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EC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激素治疗对哮喘患者血清ECP水平的影响。方法 应用荧光酶标法测定正常人及发作期哮喘患者应用激素治疗前后及缓解期哮喘患者血清ECP水平的变化。结果 正常人ECP含量为 4 82± 3 39μg/L ;35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前ECP含量为 2 4 4 6± 34 0 μg/L ;治疗后ECP含量为 8 4 3± 5 4 2 μg/L ;4 5例缓解期哮喘患者ECP含量为 11 2 4±4 36 μg/L。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 ,缓解期血清ECP水平均高于正常人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血清ECP含量可以作为监测哮喘抗炎治疗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IL-15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IL 1 5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2 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2 0例缓解期患者、2 0例健康人的血清 ,采用ELISA测定IL 1 5和IgE的含量 ;采外周血按常规做嗜酸性粒细胞 (EOS)计数。结果 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 1 5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发作期IL 1 5水平与EOS计数呈正相关(r=0 .6 96 ,P <0 .0 1 ) ,与IgE水平呈正相关 (r=0 .5 93,P <0 .0 1 )。结论 IL 1 5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EOS凋亡、提高IgE水平参与哮喘的变应性炎症  相似文献   

3.
儿童支气管哮喘96例血清IL-13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IL-13水平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3、总IgE水平,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同时计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哮喘组患儿血IL-1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哮喘组血IL-13水平与ECP、总IgE及EOS计数均呈正相关。结论:血IL-13水平与儿童哮喘发病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onic protein,ECP)、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e E,T-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phils,EOS)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3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ECP、T-IgE水平及EOS按常规法计绝对数.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中ECP 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正常组,ECP水平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哮喘组血清T-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无显著差异.而3组的EOS计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CP是EOS活化后脱颗粒释放的主要炎性介质,是反映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血清ECP含量的变化与哮喘患儿疾病的状态有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年龄<14岁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年龄分为儿童组(7~14岁,56例)与幼儿组(年龄3~6岁,79例),另选取同期接受小内分泌科非哮喘肺感染的年龄<14岁的儿童作为对照组(80例)。比较3组入组时(T0)、入组3个月(T1)和入组6个月(T2)时的外周血EOS计数、血清总IgE,白介素-6(IL-6)、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水平,分析哮喘患儿外周血EOS计数变化与患儿IL-6、血清总IgE及FEV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幼儿组T0、T1、T2时的EOS计数均高于儿童组与对照组(均P<0.05)。幼儿组T0、T1、T2时的IL-6高于儿童组与对照组,FEV1低于儿童组与对照组(均P<0.05)。T0、T1、T2时的哮喘患儿的IL-6、血清总IgE及FEV1水平与外周血EOS计数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外周血EOS计数及变化趋势检测能够有效评估哮喘患儿的过敏状态及呼吸道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6.
哮喘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测定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38例过敏哮喘患者、28例非哮喘过敏体质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Eotaxin水平.结果哮喘患者血清Eotaxin水平较非哮喘过敏体质患者及正常对照者显著增高(P<0.01).哮喘急性发作患者Eotaxin水平较哮喘稳定组患者明显升高(P<0.001);哮喘急性期血清Eotaxin水平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总数正相关(r=0.4196,P<0.001).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负相关(r=-0.3746,P<0.001).结论Eotaxin可能通过对过敏性炎性细胞的激活和从血中向支气管粘膜浸润过程的调控,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尤其与哮喘急性发作和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Eotaxin有可能成为哮喘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胡志红  李健  王晶华  赵运华 《河北医学》2014,(11):1880-1882
探讨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43例变应性鼻炎、80例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80例鼻息肉与60例健康对照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检测受试对象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 )水平。结果:鼻息肉组ECP 均高于对照组( P<0.05);Logistic分析显示ECP 与鼻息肉的预后、复发密切相关。结论:ECP 在鼻息肉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不排除变态反应对病情的影响,治疗上均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在儿童哮喘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实验共对80名哮喘患儿及20名健康儿童血清ECP及IgE进行测定,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结果:哮喘患儿发作期血清EC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缓解期及健康儿童,三者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患儿发作期IgE水平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稳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P和IgE都可体现哮喘患儿的发病情况,但相比于IgE,ECP能更好地反映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状态和气道炎症的发病情况。因此哮喘患儿血清ECP水平可作为诊断哮喘、判断病情发展状况及指导炎症治疗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在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哮喘严重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诸暨市中心医院2012年3~10月确诊为哮喘的患者80例,根据病程不同分为A组哮喘发作期患者(40例),B组哮喘缓解期患者(40例),另选取同期C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测定各组研究对象MIP-1α浓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 ①A组血清MIP-1α表达水平为(51.2±6.4)ng/L,明显高于B组的(23.5±3.7)ng/L(t=23.698,P=0.000)及C组(15.1±2.8)ng/L(t=32.683,P=0.000);与C组比较,B组MIP-1α水平明显升高(t=11.450,P=0.000).②在外周血EOS计数的比较中,A组为(0.51±0.34)×109/L,B组为(0.26±0.19)×109/L,均显著高于C组的(0.13±0.08) ×109/L(tac=11.658,Pac=0.000;tac=3.988,Pbc=0.000);与B组比较,A组明显升高(t=4.059,P=0.000).③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比较中,A组为(53.7±17.6)%,B组为(68.2±16.3)%均显著低于C组[(88.4±12.5)%](tac=10.166,Pac=0.000;tbc=6.220,Pbc=0.000);与B组比较,A组明显降低(t=3.823,P=0.000).④A组患者血清MIP-1α浓度与外周血EOS计数之间呈正相关(r=0.422,P< 0.01);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r=-0.339,P<0.05).而B组患者血清MIP-1α浓度与外周血EOS计数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均P> 0.05).结论 哮喘发作期时血清MIP-1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外周血EOS计数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监测血清MIP-1α的水平对哮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已知有60多种细胞因子,这些因子一般都具有复杂的细胞效应.每一细胞因子作为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中的一部分,与其他细胞因子之间可有协同或拮抗的效应.细胞因子既可作为炎前介质,也具有下调炎症的能力.根据其他细胞因子存在与否及其含量的不同 ,各种细胞因子可能具有多重效应,这使得难以将某种特定的效应归因于某一特定的细胞因子.已经知道有许多种细胞因子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有关,它们在IgE产生、哮喘的嗜酸性粒细胞(EOS)性炎症和作为慢性炎症后果的结构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YKL-40在哮喘小鼠外周血、肺泡灌洗液以及气道上皮中的表达及其与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关系。方法: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建立BALB/C小鼠哮喘模型,对照组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OVA。造模成功后留取小鼠外周血、肺泡灌洗液、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气道上皮YKL-40的表达,ELISA法定量检测外周血、肺泡灌洗液中YKL-40浓度。结果:(1)哮喘组气道周围有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肥大,并有大量黏液分泌。对照组气道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及粘液高分泌。(2)哮喘组外周血和BALF中YKL-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哮喘组外周血和BALF中Eos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哮喘组气道上皮细胞胞浆中可见YKL-40表达,而对照组未见明显YKL-40表达。结论:(1)哮喘组小鼠外周血、肺泡灌洗液中YKL-40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提示YKL-40可以作为哮喘诊断指标之一。(2)肺泡灌洗液中YKL-40浓度明显高于血液YKL-40浓度,结合免疫组化气道上皮YKL-40的表达,提示哮喘状态下YKL-40主要来源于气道上皮。(3)YKL-40表达水平与Eos数变化趋势一致,提示YKL-40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情况。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sE-选择素水平.结果哮喘急性发作各组患者sE-选择素的水平与对照组及治疗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重度哮喘组sE-选择素的水平与轻、中度哮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sE-选择素作为一个重要的免疫分子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其水平的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组)和1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Eotaxin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清Eotax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Eotaxin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Eotaxin参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变化过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Eotaxin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预后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GDM患者母血血清、脐血血清和胎盘组织中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的表达情况,为探讨GDM的发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ELISA和免疫组化检测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分娩的对照组正常孕妇20名和GDM组GDM患者60例母血血清、脐血血清和胎盘组织中YKL-40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YKL-40蛋白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胞核.YKL-40在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中的表达量为(0.3692±0.0032)pg/mL,脐静脉血清中的表达量为(0.3367±0.0031)pg/mL,GDM产妇血清中的表达量为(0.4051±0.0021)pg/mL,脐血中的表达量为(0.4042±0.0024)pg/mL,GDM患者母血血清、脐血血清中的YKL-40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GDM组胎盘组织中YKL-4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DM患者母血血清、脐血血清和胎盘组织中YKL-40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YKL-40可能与GDM发病有关,GDM的发病可能与炎症刺激相关,为GDM的早期预测、诊断及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体内血清几丁质酶样蛋白人类软骨糖蛋白40(YKL-40)的表达与白细胞介素4(IL-4)、Ig E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48例)、中度组(42例)和重度组(30例),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4组受试者血清YKL-40、IL-4、Ig E水平,并分析YKL-40的表达与IL-4、Ig E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患者YKL-40、IL-4、Ig 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患者血清YKL-40、IL-4、Ig 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YKL-40、Ig E水平方面中度组及重度组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显著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IL-4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以YKL-40为因变量,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IL-4、Ig E为自变量,YKL-40与IL-4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YKL-40与Ig E呈线性相关关系(P<0.05),回归方程为y=0.07x+23.73,FEV1%与YKL-40呈线性相关关系(P<0.05),回归方程为y=-0.52x+74.16。结论哮喘患者体内YKL-40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与患者的病情、Ig E水平、炎症反应均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哮喘诊断、病情评估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6.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YKL-40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YKL-40的表达,探讨它在卵巢上皮性肿瘤恶性进展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5例正常卵巢组织、18例良性、14例交界性和33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YKL-40的表达。结果YKL-40的表达水平随卵巢浆液性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表达增高。YKL-40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但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结论检测YKL-40的表达可作为预测卵巢癌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8-异前列腺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8-异前列腺素(8-iso-PG)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8月就诊于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18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为哮喘组,经治疗后达缓解期。选取2009年8月来自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职工体检志愿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8-iso-PG水平及肺功能指标FEV1%pred。结果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8-iso-PG水平均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157.46±46.99)pg/mL比(43.52±13.62)pg/mL和(15.23±1.96)pg/mL,P0.01],缓解期哮喘患者血清中8-iso-PG水平也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8-iso-PG水平与FEV1%pred呈负相关(r=-0.533,P0.05)。结论 8-iso-PG作为氧化应激反应的标记物参与了哮喘的发病,通过监测其在哮喘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可以反映哮喘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状态,可以作为一种评估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随访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7例子宫内膜癌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YKL-40的表达.结果 YKL-40在子宫内膜癌组和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57%、15.0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YKL-40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而与临床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年龄、肌层浸润有关.结论 YKL-40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YKL-40对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升高,探讨特异性较高并可以早期辅助诊断的临床实验室指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与缓解期血清IL-16的水平,与正常儿童进行对比,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IL-16为(356.5±136.7)pg/ml;缓解期IL-16为(63.2±23.6)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结论:IL-16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早期怀疑哮喘或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溶性干细胞因子(Soluble Stem cell factor sSCF)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90例哮喘患儿外周血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sSCF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sSCF发作期水平较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1);缓解期水平有明显升高,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sSCF参与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检测患儿外周血sSCF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