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泊尔蒿草Kobresia nepalensis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和中亚的高纬度地区。作者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4个新的白藜芦醇低聚物nepalensinol D(1)、E(2)、F(3)和G(4),检测了它们对人拓扑异构酶的抑制活性。该植物干燥茎用甲醇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将剩余物混悬于水,依次用正己烷、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配。醋酸乙酯部位显示DNA拓扑异构酶抑制活性。将该部位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得到10个部位。将具有活性的部位7再经柱色谱法分离及HPLC精制,得到化合物2。另将具DNA拓扑异构酶抑制活性的部位8和9反复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旱生卷柏的化学成分。方法 旱生卷柏乙醇浸膏的水不溶物,以石油醚、氯仿依次提取,用硅胶柱色谱,以石油醚、石油醚-醋酸乙酯不同比例梯度洗脱,分离得到7种成分。结果 经理化和光谱分析确定了结构,分别是:二十四烷(I)、棕榈酸(Ⅱ)、大黄酚(Ⅲ)、大黄素甲醚(Ⅳ)、三十烷醇(V)、三十烷酸(Ⅵ)、大黄素(Ⅶ)。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I和Ⅲ~Ⅶ为首次从卷柏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作者建立了一种使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愈伤组织稳定而快速生长的方法,并通过对在多种不同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发现紫杉宁NN-11(2)具有显著的抗多药耐药性(MDR)。继之作者对该愈伤组织做进一步分析,得到了一个新的紫杉烷类化合物(1)。将冻干的愈伤组织依次用正己烷、醋酸乙酯和甲醇提取。醋酸乙酯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正己烷-丙酮梯度洗脱,得7个部位F1~F7。F5用正相HPLC分离,己烷-醋酸乙酯(2∶1)洗脱,得到化合物1和2。化合物1为白色无定型粉末,[α]D20+105.2°(c,0.08,CHCl3),分子式C33H…  相似文献   

4.
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亮叶巴戟天MorindalucidaBenth.在西非作为药用植物,用于治疗发烧、疟疾和止痛。有报道,该植物浸膏及从其中分离得到的蒽醌类化合物对疟原虫Plasmodiumberghei和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都有抗疟作用。本文作者研究了亮叶巴戟天叶子甲醇提取物的泻下作用。干燥叶粉末用甲醇索氏提取,提取液浓缩得固体浸膏。Wistar大鼠经口给与上述浸膏(12.5~100mg/kg)和胭脂红(1%),空白组经口给与10mL/kg生理盐水和胭脂红,对照组经口给与20mg/kg番泻叶和胭脂红。计算从开始给与胭脂红到第一次出现有颜色的粪便排泄物的时间,并且计算12h…  相似文献   

5.
Nakanishi  T  白桂昌   《医学教育探索》2006,(5):212-212
作者从石蝉草Peperomia dindygulensis Miq.全草中分得5个新的四氢呋喃木脂素(1~5)及4个已知化合物,研究了它们对3种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干燥、粉碎的该植物在室温下用甲醇超声提取3次。蒸干溶剂,剩余物悬浮于水后用己烷、醋酸乙酯和正丁醇分配。醋酸乙酯部位用硅胶柱色谱分离,以己烷-醋酸乙酯梯度洗脱得12个部位F1~F12,用硅胶柱色谱法与正、反相HPLC法对F8进行分离得到化合物1~5,均为浅黄色树胶状物。化合物1的分子式为C24H26O10,[α]D20-11.0°(c,1.690,CHCl3)。化合物2的分子式C24H26O10,[α]D20 17.8°(c,0.090,CHCl3…  相似文献   

6.
金钮扣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金钮扣根石油醚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钮扣根石油醚部位分到3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八烷酸、二十烷酸和β-谷甾醇;从醋酸乙酯部位得到对羟基苯甲酸和β-胡萝卜苷。结论二十八烷酸、二十烷酸、对羟基苯甲酸和β-胡萝卜苷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本文意在通过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抗疟原虫试验从鸦胆子中筛选抗疟药物。为了在体内试验前分离出具有抗疟原虫活性的天然药物,一般宜先用恶性疟原虫在体外做试验。为在体外做可靠的选择性抗疟原虫活性试验,作者采用哺乳动物KB细胞系(从人体鼻咽表皮样癌中得到)微量稀释。以植物提取物的IC_(50)值和分离所得化合物的IC_(50)值作比较抗疟原虫活性和细胞毒(KB细胞)活性,两值之比作为选择抗疟原虫活性的标准。比值小于1,则表示抗哺乳动物细胞活性大于抗疟原虫活性。鸦胆子为传统抗疟中药。一般用其水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开发了一种半自动抗疟试验法,用恶性疟原虫 Plasmodiam falciparum 体外吸收〔~3H〕-6-次黄嘌呤作为一种生长指示。从苦木科植物中得到的几种苦木味素(quassinoids)具有抗恶性疟原虫的活性,遗憾的是大多数苦木味素对哺乳类动物有较高的细胞毒性,但对其构效关系的初步研究表明活性和毒性所需的结构是不同的。 Khalid等曾用放射分析法试验了从苏丹传统药用植物中分离出的化合物,发现受试的21种化合物中,柠檬苦素葛杜宁(1imonoidgedunin)最为有效(其1C_(50)大约1μmol)。本文作者研究了早已发现的有体外抗疟活性的一些提取物,包括香附子Cyperus ro-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复方清肝明目汤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其活性成分研究提供化学研究基础。方法以水煎煮提取,石油醚萃取,石油醚部位以NaOH,HCl及氯仿萃取纯化,氯仿纯化液再以5%NaHCO3-氯仿及5%Na2CO3-氯仿CCD法粗分,最后用硅胶干柱分离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结果此两个单体化合物经MS、IR及1H-NMR鉴定为大黄素甲醚(physcion)和大黄酚(chrysophanol)。结论此两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青龙衣的抗真菌作用及其有效成分。【方法】用有机溶剂对青龙衣进行分离;观察青龙衣石油醚层及氯仿层提取物的体外抗真菌情况;经柱层析、薄层色谱等鉴定分离出的化合物。【结果】石油醚层及氯仿层均有明显的抗真菌作用;从青龙衣的石油醚层及氯仿层中分离得到了4个粉末,经鉴定为β-谷甾醇、齐墩果酸、脂肪醇、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齐墩果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结论】青龙衣具有抗真菌活性;β-谷甾醇和齐墩果酸可能为其抗真菌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1.
金莲木科植物金莲木Ochna integerrima Merr.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泰国的树木,其树皮在当地民间用作治疗消化失调的药物,植化研究表明它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抗疟筛选发现金莲木外皮的80%乙醇提取物有良好的抗疟活性(IC50为6.5〉g/mL);而其内皮提取物无此活性。作者从金莲木的外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具有显著抗疟活性(IC50为0.08μg/mL)的双黄烷酮化合物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米口袋不同萃取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肺炎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找到米口袋抗菌消炎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水煎法和65%乙醇浸渍法分别得到米口袋水提物总浸膏和醇浸液总浸膏,再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总浸膏进行萃取,得到米口袋的不同萃取部位,然后利用药敏纸片法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水煎液的石油醚部位对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肺炎链球菌中度敏感,水煎液的氯仿部位对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中度敏感,65%醇浸液的乙酸乙酯部位对枯草杆菌中度敏感,65%醇浸液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部位对肺炎链球菌中度敏感,且水煎液的石油醚部位对枯草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最强,米口袋65%醇浸液的氯仿部位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强。结论:米口袋抗菌消炎的有效部位主要是水煎液的石油醚、氯仿萃取部位及醇浸液的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  相似文献   

13.
作者发现黄花夹竹桃 Thevetia peru-viana Schum.乙醇提取物有强的抗 HIV-1活性(IC_(100)为1.56μg/mL)和强的抑制 HIV-1整合酶(IN)的活性(IC_(50)为12.0μg/mL),因此从该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研究了它们抑制 HIV-1IN 和 HIV-1逆转录酶(RT)的活性。该植物叶的乙醇提取物用己烷、氯仿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金丝桃属植物短柱金丝桃Hypericumhookerianum的化学成分,并通过药理实验寻找活性成分。方法在细胞毒筛选结果指导下,同步对短柱金丝桃的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经多次柱色谱、重结晶,得到纯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短柱金丝桃的有效部位中分离鉴定出7种化合物,分别是: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金丝桃苷(hyperin,)、黄芪苷(astragalin,)、螺内酯类化合物:金丝桃内酯A(hyperolactoneA,)和金丝桃内酯C(hyperolactoneC,)。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和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细胞毒试验发现,短柱金丝桃的氯仿及醋酸乙酯提取物、槲皮素及木犀草素具有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制备一枝蒿酮酸对照品的方法。方法原料用95%乙醇提取,浓缩成浸膏后用醋酸乙酯萃取。醋酸乙酯部位用100~200目硅胶柱色谱分离,用石油醚-醋酸乙酯(3∶1)梯度洗脱,收集样品进行HPLC分离制备。结果该法所得产品用HPLC归一化法定量,质量分数大于98%。结论本方法简便,产品质量高,一枝蒿酮酸产品可用做分析方法的对照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海南特有植物三叉刺Trifidacanthus unifoliolatus茎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硅胶柱色谱,对该植物茎的醋酸乙酯部位中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质谱及核磁等谱学方法确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并利用ORAC法测定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dalbergioidin(Ⅰ)、isoferreirin(Ⅱ)、染料木素(Ⅲ)、2'-methoxyl-genistein(Ⅳ)、芹菜素(Ⅴ)、山柰酚(Ⅵ)和香橙素(Ⅶ);且所有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结论 所有化合物都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抗氧化活性因结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狭苞紫花AsterfarreriSmithetJ.F.Jeffr.是传统藏药,“藏紫花”的原植物之一。功效清热解毒,用于治疗多种瘟病‘”。该植物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东线省区,资源丰富。其化学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为开发该植物资源,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7个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1提取和分离1.1提取:取狭苞紫花带根全革(采自甘肃漳县)粗粗3kg,用石油醚一乙醚一甲醇(1:1:1)冷浸后,浓缩,除糖、除蜡,再浓缩,得浸膏IO0g。1.2分离:取浸膏40g,用甲醇溶解后,过葡聚糖凝胶柱门。H-20),甲醇洗脱,分得非黄酮部分259,…  相似文献   

18.
植物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植物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方法 在紫金山和栖霞山采集的 18种健康植物中共分离得到了 1838株内生真菌 ,分属于 4 6个类群分别测定对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对药用植物络石活性菌株头孢菌Tj5R代谢产物进行富集与分离并进行活性追踪。结果 在检测的 2 33株内生真菌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菌实验中 ,15 6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对一种或多种测试真菌或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中 15株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在药用植物络石的活性内生菌株头孢菌Tj5R富集的固体发酵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的 8个化合物中有 3个化合物表现出抗菌作用 ,其中一个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为 1.95 μg/mL ,比阳性对照酮康唑 (MIC值 3.9μg/mL)活性要强。 结论 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普遍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小叶石楠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醋酸乙酯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羽扇豆醇(Ⅰ),β-谷甾醇(Ⅱ),白桦酸(Ⅲ),pyracrenic acid(Ⅳ),表儿茶素(V),胡萝卜苷(Ⅵ),野樱苷(Ⅶ)。结论 化合物Ⅰ,Ⅲ~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和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具有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0.
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分布很广,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都有分布,是一种传统中草药.据报道,欧亚旋覆花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3,4]、抗肝炎、抗肝损伤[5]、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旋覆花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并用8种肿瘤细胞:SK、ASPC、BG、HGC27、PANC、H466、Colon和Eca-109对得到的四部分萃取物进行抗肿瘤试验,发现氯仿和石油醚部分对不同细胞系在72 h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对其石油醚部分中的成分进行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是:蒲公英甾醇酷酸酯(Ⅰ)、β-香树脂(Ⅱ)、β-扶桑甾醇(β-rosasterol,Ⅲ)、豆甾醇(Ⅳ)、羽扇豆醇(Ⅴ)和ψ-蒲公英甾醇(Ⅵ),化合物Ⅱ~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