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每组2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常规抗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解痉平喘、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盐电解质紊乱,治疗组尚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组在动脉血气及症状、体征改善等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及症状、体征,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争取到抢救时机,故应适当放宽使用指针尽早应用于更多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用于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择45例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IPPV+常规综合治疗,23例)和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22例).监测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气管插管率、住院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6h后动脉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Q2)]及呼吸频率、心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值均<0.05),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的有创机械通气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3.0%和4.3%,对照组分别为22.7%和9.1%.结论 NIPPV具有无创伤、可早期使用、并发症少、易被患者接受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迅速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呼吸肌疲劳,提高PaO2,降低PaCO2,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对于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呼吸科收治的4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给予持续的鼻导管氧气吸入,观察组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一天后动脉血气改善的情况,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均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急性呼吸衰竭是重症肺炎一个严重的并发症,与传统的吸氧比较,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在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方面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夏邑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血气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553例;其中39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有161例患者未行无创通气.比较治疗前后各项通气指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无创通气组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显著改善(P<0.05).并且总的住院时间、死亡率显著低于未行无创通气组(P<0.05).结论 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应尽早实施无创机械通气,能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无创正压通气在救治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 (NPPV)在救治急性呼吸衰竭 (AR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 2例各种原因引起的A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标准治疗组 (ST组 ) :只给予针对病因的标准治疗 ;NPPV组 :在进行标准治疗同时加用NPPV。面罩连接呼吸机 ,通气模式采用压力支持通气 (PSV)加呼气末正压 (PEEP)。治疗前与治疗后 1h、6h及第 2天后每日测定动脉血气分析 ,并监测生命体征。结果 :NPPV组治疗后 1~ 6h ,PaO2 ,PaCO2 和PH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 .0 5 ) ,心率和呼吸减慢 (P <0 .0 5 )。ST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和心率呼吸均无显著变化 (P >0 .0 5 )。NPPV组治疗的失败率低于ST组 (P <0 .0 5 ) ,平均住院天数短于ST组 (P <0 .0 5 )。结论 :NPPV能迅速改善ARF患者的气体交换和生命体征 ,提高救治成功率 ,缩短住院时间。在ARF救治过程中NPPV可作为经过选择的患者首选的通气支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②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无创通气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无创通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呼吸、心率、动脉血气分析、有创通气率等指标。③结果治疗后3天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降低,pH值、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治疗后3天无创通气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有创通气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39.29%( P <0.05)。④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COPD)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我科2005-2009年住院的68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血气结果有显著变化。结论: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疗效明显,治疗中需加强护理,以保证戴机成功,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罗怀稳 《大家健康》2017,(12):156-157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中抽取的94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患者入选时间为该院2016年2月至20117年6月期间,经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行基础治疗,观察组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经计算后分别为94.75%和80.85%,而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数据间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疗效确切,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2例,根据患者应用通气方式分为有创机械通气组(对照组)及无创正压通气组(观察组),两组各36例。评估两组通气4 h和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通气4 h的Pa O2、Pa CO2和Sa O2分别为(82.77±1.68)mm Hg、(57.80±1.13)%、(77.19±5.46)%,通气24 h分别为(92.48±1.41)mm Hg、(49.85±1.02)mm Hg、(93.83±6.07)%;对照组通气4 h的Pa O2、Pa CO2和Sa O2分别为(91.43±1.92)mm Hg、(52.37±0.81)mm Hg、(81.31±6.68)%,通气24 h分别为(94.55±1.30)mm Hg、(50.34±0.89)mm Hg、(94.02±7.96)%,两组比较通气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气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VAP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7.19±0.46)d,低于对照组的(21.31±0.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可以有效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临高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7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有创组和无创组,每组35例。有创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压力支持通气调节为5~10 cm H2O(1 cm H2O=0.098 k Pa),呼气终末正压为3~5 cm H2O],而无创组则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频率为12~18次,吸气压力调节为8~22 cm H2O,呼气压力为4~6 cm H2O,吸氧流量设为4~6 L/min)。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及转归情况。结果无创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低于有创组[(86.5±8.4)次/min比(96.7±11.0)次/min、(23.7±3.1)次/min比(28.6±4.3)次/min],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高于有创组[(83.7±10.4)mm Hg(1 mm Hg=0.133 k Pa)比(65.2±8.9)mm Hg、(94.1±6.9)%比(85.8±5.2)%](P<0.01),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有创组[(42.6±6.0)mm Hg比(50.8±5.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创组患者的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住院时间少于有创组[(12.0±3.6)d比(15.6±4.3)d、(11.4±2.9)分比(16.3±3.5)分、(13.8±5.0)d比(22.5±6.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创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为8.5%(3/35),有创组为20.0%(7/3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可调整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有效缓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效果较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口鼻面罩NIPPV治疗呼吸衰竭,并分析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改善情况以及BiPAP通气机使用情况。结果:NIPPV总有效率为79.1%,由高到低依次为:COPD>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其他>肺炎>ILD>肺癌。其中最高为COPD,达91.9%,最低为肺癌,仅为53.3%。结论:NIPPV适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各种类型呼吸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张笃飞  廖锋  曾霞  蔡露良  马志超  孙嵩 《海南医学》2013,24(15):2224-222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ARF)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病房收治的96例由各种病因导致ARF并且应用NIPPV治疗的患儿,按照治疗结果分为NIPPV成功组和NIPPV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NIPPV成功组61例,NIPPV失败组35例。治疗成功率为63.5%(61/96)。成功组NIPPV治疗1h后PaCO2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失败组NIPPV治疗1h后Pa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IPPV治疗结果有关的6个变量是间质性肺疾病、神经源性肺水肿、上机前PaCO2、呼吸指数、APACHEⅡ评分和上机1h后的PaCO2。经去除各因素之间相互混杂的影响,仍然与NIPPV治疗结果有关的变量是: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指数、APACHEⅡ评分和上机1h后PaCO2。结论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指数、APACHEⅡ评分及上机1h后的PaCO2水平是NIPPV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指的是不需要建立有创人工气道,经鼻/面罩而进行的辅助机械通气。近年来NIPPV用于各种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的治疗逐渐增多并占有重要地位。2002年2月-2004年8月我院ICU运用NIPPV技术治疗32例呼吸衰竭患者取得一些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5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血氧分压(P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和血氧饱和度(Sp O_2)该3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后者(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P0.05)。结论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效果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ICU自 1 998年 1 0月~ 2 0 0 1年 2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 2 6例在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情况下 ,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 ( Bi PAP)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 COPD诊断 ,诊断依据 1 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 COPD诊治规范 [1] 。男 1 8例 ,女 8例 ,年龄 5 0~ 78岁 ,平均 68岁。均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 6~ 30年 ,呼吸困难史 3~1 0年。其中合并右心衰竭 1 0例 ,合并肺性脑病 5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紫绀、浮肿等。2 治疗方法2 6例患者均给予积极抗…  相似文献   

18.
我病区从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共对40例呼吸衰竭病人进行BiPAP鼻(面)罩无创人工通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所致呼吸衰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经口鼻面罩正压机械通气 (NIPPV)治疗IPF所致呼吸衰竭 2 5例病例 ,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 ,以及治疗中的副反应。结果 :2 5例病例有 2 1例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氧分压明显好转改善 ,NIPPV治疗 2hPaO2 和SaO2 明显上升 ,PaCO2 明显回升 (P <0 .0 0 1、0 .0 0 1、0 .0 13) ,经NIPPV治疗的临床症状缓解率达 84 %。 11例生活质量改善。口咽干燥和胃胀气为主要副反应。结论 :尽管目前IPF的临床治疗尚缺乏有效的方法 ,但NIPPV治疗可以缓解IPF所致的低氧血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长患者生命 ,并具有副反应少、临床应用方便等优点 ,应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杰 《中原医刊》2009,(23):42-43
目的总结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142例行NPPV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转归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通过观察NPPV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及生理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失败病例的失败原因。结果成功组:pH值、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2、心率、呼吸频率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下降;PO2、SaO2显著性升高;失败组:治疗前后pH值呈显著下降趋势,PO2、SaO2治疗后显著性下降,心率、呼吸频率升高,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性下降。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可优先选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选择适当的患者和上机时间直接关系到治疗成功与否;治疗中严密监护患者生理参数的变化,及时转换为有创通气可增加脱机成功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