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2.
常用抗癌药物对NSY42129人大肠癌细胞及其耐热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MTT方法初步探讨常用化学药物对温热诱导出的耐热细胞亚群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1.常用化学药物对NSY42129人大肠癌细胞的杀伤效应呈剂量依赖关系.2.温热能增强化学抗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3.耐热细胞亚群对常用抗癌化学药物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或抗药性。提示:在温热或温热伍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时,如何提高对耐热细胞的有效杀伤是今后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60Co γ射线对K562 细胞及其耐热亚群的杀伤作用。方法 先诱导产生K562 细胞耐热亚群,然后应用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照射和5- Fu 对K562 细胞株及其耐热亚群的放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 K562 细胞耐热亚群对射线照射和5 - Fu 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5 - Fu 联合不同剂量的照射有部分的相加作用。结论 K562 细胞热耐受性、耐药性及放射抗性之间有一定的必然联系。提示在临床热疗工作中,必须采用合理的序贯和递降加温以设法避开或减弱肿瘤的热耐受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60Coγ射线对K562细胞及其耐热亚群的杀伤作用。方法 先诱导产生 K562细胞耐热亚群,然后应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和5-Fu对K562细胞株及其耐热亚群的放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 K562细胞耐热亚群对射线照射和5-Fu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5-Fu联合不同剂量的照射有部分的相加作用。结论 K562细胞热耐受性、耐药性及放射抗性之间有一定的必然联系。提示在临床热疗工作中,必须采 相似文献
5.
用人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体外激活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使之形成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借助中性红摄入法,研究了LAK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LAK细胞对胃癌细胞具有明显杀伤作用,诱导4天后其活性达峰值;②IL一2对已诱导的LAK细胞杀伤胃癌细胞活性无协同作用;③LAK细胞上清液有明显杀瘤活性物质,而rIL一2对胃癌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提示在LAK细胞诱导过程中,淋巴细胞可能自身分泌一些细胞毒因子。 相似文献
6.
胃泌素是广泛存在于人胃肠粘膜的一类小分子肽类激素,与胃肠功能密切相关。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胃肠激素对胃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其中以胃泌素与大肠癌的关系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7.
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在体外对人癌细胞的毒性作用(MTT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眼镜蛇毒细胞毒素对人癌细胞株的细胞抑制作用,以期能简便准确地反映其抗癌活性。应用溴化二苯四偶氮盐法测定在CV-CTX作用下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和人肝癌细胞株的存活情况和其量效关系。结果(1)SMC,SGC-79-1的活细胞数与其分解MTT的量成正线性关系。(2)CV-CTX对SMC,SGC-7901癌细胞株的细胞抑制作用呈良好的量效关系,IC50分别为2.45T 1.24g/ml。结论(1) 相似文献
8.
蛇毒对人及小鼠传代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应用体外微量培养方法,测定9种蛇毒(眼镜王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青环海蛇、蝮蛇、尖吻蝮,竹叶青及圆斑蝰)对4株人体肿瘤细胞系(鼻咽癌、肝癌、子宫颈癌及胃癌)和2株小鼠传代细咆(骨髓瘤细胞及小鼠肥大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抑制生长作用。结果表明眼镜蛇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最强。胃癌及鼻咽癌细胞株对多种蛇毒呈现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对人肺癌细胞A549、SP-CA-1、NCIH446中的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表达的影响,并比较经VPA处理前后NK细胞对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差异,及肺癌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瘤组织重量、大小的差异。方法将0.75~12.0mmol/L VPA作用于A549、SP-CA-1、NCIH446细胞,与未加VPA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VPA对人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选择对细胞生长无影响的1.50mmol/L和3.00mmol/L VPA诱导三株肺癌细胞4d,通过RT-PCR反应检测MICA在mRNA水平的变化。LDH法检测VPA处理肺癌细胞前后其被NK细胞杀伤程度的变化。建立肺癌荷瘤小鼠动物模型,加入不同剂量VPA,体内观察VPA对肺癌瘤组织重量、大小的影响。结果用1.50mmol/L和3.00mmol/L VPA诱导4d后的三株肺癌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其MICA的mRNA转录水平提高,被NK杀伤的程度提高(P<0.05);高VPA浓度组三株肺癌细胞的mRNA水平及其被NK细胞杀伤的程度均高于低浓度组(P<0.05);VPA高剂量和/或低剂量组抑制荷瘤鼠皮下肿瘤的生长作用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瘤率分别为52.9%和35.9%。结论 VPA通过上调MICA抗肺癌作用的新机制,为肺癌临床免疫生物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具有治疗肺癌的潜在价值,VPA在体内对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也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探讨肺癌治疗新方法及其机制提供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树突状细胞(Dc)共同培养后CIK细胞的增殖活性、表型变化及对肾癌细胞株769一P的杀伤作用。方法采集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置37℃、5%C02培养箱2h,收集非粘附细胞诱导分化成CIK,粘附细胞诱导为DC,在培养7d后DC与CIK按1:40的比例混合培养,分别在3d、6d收集细胞同时以单纯CIK细胞为对照,运用LDH释放法检测对769一P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CIK共同培养后增殖速度明显快于单纯的CIK细胞,培养第10天时单纯CIK的CD3CD8、CD;cD未双阳性率分别为(50.4±1.8)%、(20.1±5.2)%,共培养3dDC—CIK的CD;CD8+、CD36+未的阳性率分别为(67.2±5.2)%、(37.9±4.1)%,6dDC-CIK的CD3+CD8、CD3CD56的阳性率分别为(75.2±3.1)%、(48.3±2.9)%,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5—1:40靶效比范围内DC—CIK对肾癌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单纯CIK细胞,且随效靶比增强杀伤活性增强(P〈0.05)。结论DC—CIK的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均高于单纯CIK细胞。 相似文献
11.
玉竹提取物B诱导人结肠癌CL-187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中药玉竹提取物B(EB—PAOA)诱导人结肠癌CL—187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CL—187细胞与不同浓度的EB—PAOA共育,通过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活细胞及固定染色后的细胞进行了观察,确认有无凋亡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了CL—187细胞周期的变化和凋亡率。结果 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可见到大量具有典型特征的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DNA直方图上出现了凋亡峰,凋亡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结论 EB-PAOA能够诱导人结肠癌CL—187细胞凋亡,这可能是EB—PAOA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磁流体热疗与MSC对肺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体外制作FMNP-MSC;建立肺癌A54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等肿瘤直径长至约4mm时,将FMNP-MSC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到体内。注射后1周,在交变磁场下热疗,每周1次,时间30min,连续4周,光纤测温检测肿瘤温度的变化,每周测量瘤体的长径和短径变化。治疗4周后,球取血观察白细胞变化,离断法处死小鼠,取出肿瘤组织,称取瘤重;光镜观察各组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FMNP-MSC热疗后凋亡蛋白(Bax、caspase-3)、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 MSC可以将FMNP携带至肿瘤区域,小鼠的白细胞无明显变化,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可以升温至53℃,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和重量增长受到明显抑制。病理观察可见肿瘤细胞大片凋亡和坏死样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证实Bax蛋白在两个治疗组明显表达。结论 MSC可以将FMNP携带到小鼠皮下移植肿瘤区域,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升温至有效温度,小鼠肿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组织呈凋亡和坏死样改变,可能是通过增加Bax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异丙肾上腺素(ISO)对人胃癌细胞株(NKM45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把NKM45细胞置含不同浓度(15,30,60μmol/L)ISO的培养液中培养24h。用TUNEL试验检测凋亡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P53基因的表达。结果ISO显著地增加NKM45细胞的凋亡率(P<0.01),并随ISO浓度的增高而增高。Bcl2和P53的表达随ISO浓度的降低而降低(P<0.01)。NKM45细胞凋亡率与Bcl2和P53的表达密切相关(r=-0.93,P<0.01和r=-0.99,P<0.01)。结论ISO可促进NKM45细胞凋亡。NKM45细胞凋亡与Bcl2和P53表达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热疗前后人肝癌SMMC -772 1细胞几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解释热疗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热疗前后肝癌细胞中P5 3、HSP 70、c My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各个热处理组与对照相比 ,HSP-70、P5 3、c Myc蛋白的表达均增高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 ;42℃加热 1h和2h与加热 3 0min比较HSP 70蛋白的表达增多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P5 3和c Myc蛋白在各个热处理组间表达没有差异。结论 加热可以诱导HSP70蛋白的大量产生 ,可以激活P5 3基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上调c- Myc基因 ,通过调节细胞凋亡来提高细胞的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双氢青蒿素逆转人结肠癌耐药细胞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氢青蒿素逆转人结肠癌细胞HCT8/ADR耐药性的能力,研究其逆转耐药的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细胞毒性、细胞凋亡实验评价双氢青蒿素和阿霉素联合用药的药效,采用Western blot法研究逆转耐药的机制。【结果】双氢青蒿素和阿霉素联用后对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有较高的毒性,能诱导耐药细胞凋亡,增强耐药细胞的自噬。【结论】双氢青蒿素能逆转耐药性,恢复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3株肠癌细胞株(LOVO、SW480、SW620)与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混合作用之后,NK细胞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 cytotoxicity,ADCC),探讨Cetuximab抗肿瘤过程中ADCC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种不同肠癌细胞系(LOVO、SW480、SW620)的EGFR表达水平;MTT法检测6种不同浓度Cetuximab作用48h后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NK细胞与Cetuximab包被的肿瘤细胞共孵育,LDH法检测NK细胞的ADCC功能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3株细胞EGFR表达:LOVO(),SW480(+),SW620(-);Cetuximab对LOVO细胞和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呈剂量依赖,对SW620细胞无抑制作用;LOVO细胞和SW480细胞经Cetuximab处理后,NK细胞的ADCC作用均增强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独的Cetuximab可抑制EGFR阳性的LOVO细胞和SW480细胞,而对EGFR阴性的SW62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所选的2株EGFR阳性肿瘤细胞都可被Cetuximab所介导ADCC作用所抑制,高EGFR表达的肿瘤细胞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人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干扰素γ(IFNγ)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IFNγ)]的培养上清处理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观察PC-3细胞形态的变化,并以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PC-3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qRT-PCR)法检测EMT相关的基因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PBS预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PC-3细胞有从上皮的类圆形细胞向间质的梭形细胞转化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E-cadherin mRNA表达下调,而Vimentin及N-cadherin mRNA表达上调(P均〈0.05);实验组P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IFNγ预处理的MSCs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发生EMT,并使得前列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姜黄素体外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姜黄素处理2013年8月—2014年2月中南大学提供的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24 h后,用Real-time PCR检测姜黄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 RNA表达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姜黄素对人结肠癌细胞株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人结肠癌Lovo细胞经过姜黄素处理24 h后,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姜黄素组VEGF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能下调人结肠癌Lovo细胞VEGF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这可能是姜黄素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及侵袭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cell death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ceramide. Methods MTT assay, DNA ladder, reporter assay, FACS and Western blot assay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cell death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C2-ceramide. Results A short-time treatment with C2-ceramide induced cell death,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p38 MAP kinase activation, but had no links with typical caspase activation or PARP degradation. Rather than caspase inhibitor, Inhibitor of p38 MAP kinase blocked cell death induced by a short-time treatment with ceramide (〈12 h). However, inhibition of p38 MAP kinase could not block cell death induced by a prolonged treatment with ceramide (〉12 h). Moreover, incubation of cells with ceramide for a long time (〉12 h) increased subG1, but reduced S phase accompanied by caspase-dependent and caspase-independent changes including NFr, B activation. Conclusion Ceramide-induced cell apoptosis involves both caspase-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 Caspase-independent cell death occurring in a relatively early stage, which is mediated via p38 MAP kinase, can progress into a stage involving both caspase-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mechanisms accompanied by cell signaling of MAPKs and NFκB.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