁损术,术后效果显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护理需求,为制定护理规范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133例患者的家属为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住院期间及住院后家属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经济等方面的要求。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其中处于前3位的是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实施治疗,患者的安全与舒适和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患者的年龄、住院次数、发病次数与家属的护理需求呈负相关(P〈0.05),家庭收入、合并躯体疾病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与家属的护理需求呈正相关(P〈0.05)。结论:及时了解家属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在给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时,除依据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心理需求,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家庭背景、住院次数及家属对患者的关注程度等特征,满足不同患者的护理需求,以促进患者精神康复,恢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治疗康复中,存在着病情易复发、易衰退倾向,患者常常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职业能力以及独立生存能力,他们不能与人正常沟通,在正常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和生存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损和缺失,单一的用药物治疗病人根本达不到的身、心和社会功能全面康复,需要在临床治疗、家庭和社区康复工作中,实施有计划、有目的 、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全面康复护理尤为重要,下面就我多年来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了集医院、家庭、社会为一体的康复护理新举措,实践证明,康复护理是可行的,是有一定临床意义的.本文通过对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686项目)中牡丹江市林口县农村示范区和爱民区城市示范区的4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采取全面康复护理,并借鉴香港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个体服务计划开展模式,结合当地实际,针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系统的集医院、家庭、社区为一体的康复护理服务措施,实施全程康复服务计划.为患者回归社会提供一条有效途径.是以患者为中心,主要对精神分裂症病友个体采取相应措施,充分发掘现有的资源,按照康复护理程序进行新的康复护理措施,探索了一条精神分裂症康复之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状产生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以60例精神分裂症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奇偶排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技术上辅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指标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优良率。结果:研究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情绪趋于稳定,改善其抑郁以及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发展,康复护理的重点已由医院转向家庭,转向社会。本文着重分析瘫痪患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瘫痪患者应从疾病、心理、家庭、社会及康复训练等多方面实施整体护理和康复指导,为患者及家庭提供所需的护理措施和康复训练信息,使用者的生理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其身体残留的部分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生活自理,恢复劳动和工作,重返家庭,重返社会。同时建议社会各界重视康复事业的发展,支持和鼓励有关的专业人士走向家庭,走向社会,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和家庭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加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整体护理干预模式。结果整体护理实施后观察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的实施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和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