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目的:利用微波技术,最大程度的提取茯苓多糖.方法:首先对微波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溶媒量及微波功率进行单因素考察,确定最佳的因素范围,而后对以上4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得到微波提取茯苓多糖的最佳工艺.结果:茯苓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80℃,提取40 min,溶媒量1∶30,微波功率600 W.结论:该方法提取速度快,效率高,工艺稳定,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微波辅助提取黄精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精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入药。本品性平,味甘;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黄精多糖是黄精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抗病毒、降血糖等作用。目前,黄精多糖的提取工艺多为传统的水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提取方法,具有受热均匀、快速、安全、高效等优点,已被应用于多种活性成分的提取。但是,微波辅助技术提取黄精多糖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黄精多糖,并与传统的水提取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金蝉花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以金蝉花多糖常规提取为基准,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优化微波辅助提取实验条件,借助苯酚一硫酸显色法测定样品多糖含量.结果:优化后多糖得率最高为2.9644%,相对传统沸水提取法,提取时间缩短了一半,多糖得率提高49.4%.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法应用于金蝉花多糖的提取能够缩短时间,提高多糖得率.  相似文献   

4.
由于多糖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及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多糖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日益活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药用多糖的提取技术已成为多糖研究的一个新热点。现有多糖提取工艺,多为传统的热水浸提法或有机溶剂(如乙醚、乙醇、石油醚等)脱脂后热水浸提法。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简称微波提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受热均匀、快速、高效、安全、节能等优点,已被应用于多种植物成分的提取[1]。近年来在药用多糖提取方面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微波提取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着重综述该技术在…  相似文献   

5.
茯苓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药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针对茯苓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定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优化苦瓜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利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料液比、微波功率以及提取时间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微波辅助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413.10W,提取时间14.35min,料液比l∶19.22(W∶V)。多糖的平均提取率达到4.798%,与预测的理论值4.819%相差甚少。结论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工艺提取苦瓜多糖所得到的条件参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茯苓多糖的提取及纯化方法。方法将新鲜茯苓进行粉碎、脱脂、水提、碱提等步骤提取纯化茯苓多糖。结果经过提取纯化可以得到茯苓多糖,并不合蛋白杂质。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为进一步研究茯苓多糖水解特性,抗肿瘤的药理作用和制剂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茯苓水溶性粗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茯苓水溶性多糖提取率为参察指标,以水为溶剂,选取粉碎力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醇沉浓度、浓缩倍数、醇沉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在综合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水提和醇沉工艺进行优化设计,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茯苓水溶性多糖最佳的水提醇沉工艺为:过60目筛、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100 min,提取1次,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12,醇沉浓度为80%,静置12 h,过滤,滤饼用体积分数80%乙醇洗涤,60°C减压干燥。结论:此工艺成本低、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茯苓药材及饮片粗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以香菇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对香菇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和加热温度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得到了微波法提取香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800 W,辐射时间15 min,加热温度80℃.通过实验结果发现,微波法具有节能、省时、操作便利和提取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提取黄芪中多糖的最佳方法和工艺参数。方法比较微波、超声、碱水、酶法、加热回流提取黄芪,对其中最佳的微波提取法的工艺条件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以最佳工艺条件为基础进行放大实验。结果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提取,控温70℃,提取3次,每次10 min。该工艺条件同样适用于放大实验,与小试试验的条件一致。结论优选的黄芪多糖微波提取法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1.
茯苓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茯苓P oria cocos的化学成分,从中寻找有重要生物活性及药用前景的天然产物。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RP-18,Sephadex LH-20及M C I等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茯苓的提取物中共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分别为:麦角甾-7,22-二烯-3β-醇(Ⅰ)、胡萝卜苷(Ⅱ)、茯苓酸(Ⅲ)、3β-乙酰基-16α-羟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Ⅳ)、3,β16α-二羟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16α-羟基-3-羰基-羊毛甾-7,9(11),24(31)-三烯-21-酸()、3β-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1-酸()、3β-对羟基苯甲酸去氢土莫里酸()、3β,16α-二羟基-羊毛甾-7,9(11),24-三烯-21-酸()、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L-尿苷()、柠檬酸三甲酯()、(R)-苹果酸二甲酯()。结论化合物和~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茯苓原生质体制备及其再生条件。方法采用不同菌龄、酶液浓度、酶解时间、稳渗剂对茯苓原生质体产率及再生条件进行研究。结果不同菌龄、酶液浓度、酶解时间、稳渗剂对茯苓原生质体产率及再生产生不同影响。结论Z10-2原生质体制备时菌丝最适菌龄为72 h,酶液浓度为3%,稳渗剂以0.5 m o l/L的甘露醇为佳。Z10-3原生质体制备时菌丝最适菌龄为56 h,酶液浓度为3%,稳渗剂以0.6 m o l/L的甘露醇为佳。Z10-2和Z10-3原生质体均以甘露醇作稳渗剂再生率较高,其最佳浓度为0.6 m o l/L。在该条件下Z10-2原生质体再生率为7.5×1-0 3,Z10-3为1.3×10-2。  相似文献   

13.
用尿素溶液作为天然水不溶性多糖的提取溶剂,以苯酚—浓硫酸作显色剂,在波长490nm下对七个不同产地的茯苓样品进行了多糖的含量测定,其含量范围为81.9%~88.3%。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筛选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最适复合药性培养基,并对复合药性发酵茯苓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在不同复合药性培养基中进行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测定其胞外多糖和菌丝体产量。根据复合药性发酵茯苓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进行提取分离和定量测定。结果 在发酵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75%薏苡仁和枸杞子组成最适复合药性培养基,茯苓菌丝体干质量达14.29 g/L,茯苓胞外多糖达8.22 g/L。药性发酵茯苓中总多糖、总糖、总灰分、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5.35%、45.73%、4.79%、21.43%。结论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中药材组成的复合药性培养基对茯苓摇瓶液体发酵有较大影响,为其液体发酵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Withthedevelopmentofimmunosuppressants ,rejectionoftransplantedallograftsisnolongeranobstacletoorgantransplantation The goalofimmunosuppressivetherapyaftertransplantationisnotonlytoprolonggraftsurvival,butalsotoimprovethequalityoflifeofthe graftrecipient 1 Butdespiteprolonging graftsurvival,immunosuppressantscurrentlyavailablearestillnotsatisfactory :theyhavetoxicpropertiesandproducetoomanysideeffectsintherecipient 2  Therefore ,therehavebeencontinuouseffortstofindnew ,potent,yetlesstoxici…  相似文献   

16.
中药茯苓和银杏叶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气相色谱法 (带电子捕获检测器 )对现阶段中药茯苓和银杏叶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进行分析研究。测定结果显示 ,茯苓中六六六和 DDT的总量分别为 0 .0 0 5 6 μg/g和 0 .0 176 μg/g;银杏叶中六六六和 DDT的总量分别为0 .0 893μg/g和 0 .0 2 6 9μg/g。结果表明 :中药茯苓和银杏叶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对粮食规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中药茯苓菌落褐变的相关基因,为进一步验证茯苓菌丝褐变相关基因及探讨其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对茯苓正常与褐变菌丝体共4个样品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并与茯苓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并基于比对结果进行各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到12 383个转录本,发掘新基因1 017个,其中260个得到功能注释;发现正常菌落与3个不同程度褐变菌落有336个共同差异基因。【结论】茯苓菌落褐变的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系列差异表达基因,部分基因的表达量倍数差异达到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它们的相关功能值得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快速液相色谱LTQ-Orbitrap质谱联用技术对茯苓95%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色谱分离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3μm,150mm×2.1mm)色谱柱,以0.1%甲酸(A)-乙腈(B)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通过一级和二级质谱分析并结合质谱碎裂规律及特征碎片信息,并通过比对对照品数据及相关文献,从茯苓95%乙醇提取物中初步分析了42个化学成分。结论本方法分离度良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茯苓中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并有助于对茯苓进行进一步的活性成分研究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确定羧甲基化改性茯苓粉的工艺参数,提高茯苓粉的水溶性和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范围。方法 以茯苓全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羧甲基化改性获得最大产物取代度的条件,并对改性产物的水溶性进行评价。结果 当反应介质为85%乙醇溶液,反应温度50 ℃,先碱化反应2 h后醚化反应6 h,碱酸用量摩尔比控制在2.5∶1~3∶1时,反应产物达到最大取代度,且改性粉水溶性有很大提高。结论 利用乙醇反应介质、两次加碱法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工艺生产改性茯苓粉是可行的,其水溶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优化茯苓三萜类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建立茯苓三萜类成分的指纹图谱.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A)-0.1%(体积分数,下同)H3PO4(B)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2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不同来源的13批茯苓样品均标示出19个三萜类成分共有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13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925~0.997,提示茯苓三萜类成分质量较稳定.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茯苓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