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研究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 36例AIH患者抗平滑肌抗体(ASMA)阳性率58.33%,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1)阳性率5.56%,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阳性率2.78%和抗线粒体抗体Ⅱ型(AMA-M2)阳性率8.33%;48例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Ⅱ型(AMA-M2)阳性率97.92%,其他抗肝抗原自身抗体均阴性。AIH和PBC患者抗核抗体(ANA)阳性率分别为77.77%、100%。5例PSC患者ANA阳性率60%,抗肝抗原自身抗体均为阴性。31例健康体检者ANA只检测1例阳性,抗肝抗原自身抗体均为阴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各组阳性检出率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核抗体(ANA)及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郭兆军  周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09-1310
目的 评价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联合检验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风湿病患者125例,按设计要求分RA组78例,其他风湿病组(非RA组)47例.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抗CCP抗体、乳胶凝集法检测RF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抗CCP抗体阳性率为66.7%,RF阳性率为74.4%,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62.8%,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与单独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检测的特异性98.6%,阳性似然比29.2,比单独检测有明显的提高;灵敏度49.6%,阴性预测值54%,比单独检测有明显的降低.结论 联合检测能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阳性似然比,降低检测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联合检测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对114例RA患者检测抗CCP抗体(金标法),类风湿因子(胶乳凝集法),93例非RA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抗CCP抗体和RF的敏感性分别为73.7%和62.3%,而抗CCP抗体有更高的特异度(94.6%)RF(81.7%)和阳性似然比(13.65);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97.8%),其阳性似然比高达(23.5)。结论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及对RA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抗核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ANCA和抗核抗体(ANA),并用ELISA法进行抗丝氨酸蛋白酶3(PR3)和抗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定量检测.结果 (1)在ANA阳性组和ANA阴性组中均检出ANCA,但ANA阳性组的阳性率(15.64%)高于ANA阴性组(3.25%)(P<0.01).(2)ANCA阳性组以抗MPO和抗PR3升高为主,与ANCA阴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同时进行ANCA、ANA检测,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诊断中肝病相关抗体与生化检测指标的意义。方法 选取3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为A组,另选取同期3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B组,再选取34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测定并对比三组自身抗体[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细胞浆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结果。结果 三组ANA、AMA、ASMA、AMA-M2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LC-1、SLA/LP、LKM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ANA、AMA、ASMA、AMA-M2阳性率分别为100.0%、61.1%、27.8%、33.3%,均高于B组的36.7%、0、0、0及C组的17.6%、2.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韦薇  钱雅琴  侯彦强 《贵州医药》2007,31(5):401-403
目的 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RA患者68例,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90例同时检测AKA,RF和抗CCP抗体,AK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RF和抗-CCP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结果 RA组中3种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组(P<0.01);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69.1%)明显高于AKA(33.8%,P<0.01),与RF比较,差异无显著性(80.9%,P>0.05);抗CCP抗体和AKA特异性(94.4%,93.3%)较高,与R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4.4%,P<0.01);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敏感性达89.7%.结论 RF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差;抗CCP抗体对RA有适度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对诊断RA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肝硬化(PBC)患者自身免疫性肝抗原谱,探讨这些抗体在PBC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法(IIF)检测168例肝病患者(98例PBC,7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肝病(AIH)患者血清AMA),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谱(AMA—M2,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抗LKM-1抗体,抗LC-1抗体,抗SLA/LP抗体)。结果98例PBC患者中AMA、AMA—M2、GP210抗体、SP100抗体、LKM-1抗体、LC-1抗体、SLA/LP抗体阳性率分别是90.8%(89/98)、84.7%(83/98)、32.6%(32/98)、24.4%(24/98)、1%(1/98)、0.0%(0/98)、0.O%(0/98),在70例AIH患者中阳性率分别是18.6%(13/70)、5.7%(4/70)、8.5%(6/70)、14.2%(10/70)、1.4%(1/70)、5.7%(4/70)、2.8%(2/70),其中PBC组与AIH组相比较,其肝抗原谱中抗体水平阳性率均高于AIH组(P〈0.05)。结论PBC患者中可检测到多种抗体,其自免性肝抗原谱对PBC诊断及鉴别诊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彧  姜水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5):130-130
目的比较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RA33抗体在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100例RA患者、90例非RA自身免疫病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RF、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在RA患者中,RF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72%,抗CCP抗体略低为69%,抗RA33抗体最低仅为37%。R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84.3%,抗CCP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97.2%,抗RA33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7%、91.5%。RF和抗CCP抗体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抗RA33抗体(P〈0.01)。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的特异性均显著高于RF(P〈0.05)。结论RF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低;抗CCP抗体对RA诊断有适度的敏感性和很高的特异性,检测方法易于质控,是诊断RA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肺纤维化(PF)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率、核型和靶抗原情况及其与常见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诊断为PF且同时行ANCA检测的患者302例。其中72例ANCA阳性PF患者为ANCA阳性PF组;230例ANCA阴性P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抽取72例为ANCA阴性PF组。另外,选取25例不伴PF的ANCA阳性患者作为ANCA阳性非PF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各组的ANCA核型及靶抗原、炎症、凝血-纤溶、免疫功能、肾功能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ANCA阳性PF患者占同期PF患者的23.84%。ANCA阳性PF组核周型ANCA(pANCA)阳性比例较胞浆型ANCA(cANCA)更多,靶抗原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比例较蛋白酶3(PR3)更多。ANCA阳性PF组C反应蛋白(CRP)较ANCA阴性PF组显著升高,ANCA阳性PF组、ANCA阴性PF组、ANCA阳性非PF组的血沉(ESR)、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8)。ANCA阳性PF组和ANCA阳性非PF组补体3(C3)较健康对照组和ANCA阴性PF组显著降低,ANCA阳性非PF组的血肌酐(Scr)较ANCA阴性PF组显著升高(P<0.008)。结论 诊断PF时应考虑存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血管炎的可能,同时应重视ESR、CRP、PCT、D-dimer、FIB、C3和Scr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对2500例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 2 500例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查中,出现有15例患者血清中含有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60%;其中男性0.12% (3/2 500)、女性0.48%(12/2 500),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明显的高于男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x2=7.34,P<0.05);主要表现为抗C、抗D、抗E和抗M类型以及非特异性抗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3.3%、26.7%、20.0%、33.3%、6.7%.不规则抗体阳性输血者输血超敏反应发生率为100.0%,不规则抗体阴性输血者输血超敏反应发生率为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8,P <0.05).结论 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能够有效的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输血,并能够有效的预防和降低输血超敏反应,确保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4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SLE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分别选取同期来该院就诊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以及在该院体检的200例健康人群作为空白组。比较三组人群中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SM、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核抗体(ANA)4种抗体诊断阳性率及单独检测、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率。结果 观察组中抗dsDNA、ANA、抗SM、ANUA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5.5%、50.0%、23.0%和43.0%,对照组为0.0%、50.0%、5.5%、6.0%,空白组全为0.0%;三组间4种不同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4种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率均为100.0%。结论 4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对SLE的敏感性和诊断效率,降低误诊率,对于SLE诊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姚文丽  刘燕婕 《中国医药》2009,4(12):982-983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和在狼疮伴新月体肾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132例SLE患者,其中59例为SLE稳定期、73例为SLE活动期患者的ANCA和SLE活动期相关自身抗体:抗ds—DNA抗体、AnuA和His,分析ANCA与SLE活动期相关自身抗体和狼疮疾病活动指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ANCA阳性的SLE患者伴新月体肾炎的发病率。结果ANCA在SLE活动期的阳性率为30.1%,且均为PANCA,并显著高于SLE稳定期(P〈0.05)。ANCA在SLE活动期阳性率与SLE活动期相关自身抗体dsDNA、AnuA和His的阳性率呈成正相关。ANCA阳性患者中的SLE活动指数(SLEDAI)与ANCA阴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NCA阳性的29例SLE患者中,病理切片显示有17例伴新月体肾炎(58.6%),103例ANCA阴性患者中,伴新月体肾炎20例(19.4%),ANCA阳性组中伴新月体肾炎发病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ANCA对判断狼疮活动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诊断SLE伴新月体肾炎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检测抗CCP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F).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或住院的RA患者104例(RA组),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76例(非RA组)及同期来本院的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的抗CCP抗体、RF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RA组的抗CCP抗体阳性率、RF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RA组、对照组(P<0.05);RA组的抗CCP抗体阳性率高于RF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RF对RA诊断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度高于RF(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7.4%,但灵敏度较单独RF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含量与RF浓度呈正相关(r=-0.413).结论 抗CCP抗体检测可作为诊断RA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可以提高临床诊断RA的灵敏度、特异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 RA组血清抗CCP抗体阳性率对RA诊断敏感性为56.6%,RF阳性率对RA诊断敏感性为61.4%,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抗CCP抗体和RF对RA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95.1%、71.4%,差异有显著性(P〈0.05)。RA组血清抗CCP抗体阳性率56.6%明显高于对照组2.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抗CCP抗体与ESR、CRP、RF间呈正相关(r=0.531、0.524、0.574,均P〈0.05)。结论抗CCP抗体在RA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诊断RA的理想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李晖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73-74
目的:探讨血清中抗核抗体系列含量在狼疮性肾炎(LN)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10月收治的35例经确诊为狼疮性肾炎和50例经确诊为其他类型肾炎(易与狼疮性肾炎混淆)的患者分别用线性免疫印迹法进行抗核抗体系列的检测。结果:狼疮性肾炎组患者的抗核抗体系列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狼疮性肾炎组,两组抗核抗体系列测定结果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狼疮性肾炎组患者联合检测抗核抗体系列比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核抗体系列(ANA系列)联合检测对提高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早期诊断和鉴别狼疮性肾炎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RF.结果 155例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104例,阳性率67.1%,RF阳性109例,阳性率70.3%;126例非RA患者抗CCP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4.76%,RF阳性35例,阳性率27.8%;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66.6%,特异性为94.8%;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0.3%,特异性为70.8%;抗CCP抗体或RF某一项阳性时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75.3%;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时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5.1%,特异性为99.1%.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低于RF,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17,P>0.05);但特异性高于RF,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0.22,P<0.01).结论 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和RF检测一样对RA诊断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抗CCP抗体的检测对RA的诊断更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风湿性疾病中的敏感性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浏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9月至2013年2月433例已确诊为风湿性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A)检测ANA,判断荧光核型,免疫印迹试验(UA)抗核抗体谱(ANAs)12项检测特异性抗体,胶体金法测定抗CCP抗体,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在433例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标本中,ANA核型阳性共258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率为83.03%(137/165),类风湿关节炎(RA)阳性率为26.85%(40/149),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阳性率为64.15%(34/53),混合结缔组织病阳性率为[00.00%(20/20),多肌炎/皮肌炎阳性率为33.33%(8,24),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阳性率为86.36%(19/22);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00%。(2)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史密斯(Sm)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抗组蛋白抗体和核小体抗体阳性标本中均质型所占比例最高:抗尿嘧啶-1低相对分子质量核糖核蛋白(抗U1.nRNP)抗体、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标本中,斑点型所占比例最高;抗硬皮病-70(Sel-70)抗体主要见于均质核仁混合型;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Jo.1)抗体阳性标本中,胞浆型所占比例最高;抗着丝点B(CENPB)抗体则全为着丝点阳性;(3)在175例IIFA.ANA阴性(IIFA—ANA-)标本中,UA.ANAs阳性(LIA—ANAs-)1例;(4)433例风湿性疾病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82例,其中RA组阳性率为51.68%(77/149),非RA组阳性率为1.76%(5/284)。结论ANAs中抗ds.DNA抗体、抗Jo.1抗体、抗CENPB抗体与ANA的荧光模式和风湿性疾病类型有一定关联:ANA核型以斑点型所占比例最高;IIFA—ANA-者检出LIA.ANAs-的可能性较小;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诊断RA的特异性血清学标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自身抗体的存在状况及意义。方法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25例、慢性乙型肝炎组20例、健康人20例(年龄、性别匹配),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抗体1型抗体(anti-LKM1)、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肝细胞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anti-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anti-SLA/LP)、抗肝肾微粒抗体1型(anti-LKM1)、AMA-M2亚型等多种自身抗体.结果PBC中ANA、AMA、M-2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8%、96%及96%,组间比较,Pearsonχ2检验在α′=0.02水准,PBC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1);HBV组、正常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BC组AMA滴度范围1:320~1:10000,几何平均滴度为1:2252.3,非PBC组AMA滴度范围为1:100~1:320,几何平均滴度为1:147.4。PBC组ANA滴度范围在1:320~1:10000,几何平均滴度为1:827,也较非PBC组1:262.2明显高。SMA、anti-LKM1、anti-LC1、anti-SLA/LP、pANCA、cANCA阳性率在各组均较低,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C组中分别有1例患者ANA、SMA以及ANA、LKM-1同时阳性,此2例患者结合性别、生化、自身抗体等资料符合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诊断条件。结论PBC中ANA、AMA及M-2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及慢性乙型肝炎组,而且存在高滴度的AMA、ANA。而其他自身抗体的阳性率较低。存在PBC/AIH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MCV)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意义,选择住我科的类风湿性关节炎57例和非类风湿性关节炎16例,采用固相包被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测定血清内MCV。结果表明,5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MCV阳性43例,其中一年内早期患者阳性率85.7%。非类风湿性关节炎16例中MCV阳性4例,阳性率25.0%。MCV抗体浓度范围(20.0~42.0U/ml)。抗MCV抗体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χ^2=16.7,P〈0.01)。结论:MCV可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首选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解萍  谢雯  吴敏  张晖 《江苏医药》2006,32(1):68-69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cDNA序列人工合成的CCP为抗原,用ELISA方法检测258例RA患者、183例非RA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抗CCP抗体,并比较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结果 抗CCP抗体在RA组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50.4%,明显高于非RA组(3.8%)和正常对照组(P〈0.01)。抗CCP抗体对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4%和96.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94.9%和57.9%。结论 抗CCP抗体对RA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视为新的RA血清学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