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英  袁宏伟  王保和 《吉林医学》2007,28(5):673-674
目的:对麝香救心滴丸和养心氏片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方面进行疗效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麝香救心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养心氏片治疗,通过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从而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疗效相似(P>0.05);而治疗组心电图优于观察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麝香救心滴丸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方面比养心氏片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麝香救心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自2005年2~5月对其进行Ⅲ期临床试验,试验采用分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的方法,以养心氏片为对照药,本中心纳入合格受试的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候辨证标准者112例,试验组84例。结论心绞痛疗效评价用药4周末试验组显效率49.37%,对照组显效率30.77%;心电图疗效评价试验组显效率34.33%;对照组显效率20.83%;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用药4周末试验组显效率50.63%;对照组显效率38.46%。硝酸甘油停减率疗效评价用药4周末试验组停减率77.78%;对照组停减率57.15%;单项症状疗效评价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疼痛发作次数、胸闷(胸憋)症状两组间比较,以上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麝香救心滴丸通过临床观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结论麝香救心滴丸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养心氏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对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养心氏对血瘀型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血瘀型冠心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0d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在心绞痛缓解程度及心电图改善方面显效率和无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脂下降值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改善值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养心氏可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麝香救心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试验采用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的方法,以养心氏片为对照药,本中心纳入合格受试的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候辨证标准者96例,高剂量试验组24例,其中ITT人群22例:PP人群22例,低剂量试验组24例,其中ITT人群24例;PP人群24例,对照组48例,ITT人群47例;PP人群46例,结果:心绞痛疗效评价:用药4周末高剂量组显效率50.00%;低剂量组显效率37.50%;对照组显效率32.61%;三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用药4周末高剂量组显效率59.09%;低剂量组显效率54.17%;对照组显效率45.65%;三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麝香救心滴丸通过临床观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讨论:麝香救心滴丸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参蛭疏血滴丸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5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治疗组:参蛭疏血滴丸,对照组:脑心通胶囊)的方法,其中治疗组213例,对照组212例。疗程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多项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参蛭疏血滴丸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状态、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评价指标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蛭疏血滴丸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七龙脉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的方法,共纳入病例230例,其中试验组115例口服七龙脉通胶囊,对照组115例,口服地奥心血康,疗程为28d,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硝酸甘油停减率以及心电图改善等情况。【结果】疾病综合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5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00%。心绞痛总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2.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0%。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临床愈显率为44.34%;对照组临床愈显率为34.00%。心电图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为56.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56%。在疾病综合疗效、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等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七龙脉通胶囊与地奥心血康在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治疗方面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杨朝霞 《大家健康》2016,(2):124-125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挟血瘀型的临床联系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挟血瘀型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养心通脉方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养心通脉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挟血瘀型疗效可靠,有效降低患者血脂,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保心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保心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2例病人分为保心汤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4周,观察患者血浆内皮素(ET-1)的变化和治疗心绞痛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肌缺血症状及缺血心电图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心汤组治疗后ET-1明显降低(P<0.01)。结论 保心汤能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血浆内皮素从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与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7例中医辩证分型为气虚血瘀证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芪参益气滴丸与西药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心绞痛疗效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输出量( CO)、加速指数( ACI)、胸腔液体含量( TFC)和体血管阻力( SVR)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7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CO、AC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FC、SVR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CO、ACI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TFC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与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心绞痛疗效确切,且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服养心通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心通脉方,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心功能疗效、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心功能疗效、血浆脑钠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加服养心通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对1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辨证论治,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气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痰瘀互结型较多,阳虚寒凝型较少。通过治疗后,患者胸闷、胸痛等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88.1%;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P0.05或P0.01),心绞痛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硝酸甘油用量减少(P0.05或P0.01),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8.0%。结论应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对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冠心病的中医诊疗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樊瑞红主任通过定痛救心汤辨证加减,以益气养阴、温阳活血、祛痰化浊法治疗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ET-1)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证候要素提取,并测定IL-6、ET-1水平,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型分布以本虚标实证居多;证候分布中气虚、痰浊、血瘀三型所占比例较大,关系为血瘀〉痰浊〉气虚;实证较虚实夹杂证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夹痰夹瘀证较夹痰证和夹瘀证ET-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以本虚标实证居多,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证候是血瘀、痰浊、气虚;IL-6、ET-1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相关性,两者均能作为辨证的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寻找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化指标,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对近11年文献中所包含的3021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提取证候要素,运用现代医学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观察中医证候要素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血瘀、痰浊、气虚、阴虚为主,其他次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中以气滞、阴虚证候要素为主,在三支病变中以血瘀、痰浊为主。结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同,其主要中医证候要素不同,提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要素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100例)和消心痛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2丸;对照组口服消心痛片,每日3次,每次10mg;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即症状疗效分别为94%与83%(P〈0.05),心电图疗效为82%与70%(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而且安全可靠,耐受性好,是长期治疗与预防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值得推广的纯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HRV)、血脑钠素(BNP)及心脏超声指标(EF、FS、E/A)的关系,提供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辨证参考指标。方法选择冠心病住院患者150例,按中医辨证分为心气阴虚证、心气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脱证五型,采用12导联同步HOLTER检测系统检查,测定HRV时域指标(24h MeanR-R、SDNN、SDANN、SDANNI、rMSDD、PNN50)、同时检测血脑钠素及超声心动图指标(EF、FS、E/A)。结果各中医证型组中,HRV从心气阴虚、心气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心阳虚脱呈依次降低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阳虚水泛组、心阳虚脱组与心气阴虚、心气阳虚、气虚血瘀组比较,BNP有升高趋势、EF、FS、E/A有降低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脑钠素、心功能指标均可间接反应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患病程度及预后,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2例,测定血清HCY、hs-CRP,行冠脉造影检查,并与同期的非心绞痛患者98例对照。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HCY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冠脉病变支数、不同中医证型与HCY及hs—CRP水平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心血瘀阻型〉痰浊内阻型〉寒凝心脉型〉心气虚弱型〉心肾阴虚型〉心肾阳虚型。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证型间血清HCY、hs—CRP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HCY、hs—CRP可能作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差异性。方法于2009年2月-2010年6月对山东省7家省、市级中医医院的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填写临床信息采集表,运用聚类分析研究不同类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之间的差异性。结果(1)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最重要的证候要素,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舌质暗红或瘀斑、舌底脉络迂曲的构成比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中体力劳动、气短、心慌、腰膝酸软、休息的构成比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含有气虚证素覆盖病例分别为84.0%、53.2%,含有血瘀证素为84.3%、100%,含有痰浊证素为22.8%、11.8%,含有肝气郁滞或肝气不舒证素为16.0%、27.6%,含有阳虚证素为14.8%、29.9%,寒凝致病只有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体现。结论稳定型心绞痛多气虚等本虚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多血瘀、气滞、寒凝、阳虚等实邪为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麝香心痛宁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麝香心痛宁片组60例)与对照组(心可舒片组20例),观察治疗前后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改善及心电图疗效及血流变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麝香心痛宁片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适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ACEI),观察组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每日1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50.00%,对照组有效率为51.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有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但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的疗效优于观察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