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胸段食管癌外科治疗3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326例胸段食管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1年1月间手术治疗326例胸段食管癌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食管胸上段32例、胸中段213例、胸下段81例。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79例,三切口食管结肠吻合术5例,左颈、左胸二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156例,左开胸食管胃弓上吻合53例,左开胸食管胃弓下吻合33例。结果:手术病死率为1.23%(4/326),术后5年生存率为35.3%。结论:胸段食管癌应提倡食管次全切除加彻底淋巴结清扫,以提高术后生存率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326例胸段食管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1年1月间手术治疗326例胸段食管癌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食管胸上段32例、胸中段213例、胸下段81例。左颈、右胸、腹正中三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79例,三切口食管结肠吻合术5例,左颈、左胸二切口食管胃左颈吻合156例,左开胸食管胃弓上吻合53例,左开胸食管胃弓下吻合33例。结果手术病死率为1.23%(4/326),术后5年生存率为35.3%。结论胸段食管癌应提倡食管次全切除加彻底淋巴结清扫,以提高术后生存率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法在胸段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闽  李伟  朱振治  黄学圃 《现代医学》2002,30(3):186-187
目的:探讨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法在胸段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的适应证、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97年4月-2001年3月21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其中胸中、上段蕈伞型和缩窄型食管癌9例,胸下段各型食管癌12例,行全胸段食管切除、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术。结果: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发生,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吻合口狭窄、切缘残癌各1例。结论:对胸下段髓质型、溃疡型食管癌及不伴有明显淋巴结肿大的胸段蕈伞型和缩窄型食管癌患者,选择全胸段食管切除、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上胸骨劈开切除胸上段食管癌进行临床研究,并评估此术式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1998年12月—2Q03年12月我科48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上胸骨劈开径路切除肿瘤、胃代食管颈部吻合。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100%,术后3年生存率58.3%,5年生存率37.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7%,主要为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胃排空障碍等.手术死亡1例,上切缘阳性1例。结论该术式对胸上段食管癌显露好、切除率高,同时避免开胸,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小,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2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方法: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28例。残胃贲门癌施行残胃和吻合口切除,Roux-Y式重建消化道者10例;中下段食管癌16例,8例保留2支胃短动脉供血,5例利用胃左动脉及部分胃短动脉供血,3例利用胃空肠吻合口的侧支循环的血供,行食管-残胃吻合;上段食管癌2例,行结肠代食管术。结果:残胃贲门癌术后患者,4例存活5年以上;中下段食管癌术后患者,5例仍健在;2例胸上段食管癌术后患者,1例仍存活。全组患者无术后死亡。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残胃贲门癌行全胃及吻合口切除,Roux-Y式重建消化道为首选;中下段食管癌保留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更符合生理;上段食管癌宜行结肠代食管术。  相似文献   

6.
1984年~1987年手术治疗中、晚期食管,贲门癌105例,其中男性94例,女性11例。年龄33~62岁。病期最长1年,平均4.9月。食管癌50例(上段10例、中段25例、下段15例)。病变11~3.5cm。贲门癌55例。Ⅱ期21例,Ⅲ期82例,Ⅳ期2例(手术证实)。鳞癌48例,腺癌57例。术式:食管中、上段癌切除,颈部食管胃或咽胃吻合24例(其中右进胸6例,左进胸18例);食管中、下段癌切除,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15例;贲门癌及部分下段食管癌切除,主动脉弓下吻合62例;胃贲门癌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2例。并发症:吻合口瘘5例(4.85%);肺及胸腔感染4例(3.8%);乳糜胸2例(1.9%);切口感染1例(0.95%);  相似文献   

7.
毛争春  沈韦羽  余凯忠  柳凯 《浙江医学》2012,(18):1503-1505
目的总结采用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连续选取167例食管癌患者,经改良Ivor-Lewis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右胸顶吻合.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及吻合口瘘.术后发生乳糜胸2例(1.2%),胃排空障碍6例(3.6%),胃食管反流3例(1.8%),吻合口狭窄3例(1.8%).结论改良Ivor-Lewis手术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理想术式.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降低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3月 ,我科共行食管癌手术 4 15例 (手术切除 4 0 1例 ,手术探查 14例 ) ,其中行食管胃吻合374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15例食管癌患者 ,男性 312例 ,女性 10 3例 ,年龄 5 3± 5 .6岁 (2 6~ 81岁 )。食管胸下段癌 6 7例 ,胸中段癌 2 74例 ,胸上段癌 6 9例 ,颈段癌 5例。手术切除 4 0 1例 ,手术探查 14例。本组行食管胃吻合 374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 ,其中经左胸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 4 3例 ,弓上吻合2 6 2例 ,弓下吻合 2 2例 ;经右胸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4 2例 ,非开胸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开胸食管内翻剥脱术在治疗下咽、颈段食管及贲门癌中的应用。方法:18例中逆行食管内翻剥脱10例,顺行食管内翻剥脱8例;胃代食管15例,结肠代食管3例;咽、喉切除,气管永久性造瘘2例。结果:全部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口瘘2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随访15例,生存率1年以上者占77%,3年以上者占44%,5年以上者占22%。结论:该方法对心肺功能影响小,使高龄及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疾病的食管癌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下咽、颈段食管癌应积极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胸段食管癌应尽量避免使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徐涛 《中外医疗》2010,29(16):79-80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颈部行食管胃吻合治疗上段食管癌的可行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6例上段食管癌患者均采用左后外侧六肋间切口,行上段食管的次全切除同时清扫淋巴结。取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游离颈段食管,将胃经食管床主动脉弓后上置颈部,应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结果 26例患者使用吻合器行颈部食管胃吻合均吻合一次成功,1例气胸,1例颈部刀口感染,经换药后痊愈;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亦无手术死亡。结论使用吻合器做颈部吻合治疗上段食管癌,该术式复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老年食管癌外科治疗31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手术适应证及围术期治疗。方法对收治的317例老年食管癌行手术切除304例,探查13例,切除率95.9%,颈部吻合66例,其中颈段食管癌行食管内翻拔脱、食管胃颈部吻合5例,颈胸腹三切口颈部吻合35例,左胸左颈两切口颈部吻合26例;经左胸食管胃胸腔内吻合235例;结肠代食管行食管结肠胸顶机械吻合3例。结果术后并发症62例(19.6%)。呼吸衰竭死亡8例,病死率2.5%。术后随访267例,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8、60.3和33.6%。结论老年人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者,对高龄病人手术应持慎重而积极的态度;外科治疗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加强围术期治疗、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降低手术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髙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以总结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治疗56例髙龄食管癌贲门癌病例,其中食管癌35例,肿瘤位于胸上段为2例、中段为18例、下段为15例;贲门癌21例。肿瘤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方式为:食管上段采用胃食管颈部吻合,食管中段癌采用胃食管胸顶或主动脉弓上吻合,食管下段癌采用胃食管主动脉弓下或弓后吻合,贲门癌采用胃食管主动脉弓下吻合。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吻合口瘘2例,占3.6%;消化功能紊乱4例,占7.2%;肺不张、肺部感染3例,占4.8%。无死亡病例。结论对髙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175例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留保  赵文  钟峰  何家贤 《广西医学》2002,24(6):871-872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是常用的食管重建术式 ,其特点是增加了食管切除长度 ,减少了食管残端癌导致的局部复发 ,但其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 ,我们用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术为 175例病人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手术方法治疗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食管癌病人 ,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2 3例 ,女 5 2例。年龄 32~78岁 ,中位年龄 5 7岁。食管癌发生于胸上段者 5 5例 ,胸中段 97例 ,胸下段 2 3例。食管癌的TNM分期 :Ⅱa期 11例 ,Ⅱb…  相似文献   

14.
左胸颈部二切口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左胸、颈部二切口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57例中上段食管癌,均采用左胸、颈部二切口,胃位于主动脉弓后食管床内,57例均行左颈部胃食管吻合,全组均行颈、胸、腹部淋巴清扫.结果 全组无手术期死亡,2例出现颈部吻合口漏,经引流治愈.结论 本术式能最大限度切除食管,且最大限度清除上纵隔及颈部淋巴结,吻合口位于颈部可避免胸腔漏致命并发症,胃位于主动脉后食管床内,对术后肺呼吸影响小,术后胃酸反流小.左胸、颈二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能保证手术彻底,且术式更安全,对食管中上段癌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于磊  李建业  蒋俭 《北京医学》2006,28(2):65-67
目的总结高位食管癌不同术式及食管替代器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992年至2001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04例高位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部位、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选取不同的手术术式和不同的器官替代,观察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切除率为95.2%,手术死亡率为3.8%,5年生存率为27.7%.手术切除的99例中,65例(65.6%)应用胃代食管,20例(20.2%)结肠代食管,14例(14.2%)喉气管瓣代下咽及颈段食管.高位食管癌手术主要并发症为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吻合口狭窄和反流等.结论高位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需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侵及的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选取具体的手术术式;胃、结肠及气管替代食管各有其利弊,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术者的自身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告左胸后外侧切口行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全组1124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全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结果:全组手术治愈1118例,死亡6例(0.53%),吻合口瘘38例(3.38%),瘘死亡13.16%(5/38)。乳糜胸7例均获治愈。748例随访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2%、52.8%和27.8%。结论: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治疗胸段食管癌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具有肿瘤切除彻底、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临床观察359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经左侧进胸,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颈部食管胃吻合。结果:治愈356例(占99.2%),死亡3例(占0.8%),并发症20例(占5.6%)。结论:该术式具有切除彻底,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高位食管癌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外科手术治疗高位食管癌124例,其中左颈左胸后外侧切口29例,左颈、右胸后外、上腹正中切口69例,左颈上腹正中切口(食管内翻拔脱术)26例(包括全喉切除3例).均以胃代食管.切除病变长度0.5~11cm,平均6.3cm.摘除淋巴结9.5个/台.术后放疗41例(31.3%).③结果 手术切除率94.7%,术后病死率3.8%,吻合口瘘8.9%,声音嘶哑8.1%,吻合口狭窄4.8%,脓胸1.6%,乳糜胸0.8%,癌残留5.6%,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6%、45.20A,、30.4%.术后放疗3~5年生存率为41.7%和27.8%.④结论 食管大部切徐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已成为治疗高位食管癌的主要方法和常规术式,术后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可望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9年实施全胸段食管切除胃经食管床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140例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7.1%(10/140),吻合口狭窄6.4%(9/140),喉返神经损伤4.2%(6/140)。术后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8%、43.8%、35.4%。结论:颈部吻合术,符合肿瘤根治的原则。且操作简单,吻合可靠,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18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切除、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男女比为17:1,平均年龄60.7岁,其中上段食管癌4例、中段食管癌14例,肿瘤长度1~7(平均3.2)cm.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分期分别为Ⅱa期(4例)、Ⅱb期(9例)及Ⅲ期(5例).手术径路分别为不开胸颈腹两切口(8例)、右胸颈腹三切口(9例)及左胸颈两切口(1例).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5.56%),颈部引流、禁食两周后治愈;全部病例出院前复查上消化道钡透均见吻合口通畅、无狭窄,术后随诊1~5年,均未见吻合口狭窄,但有2例(11.11%)患者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结论:颈部食管胃侧侧吻合术可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