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压对糖尿病脑梗死急性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5例合并与不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高血压组血糖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级(11.20±4.22mmol/L对8.00±3.84mmol/L,P<0.05);且恶化死亡率(8/57,14%)亦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组(0/28,0%,P<0.05)。结论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脑梗死恶化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急性期初次血压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初次血压水平对预后(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测定了161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初次血压水平,按血压水平分级分组,比较各组间死亡率的差异.结果初次血压水平过高(SBP≥29.3kPa,DBP≥18.0kPa或MAP≥20.0kPa)或过低(SBP<18.7kPa或MAP<13.3kPa)死亡率均增加.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初次血压水平与预后有关,可用于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3.
<正>WHO发表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全球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患者高达570万,在世界范围内的病死率已跃居人类死因第二位[1],而且它的发病率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数研究显示:在脑卒中急性期通常伴有血压的升高,而且,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2]。因此有效的急性期血压管理对脑梗死的预后意义重大,现就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该疾病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变化影响预后情况。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监测血压变化后,进行分组(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对比分析4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血生化指标以及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 98例患者中,勺型组40例,非勺型组28例,超勺型组20例,反勺型组10例,4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在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勺型组患者入院时与3个月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与其余3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3个月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与入院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往往表现有血压昼夜节律出现异常现象,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等预后情况,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血压可以存在短暂性升高,有自发下降的趋势。血压的升高主要考虑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和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关。影响卒中后血压值的主要因素有心脏病、高血压、意识水平、年龄和卒中类型等。目前认为急性期血压与预后呈U型关系,过高或过低的血压对预后都是不利的,所以急性期对血压的调控要慎重。  相似文献   

6.
7.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监测及其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中后动态血压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由专人(同一人)负责对5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第1及第7天动态血压的监测,同时评定第1、第7天及第30天神经功能评分及病残程度分级。结果:脑卒中后增高的血压在7天后,在无特殊降压措施条件下,无论是随测血压,还是动态血压均自发下降,生活基本自理组(0-Ⅲ)和生活依赖组(Ⅳ-Ⅶ)脑卒中后增高的血压无明显差异性,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存在自发下降趋势,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治疗需采取慎重,合理,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最持久、最强有力但也是可以改变的因素。收缩压(SBP)或舒张压(DBP)增高均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证明,在一级和二级预防中,降压治疗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复发率。但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对预后的影响及此时应采取何种措施(降血压、升血压或不干预)、于什么时间开始降压、血压多高时心降压、降到什么水平最佳,这些问题多年来尚无统一认识。现就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关系及对血压处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动态变化,分析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对不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连续登记自2008年1~10月入院的,发病24小时内的脑梗死患者121例,按牛津郡社区脑卒中规划(Oxford 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进行临床分型,完全前循环梗死(total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TACI)9例、部分前循环梗死(parti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PACI)59例、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POCI)9例及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LACI)44例。按脑血管狭窄程度,无狭窄组27例,轻中度狭窄组50例,重度狭窄或闭塞组44例。记录患者入院后14天内血压及半年内血压平均水平,分别于入院、住院14 d及恢复期(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Scale,NIHSS)、Bathel指数(Bathel index,BI)以及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ore,mRS),统计分析血压与预后的关系。完成6个月随访109例,失访12例。结果 ①脑梗死急性期,76.9%(93/121)患者出现血压升高,且血压有自动下降的趋势,以前3天下降最明显。②PACI患者59例,55例完成6个月随访,失访4例。前3天收缩压120~150 mm Hg组(n=29)6个月时预后(BI 89.14±15.00,mRS 1.59±1.02)优于收缩压<120 mm Hg组(n=4)(BI 85.00±14.72,mRS 2.00±0.82,P值分别为0.024和0.032)和收缩压>150 mm Hg组(n=22)(BI 78.41±20.95,mRS2.27±1.20,P值分别为0.023和0.034)。③伴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组44例,37例完成6个月随访,失访7例。前3天平均收缩压≤145 mm Hg组(n=15)预后优于收缩压>145 mm Hg组(n=22),6个月的BI评分为91.33±7.90分 vs 67.70±31.42分,P =0.002;mRs为1.40±0.99分 vs 2.68±1.29分,P =0.003。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明显相关,PACI患者远期预后与急性期血压呈U型曲线关系;在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中,前3天收缩压平均值低于145 mm Hg的患者,其预后明显优于收缩压>145 mm Hg者,提示伴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仍需适当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早期血压变化与急性期生命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脑出血早期血压变化与急性期生命预后的关系,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作过研究,但结果不一。有认为脑出血发病时血压明显增高者预后恶劣,原有高血压者尤其如此。有认为脑出血后患者发病当天的平均动脉压越高,28d存活率越低。而国内蒋延文的研究认为,脑出血患者发病前及发病后1~3d内的平均血压均不能作为推测生命预后的指标。我们通过对88例高血压脑出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以及对血压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2—2012-07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急性期(24h)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急性期发病时的血压以及在1~3d后的动态血压监测,所有患者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改良后Rankin表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结果研究对象中合并原发高血压104例,入院时急性期血压以重度高血压为主85例(81.73%);未合并49例,入院时急性期血压以低血压为主19例(38.78%)。患者急性期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入院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6、5.697,P0.01),出院时低血压组、正常或轻度血压升高组和重度高血压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Rankin评分和脑NIHSS评分,正常或轻度血压升高组评分小于其余2组(P0.05)。3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加重病情,脑梗死急性期注意血压监测以及保持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节与病情转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特别是血压降低对病情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962例急性脑梗死发病后24h 内,根据血压变化将患者分为两组,并对其临床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病倒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从中找出血压变化对病情转归的影响。结果 血压降低组的病情绝大多数均有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大于血压未降低组。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不宜降血压治疗,对血压有过快降低者应积极采取升血压措施。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高血压分级及其血压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血压变化。方法 对203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高血压进行分级,并观察其住院7天内的血压变化。结果 (1)110例人院时血压最高,93例住院后继续升高,其中72例持续到住院3天内下降。(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I级高血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的比例高于Ⅱ、Ⅲ级高血压患者(P<0.01)。(3)抗高血压治疗与非抗高血压治疗血压恢复正常的比例虽无显著差异,但Ⅲ级高血压,大灶梗死者死亡率高。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高血压分级有助于合理的个体化抗高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血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登记2004年10月~2010年1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及2004年10月~2006年8月入住苏州市立医院本部神经内科的发病24h内的脑梗死患者.连续观察入院7d内血压,记录随访6个月时死亡情况.对影响急性期预后的各因素进行Logist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80例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压与预后呈L型关系,即当收缩压(SBP)<120mmHg,舒张压(DBP)<70mmHg时死亡率均明显升高.7d内平均SBP与预后呈U型关系(P<0.05),即当SBP在120~140mmHg之间预后最好,高于或低于此范围死亡率均升高.7d内连续性变异与死亡率呈正相关,变异率越大死亡率越高.24h内血压下降率与预后呈u型关系,下降率不超过20%时预后最好(P<0.05).影响预后的主要血压因素为血压的连续性变异率.结论 急性期血压独立影响脑梗死患者预后,入院7d内血压的处理应谨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2—2015-03收治发病时间在24h内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脑卒中OCSP分型将其分为部分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完全前循环梗死与腔隙性梗死。同时按脑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轻中度狭窄、重度狭窄与闭塞组。统计所有患者入院2周及半年内血压均值,分别于入院时、入院2周及6个月后采取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及Bathel指数评分评估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关系。结果急性期收缩压在120~150mmHg时,患者6个月后mRS评分与Ba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入院时、入院14d、6个月后,≤145 mmHg组mRS评分分别为(3.06±1.33)分、(2.41±1.34)分、(1.41±0.98)分,145mmHg组评分分别为(3.08±1.26)分、(2.92±1.42)分、(2.67±1.28)分,2组6个月后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远期预后与急性期血压水平呈U型联系,脑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其前3d收缩压均值低于145mmHg患者,预后优于收缩压超过145mmHg患者。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监测与预后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动态血压的变化及血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分别对发病48 h内入院的53例脑梗死和38例脑出血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持续10 d,并记录其他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及21 d、3个月的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的发生率为74.7%,入院4 d内血压下降显著,4~10 d时血压下降趋于平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急性期收缩压升高是近期预后不良(OR=1.071,1.018~1.127,P =0.008)及远期(OR=1.040,1.010~1.071,P=0.009)预后不良(MRS≥3)的危险因素,对近期死亡无明显影响(OR=0.988,0.920~1.062,P=0.75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与近、远期预后呈U型曲线关系,最适血压水平:收缩压140~160 mm Hg、舒张压75~80 mm Hg。经调整其他预测因子,收缩压≥160 mm Hg与140~159 mm Hg相比是近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4.682,1.23~17.823,P=0.024)和远期(OR=2.372, 1.188~4.735,P=0.014)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是近期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1.212 1.019~1.442 P=0.03)及远期(OR=1.27 1.019~1.583 P=0.033)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升高常见,但血压有自调下降的趋势;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收缩压≥160 mm Hg与预后不良呈显著相关,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升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糖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12 5例血糖控制理想与否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糖控制不理想组其恶化死亡率 (5 /5 3 ,9 43 % )明显高于血糖控制理想组 (0 /72 ,0 % ,P <0 0 5 )。结论 :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恶化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临床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3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及126例非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进行了连续7天动态观察;并对其中80例卒中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卒中组与对照组入院后血压均以首次测量的为最高,此后在无特殊降压措施下,脑卒中组血压迅速下降,4天内达低值,以后血压在此水平上下波动。卒中后首次测量血压显著升高者6月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差,但与近期死亡率无明显相关性。故对卒中急性期升高的血压应采取慎重态度,避免在此期急骤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