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2例体外循环主动脉插管意外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主动脉插管意外极为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手术医生只有对主动脉插管意外具有清醒的认识和迅速的反应,才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心脏外科医生应当高度警惕主动脉插管意外的可能性,严格其发生。  相似文献   

2.
3.
不阻断主动脉心脏直视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常温或低温体外循环下阻断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和冠状动脉血流进行心脏直视手术167例,十余病种。在心脏跳动或诱颤下实施手术,最大限度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本组手术死亡率1.1%(2/167),余病例术后恢复顺利,无低心排综合症或及脑部等并发症。就该方法的利弊和安全性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下心内直视术65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 1995年 9月至 2 0 0 0年 5月在心内直视术中应用此法的 6 5 5例病人进行回顾。全组男 334例 ,女 32 1例。年龄 4个月~ 6 3岁 (平均 16 0 6± 13 16岁 )。体重 5~ 92kg(平均 2 8 5 6± 17 84kg)。病种包括先心、风心和心脏肿瘤 ,其中婴幼儿 87例。 5 13例于浅低温 (鼻温 34~ 32℃ )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跳动下手术 ,142例于中低温 (鼻温 30~ 2 8℃ )心脏停跳下手术。结果 :术后并发症 :低心排11例 ,支气管痉挛 3例 ,二次进胸止血 2例 ,肺膨胀不全 2例 ,脑气栓 1例。住院死亡率 0 91% (6 / 6 5 5 ) ,分别死于低心排3例 ,呼吸衰竭 2例 ,肾衰 1例。结论 :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术是临床效果满意 ,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心腔气体排出的技术要予以强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对1995年9月至1998年8月在先心心内直视术中应用此法的136例婴幼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全组男77例,女59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365±120岁),体重5~18(平均1401±352)。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103例,房间隔缺损12例,法乐氏四联症14例,法三2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部分性房室管通道2例,三尖瓣下移1例。结果:全组死亡3例(22%)。术后并发症:低心排2例,支气管痉挛3例,二次止血1例。结论:体外循环下不阻断升主动脉行心内直视术是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2例体外循环主动脉插管意外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主动脉插管意外极为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手术医生只有对主动脉插管意外具有清醒的认识和迅速的反应,才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心脏外科医生应当高度警惕主动脉插管意外的可能性,严格防止其发生。  相似文献   

7.
浅低温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观察浅低温不阻断升主动脉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对507例病人常规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心肌保护液。依据手术、心跳情况选择适当的降温,鼻温控制在30℃左右,心跳在40~60次/min。术中室颤73例,占14.4%(73/507),MAP在50mmHg左右,体外循环时间8~135min,平均37.04min。结果本组死亡4例,余503例均痊愈出院,短期随访效果良好。该方法避免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害和心肌深低温、电除颤等医源性损害,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42例〈3岁的婴幼儿在不阻断升主动脉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效果。方法:42例患儿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不做心脏停跳液灌注,转机后立即阻断上下腔静脉,其中11例小体重复杂先心者降温,使心脏完全停跳后行心内操作,余31例均在浅低温或常温心脏跳动下行心内操作,体外循环时间10 ̄87min,平均37.64min。结果:本组42例死亡2例,余40例均痊愈出院。经术后半年随访36例,无任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2年5月到1997年4月采用体外循环下不阻断主动脉方法行各类心脏病患者(包括先心脏、风心病)在心脏搏动或室颤、室扑下施行手术。心肌无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害。对于心肌保护来说,无疑民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右前列侧切口不阻断主动脉体外循环的方法57例心脏病人行了心内直视手术。结果表明,一例房缺病人因引流多而再次开胸止血,另一例法乐氏四联症术后残余分流者术中修补不满意,其余效果良好,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住院死亡,无伤口感染发生;也解决了长期以来许多女性病人因正中切口显眼的瘢痕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取得良好的手术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窦瘤破裂16例外科治疗郭德和,方刚,陆向阳,王云主动脉窦瘤破裂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疾病。我院自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以来,从1980年4月至1993年9月共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1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11...  相似文献   

13.
经人工血管行股动脉插管在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u X  Sun Y  Cui H  Cai K  Zheng S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5):294-296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插管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结果。方法:对15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股动脉插管进行手术,并观察其疗效。159例主动脉瘤中:StanfordA型89例,StanfordB型70例,90例全心转流,其中31例深低温停循环,69例左心转流。结果:7例(4.4%)在术中出现假腔灌注;7例(4.4%)出现脑部并发症,4例死亡,2例广泛脑缺氧,5例脑栓塞;12例(9.0%)皮肤切口延迟愈合,局部感染2例(1.5%),无插管侧下肢缺血或股动脉血栓形成。采用经人工血管行股动脉插管有效地降低了股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和下肢缺血的发生,股动脉插管主动脉逆行灌注造成的脑部并发症在本组发生率较低,但后果严重。结论:经股动脉插管行体外循环或左心转流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15.
于军  积晓伊 《海南医学》1994,5(1):18-20
我院自1992年3月至1993年6月共完成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143例,常规手术成功率100%,急诊手术占12%,成功率75%。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68例,女性75例,平均年龄21.5岁,最小九个月,最大63岁,体重平均32.阻公斤,最小五公斤。疾病种类有:室间隔决损39例,房间隔缺损12例,法乐氏四联症18例,法乐三联症3例,二尖瓣单瓣替换术28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18例、瓣膜成形8例,马尼氏综合征改良Bentoll术3例,胸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2例,左房粘液瘤5例(其中一例为复发性,多发性左肩粘液瘤损及二尖瓣…  相似文献   

16.
为选择较为理想的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术的小切口类型,对不同病种、年龄的128例患者采用的四种小切口(正中低位经胸骨小切口、正中胸骨倒L形小切口、右前外侧切口及右胸骨旁小切口+股动脉插管)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体外循环时间12~116min,平均术后住院7~11d;无刀口感染、残余漏等并发症,胸部皮切口长5.5~8.5cm,有良好的美容效果。认为,该四种切口较传统切  相似文献   

17.
18.
腹主动脉主要分支插管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20.
心内直视手术中重大意外及处理陈勇(海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海口570311我院自1990年至1995年共施行体外循环下心内手术317例,本文就麻醉和体外循环中发生4种危及生命的重大意外共8例进行总结。14种意外情况1.1中心静脉穿刺引起严重血胸发生血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