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C.C)病在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流行较为广泛。C.C可在人体的肌肉、内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各处寄生引起C.C病。尤其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寄生时,可引发癫痫发作,以及脑局灶性症状、精神症状及颅内压增高等[1]-系列严重反应。目前,对于囊虫病的诊断及检查仍以检出血清或脑脊液中特异性抗体和(或)抗原做为重要的辅助诊断,为了对囊虫病的免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抗血清,我们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抗猪囊尾蚴单克隆抗体,使囊尾蚴病的特异性免疫诊断成为可能。 作者用猪体内猪囊尾蚴制得尿素溶性抗  相似文献   

2.
人体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系有钩绦虫(Taenia Solium)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疾病;寄生于猪则引起猪体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Cellulosae),或称猪囊虫  相似文献   

3.
脑囊虫病又称囊尾蚴病、脑猪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人体吞服链状绦虫(猪肉绦虫)的虫卵或猪绦虫病人呕吐时虫卵逆流入胃,在十二指肠处六钩蚴脱出钻入肠壁,经血液循环进入脑膜、脑实质、脑室等处,引起临床症状。本文收集了21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脑囊虫病患者的CT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基于IgY的双抗体夹心ELISA用于囊尾蚴病的诊断.方法 制备并纯化抗囊尾蚴循环抗原(CA)卵黄抗体(IgY),建立以抗CA的IgY为捕获抗体,酶标记抗CA的单克隆抗体1A5为检测抗体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共检测样品450份,并与捕获抗体和检测抗体均为单克隆抗体的ELISA法比较,验证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实用性.结果 成功制备并鉴定了特异性IgY抗体,建立了基于Igy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体系.IgY-ELISA和双单抗-ELISA检测囊尾蚴CA的灵敏度分别为8.3 μg/L和13.9 μg/L.IgY-ELISA检测囊尾蚴病患者血清与脑脊液的CA阳性率分别为100% (139/139)与89.5% (17/19),囊尾蚴病猪血清的阳性率100% (222/222),健康人与健康猪血清的阴性率为100%.结论 建立的基于lgY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囊尾蚴CA用于囊尾蚴病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囊尾蚴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48例脑囊虫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是猪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脑内所引起的疾病。版纳地区傣族群众有食“剁生”的习惯,(即将生猪肉剁碎、添以盐、佐料食用)。因此,人群易感机会较多。笔者搜集我院2 0 0 0~2 0 0 3年间经MRI诊断的4 8例脑囊虫病患者对其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6.
囊尾蚴病是一种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也是东南亚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区的地方性流行病。神经囊尾蚴病可引起各种各样的神经症状,伴或不伴局部性体征的癫痫是最常见的表现,乃由于颅内压升高和脑膜脑炎的综合征所引起的。成人患者常有脑积水表现,儿童患者则较少发生。直到近十年,这种潜在难治的感染限制了对其并发症的治疗;如控制癫痫的抗惊厥药,治疗继发于脑水肿的颅内压升高而使用的皮质类甾醇,解除脑积水的脑室腹膜腔分流术,手术摘除大囊肿等。  相似文献   

7.
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寄生虫病。其发生是猪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脑内引起的继发性炎症,可造成颅内压增高、癫痫发作、智能减退,严重者可致死。占囊虫病的60%-80%。我们收治了1997年11月至2000年11月我科住院的70例脑囊虫病患儿,治疗以吡喹酮驱虫为主,辅以  相似文献   

8.
已知补体具有溶解免疫复合物的功能,称补体介导的溶解免疫复合物的活性(Complement mediated Re-lease Activity of Immune Complex,CRA),该作用必须有旁路途径激活的 C_3参与才能实现。以往我们曾报道,人体感染囊尾蚴后,患者血清 C_3含量明显减少,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水平显著增高。而 CRA 功能在脑囊尾蚴病中的变化,未见有关资料。为此,本文实验观察了37例脑囊尾蚴病患者 CRA 功能,以探讨 CRA 在机体抗囊尾蚴免疫机理中的作用。1 材料①试验皿清:采自37例脑囊尾蚴病患  相似文献   

9.
人体寄生虫的原虫、蠕虫和昆虫,有不少寄生于人眼,引起眼寄生虫病。金大雄(1957)曾总结我国人眼部的寄生虫共有七种。绦虫三种:裂头蚴、猪囊尾蚴和棘球蚴;线虫二种:结膜吸吮线虫和刚棘腭口线虫;昆虫二种:蝇  相似文献   

10.
猪带绦虫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引起猪带绦虫病.幼虫(囊尾蚴)寄生在人的皮下、肌肉、脑、眼等组织中,引起囊虫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猪囊尾蚴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其FOXP3的表达情况,探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猪囊尾蚴感染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1例猪囊尾蚴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的含量,同时观察CD4+CD25+T细胞中表达FOXP3群体的百分含量。结果囊尾蚴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为6.11%,较正常人(3.94%)明显升高(P<0.05);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表达FOXP3的细胞百分含量为15.67%,与正常对照组(11.0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猪囊尾蚴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显著升高,表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猪囊尾蚴感染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2.
陈琍  黄丽华  杨颖丽  张国平  胡秀荣 《河北医药》2007,29(11):1257-1257
囊虫病是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在人体组织所引起的疾病,其中以侵犯脑组织引起的脑囊虫病最为严重,2003年至2006年我科通过脑脊液和血液的免疫学检查早期诊断儿童脑囊虫1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门诊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丸)和对照组(乳癖消片)各50例,疗程为2个月经周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0%,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大黄(蔗虫)虫丸加小金九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正>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免疫介导、临床上具有复发或单向病程、选择性损伤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东方人中视神经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好发部位。在日本以复发性视神经炎和  相似文献   

15.
猪囊虫病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人体组织所引起的疾病。囊尾蚴可侵犯人体各种脏器,引起相应症状 ,其中以侵犯脑部最为严重。脑囊虫病临床多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癫痫,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脑囊虫病报道甚少。收集我院1993年3月至2000年11月临床有关病例10例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诊断标准:采用1986年钟惠澜主编的《热带医学》有关脑囊虫病的诊断标准[1],进行头颅CT、血及脑脊液囊虫相关检查以确诊 ;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第二版.(CCMD -2)有关脑实质性精神障碍诊断…  相似文献   

16.
以猪囊尾蚴液为抗原,用ELISA检测脑囊虫病,其光吸收值的平均值为0.754±0.386,OD≥0.3者判断为阳性,阳性率为95.3%(164/172)。假阴性率为4.7%(8/172)。其它寄生虫病人血清72份,正常人血清50份,均未出现交叉反应,其光吸收值的平均值分别是0.178±0.066和0.109士0.055。结果表明ELISA对脑囊虫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其检测脑囊虫病人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7.
猪囊尾蚴病又称为猪囊虫病(俗称囊虫病),是一种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其主要传染源为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猪囊虫病以眼和脑部的发病率较高,发生于肝脏的报道罕见,发生于肝圆韧带者未见报道,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猪囊尾蚴病,又称囊虫病。在我国分布较广,根据我们收治患者的地理分布,表明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青海、西藏、云南和北京都有该病存在。猪囊尾蚴进入人体,特别是入侵脑部和眼部,可引起癫痫、精神障碍、白痴、失明、甚至造成死亡等严重后果。但长期以来,该病无确切有效的病原治疗方法。1975年,Seubert等合成了广谱抗蠕虫药—吡喹酮,迄今已用于治疗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绦虫病和囊虫病等。1978年,我们  相似文献   

19.
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是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霉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脏,并可侵犯其它内脏器官。中枢神经(CNS)隐球菌病多呈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吡喹酮诊断性抗囊尾蚴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给予特效抗囊尾蚴药物吡喹酮50mg/(kg·d),分3次口服,共12d,根据杀虫反应、临床症状的改善等综合分析而确诊。结果99例脑囊虫病误诊者排除了脑胶质瘤,确诊为脑囊虫病;34例脑转移瘤误诊者排除了脑囊虫病,确诊为脑转移瘤。结论以大剂量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进行诊断性治疗,为临床脑囊虫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它弥补了根据临床表现、免疫学和影象学检查诊断脑囊虫病的不足,避免一些非典型脑囊虫病患者的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