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例 1 :男性 ,49岁。既往健康 ,无过敏史。因腰痛 7个月 ,加重伴双下肢完全瘫痪 3d入院。血癌胚抗原为 647 0 0μg/L、消化道癌相关抗原CA1 9 9为 1 66 0 0U/ml。脊柱MRI示 :C5、T3、1 1、1 2 椎体骨质破坏 ,T1 2 椎体压缩性改变 ,脊髓受压变形。进一步行胸、腹、盆腔CT及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未见异常。遂行T1 2 椎体切除减压、骨水泥填充、Zeplat Ⅱ钢板内固定术。术后病理检查 :骨转移性乳头状腺癌。给予顺铂(DDP)、羟基喜树碱 (HCPT) (拓僖 ,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联合化疗 (DDP30mg,静脉滴注 ,第 1~ 5天 ,HCPT 1 2mg ,静…  相似文献   

2.
刘畅  韩滨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2):1550-1552
目的探讨羟基脲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建库至2015年9月报道的羟基脲致ADR的文献,并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羟基脲引起的不良反应共52例,其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多集中于41~80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生的ADR例数最多;有服用当天或短时间内就出现的ADR,服用超过3年的患者出现ADR占比最大,为69.23%;羟基脲引发的ADR以皮肤器官损害为主,其中皮肤溃疡所占比例最大,为82.69%。结论羟基脲引发的ADR较为常见,临床使用时应及时处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羟基脲引起高热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1岁。因“左上腹部胞胀,低热20余天”于2006年5月6日收入院。查体:老年女性,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肝不大,脾达盆腔。血RT:WBC67.3×109.L-1,Hgb88.6g.L-1,PLT1300×109.L-1。B超示:脾大22.2cm×6.4cm,肝胆胰无异常。骨髓象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Bcr/abl融合  相似文献   

4.
戴翔 《肿瘤药学》2011,(4):385-386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在羟基尿片中羟基脲的含量。方法采用VERTEX STI5000液相色谱仪,通过溶液的制备、色谱条件的合理调试,最后测定羟基脲片中羟基脲的含量。结果羟基脲主峰和辅料峰呈现良好的分离状态,50~150μg间和峰面积也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简便,适用于羟基脲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病例] 女,57岁.主因双足踝关节多发溃疡2个月入院.患者于4年前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8个月前行DA方案化疗并口服羟基脲巩固治疗6个月,2个月前踝关节处出现瘙痒,抓挠后形成溃疡,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  相似文献   

6.
[病例] 女,57岁.主因双足踝关节多发溃疡2个月入院.患者于4年前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8个月前行DA方案化疗并口服羟基脲巩固治疗6个月,2个月前踝关节处出现瘙痒,抓挠后形成溃疡,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  相似文献   

7.
羟基脲为作用于细胞周期S期的特异性抗恶性肿瘤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胃癌、肠癌、乳癌、膀胱癌、头颈部癌、恶性淋巴瘤、原发性肝癌及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与放疗、化疗合并治疗脑瘤。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羟基脲的许多临床新用途逐渐被发现,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患者,女,68岁,体重指数26.23 kg·m~(-2),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自服复方利血平片,血压控制尚可;有双足第一跖趾关节间断疼痛病史6年,未予重视,近期发作右膝关节疼痛,于2011年9月来我院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医师开具别嘌呤醇(上海信谊万象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10702),用法为0.1 g,po tid。患者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连续服药3周后,患者腹部出现散在针尖大小红色皮疹,伴轻微瘙痒,  相似文献   

10.
口服美洛昔康胶囊致严重皮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霞 《中国药师》2009,12(1):113-113
患者,女,46岁,体重60kg。因关节疼痛于2008年3月8日到我院门诊就诊,门诊诊断“风湿”,给予美洛昔康胶囊(统克,四川宝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71226)7.5mg,po,qd治疗。患者在服药两天后感觉背部皮肤搔痒,检查发现背部出现几处红斑,阅读该药品说明书后了解此现象为该药的不良反应之一,遂继续服药。  相似文献   

11.
2例女性癫痫患者(例1 15岁,例2 54岁),服用传统抗癫痫药物效果不佳,给予口服左乙拉西坦0.25 g2,次/d,分别在治疗第75、天,四肢及躯干部皮肤出现红色斑疹伴瘙痒。考虑皮疹与左乙拉西坦有关。例1停用左乙拉西坦后3 d皮疹消褪。例2停用左乙拉西坦并接受氯雷他定10 mg、1次/d治疗,1周后皮疹消褪。  相似文献   

12.
克林霉素引起皮疹及肝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例21岁女性患者,因高热静脉滴注克林霉素0.6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治疗,1次/d。3d后,改为口服克林霉素0.3g,连服第2次后出现全身皮疹。实验室检查示ALT 267U/L,AST176U/L,γ-GT202U/L。疑与克林霉素有关。停用克林霉素,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维生素C,葡醛内酯,联苯双酯。治疗20d后,皮疹全部消退,肝功能指标下降,出院。出院后3周复查肝功能已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孟鲁司特钠片致皮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例51岁女性患者,有过敏史,因支气管哮喘,在吸入布地奈德的同时,口服孟鲁司特钠10mg/d。服药第3天,四肢出现皮疹,伴瘙瘁,立即停服孟鲁司特钠,继续使用布地奈德,给予氯雷他定10mg/d口服。3d后,皮疹减轻,1周后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14.
1名80岁男性,患高血压和肾脏疾病,口服赖诺普利片(10mg,1次/d)、阿魏酸哌嗪片(150mg,3次/d)和包醛氧淀粉颗粒(5g,2次/d)。治疗6d后,患者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和手掌水疱疹。经对症治疗后,皮疹消退。此后停服赖诺普利,继续服用阿魏酸哌嗪、包醛氧淀粉颗粒治疗,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15.
1例7岁女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3 d后出现全身皮疹,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之后检查过敏原发现牛奶过敏为4级,最终判断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中的辅料乳糖引起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6.
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一般无明显的副作用,偶见有轻度风疹、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现报道我院发生的1例红霉素导致的严重药疹并呕吐的罕见病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羟基脲片中羟基脲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岛津VP C18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5℃;流动相:甲醇-水(5∶95);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14 nm;进样量:20μL。结果羟基脲主峰与辅料峰良好分离,羟基脲在50~15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方法的重复性良好(RSD=0.58%)。结论该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羟基脲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中医辨证论治的疗效。方法 31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不同的方药,观察辨证治疗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疗效。结果 31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辨证分型为:风热型、湿热型、血热型、阴虚型;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常见证型为湿热型、风热型、血热型、血虚型,中医辨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1例59岁男性因腹主动脉支架植入和右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肺部感染,根据病原学回报结果给予替加环素(首次剂量100 mg,随后50 m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用药第8天,患者双下肢出现散在大小不等红色斑疹,界限欠清楚,形态欠规则,表面光滑干燥,局部融合成片,压之褪色。次日皮疹较前明显加重,范围扩大遍及全身,无破溃。自应用替加环素至皮疹发生,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始终高于正常值,波动在1.03×10~9·L~(-1)至1.27×10~9·L~(-1)之间。对其用药进行梳理分析,考虑替加环素引起的过敏反应,遂予以停用替加环素并进行抗过敏治疗。随后患者皮疹明显减轻至痊愈,同时嗜酸性粒细胞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因此,临床应用替加环素时应高度警惕皮疹的发生,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