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发病原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年来确诊为MPP的86例小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患儿中以学龄期儿童为主。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为主。除肺部体征外,肺外并发症主要有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血液系统损害等。X线检查双肺病变或单肺病变。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检查全部阳性。多数血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在正常范围。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均有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肺外并发症常见、可累及多个系统,诊断可结合血清MP-IgM检查,治疗方面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19例MP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MPP常见症状是发热、咳嗽、喘息,喘息在婴幼儿更多见,X线检查多呈支气管肺炎改变,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多在正常范围,单核细胞绝对值可正常或升高,部分患儿出现心肌损害.结论 不同年龄段MPP临床表现不一,婴幼儿病情较重,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X线检查改变明显,阿奇霉素治疗MPP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多集中在学龄儿童,7~12岁占65.00%。发热47例(78.33%),咳嗽54例(90.00%),早期肺部体征少。胸部X线检查表现多样性。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65.00%),但血沉(68.33%)和C反应蛋白(55.00%)大多轻度升高。21例(35.00%)有肺外合并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阳性率高(93.33%)。用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咽拭子和支气管肺胞灌洗液MP-DNA,亦有较高的阳性率。所有病例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对肺部X线呈大叶性实变影,尤其合并肺不张者,可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结论支原体肺炎好发学龄儿童,其肺外并发症常见,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阳性率高,利于早期诊断。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能促进呼吸道症状的改善及体征恢复,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435例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确诊为MPP的患儿,按年龄段分为婴幼儿组139例、学龄前期组163例、学龄期组133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婴幼儿组MPP临床症状明显。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婴幼儿组C反应蛋白升高比例低,白细胞计数升高比例高,乳酸脱氢酶值和血小板水平值高。婴幼儿组胸片以小片状或斑片状阴影为主,且易混合呼吸道病毒感染。婴幼儿组经积极合理治疗,预后良好。随访胸部X片表现为大叶性实质浸润影的婴幼儿97.50%(39/40)1个月内胸片恢复正常,临床表现消失,无后遗症及再发MP感染。结论:婴幼儿MPP临床症状明显,影像学表现以小片状或斑片状阴影为主,易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经积极有效治疗后,大部分可痊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回顾分析35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X线胸片特征及诊治过程。结果35例MPP患儿均起病急,高热,咳嗽剧烈;X线胸片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大叶肺实变30例;合并胸腔积液15例;合并肺不张4例;白细胞增高21例,白细胞减少6例;均有C反应蛋白、血沉、乳酸脱氢酶早期明显升高;均存血清MP-IgM阳性。结论肺炎支原体(MP)可引起重症肺炎,对SMPP患儿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可并用头孢类、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6.
钱锐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212-213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胸部X线表现,指导临床及早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163例病历资料完整的MPP患儿的胸部X线表现。结果 MPP的胸部X线检查对于MPP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定为观察组,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期选取62例体检正常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被检测儿童的C反应蛋白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C反应蛋白水平超过10mg/L方面,观察组为30/62(48.39%),对照组为3/62(4.84%),两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占有率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C反应蛋白水平和中性粒细胞分数同时升高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这一实验特征,可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免疫功能状况、肺部影像学改变及其顶后的关系,为早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热程、肺部体征及肺外并发症将其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间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肺部影像学资料及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轻症组患儿入院后1周血清IgG、IgA、IgM升高值显著高于重症组(P〈0.01~0.05),重症组入院时胸片评分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两组入院时自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轻症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重症组(P〈0.01)。结论:患儿体液免疫水平与MPP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对胸片评分对于判断MPP患儿的病情程度、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儿童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为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月本院确诊的195例MPP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为婴幼儿组(0~3岁)和年长儿组(3~14岁),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肺外并发症情况及合并其他病原体方面的差异.结果 婴幼儿组MPP主要症状及肺外表现与年长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婴幼儿组MPP咳痰喘息症状相对明显,肺部干湿罗音多,体温相对低,平均热程短;年长儿组多表现高热,干咳,症状重,肺部体征轻,平均热程长.MPP患儿胸部X线表现具多样性,小叶实质浸润是各年龄组最常见的胸部X线征象.年长儿组肺段实质浸润更多见,消化系统症状更少,以胸膜受累多见.结论 不同年龄儿童MPP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胸部X线表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须结合实验学等检查才能帮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儿科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6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患儿中以学龄期儿童为主;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为主;除肺部体征外,肺外并发症主要有消化系统、皮肤、黏膜、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损害等;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检查全部阳性;X线检查肺病变以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影像学改变为主;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均有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肺外并发症常见,可累及多个系统,诊断可结合血清MP-IgM检查,治疗方面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124例,对临床检验资料进行总结和主要分析,应用尿常规、血常规、血气分析、被动凝集试验(以下将重点阐述)、血生化以及对患儿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等方法进行临床检验。结果 124例患儿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血沉的检验结果都不同程度的呈现上升的趋势。被动凝集试验阳性检出率为38.71%;肝功能检查及心肌酶谱都呈上升趋势,对尿常规的检查可存在潜血及尿蛋白,痰支原体检查呈阳性19.35%;结论进行准确的小儿肺炎支原体的检查及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可有效的提高患儿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及进行早期诊断,避免误诊及漏诊,延误患儿最佳治疗时间,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点和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7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胸部X片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结果67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与咳嗽症状,起病3天可闻及异常啰音者23例(34.3%),1周内闻及异常啰音者49例(73.1%);所有患儿1周内均可见胸部X线表现异常;所有病例均早期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结合对症、支持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肺部体征常较X线表现晚,早期诊断应结合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早期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联合肺泡灌洗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效果及对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安徽省儿童医院临床确诊的MPP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肺泡灌洗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石家庄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以2020年 1月21日—2月10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21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 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肺部影像学特征。根据年龄分为2组:<45岁组(n=13),≥45岁组(n=8),比较2组上述指标的 差异。结果 21 例 COVID-19 患者中男 14 例,女 7 例;有 7 组家庭聚集性发病(共 19 例)。临床体征:发热 15 例 (71.4%),咳嗽 9 例(42.9%),无任何临床症状 5 例(23.8%)。实验室检查:T 淋巴细胞亚群 CD3+ 计数降低 8 例 (38.1%),CD4+计数降低12例(57.1%),CD8+计数降低6例(28.6%),白细胞计数降低2例(9.5%),中性粒细胞(N)计 数降低2例(9.5%),淋巴细胞(L)计数降低5例(23.8%),C反应蛋白(CPR)升高10例(47.6%)。年龄≥45岁组及<45 岁组患者CD3+计数、CD4+计数、CD8+计数、白细胞计数、N及L计数及其降低比例、CRP水平及CRP升高比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患者中,3例胸部CT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前首次影像学检查为胸部X线者11 例,胸部CT者10例,其中胸部X线检查假阴性6例(漏诊率54.5%),而胸部CT检查均呈阳性。结论 石家庄地区 COVID-19感染以家族聚集性为主,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较为明显,早期胸部X线检查极易漏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9例MP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MP患儿中3~14岁者占84.1%,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及C-反应蛋白(CRP)正常或稍升高;X线胸片改变明显;此外尚有血液、肝功能、心肌、肾脏、神经系统等损害。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发病年龄较以往的报道有提前趋势。冬季发病率最高。血清学检测为诊断的主要手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121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1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1例MPP患儿中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分别占28.9%,23.1%和47.9%。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持续咳嗽,婴幼儿组咳痰、喘息症状和肺部湿性相对较多,体温相对低;学龄组儿童多表现为中高热,干咳症状重,肺部体征轻(P<0.05)。X线表现多样,以小叶实质浸润和肺段实质浸润常见,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以小叶实质浸润为主,学龄儿童以肺段实质浸润多见。66例有肺外并发症,累及多个系统。结论 MPP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婴幼儿发病率有所上升。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个系统,不同年龄组儿童MPP临床特点存在一定差异,血清Mp-IgM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13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胸部影像学改变。方法对13例因发热住院的患者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咽漱液中常见上呼吸道病原体DNA,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常见上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同时进行胸部X线和CT检查。结果13例患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干咳,胸部X线片表现为小片状密度增高影,cT表现为两肺多发或单发性斑片状密度增高影,仅1例呈大片状模糊影。阿齐霉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传染性,临床症状较重,但体征缺乏特异性,胸部CT扫描较普通X线胸片更易发现病灶,血清IgM抗体检查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21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及临床治疗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1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为主,肺部体征无特异性,X线可见单侧或双侧肺野絮状阴影,有73例(34.27%)患儿具有肺外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患儿肝肾功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正常,使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效果良好,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不典型,患儿可出现多器官多系统肺外表现,应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可以有效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张海军  董晓蕾  蔺萃  房有福  张洪玉 《天津医药》2019,47(11):1166-1169
目的 总结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功能改变的不同类型及特点,寻找肺功能改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确诊为MPP的住院患儿230例,根据是否发生肺功能改变将患儿分为异常组(50例,包括通气功能障碍38例,肺弥散功能异常12例)和正常组(180例)。分析异常组患儿肺功能改变的类型及特点,比较 2组患儿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肺功能变化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异常组在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呼吸音减低比例及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等方面均高于正常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发热 (OR=2.276,95%CI:1.658~3.125)和住院(OR=1.976,95%CI:1.478~2.642)时间延长、CRP 升高(OR=1.112,95%CI:1.056~1.170)是 MPP发生肺功能改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MPP患儿肺功能改变以通气障碍为主,但也存在一部分弥散功能障碍;长期发热、住院时间延长及急性期CRP升高是导致MPP患儿肺功能改变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通气功能损伤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我院儿科诊疗的因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炎或支气管炎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抽血获取血清检测活性维生素D水平及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同时使用肺功能监测仪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