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CA19-9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在术前1天及术后第14天测定48例胃癌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CA19-9的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CA19-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术后尽管有显著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CA19-9检测对评估胃癌患者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糖(BG)的影响.方法 脑叶血患者112例(其中HBO治疗组55例,常规治疗组57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段血清hs-CRP、BG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5、3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 常规治疗组[(15.68±4.96)mg/L,(9.85±4.32)mmol/L]和HBO组[(15.72±5.11)mg/L,(9.81±4.45)mmol/L]入院当日的血清hs-CRP、BG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76±1.25)mg/L,(4.28±1.12)mmol/L](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hs-CRP、BG含量均明显下降,HBO组[(4.26±1.72)mg/L,(4.37±1.08)mmol/L]下降较常规治疗组[(5.39 ±2.14)mg/L,(4.79±1.16)mmoL/L]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组治疗2个疗程后hs-CRP、BG含量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30 d,HBO组NIHSS、BI(15 d:9.75±2.12,55.40±11.26;30 d:6.23±1.85,75.03±12.16)较常规治疗组(15 d:11.24±2.17,48.23±10.52;30 d:8.04±1.96,65.18±11.52)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HBO治疗能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及BG含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梗死及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患者组160例,其中伴发糖尿病者52例,正常对照组60人血清CRP水平,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脑梗死组(P<0.01),血清CRP升高的患者功能改善明显低于CRP正常的患者(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的升高是脑梗死患者不良愈后的有用的指标,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 方法对220例PCOS患者进行血脂的测定及75 g葡萄糖耐量(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浓度;MS的诊断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制定的中国人MS的诊断标准.应用SPSS10.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20例PCOS患者中70例(31.8%)符合MS的诊断;PCOS妇女中合并MS组体重指数(BMI)、年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不合并MS组(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不合并MS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与BMI、CHO、TG、LDL-C及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排除BMI影响因素后的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水平与LDL-C及HOMA-IR呈正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HOMA-IR及CHO是影响PCOS患者血清hsCRP的主要因素. 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PCOS患者的肥胖、高胰岛素血症和血脂代谢紊乱有关,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PCOS患者远期并发症MS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敏感的炎症标志物,本文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64例脑梗死患者72h内血清CRP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CRP阳性率(39/64)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CRP阳性率(31/36)比腔隙性脑梗死组(7/28)增高显著,P<0.05。结论CRP水平升高可能与脑梗死密切相关,炎症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孙涛  贺俊杰 《武警医学》2008,19(8):733-733
脑梗死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大量研究证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不是简单的脂质沉积病,而是全身动脉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的结果。这是一低水平慢性炎症的过程。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粥样斑块,导致肝细胞产生大量急性时相反应物,C反应蛋白(cRP)便是急性时相主要反应物之一。但CRP实验对低水平的炎症反应不够敏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非常低水平的炎症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血清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0年Tillet和Trancis首次发现人血清中存在C-仅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RP)。早年,由于用定性方法测定CRP,极不敏感,限制了CRP的临床应用。7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发展,CRP已能提纯,其测定方法大为发展,可达到精确、微量、定量测定。此后,CRP在临床受到广泛应用。CRP是一经典的急性时相蛋白质,在正常健康人血清中含量甚微(0.068~8.2mg/L),但在感染,炎性疾病、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手术创伤及组织坏死等情况下,几小时内迅速升高,并继续急剧上升,在24~72h可达高峰,超过正常水平的10倍、…  相似文献   

8.
姜翠玲 《人民军医》2007,50(9):537-538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ACS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mg/天),分别测定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时的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治疗1个月时Hs-CRP水平开始下降,至3个月时进一步降低;而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时Hs-CRP水平才开始下降。观察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Hs-CRP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ACS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不同类型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我院69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发病1周内)进行CRP水平的测定,其中大梗死灶组28例、小梗死灶组30例、腔隙性脑梗死组11例,健康成人40例进行对照分析。测定发病24h内及第1、4周不同时期的血清CRP浓度。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各段病程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梗死面积大者其CRP值在各段病程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梗死面积分层后,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好转,各组血浆CRP水平在病后4周均呈下降趋势。结论血清CRP可能在ACI患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且其水平随卒中类型的不同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梗死面积大小。  相似文献   

10.
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智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迎安 《人民军医》2008,51(7):436-43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智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治疗,15天后测定CRP水平变化,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R)和行为量表(BBS)评价治疗前后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MMSE及BBS积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后痴呆的发生有明显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面积脑梗死(LCI)高热病人早期血清中皮质醇(CORT)、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变化,探讨CORT,LPO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羟胺氧化法、丙二醛法测定31例高热者(A组)高热第2天与30例无高热者(B组)入院第2天血清中CORT,LPO,SOD含量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C组)作对照。同时对A,B两组生存者预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较C组CORT,LPO明显升高和SOD降低(P<0.05)。但A组较B组CORT,LDO升高和SOD降低更显著(P<0.05,P<0.01)。A,B两组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I高热病人早期血清中CORT,LPO,SOD含量水平明显升高,且CORT,LPO参与对LCI神经细胞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选取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每组再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加用依达拉奉。分别于第1、4、7、10、14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浓度,同型之间比较差异,分别于第1d和第14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院血清CRP均高于正常,第4d达高峰,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第7d开始逐渐下降,治疗4、7、10、14d治疗组各型血清CRP水平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治疗组重型水平下降明显,治疗后第14d治疗组各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降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RP水平,能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D-二聚体( D-D)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别血清NSE、hs-CRP和D-D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NSE、hs-CRP 和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NSE、hs-CRP和D-D水平亦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血清NSE、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脑梗死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80 mg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预实行PCI术的100例AMI患者为AMI组,根据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术后每天20 mg,n=34)、B组(术后每天40 mg,n=33)、C组(术前80 mg+术后每天40 mg,n=33),另入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术前、术后1、3 d与对照组入院时血清PCT、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入院时PCT、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术后1、3 d C组患者PCT水平明显低于A、B组(P〈0.05);AMI各组患者术后1 d 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C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A、B组(P〈0.05);AMI患者血清PCT峰值与hs-CRP峰值呈正相关(r=0.368,P=0.026)。结论术前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更有效降低AMI患者血清PCT和hs-C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22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大血管病变组)、60例无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3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hsCRP水平的差异,分析hsCRP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大血管病变组hsCRP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2型糖尿病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HbA1c、hsCRP、糖尿病病程有关。结论 hsCRP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相关因素,hsCRP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慢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燕玲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5):1088-109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3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和13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CHD)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冠心病组,均检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TC、HDL-C水平。比较两组hs-CRP及TC/HDL-C升高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hs-CRP、TC、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hs-CRP水平在冠状动脉2支以上病变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结论 hs-CRP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且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hs-CRP、TC、HDL-C对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高,对于一些无法开展冠状动脉造影的基层医院诊断冠心病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测定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9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RP含量,并根据梗死灶面积大小分组,分析各组与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CRP浓度为(11.2±2.38)mg/L,而对照组为(2.32±0.84)m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梗死灶组平均CRP浓度为(4.70±1.52)mg/L,中梗死灶组平均CRP浓度为(9.21±2.23)mg/L,与小梗死灶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梗死灶组平均CRP浓度为(17.46±3.68)mg/L,与小梗死灶组及中梗死灶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患者在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等炎症指标及血脂(TG、TC、LDL-C、HDL-C)水平变化,评价瑞舒伐他汀钙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ESR、hs-CRP水平均随治疗时间逐渐下降,且实验组下降程度更明显,实验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FIB在第3天两组都表现轻度升高,后表现为逐渐下降,实验组下降趋势显著于对照组,实验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HDL-C两组水平无明显差异( P>0.05),两组TG、TC、LDL-C水平均随着时间逐渐下降,且实验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实验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TG、TC、LDL-C水平、减轻炎症、抑制粥样斑块形成及稳定粥样斑块,降低脑卒中风险及病死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