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76例肝胃不和型FD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予内服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外用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治疗,均治疗4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5%(P0.05);两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FD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廖仲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3):1043-1043,1045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高慢性胆囊炎的诊治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的61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以同期采用常规西医药治疗的57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统计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35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16%;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7.1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柴胡疏肝散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荥阳市中医院收治的肝气犯胃型胃痛患者166例,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83例。两组均行西医治疗,研究组加用柴胡疏肝散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18%高于对照组的7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疗效确切,有助于减轻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医辨证符合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肝胃气滞型胃溃疡及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由于肝胃气滞所致的胃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组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耳穴贴压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1.7%;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1年复发率分别13.7%和19.2%,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气滞型胃溃疡效果优于西药治疗组,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肝气犯胃型消化性溃疡患者13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70例)和实验组(6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方,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柴胡疏肝散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肝胃不和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为CSG肝胃不和证患者,共89例,收治时间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替普瑞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柴胡疏肝散,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SG肝胃不和证中医症候评价标准各项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4%,较对照组18.2%明显下降。结论中药柴胡疏肝散结合常规西药治疗CSG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6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使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治愈率为4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治愈率为25,40%。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肝胃不和证的疗效。方法选择某院2016-01—12收治的CSG肝胃不和证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柴胡疏肝散。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痛、反酸、嗳气、呃逆、次症5项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观察组胃痛、反酸、嗳气、呃逆4项主症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2.0%,对照组复发率1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结合常规西药治疗CSG,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且作用时间长,复发率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医辨证符合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选取收治的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6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1.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柴胡疏肝散加域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较常规西药多潘立酮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52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104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全部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水煎剂,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有效2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54%。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25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59.62%。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胆囊炎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益黄散化裁加减(陈皮、丁香、青皮、炙甘草、焦三仙等),对照组应用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顺气药膳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导致胃脘痛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由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胃脘痛伴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减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顺气药膳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8.9%;观察组疗程约(19.1±4.44)d,对照组治疗疗程约(27.6±6.92)d,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顺气药膳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效果优于单纯中药组,且疗程缩短。2组的睡眠质量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均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煎剂,日1剂,早晚各服1次。结果:治愈65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8%。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能有效地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确切,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患者12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用加味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独采用常规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独西医治疗对比,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五苓散加减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将4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注意休息、调节饮食和保肝护肝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服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加五苓散加减方。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柴胡疏肝散加五苓散加减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效果满意,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瓜蒌皮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合并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及他汀类调脂药物等;治疗组30例在上述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瓜蒌皮注射液8 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连续治疗710 d,观察心绞痛、心衰、中医证候等变化情况。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心衰疗效: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显效率80.00%;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显效率53.33%: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皮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合并心衰患者能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提高活动耐量、缓解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将确诊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8例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B组37例予黛力新早晨、中午各1片,C组40例予柴胡疏肝散+黛力新联合治疗,共治疗8周,在4周及8周时观察疗效。结果:C组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有效率达97.5%,与A和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下降,C组效果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优于单独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90例肝气郁结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抑郁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