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AT_2受体在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取新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后加入不同浓度AT_2受体兴奋剂CGP-42112A,在不同时间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细胞比值,并结合TUNEL分析。结果CGP-42112A不同浓度加入细胞24h后,随着剂量的增大,凋亡细胞所占比值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10~(-5)M CGP-42112A作用于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所占比值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 AT_2受体可诱导新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与受体剂量正相关,与受体兴奋剂作用时间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Omi/HtrA2丝氨酸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Ucf-101对窒息新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7~10日龄Wistar大鼠45只,其中30只置于容积为55mL缺氧瓶中(内装0.005kg钠石灰),待动物安静后,塞紧瓶塞,制作新生大鼠常压窒息模型。对照组模拟该过程,不塞瓶塞。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窒息组(15只)、Ucf-101组(15只)、对照组(15只)。Ucf-101用量为1.5μmol.kg-1,在窒息前10min腹腔注射。窒息组及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等量9g.L-1盐水。窒息组及Ucf-101组密闭30min后复氧,在复氧2h、24h、48h时断颈处死后取左肾,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原位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窒息后2h、24h、48h新生大鼠左肾凋亡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变化。结果新生大鼠窒息后不同时间点肾脏皮质、髓质均有凋亡细胞分布,多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核呈棕褐色,形态不一;窒息组复氧后2h,肾皮质开始出现大量的TUNEL染色阳性细胞,24h凋亡细胞数达高峰,48h凋亡细胞数有所下降;窒息组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a<0.05)。对照组凋亡细胞数未见明显增加,各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甘草甜素(GL)及地塞米松(DEX)对受损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细胞学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嘌呤霉素(PAN)致足细胞损伤模型,应用不同水平PAN(12.5mg?L-1“、25.0mg?L-1、50.0 mg?L-1、75.0 mg?L-1、100.0 mg?L-1)作用于足细胞,培养48 h后检测细胞凋亡率,选取合适的PAN作用质量浓度.将体外培养小鼠足细胞(MPC5)分为对照组、PAN组、DEX1组、DEX2组、DEX3组、GL1组、GL2组、GL3组,对照组加入等体积RPMI 1640培养液培养;PAN组加入PAN,终质量浓度50 mg?L-1;DEXL、2、3组同时加入PAN(终质量浓度50 mg?L-1)和DEX(终浓度分别为0.1μmol?L-1、1.0 μmol?L-1、10.0 mol?L-1);GL1、2、3组同时加入PAN(终质量浓度50.0 mg?L-1)和GL(终质量浓度分别为400 n1g?L-1、600 mg?L-1、800 mg?L-1),培养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50.0 nmg?L-1 PAN诱导足细胞凋亡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75.0 mg?L-1、100.0 nmg?L-1PAN诱导足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大部分足细胞死亡(Pa<0.01).DEX1组、2组足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PAN组(Pa<0.05),DEX 3组(10.0 μmol?L-1)干预后足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PAN组(P<0.01).不同质量浓度GL组干预后足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PAN组(Pa<0.01),随GL质量浓度升高,其抗足细胞凋亡作用降低(P<0.05).结论 PAN可呈剂量依赖性诱导足细胞损伤,50.0 mg?L-1 PAN为诱导合适的质量浓度.GL及DEX对PAN诱导足细胞损伤均有保护作用,DEX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足细胞凋亡,GL发挥抗足细胞凋亡作用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CORM3)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新生鼠急性肺损伤(ALI)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32只新生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LPS组、CORM3组和失活CORM3(iCORM3)组;LPS组、CORM3组和iCORM3组采用LPS气管内滴注建立新生鼠ALI模型,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ORM3和iCORM3;对照组不建立ALI模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于建模后12 h取肺组织,苏木素 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湿干(W/D)比值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及蛋白含量测定。体外培养A549细胞,LPS诱导细胞凋亡。MTT检测细胞活性,Tunel染色观察组织、细胞凋亡变化。 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肺组织形态结构明显紊乱,肺泡压缩,肺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CORM3组肺组织形态结构基本正常,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少;iCORM3组见肺组织水肿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②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肺组织W/D比值、BALF细胞数及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多[(37.3±4.5)% vs (3.0±1.0)%];A549细胞活力下降,凋亡率明显升高[(29.6±4.1)% vs (3.6±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CORM3组肺组织W/D比值、BALF细胞数和蛋白含量较LPS组显著下降,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率减少[(19.3±4.6)%];A549细胞活力回升,凋亡率[(15.3±4.5)%]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LPS组与iCORM3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CO通过抑制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新生鼠ALI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内生长迟缓(IUGR)对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为研究发育程序化成年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孕期全程低蛋白(6%蛋白)营养,建立IUGR大鼠模型。选取IUGR雄鼠作为研究对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生后1d和4周龄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亚型AT1A、AT1B及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 mRNA含量;放免法测定4周龄大鼠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UGR新生鼠肾脏AT1A、AT2 mRNA表达明显下调(P均<0.05)。4周龄时,IUGR大鼠肾脏AT2 mRNA表达仍明显降低(P<0.05);AT1A mRNA表达虽较对照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异常表达可能是IUGR影响肾脏发育和引起高血压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Liu HM  Yuan LX  Dong LQ  Li M  Jin ZH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5):329-333
目的 探讨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α)受体水平阻断对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c-si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干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ular cells,VSMC),一种是在培养液中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受体结构域切除的PDGF—α受体腺病毒重组体Ad5CMV-PaRtr(ACP),另一种是加入固定的中浓度ACP液后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PDGF-BB),对不同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细胞百分率和c-sis原癌基因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中、大浓度ACP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使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在中浓度ACP的作用下,加入PDGF-BB不能促进VSMC的增殖,亦不改变细胞的凋亡水平。不同浓度的ACP可使c—sis mRNA的表达上调。在中浓度ACP的作用下,加入PDGF-BB可下调c—sis mRNA的表达。结论 ACP作为细胞增殖的抑制剂,能在中、大剂量下明显增加Go/G1期细胞的数量,抑制肺VSMC的增殖,增加细胞的凋亡率,同时使c-sis mRNA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7.
腺苷对大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竭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腺苷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0 min制成缺血性急性肾衰竭(IARF)动物模型。早期腺苷干预组于IR前2 h腹腔注射腺苷(10 mg/kg),晚期干预组于缺血40 min后同样剂量腺苷。观察IR 2、6、12 h后各组血清肌酐(Scr)、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及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1.IR组12 h后的Scr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98.56±13.35)μmol/L、26.50±2.07,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早期腺苷干预组及晚期腺苷干预组Scr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13.85±12.90)μmol/L、14.67±3.44及(218.79±37.65)μmol/L、20.83±5.27,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均<0.01);2.早期腺苷干预组肾脏病理组织学、Scr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均较IR组、晚期干预组明显降低(P<0.01);而晚期腺苷干预组肾脏病理组织学、Scr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缺血前予腺苷对大鼠肾脏IR性急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在体内外可被诱导分化为多种上皮细胞,如肺泡上皮、肾小管上皮和角膜上皮细胞等,表达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MSC回输体内后,可有效修复损伤的肺上皮细胞组织,缓解炎症损伤,减轻肾小管细胞损伤、减少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并抑制细胞凋亡;也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内生长迟缓(IUGR)对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为研究发育程序化成年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SD大鼠,孕期全程低蛋白(6%蛋白)营养,建立IUGR大鼠模型。选取IUGR雄鼠作为研究对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生后1d和4周龄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亚型AT1A,小AT1B及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mRNA含量;放免法测定4周龄大鼠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UGR新生鼠肾脏AT1A、AT2 mRNA表达明显下调(P均〈0.05)。4周龄时,IUGR大鼠肾脏AT2 mRNA表达仍明显降低(P〈0.05);AT1A mRNA表达虽较对照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异常表达可能是IUGR影响肾脏发育和引起高血压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氧调节蛋白150(ORP150)和C/EBP同源蛋白(CHOP)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皮质内的表达,探讨内质网应激在新生大鼠HIBD中的作用.方法 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氧缺血(HI)组.每组按照观测的时间点不同分为3h、6h、12h、24h、3d、7d6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在每个时间点将大鼠断头后取皮质脑组织匀浆,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其脑皮质ORP150及CHOP的动态变化.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相应时间点光镜下其脑皮质组织的凋亡细胞数.结果 1.HI组CHOP表达水平在HIBD后各时间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在24h达到高峰;ORP150表达水平在完成HIBD后3h开始增加,6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7d时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I后3h,HI组即发现结扎侧脑皮质有少量的凋亡细胞,随着HI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逐渐增多,24h达到高峰后下降.3.CHOP的表达变化与神经细胞凋亡时间趋势呈正相关(r=0.911,P<0.05).结论 HIBD诱发了内质网应激,可能通过上调ORP150表达参与启动末折叠蛋白反应过程,而通过上调CHOP表达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一种重要的参与肾纤维化的细胞因子,为了进一步阐明外源性CTGF的作用机制,该文探讨了外源性CTGF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胶原Ⅲ合成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 分为3组:①对照组;②CTGF小剂量组(终浓度为2.5 ng/mL);③CTGF大剂量组(终浓度为20 ng/mL)。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检测HK2细胞胶原Ⅲα mRNA水平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HK2 细胞胶原Ⅲα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CTGF作用于HK2 细胞48 h后,均可使HK2 细胞由椭圆形变为梭形。大剂量CTGF刺激HK2 细胞48 h后胶原Ⅲα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大剂量CTGF组HK2 细胞胞浆表达胶原Ⅲα也显著增加(P<0.05)。结论:CTGF在体外能够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形态改变,大剂量的CTGF刺激可以增加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胶原Ⅲ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缺氧复氧(H/R)后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内Omi/HtrA2的表达变化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干预的影响.方法 以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H/R组及EPO干预组.对照组常规培养;H/R组缺氧24h后复氧6 h;EPO干预组在H/R前加入5 000 U·L-1EPO预处理.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内Omi/HtrA2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R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细胞内Omi/HtrA2表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而与H/R组相比,EPO干预组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形态明显改善,细胞活力增加,细胞凋亡率下降,Omi/HtrA2表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但各指标均未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H/R可通过上调Omi/HtrA2表达而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EPO对H/R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Omi/HtrA2表达、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细胞凋亡时程、采用HE染色及TUNEL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3周时,左脑仍有少量凋亡细胞存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于4周时左脑凋亡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持续至损伤后4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以不同浓度头孢曲松刺激后,倒置显微镜观察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浓度头孢曲松作用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及c-Myc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以不同浓度的头孢曲松(0、20、40、80 mg/L)体外刺激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光镜下细胞形态未见明显改变。p53、c-Myc和bcl-2三个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浓度头孢曲松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另外三组相比,80 mg/L组p53及c-Myc基因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0、20、40 mg/L三组间3个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头孢曲松在较高血药浓度下导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促凋亡基因的表达增加,抑制凋亡基因的表达降低,这可能是临床头孢曲松引起肾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新生大鼠空肠上皮细胞系-6(IEC-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脂多糖(LPS)作用于正常IEC-6细胞,建立NEC体外模型,为LPS处理组;IL-11治疗组在LPS作用后给予100 ng/mL rhIL-11处理;空白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加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替代。采用MTT比色法选择LPS作用的最佳浓度(5~200 μg/mL)及最佳时间(1~24 h);MTT 比色法检测rhIL-11 加入后3、6、9和12 h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的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结果 LPS可降低IEC-6细胞的增殖活力,且根据不同浓度LPS作用于IEC-6细胞不同时间结果,LPS的最佳作用浓度为100 μg/mL,最佳作用时间为3 h。100 ng/mL rhIL-11作用于LPS 处理过的细胞9 h后,IL-11治疗组细胞增殖活力较LPS组显著提高(PP>0.05);且IL-11治疗组的总凋亡和坏死率较LPS处理组降低(PP结论 rhIL-11可促进由LPS致IEC-6细胞损伤后的细胞增殖,有助于IEC-6细胞增殖活力的恢复,降低凋亡和坏死率,提示rhIL-11对LPS致IEC-6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水平尿酸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及活性氧簇(ROS)的影响,探讨尿酸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尿酸干预组(尿酸干预组又分0.1、0.2、0.4、0.8 mmol·L<'1>4个亚组),每组重复6孔;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DPH蛋白水平;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测定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超氧阴离子(O<,2>)生成量;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与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24 h后,0.1 mmol·L<'1>尿酸干预组NADPH酶蛋白水平与O<,2>生成量较对照组仅轻微增高,0.2、0.4、0.8 mmol·L<'1>尿酸干预组NADPH酶蛋白水平与O<,2>生成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a><0.01).对照组细胞均未形成明显的DNA凋亡梯带,0.1、0.2、0.4、0.8 mmol·L<'-1>尿酸干预组均可见明显的DNA凋亡梯带,0.4、0.8 mmol·L<'-1>尿酸干预组DNA凋亡梯带较0.1、0.2 mmol·L<'-1>尿酸干预组更为明显.TUNEL结果显示:对照组,0.1、0.2、0.4、0.8 mmol·L<'-1>尿酸干预组的凋亡率分别为(17.5±1.0)‰、(72.4±12.4)‰、(136.8±13.4)‰、(328.7±32.6)‰、(427.2±51.5)‰,0.1、0.2、0.4、0.8 mmoi·L<'-1>尿酸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0.01),各尿酸干预组之间细胞凋亡率随着尿酸干预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相关分析发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DPH酶蛋白水平及O<,2>生成量呈显著正相关(r=0.765、0.792,P<,a><0.01).结论 肾小管上皮细胞在持续高尿酸的作用下,可激活细胞内NADPH酶蛋白表达,释放O<,2>,启动氧化应激级联反应,使肾小管上皮细胞持续受损而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7.
Ma H  Li Z  Meng QH  Li XH  Wang XH  Li H  Li WW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4):275-279
目的 探讨阿霉素肾病幼年大鼠肾损伤早期 ,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与核转录因子 (NF)κB(P65/Rel A)表达的趋势、相关性及其潜在的病理意义 ,及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氯沙坦的干预影响。方法 以阿霉素肾病幼年大鼠为实验性肾病模型 ,于肾病早期第 1、2、3周观察大鼠蛋白尿、血生化各指标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AT1蛋白表达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肾组织P65/Rel AmRNA表达的情况 ,并从时相和组织定位表达的趋势上评价AT1和P65/Rel 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 1)阿霉素注射后第 1周大鼠即出现明显蛋白尿 ,于第 3周即达大量蛋白尿程度 ( 12 3 2± 7 7)mg/ 2 4h ,同时血生化各指标趋于增高。肾小管中可见大量蛋白管型 ,肾间质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 2 )肾小管间质区AT1蛋白和P65/Rel AmRNA表达趋势明显上调 ,第 1、2、3周AT1组化半定量分别为 ( 19 8± 1 1) %、( 2 5 0±2 6 ) %、( 37 1± 1 0 ) % ,假手术组 :( 10 3± 0 8) %、( 10 4± 1 6 ) %、( 10 2± 1 5 ) % ,AT1蛋白主要分布于各级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和核膜 ,P65/Rel AmRNA表达于小管上皮细胞胞浆 ,随病变的进展 ,其核转位趋势明显增加 ,阳染信号由胞浆转至细胞核 ,P65/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E模型,利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标记法,检测缺氧缺血后24h大脑皮质和海马的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大脑皮质和海马部位小、中剂量胰岛素组凋亡细胞显著少于对照组;大剂量胰岛素组凋亡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侧脑室小剂量胰岛素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中、大剂量胰岛素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适量的胰岛素对新生大鼠HIBD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去铁胺(DFO)对白血病细胞K562动态铁池(LIP)、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DFO组、DFO 三氯化铁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钙黄绿素检测K562细胞LIP改变、流式细胞术观察K562细胞凋亡和RT-PCR测定K562细胞c-myc、Rbb、ax mRNA表达。结果1.不同浓度的DFO作用于K562细胞后,随培养时间延长及DFO浓度增加,LIP降低,细胞生存率逐渐下降,显示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2.不同浓度的DFO作用于K562不同时间后,细胞凋亡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3.RT-PCR结果显示,DFO能明显上调c-myc、Rb和bax mRNA表达(P<0.05)。结论DFO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诱导K562细胞凋亡作用可能与其螯合细胞内铁,降低细胞LIP,上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myc、Rb、bax mRNA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γ-氨酪酸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Rice法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用γ-氨酪酸(GABA)灌服HIBD大鼠,用TUNEL法监测大鼠脑组织切片各时间点的细胞凋亡数,用化学方法检测各时间点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浓度.结果 (1)缺氧缺血(HI)组各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72h时间点的细胞凋亡率最高.(2)GABA治疗组与HI组相比,各时间点的凋亡率均明显降低、SOD值明显升高.(3)发病早期6 h时间点HI、GABA两组与正常对照(N)组NO、iNOS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余各时间点的NO、iNOS值均明显高于假手术正常对照组,HI、GABA两组比较,GABA各时间点的值均明显低于HI组.结论 应用γ-氨酪酸治疗HIBD大鼠,可明显降低HIBD新生大鼠的脑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