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络蠲痹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ESR、CRP及免疫球蛋白(Ig A、Ig M)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风湿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通络蠲痹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F、ESR、CRP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RF、ESR、CRP、Ig A、Ig M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RF、ESR、CRP、Ig A、Ig M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通络蠲痹汤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骨颗粒治疗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R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予来氟米特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重骨颗粒,2次/d,餐后1h用温水冲服10 g,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和患者数据指标常规评估值3(RAPID3)变化,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血清钙(Ca2+)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的水平。结果:中医临床有效率观察组(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其中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和晨僵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腰膝酸软和眩晕耳鸣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观察组ESR、CRP、RF、GPI、DAS28评分和RAPID3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血清Ca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其中ESR、CRP、GPI、DAS28评分、RAPID3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RF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Ca2+...  相似文献   

3.
针药综合疗法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药综合疗法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8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4例(采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外用的针药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75例(采用消炎痛片和雷公藤总甙片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ESR、CRP和RF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2组治疗后ESR、CR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0.3%,不良反应较少,对照组有效率为82.6%,不良反应较多,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综合疗法能有效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较少,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疗效。方法将40例我科收治的气血两虚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再造生血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DAS28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RF、ESR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两组疗效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型的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降低RF、ESR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术附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7.5mg Biw,白芍总苷0.6g Tid,美洛昔康7.5mg Bi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枝汤加术附加减中药口服,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ACR20改善率、DAS28评分、实验室指标(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RF、CRP、ESR、抗CCP抗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RF、CRP、ESR、抗CCP抗体及DAS28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RF、CRP、ESR、抗CCP抗体及DAS28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CR20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太阳少阴病方剂桂枝汤加术附加减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症状、降低疾病活动相关指标,且能减少常规抗风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方活络通痹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验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RF、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各项指标下降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络通痹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血清铁蛋白与RA疾病活动性、C反应蛋白(CRP)及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的关系.方法 入选RA患者68例,健康对照60例,分别检测血清铁蛋白、抗CCP抗体、CRP,RF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记录RA患者的临床资料,疾病活动性以DAS28评分表示.分析RA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DAS28评分、CRP、抗CCP抗体和RF的关系.结果 11.8%的RA患者血清铁蛋白升高;RA患者血清铁蛋白平均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t=11.79,P<0.01);重度活动组(DAS28>5.1)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和缓解组(DAS2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铁蛋白水平与DAS28评分和CRP成正相关(r=0.485,P<0.05和r=0.633,P<0.01),与抗CCP抗体和RF无相关性(r=0.211,P>0.05和r=0.157,P>0.05).结论 血清铁蛋白水平反映了RA患者的疾病活动状态,是除CRP外的又一个评价RA疾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和佐剂性关节炎(AA)湿热证大鼠模型,观察新风胶囊(XFC)联合黄芩清热除痹胶囊(HQC)改善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患者感受(SPP)的作用。方法纳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RA湿热痹阻证患者208例,填写SPP评分量表,运用关联规则分析XFC联合HQC对SPP、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复制AA湿热证大鼠模型,观察XFC+HQC对AA大鼠体质量(W)、足跖肿胀度(E)、关节炎指数(AI)及炎症指标的影响。结果 (1)与正常组相比,RA湿热痹阻证患者湿热痹阻证候积分、脾虚湿盛证候积分、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补体C4均显著上升(P 0.05)。经XFC联合HQC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A湿热痹阻证患者DAS28评分与RF呈正相关(P 0.05),湿热痹阻证候积分与IgA、IgG、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AB)、脾虚湿盛证候积分呈正相关(P 0.05),SAS评分与ESR、RF、C3呈正相关(P 0.05)。(3)关联规则分析显示,XFC+HQC与湿热痹阻证候积分、SAS、DAS28评分、ESR、CRP、IgG改善的支持度均大于70%、置信度均大于80%、提升度均大于1。(4)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AA湿热证模型大鼠W、白细胞介素10(IL-10)显著下降(P 0.05),E、AI、CRP、R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显著升高(P 0.05);经XFC联合HQC治疗后,指标显著改善。结论 XFC联合HQC可以降低RA湿热痹阻证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及AA湿热证大鼠关节肿胀及炎症指标,从而改善RA患者SPP,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蠲痹补肾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蠲痹补肾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关节疼痛度)治疗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治疗后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蠲痹补肾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显著改善关节压痛、肿胀、晨僵、关节疼痛度及ESR、CRP、RF、抗CCP抗体水平,抗炎及免疫抑制效果比单用甲氨蝶呤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与RA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于该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RA患者80例,根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将患者分为缓解组(20例)、中度活动组(30例)、高度活动组(3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DD、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并分析DD与CRP、ESR及RF的相关性。结果各RA患者组血浆DD、CRP、RF水平及ES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A中度组患者及重度组患者DD水平与CRP、ESR、RF呈正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血浆DD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评价病情活动度的敏感指标呈正相关,提示DD水平与R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0例RA患者(RA活动组110例,RA缓解组50例)和30例健康体检人群(健康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测定其血清补体C1q水平,同时检测与RA疾病活动度相关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环瓜氨酸肽(CCP)的表达,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RA活动组C1q、ESR、CRP水平高于RA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A缓解组与健康对照组C1q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CRP与C1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RF阳性率高于RA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P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与RA缓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q与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C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q、ESR、CRP、RF与28-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分数(DAS28)呈显著相关(P0.05),CCP与DAS28无显著相关。结论补体C1q与RA活动度呈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价RA活动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甲氨蝶呤和雷公藤多苷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实验室指标C反应蛋白(CRP)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DAS28指数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值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压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比对照组少,晨僵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CRP、ESR水平、DAS28指数及VAS分值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比对照组(66.67%)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缓解疼痛,提高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7例RA患者(观察组)及90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根据RA疾病活动指数,将观察组分为高活动期组(56例)和低活动期组(41例),比较各组RDW、ESR、CRP及RF水平,并分析RDW与ESR、CRP、RF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RDW、ESR、CRP及R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活动期组RDW、ESR、CRP及RF水平均显著高于低活动期组(P0.05)。RDW与ESR、CRP及RF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2、0.270、0.292,P0.05)。结论 RA患者RDW变化显著,且与ESR、CRP及RF呈正相关,其可为RA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和分析骨瓜提取物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100例活动期R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骨肽注射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晨僵时间、疾病活动性评分-28(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血液指标、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对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晨僵时间、DAS28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216、4.786、3.658,P〈0.05),ES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4.538,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液及肝肾功能指标、治疗期间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总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37~0.728,χ2=0.122~1.010,P〉0.05)。结论 应用骨瓜提取物辅助治疗RA,可显著缓解患者受累关节的疼痛、压痛、肿胀、运动受限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非类风湿性结缔组织病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RA)54例(其中活动期30例,非活动期24例),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抗体的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Anti-CCP抗体的浓度;用魏氏法测定血沉结果。比较了活动组和非活动组两组间Anti-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有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各组的RF、Anti-CCP抗体指标与ESR、CR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RF对RA的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55%;Anti-CCP抗体对RA敏感性为51.9%,特异性为97.5%;活动组与非活动组Anti-CCP抗体与ESR、CRP呈正相关(P<0.05);活动组的RF与ESR、CRP呈正相关(P<0.05),而非活动组RF与ESR、CRP无相关性(P>0.05)。结论Anti-CCP抗体的敏感性较RF低,但特异性比RF高;Anti-CCP抗体比RF更能反映出RA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变化,且变化情况与CRP、ESR有一定的平行关系,可作为病情改善和恶化情况的判断,治疗有无效果的观察指标,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贺超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3):3485-3487
目的 研究托法替布联合中药协定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托法替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独活寄生汤颗粒剂口服。分析不同治疗方案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价表(DAS28)评分、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28个肿胀关节数、28个压痛关节数、VAS疼痛指数、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浓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DAI、DAS28、CDAI及VA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DAI、DAS28、CDAI及VAS得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P、RF与ES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法替布联合独活寄生汤口服治疗难治性RA效果肯定,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更好的控制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降低类风湿因子水平,临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相关炎性因子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RA患者110例、痛风患者50例及正常对照者50名,检测其RDW、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及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等实验室指标。以疾病活动指数(DAS)285.1和2.6~3.2将RA组分为高活动期组(60例)和低活动期组(50例),分别比较各项指标的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痛风组、RA低活动期组、RA高活动期组RDW、CRP、ESR、抗CCP抗体、RF依次升高(P0.01)。RA患者骨损伤发生率为60.9%,骨损伤组RDW、ESR和CRP明显高于无骨损伤组(P0.01)。RA患者中高滴度抗CCP抗体(300 RU/mL)、RF(200 IU/mL)者骨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 RDW及高滴度抗CCP抗体、RF可作为RA疾病活动程度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表面活性蛋白(S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RA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将RA患者分为活动组(DAS28评分2.6分)94例,非活动组(DAS28评分≤2.6分)62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SP、GDF-15水平,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检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分析SP、GDF-15水平与DAS28评分、CIMT,以及AIP、RF、CRP、ESR、anti-CCP的关系。结果活动组、非活动组血清SP、GDF-1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组血清SP、GDF-15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组(P0.05)。活动组RF、ESR、CRP、CIMT、anti-CCP、AIP值明显大于非活动组(P0.05)。活动组SP水平与ESR、CRP、RF、anti-CCP无相关性(P0.05),GDF-15水平与ESR呈正相关(P0.05),与CRP、RF、anti-CCP无相关性(P0.05)。非活动组SP、GDF-15水平与ESR、CRP、RF、anti-CCP均无相关性(P0.05)。RA患者SP水平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CIMT、AIP无相关性(P0.05),GDF-15水平与DAS28评分、CIMT及AI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SP、GDF-15水平均与疾病活动度具有一定关系,且GDF-15对RA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与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20例RA患者纳入观察组,20例非RA患者纳入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20例RA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FSTL1水平;魏氏法测定患者治疗前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透射比浊测定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抗CCP抗体,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评分。用免疫印迹法测定两组被试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中FSTL1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FSTL1水平与ESR、CRP、RF、抗CCP抗体及DAS28呈较好的相关性(P<0.05);观察组关节组织FSTL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STL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FSTL1可作为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新炎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祛风蠲痹汤治疗风寒湿挟瘀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用祛风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例,检查关节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并评定疼痛指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以及检测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晨僵时间、疼痛指数、压痛指数、肿胀指数、ESR、CRP、RF均显著下降(P<0.01),握力显著提高(P<0.01),疗效近期控制2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3%。结论:祛风蠲痹汤对于治疗风寒湿挟瘀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