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药酒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熠 《江西中医药》1994,25(2):48-49
中国药酒的起源和发展陈熠(上海中医文献馆200020)关键词药酒,历史,发展概况药酒是中医用于防治疾病、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剂型之一,它曾在我国医药史上处于重要的地位,至今们在医疗保健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药酒是选配适当中药,经过必要的加工,用度数适宜的...  相似文献   

2.
药酒是中成药传统剂型之一。药酒过滤是药酒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环节。目前国内各中成药厂的药酒过滤工艺,因历史的原因,尚比较落后,经过滤后的药酒内,沉淀物较多,影响了药品质量。上海中药制药二厂采用聚乙烯烧结管过滤药酒,具有操作简便,过滤精度高,生产周期短的优点。本文对这一新工艺的基本原理、设备结构、工艺流程、过滤质量诸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药酒是传统中成药的主要剂型之一,近廿年来,各地药酒生产品种、规模有了迅速发展,但关于制剂技术方面的资料很少报道。为了促进这方面的交流,本文就有关资料,结合我厂生产实践,对药酒生产的原辅料质量、药酒浸出工艺条件、过滤方法与设备以及药酒质量标准等方面,作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观察病势定治则,按治则择治法。概括归纳为平息、功泻两法,其中平息法可用于酒剂治则,药物疗效可起到主导作用,酒剂是藏药中古老传统剂型之一,在藏医古籍中有很多记载。笔者用本院配制的酒剂对肾功能低下,腰膝酸痛及妇科寒症有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藏药酒剂可分为蜂蜜药酒、单方药酒、复方药酒3种。1酒剂的制备过程1.1蜂蜜药酒:将1L蜂蜜与6L水混合,煎煮后进行过滤。再将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生活中,以药酒代替食用酒饮用现象十分普遍。这样除了造成药品浪费以外,还易引起不良后果。 药酒和其他药物一样,是一种不同剂型的中成药。药酒是以白酒或黄酒为溶液,与不同中药混合浸制而成。主要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或体虚补养等,如风湿药酒、虎骨酒、十全大补酒等。 药酒是用来治疗疾病的。有些配方固然可以起到延缓  相似文献   

6.
朱力 《中成药》1996,18(8):50-50
中药酒剂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上海中药制药二厂(200062)朱力中药酒剂在中国医药史上,同丸,散,膏,丹等剂型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药的一种重要传统制剂。酒又是中药独特的炮制学中的一种辅料,与中医药关系密切。近年来对药酒的研究比起中药其他制剂的研究与...  相似文献   

7.
<正> 药酒是我国传统中药制剂,因在祛风活血、止痛散瘀、强筋健骨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且服用方便,所以一直是广大患者乐于接受的剂型。但大部分药酒在放置一段时间后,  相似文献   

8.
药酒十方     
药酒是一种古老而常用的剂型,甲骨文"鬯其酒",指的就是用百草酿制的药酒.酒是良好的有机溶媒,药材中许多不易溶解的有效成分在酒中能充分析出,从而增强疗效,同时药材浸泡在酒中制成药酒,既能长期保存,又便于使用,内服、外用均可.药酒主要用于补益健身、祛风止痛和跌打损伤等方面.酒制可增强药物的补益作用,使其补而不腻,更好的发挥药效.但是,无论何种药酒,凡阴虚火旺者应慎用,切不可过量.下面介绍一些药酒方。  相似文献   

9.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纂的成药典,其所藏医方配伍严谨,制剂和用法规范。酒是我国传统中药剂型中的主要剂型之一,入心、肝、肺、胃经,通血脉,御寒气,醒脾温中,行药势。本文通过对《局方》用酒的全面分析总结,对全书259首涉酒方剂进行归类探讨,从运用范围、酒种制法、服法功用等方面入手,得出《局方》中补益类药物在用法上以"酒浸"为主、服法上倡导温热内服,且主要用治诸风(占酒方21.62%)和妇人诸疾(占酒方20.08%)等结论,反映出酒作为赋形剂和药物在宋朝的广泛运用,为研究当时的医疗生活状况和现代新药酒品种的研发,促进药酒配方的优化,指导正确使用药酒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饮片改革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药饮片改为单煎后制备成其他剂型,如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是在中药汤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药汤剂系中药传统剂型之一,是中医临床应用历史最长,最广泛的剂型。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社会对现代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患者所愿意接受的是那些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疗效快捷的药物,而中医目前临床常用的由中药饮片组方,经中药房调配后交给患者自己煎煮服用的用药方法,已与现代高标准的医疗要求,高效率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不相适应。特别是年青人已越来越不愿意接受由中药饮片组方的煎剂,而…  相似文献   

11.
传统剂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江西中医药》2004,35(12):60-61
药物剂型是使用药物的必要方式,也是药物在体内转运、发挥作用的起点。根据防治疾病的要求和药物性质的不同,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出多种剂型,习惯上称为传统剂型。这些剂型在防治疾病和康复保健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传统剂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今临床应用的要求。那么,如何对传统剂型进行研究、探索和发展,则是方剂现代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用药酒防病治病是彝医用药特点之一,彝族同胞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酿制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酒,彝医又将酒应用到医疗活动中。彝医使用药酒治病强身历史悠久,在已发掘出的几部明清时期的彝医书籍中记载了很多彝医药酒方剂。彝医运用药酒治疗的病症较多,涉及内、外、妇、疮疡、五官科的多种疾病,在风湿病、跌打损伤和强身保健方面用的最多,一些药酒方历经数百年,至今仍在彝医中传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十一方药酒加频谱照射治疗癌症疼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莹 《广西中医药》1998,21(4):38-38
十一方药酒加频谱照射治疗癌症疼痛梁莹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园湖路2号530023关键词癌症疼痛;十一方药酒;频谱疼痛是癌症病人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之一。解除和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存质量,是治疗癌症的目的之一。采用我院配制的十一方药酒(...  相似文献   

14.
中药是我国的瑰宝,在儿千年人们的医疗保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传统的中药剂型丸、散、膏、丹等的服用不便,已不适应现在社会人们的生活。建国以来,仿效现代西药剂型将中药制成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注射剂,但中药大多是复方,成分有几十种或更多,含量大,很难制成西药那样处方简单、规格小、易溶出的服用方便的剂型。中药  相似文献   

15.
腾冲县制药厂位于滇西边陲,属地方国营企业,是国内重点中成药厂之一。它始建于1956年,荟萃了当地历史上不同流派的著名药店和医家的精华。经过30余年的开拓,摆脱了作坊式的生产,步入了现代中成药生产的行列。拥有103个品种,注册腾药牌商标。出口产品注册茶花牌商标。剂型品种较齐全,其中以大蜜丸为主,年产3000万粒。其它剂型、片剂、冲剂和药酒等年产四百吨,生产区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16.
《肘后备急方》是晋梁以来一部实用价值较高的著名方书。其作者都是祖国中古时代的医药学家,尤其擅长制药,炼丹术堪称绝技。本文是笔者之管见,对书中在中药剂型发展史上的贡献及影响,谈谈粗浅看法。一、发展和创用多种剂型 1.酒剂:《内经》和《金匮要略》中的药酒是经加热浸取制成的。《肘后方》则用冷浸法(卷三金茅酒)和酿造法制药酒,进一步提高了酒的质量。卷三载有用拔葜、松节、松叶或商陆酿药酒的方法:“拔净净洗,剉之,一斛,以水三斛,煮取九斗,以渍鞠,及煮去滓,取一斛渍饭,酿之,如酒法。熟即取……若用松节、叶,亦依准此法。其汁不厌浓也……酿水边商陆亦佳。”  相似文献   

17.
前一段时间,在温州市有5位河南籍务工人员因喝了自制药酒引起中毒,其中一人不幸身亡。这个悲剧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在家里泡制药酒喝的人们,药酒虽有许多优点,但其中毕竟含有药物与酒精,这些成分对一些疾患也并非都有益,而且如果不正确饮用,还有可能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从长期的中医实践中对那些组方科学、疗效确切的中医验方 ,应用现代的制药技术制备而成。传统的中成药主要是指丸、散、膏、丹、药酒等不同剂型 ,它的应用是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应用至今 ,经久不衰 ,说明了中成药疗效的可靠性。现代的中成药 ,它是以传统的中成药产品为基础进一步开发研制成的新剂型和新的品种。它们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具有符合中医组方原则、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应用广泛等特点 ,有特定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经药品监督部门批准 ,批量生产和商品化的特点。长期以来 ,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中 ,多数…  相似文献   

19.
浅谈《四部医典》中藏医剂型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藏医剂型的种类很多,《四部医典》中记载的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药油、煅制剂、浸膏剂、药酒等多种,其中丸、散剂用之最多,汤剂及其它剂型用之较少,今笔者不揣浅陋,将其剂型特色介绍如下。 一、汤剂 汤剂是指把药物配齐后,用水、牛乳适量煎煮一段时间,然后去渣取汁的剂型。具有吸收快、疗效速、便于加减使用的特点。在《四部医典》中,把汤剂药物分为治疗热性疾病与寒性疾病两类。在热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如用陈旧的头盖骨、龙骨、藏茵陈煎  相似文献   

20.
简述药酒     
中药学是祖国医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药酒是中药剂型当中的一种,历经千载,仍闪耀着异彩,为时代所推崇。 药酒的发展始于酒,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即有了谷物酿酒,距今约四千余年,《汉书·食货志》中曾说“酒为百药之长。”可见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酒的药用价值。晋代、陶弘景对药酒的调剂方法在《本草经注》认为“酒可行药”提出:“凡浸药酒,皆经细切,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随寒暑数日,视其浓烈,便可漉出不必待至酒尽也,滓可暴燥微捣,更渍饮之,亦与散服。”著名医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提出:“古今诸家酒方”共载11方。其中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