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肝纤维化血清指标与慢性肝炎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血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前采血检测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结果 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HA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及肝纤维化,并与之呈正相关;肝脏存在纤维化时LN水平升高,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CⅢ、Ⅳ-C水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有关。结论 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均不同程度反映肝组织纤维程度,可作为血清肝纤维化检测指标;HA更能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IV-C)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 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前 采血检测血清HA、PCⅢ、LN、IV-C水平。结果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HA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肝 炎炎症活动及肝纤维化,并与之呈正相关;肝脏存在纤维化时LN水平升高,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CⅢ、IV-C水 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有关。结论血清HA、PCⅢ、LN、IV-C水平均不同程度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血清肝纤维 化检测指标;HA更能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血清透明质酸测定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6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A水平,其中66例慢性肝病患者做肝穿刺活检,活检同时测定血清HA。比较各组肝炎之间HA差异、各组治疗前后HA变化及HA与肝组织分级、分期相对照。结果:血清HA水平随着肝纤维化发展而升高,在肝硬化组最高,与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HA与肝内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6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A水平,其中66例慢性肝病患者做肝穿刺活检,活检同时测定血清HA。比较各组肝炎之间HA差异、各组治疗前后HA变化及HA与肝组织分级、分期相对照。结果:血清HA水平随着肝纤维化发展而升高,在肝硬化组最高,与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HA与肝内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和062(P<005)。以血清HA大于正常组HAx+2s(HA>130ng/L)为判断肝纤维化标准,与病理诊断相比较,则HA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性为450%,特异性为846%。结论:HA对肝纤维化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由于HA与肝内炎症、坏死亦有关,故对于静止期肝炎来说,HA明显升高对肝纤维化的存在有提示意义,诊断价值也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肝脏炎症程度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观察496例慢性肝炎患者的细针穿刺病理,结合网状纤维染色和Masson染色分析肝纤维化与炎症分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检测的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情况随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加重而升高(P<0.005)。结论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改变能反映出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廖柏明  罗光汉 《广西医学》2001,23(3):440-441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与肝组织炎症坏死芨经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2例慢乙肝(CHB)患者血清HA,pcⅢ及Ⅳc水平,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及肝组织分级及分期的关系,结果,上述指标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均呈丰正关关,在炎症分级G4,纤维化分期S4水平最高,结论,血清HA,pcⅢ及Ⅳc可以做为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各期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7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65例健康人对比,同时对所有患者行肝组织活检,并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期:另对临床各期的患者TNF-α水平做了比较。结果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乙型肝炎的进度一致,在慢性肝炎活动期与重型肝炎阶段处于最高水平,与肝组织的炎症坏死程度一致,在S3期处于最高水平。结论血清TNF-α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但与炎症坏死相关性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肝炎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学指标HA、LN、ColⅣ在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住院肝炎患者52例肝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分级分期,同时检测学血清指标,两者进行比较。结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的分期呈明显正相关,HA在炎症不同级及不同期的检测水平随炎症及纤维化的进展逐渐升高并有显著差异,提示HA与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相关性,ColⅣ在一定程度也反映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LN无明显诊断价值。结论: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分期呈明显正相关,血清HA在肝纤维化及炎症中的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ColⅣ,HA不仅能反映慢性肝病纤维化及炎症性改变,对监测炎症及纤维化进展有较高价值,而LN的诊断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LN联合检测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167例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LN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各肝病组血清三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以慢性肝炎中度组升高显著,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三项指标水平在慢性肝病呈规律性改变,表现为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肝硬化依次增高。其增高的幅度和肝组织病理检查所见肝纤维化增生程度有较好的同步关系。结论三项指标均可反映肝脏损伤病变活动程度及肝纤维化的发展趋势;联合检测可从不同角度更好地反映肝病慢性化的程度,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胆碱酯酶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酶速率法测定135例经病理证实的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变及重型肝炎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结果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和(或)炎症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碱酯酶活力逐渐下降。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力能较好地反映肝细胞酶的合成功能,亦能准确地反映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血清胆碱酯酶与肝组织病理损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清胆碱酯酶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速度法测定135例经经病证实的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变及重型肝炎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结果 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和(或)炎症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碱酯酶活力逐渐下降。结论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能较好地反映肝细胞酶的合成功能,亦能准确地反映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肝病血清透明质酸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94例不同类型的肝病患者的3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发现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TNFα含量及H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HA与TNFα含量呈正相关,提示HA的和蔼同可反映早期肝纤维化程度,TNFα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肝炎病理与血清学指标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友  李艳 《当代医师》1998,3(6):15-16
为研究血清β2-微球蛋白及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与肝炎病理变化的关系,对110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行肝活检同时,用RIA法测定血清β2-M及PCⅢ含量。肝炎病理变化HAI标准记分判定。结果发现血清β2-M含量与肝细胞坏死程度及门管区炎症程度密切相关;血清PCⅢ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提示血清β2-M含量测定有助于对肝实质炎症活动程度的判断;血清PCⅢ含量变化对判断肝纤维化及硬化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及层黏蛋白(LNC)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与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50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ⅣC、LN水平,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指标与肝纤维化及炎症之间的关系。结果上述3项指标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上升,呈正相关。尤其在慢性重度肝炎时处于最高水平(P<0.01)。结论血清HA、LN、ⅣC水平不同程度反映肝纤维化和肝脏炎症,可做为反映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测定94例不同类型的肝病患者和3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发现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的TNFα含量及H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HA与TNFα含量呈正相关。提示HA的升高可反映早期肝纤维化程度,TNFα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Ⅳ型胶原的血清检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标方法对各种肝病进行Ⅳ型胶原的检测。结果血清Ⅳ型胶原水平以慢性肝炎(CH)、肝硬化(LC)及肝细胞癌(HCC)为最高,分别为(250±78)、(278±95)及(268±89)ng/ml。急性肝炎(AH)及脂肪肝(FL)的Ⅳ型胶原无明显变化。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Ⅳ型胶原的血清水平也有一定关系,S2期有所提高,以S3~S4期为最高。Ⅳ型胶原水平与前白蛋白(PA)水平呈负相关(r=0.5321,P<0.01),但与ALT及Sb无关。结论Ⅳ型胶原血清水平能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为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提供了一个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IVC)及层粘连蛋白(LN)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验证其在肝病不同阶段的实用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67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PCIII、IVC及LN水平,同时做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与肝组织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上述指标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一致,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A、LN、PCIII、IVC可以做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肝纤维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对32例肝硬化(LC),2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21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6例非肝病(NHD)和3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一步夹心酶免疫法测定了血清Ⅳ型胶原(Ⅳ-C)水平。结果表明,慢性肝病组血清Ⅳ-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LC及CAH患者血清Ⅳ-C水平显著高于CPH患者,以活动性肝硬化患者最高。在轻度肝纤维化时Ⅳ-C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Ⅲ型前胶原及单胺氧化酶。血清Ⅳ-C含量与肝纤维化、肝内炎症、坏死程度及肝窦壁Ⅳ-C免疫组化染色反应强度显著相关。提示血清Ⅳ-C不仅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重要指标,而且能反映肝窦毛细血管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血清HA、PCⅢ和PCⅣ联合检测评估肝纤维化的临床病理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求反映肝纤维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联合检测48例各种种类型的肝病血清Ⅲ前胶原(serum typeⅢ procollagen,PCⅢ)、透明质酸(hyaluronate acid,HA)、血清Ⅳ型胶原(serum typeⅣ procogen,PCⅣ),并与其肝组织病变对照研究。结果 显示血清HA、PCⅢ和PCⅣ水平在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和重型肝炎呈现进行性升高。血清HA、PCⅢ和PCⅣ随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 若能去除炎症因素的影响,可显著提高这些指标预测肝纤维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肝炎患者sICAM-1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清sICAM - 1与慢性肝病肝组织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以肝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对 116例慢性肝炎 (CH)患者血清sICAM - 1、HA和肝活检病理改变等进行检测。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 - 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随CH轻度、CH中度、CH重度慢性重型肝炎 (CSH)、活动性肝炎肝硬化 (LC)依次升高 ,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显著相关 (P<0 .0 0 1)。结论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CAM - 1是肝组织炎症活动和肝纤维化临床辅助诊断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