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片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同时测定丹参片中脂溶性及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方法。方法:建立PR-HPLC法,以甲醇-0.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丹参素、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在Diamonsil C18(250mm×4.6mmID,5μm)柱上得到完全分离。结果:4种物质线性良好,回收率在96.63%~100.3%之间且RSD小于2%。结论:该法能在35min  相似文献   

2.
丹参具有抗氧化,抗凝血,抗肿瘤等作用,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目前国内外对丹参单体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利用先进的现代生物学技术对单体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进行研究的报道也较为多见。丹参有效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和水溶性的丹酚酸类,本文将对丹参脂溶性有效单体丹参酮II A和水溶性有效单体丹酚酸A的近期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张昀  刘路  李钦 《医学教育探索》2007,(8):1193-1194
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多具有酚酸性结构,主要由丹参素,丹酚酸A、B、C、D、E等含酚羟基的化合物构成,其中丹酚酸B的量最高,为3个分子丹参素与1个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是丹参发挥疗效作用的主要物质之一。目前研究较多的有总丹酚酸(totalsalvianolic acid)、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和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1]。本实验针对丹酚酸B对热的不稳定性,本实验比较了水提法、超声提取法和闪式破碎提取法处理丹参样品,为进一步优化丹酚酸B的提取条件提供参考。1仪器与试剂日本岛津LC—2010A高效液相色谱仪,KQ—300VDE超声提取器(昆山…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丹参醇沉过程丹参素、丹酚酸B和丹酚酸D回收率的预测模型。 方法 采集15批丹参醇沉正常生产的操作参数,测定浓缩液和醇沉液中的5种有效成分,计算丹参素、丹酚酸B和丹酚酸D的回收率。采用将醇沉操作参数和浓缩液有效成分的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Stepwise MLR回收率预测模型,分析模型中各变量的重要性。 结果 丹参素、丹酚酸B和丹酚酸D的回收率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均大于0.95。 结论 建立的丹参醇沉过程中有效成分回收率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醇沉过程,提高丹参醇沉过程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5.
丹参药材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选择1种溶剂同时提取丹参药材中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以期能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选择乙醇浓度、溶剂倍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以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为2个指标成分,考察并确立了丹参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结果在实际生产中,如果侧重于对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的提取,可以采取6号工艺,即85%乙醇提取,加水12倍量,提取2次,每次2h;如果兼顾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可以采取2号或3号工艺,即75%乙醇提取,加水10倍量,提取2次,每次1.5h,或75%乙醇提取,加水12倍量,提取3次,每次2h。结论新工艺可兼顾提取丹参药材的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且省时、省工、节能。  相似文献   

6.
陈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8):1096-1098,1101
目的:建立丹参分散片的质量标准,以便控制丹参分散片的质量。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中分散片要求,分别从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对丹参分散片进行检查,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分散片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丹参分散片的薄层色谱图清晰,分离度较好,可鉴别丹参分散片、单身药材中丹参酮ⅡA,丹酚酸B在0.025 475~0.101 9 m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3%,RSD为2.32%。结论:建立的丹参分散片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具有图像清晰、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可较好地用于丹参分散片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春芳  吴志恒  李亮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7):529-531,F0004
【目的】通过建立丹参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丹参药材质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C18柱,色谱柱为HypersilODS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冰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洗脱时间75 min;进样量20μl。【结果】用相似度软件对来自5个不同产地的10批药材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标定了8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均在0.9以上。【结论】通过丹参药材指纹图谱的比较,可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遴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丹参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变化情况,研究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与水溶性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丹参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以及主要成分的含量,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丹参成分变化情况。结果 丹参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随产地不同而变化,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与水溶性成分含量高低无内在关系。结论 建议制订丹参丹酚酸类成分含量,作为适用于丹参类注射液用的丹参药材标准,以区别于供复方丹参片等制剂用的丹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种植、根植不同方法栽培而成的丹参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含量,用以选出合理的栽培方式。方法〓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中记载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种植、根植两种不同栽培方式培育出来的丹参中的根、茎、叶、花托、须根5个部位进行丹酚酸B、丹参酮类(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丹参酮I)的含量测定。结果〓丹参的不同部位含量有显著差异,两类丹参中丹参酮类与丹酚酸B在不同部位分布的含量均依次为主根>须根>花托>茎>叶;根植丹参的主根及茎中所含丹参酮类高于种植丹参,就丹酚酸B而言,种植丹参5个部位中丹酚酸B的含量均高于根植丹参。结论〓种植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高于根植丹参,根植丹参的主根中丹参酮类比种植丹参含量高;可根据药材所需成分对丹参栽培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指导丹参规范合理种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复合微乳(Co-ME)抗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药效。方法采用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心肌缺血的方法,检测丹参复合微乳和空白微乳、丹参酮微乳、丹酚酸微乳、丹参酮混悬液各给药组在注射垂体后叶素30min后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P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丹参复合微乳、丹参酮微乳、丹酚酸微乳和丹参酮混悬液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注射垂体后叶素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减少PCK、LDH活性及MDA的生成量、提高心肌组织SOD活性,且以丹参复合微乳疗效最为显著,具有优于丹参酮微乳、丹酚酸微乳的作用趋势,并优于丹参酮混悬液。结论微乳载药体系可明显促进丹参酮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治疗作用,丹参酮和丹酚酸复合可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丹红不同提取工艺对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硝酸铝—亚硝酸钠显色后以分光光度计在500nm测定总酚酸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色谱柱:DiamonsilC18柱(5um,250×4.6mm),流动相:甲醇—乙腈—甲酸—水(30∶ 10∶ 1∶59),检测波长:2...  相似文献   

12.
HPLC同时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丹参中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同一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梯度洗脱的方式,60 min内在同一谱中完成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结果:丹参酮ⅡA在0.006~0.01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收率为99.41%,RSD为0.92%;丹酚酸B在0.0192~0.2128 m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收率为99.30%,RSD为0.89%。结论:HPLC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以同时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高艳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1):18-18
近代从丹参中分离得到多种脂溶性菲酮类成分,如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等。此外,从丹参的水溶性部位还分离出原儿茶醛及一种具有生理活性的成分——丹参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更好地开发利用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方法 对质量分数95%丹酚酸B进行热解,热解产物经大孔树脂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液相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TLC、波谱数据以及MS鉴定产物结构。结果 分得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丹参素(1)、咖啡酸(2)、原儿茶醛(3)、紫草酸(4)、迷迭香酸(5)、丹酚酸A(6)、丹酚酸F甲酯(7)、丹酚酸C(8)。结论 首次报道丹酚酸B裂解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丹参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采用国产大孔树脂 ,Sephadex LH - 2 0对丹参注射剂及丹参饮片的温水浸提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 ,从中共分离得到丹参素及九个寡聚咖啡酸类化合物 .运用高分辨波谱对其碳、氢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并探讨了后生产物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中丹酚酸B对丹参素药动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别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以及丹参注射液外加丹酚酸B,血浆药动学研究中另外增加了丹参素组及丹参素外加丹酚酸B组,用LC/MS法测定血浆和心、肝、肾、肺等各组织以及尿液中丹参素的浓度。结果: 在丹参注射液中外加丹酚酸B能显著增加丹参素在大鼠血浆中的暴露程度,而在丹参素中外加丹酚酸B对丹参素的药动学行为却无显著影响,与丹参注射液组相比,大鼠给予丹参注射液外加丹酚酸B单体后,丹参素在肾脏的分布下降,在尿中排泄的减少,这可能是引起血浆药动学变化的原因之一。结论: 丹参注射液复杂体系存在的情况下,丹酚酸B对丹参素药动学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提示中药复杂成分间药动学相互作用与中药复杂体系整体性存在与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HPLC法同时测定中药丹参中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丹参中2种水溶性成分和2种脂溶性成分的方法。方法:HPLC-DAD法,采用Agilent Zorbax TC 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2%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5 min,30% B~40% B; 15~20 min,40% B~60% B; 20~25 min,60% B~90% B; 25~40 min,90% B。检测波长为281 nm,柱温:35℃。结果: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浓度分别在3.76~120.20 μg·ml-1 (r=0.999 9)、34.20~1 094.5 μg·ml-1 (r=0.999 9)、0.64~20.32 μg·ml-1 (r=0.999 9)、1.02~32.72 μg·ml-1 (r=0.999 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4种成分精密度试验RSD <1%。48 h内稳定性RSD<1%。加样回收率为99.72%~100.63%。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能同时测定丹参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几种加工和贮藏方法对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丹酚酸B和丹参素以及药材表面、断面颜色的影响,以寻找出丹参药材的最适加工和贮藏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晒干、烘干加工处理丹参药材;对加工后的药材分别采用常温贮藏、常温避光贮藏,分别贮藏0、1、2、4、6、9、12、18、24个月,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其中丹参酮IIA、丹酚酸B和丹参素的量,并观察药材表面、断面颜色。结果 40~80 ℃烘干对丹参药材中丹参酮IIA影响不明显;当温度高于60 ℃,对丹酚酸B造成明显损失;丹参素的量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有所增加;当干燥温度高于70 ℃,对丹参的表面和断面颜色产生影响。采用40~60 ℃烘干所得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的量及丹参的表面和断面色泽优于传统的晒干法。结论 从活性成分量的损失、药材外观色泽变化及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丹参药材的加工方法应以40~60 ℃烘干为宜,贮藏方法以常温避光贮藏不超过24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丹参总酚酸(TSA)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药剂学性质。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TSA脂质体,以包封率和粒径为指标,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处方,并对其表面特征、包封率、粒径、pH值、体外释放等性质进行考察。结果所得脂质体外观光滑圆整,分散性好,包封率为72.0%,粒径为(145.3±58.7) nm,pH为4.07,体外24 h累计释放46.8%,释放动力学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制备的TSA脂质体具有包封率高、粒径小、良好的缓释作用等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不同分离纯化工艺对丹参中酚酸类成分提取效率的影响。方法以丹参提取液中丹酚酸B和总酚酸转移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分离纯化工艺,并采用HPLC法测定各成分的量。结果纯化工艺确定为60%、80%乙醇醇沉两次,相应乙醇体积分数洗涤沉淀;醋酸乙酯和10%碳酸钠溶液交替萃取。结论水提醇沉和醋酸乙酯萃取法适合于丹参总酚酸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