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毒中药是指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的药物。它们虽具有毒烈峻猛之性,却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支“奇兵”,是“治病攻邪”的良药。善用毒药者,多能取效于顽病瘤疾,不善用者,则祸见须臾之间。有毒止痛中药是有毒中药之一,目前对其应用和研究亦日见增多,许多顽固性疼痛经加用毒剧止痛药治疗,疗效显著。但因其毒性,多数医者仍不敢放服用之,而中药配伍的优越性就在于通过药物合理的有机结合,以达既提高药物疗效,又削弱其毒副作用之目的。笔者就有毒止痛中药配伍作一探讨,拟为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中药与其他药物一样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副作用,但其不良反应问题十分复杂,目前尚无有效的监测方法和评价不良反应和药物之间因果关系的标准。笔者仅对综合性医院中药药物使用后所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及监测方法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凡是具有强烈作用,可能引起某些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及具有毒理作用,可能导致中毒的药物,都属于有毒性的。一般所理解的中药毒性是广义的:泛指药性的一部分;古代本草及药典所标明的“大毒”、“有毒”、“小毒”就是指狭义的中药毒性。综上所述,可以分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即中药的不良反应,是中药作用于机体伴随着中药的治疗作用同时产生的对治疗疾病无关而对机体有害的一些作用。近来,常见一些中药制剂及含中药的其它商品的说明书或广告中,标明“纯中药制剂,无任何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无任何副作用”,“老少皆宜”等等。有古训曰:是药三分毒。汉代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的“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都说明了多数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并且,所谓无毒的药物,是指药性平和,在常用量下不能引起毒、副作用者,但用量过大或用之过久,也可能出现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媒体报道的增多,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中药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历代中医药学家在医疗实践中对中药的毒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了独到的中药药性理论。在目前常用中药中,毒性较大的品种只占少数,中药在应用时出现不良反应大多还是由于应用不当,临床上遵循中医药理论实施诊疗常常能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现将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阐述如下。1有毒中药成分有毒中药如马钱子中含有毒成分番木鳖碱,具有士的宁样作用;附子中的乌头碱、洋金花中的莨菪碱等成分具有很强的毒性,其中毒剂量与治疗…  相似文献   

6.
各种中药及其中药制剂在我国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病防病,历史悠久,成效显著,但其不良反应近年来也被进一步发现和认识。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有中药品种混乱或以假乱真,药物的固有毒性及用量不当,辨证失当、药不对证,炮制或煎煮不当,剂型或服用方法不当,疗程过长,造成蓄积中毒等。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中药应按质量合格、用量合适、用法合理的原则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引起的药源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草药引起不良反应报导很多,但大多数中药毒性较低,有毒中药相对毒性较大,其毒性作用性质各不相同.但其严重程度是随剂量的增加或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相似文献   

8.
使用毒性中药治病,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点。我国中药材品种繁多,各具有一定性能。其中对人体作用强烈或有害的中药分为大毒、小毒、峻烈性、燥性等。充分认识各种药物的有毒、无毒、大毒、小毒及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根据病情适当地选用毒性中药和确定用量,并通过适宜的方法减轻或消除其毒副作用,使临床应用安全有效。1$性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在常用毒性中药中,大多疗效高、毒性大,有效成分即毒性成分,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极易出现毒副反应。故须针对其性质,用相应之方法,把其对立作用统一到疗效方面上来。主要通过制毒在临…  相似文献   

9.
毒性中药是中医"治病攻邪"的常用药物,古代所谓的"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利用"毒"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毒性药物需减毒或去毒才能药用。故有毒药物的炮制是中药炮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由毒性中药导致的事件时有发生,强化毒性中药的炮制和使用成为广大医药工作者必要强抓的内容。减毒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去毒、水制去毒、加热去毒、辅料去毒、制霜去毒等。  相似文献   

10.
吴嘉瑞  常章富  张冰 《美中医学》2009,6(8):45-47,53
中国传统医药学历来重视药物的毒性与用药安全,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毒性理论。中药学中的“毒”与现代药学中的“毒”有着不同的内涵。所谓狭义的“毒”,即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所谓广义的“毒”有两种涵义,即药物的总称和药物的偏性。确定中药有毒无毒的依据可归纳为三点,即含不含有毒成分,整体是否有毒和使用剂量是否适当。中药的有毒与无毒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应辨证看待中药的毒性。  相似文献   

11.
中药是有毒的,中药无毒、无副作用是不正确的。中药引起的中毒类型一般包括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八个方面。引起中药毒性反应的原因有:炮制不当、超量或长期应用导致蓄积中毒、药证不符等七个方面。但多数是由于使用、配伍不当引起的。在研究中药毒性过程中注重中药毒性与中药规范化使用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中药品规范化使用方面现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中药品质量不规范;二是用药不规范;三是用药量不合适。中药是有毒的,有毒的中药在正确使用情况下也会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关键是控制好用量和使用方法,做到用药规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有毒中药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有毒药物使用剂量。方法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中药用量范围,收集本院门诊2012年4—6月的中药处方3387张,对处方中含有的29种常用有毒药物的实际用量进行分析。结果 3387张中药处方中,涉及有毒药物的处方1383张,29种有毒药物与《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相比较,存在超剂量使用的处方1 111张。结论处方中有毒中药超剂量使用现象较多应引起注意,临床应合理应用有毒中药以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中药的深入了解,中药的毒性和安全性备受关注。在中药所致毒性的范畴中,肾毒性是重中之重,因此,降低中药的肾毒性对于合理使用中药具有重要意义。药物转运体在药物的跨膜转运中起着关键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其中,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ATs)主要表达于肾组织,负责阴离子和两性离子有机分子的跨膜运输。诸多中药成分能够影响OATs的表达或功能,从而改变药物在肾脏的分布,致使有毒物质蓄积,最终引发肾毒性。从OATs在肾脏中的作用、OATs参与转运的肾毒性中药及调控OATs表达的中药等方面对肾脏OATs介导的中药肾毒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现在,在一些含中药制剂的产品说明及广告媒体中,许多产品标上了“纯中药制剂,无任何不良反应”的字样。其实,中药的不良反应与中药的治疗作用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机体的两种反应。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根据中药的性能和毒性大小,将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指出中品“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品“多毒、不可久服”。今人取用入药的中药已达784种,它们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应增高。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时常出现,中药的安全性问题也逐渐被提上了日程。因此,研究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理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临床使用历史,人们普遍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服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以及有些商家(药品或保健品)打出“纯中药,纯天然,绝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广告。其实这都是一些片面、错误地认识。由于药物本身具有两重性,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神农本草经》记载:是药三分毒。《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古代《本经》把中药分上、中、下三品之分,上品药之养命,120种,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药之养性,120种,无毒或轻微毒,多为补养兼攻治疾病;下品药125种,多有毒,不可多服、久服,属寒热、破积聚药物,主治病。古代医家均注意到用药适而可止,以防毒副作用。近些年来,随着中药临床的广泛应用,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高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广泛认识,本文就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等综述如下。1中药不良反应概念中药不良反应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药物或代谢产物作用于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发生的非治疗反应,中药不良反应通常称为中药的毒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和中毒反应。2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2.1中药本...  相似文献   

16.
中药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和西药一样 ,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没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就不是药物 ,不可能起到治疗作用。凡是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都有毒性 ,药物与毒物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只是剂量不同而已。这就是中药有不良反应 ,甚至可引起药源性疾病的物质基础。药物的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WHO(1972年 )将 ADR定义为 :药物在常用剂量下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体疾病 ,或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时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药物反应。我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药物不良反应定义为 :药物在…  相似文献   

17.
中药毒性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的祖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一些药物对人体有毒,将中药毒性分为大毒、有毒、小毒3级,并认为中药毒性有广义之毒和狭义之毒之分。近代,人们对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及中毒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中药肾毒性的认识。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品种、炮制、剂量、配伍及环境等因素。要防止中药的毒性作用,一方面需加强药政管理,另一方面要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医务人员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同时要让患者掌握正确的煎煮及服药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药炮制是一门传统的中药制药技术,通过炮制技术,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可以降低毒性、增强疗效、改变药性、便于调剂制剂等。中药的炮制解毒技术是对有毒中药可以安全应用于临床的一大创举,它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并扩展药物临床应用的范围。通过对有毒中药在中医药古籍文献的记载和炮制技术整理,并对它们现代国内外前沿研究文献的归纳和分析,在毒性中药的毒性分级、毒性作用部位及毒性成分、炮制解毒技术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总结,同时提出采用相同炮制技术进行解毒的有毒中药具有共性的炮制解毒规律的理论,以期为有毒中药的炮制解毒技术及炮制解毒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伏醒 《农垦医学》2006,28(3):195-197
中药注射剂是在传统的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加工而成的无菌制剂。具有作用迅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因而应用广泛。这对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具有推动作用。但在长期大量使用过程中,逐步发现了一些不良反应。为使临床能更好地使用中药注射剂,了解其使用现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2004年。2005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减少或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毒性、过敏、副作用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