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并与采用常规对症综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了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21例患儿中治愈17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00%;对照组20例患儿中治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85.00%;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为有力辅助药物,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抽搐停止时间、神智转清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使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且见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4):544-546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佐治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11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各55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治疗方法,改进组采用热毒宁联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以及血清检测情况。结果:改进组治疗有效率96.36%高于常规组的76.36%;改进组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血清检测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采取热毒宁联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法,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消失,脑液血清检测结果更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军华  陶玉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1114-1115
目的 探讨常规治疗基础上短程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对 4 2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结果 治疗组发热、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肢瘫、颅神经受累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和地塞米松对于改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主要症状及体征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邓衍圣  韩道野  卞磊 《安徽医药》2018,22(12):2450-2452
目的 探讨热毒宁联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宿州市立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高热和惊厥、呼吸和循环功能监护与支持、抗病毒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和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儿的发热、昏迷、惊厥消失的时间,脑电图和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患儿发热、昏迷、惊厥消失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脑电图以及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热毒宁联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可以明显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能够缩短病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8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病毒、降颅压脱水、解痉降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适当给予大剂量、短疗程地塞米松治疗疗效满意,缩短了患儿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G)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SVE)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0年4月我院入院治疗的42例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大剂量给药丙种球蛋白,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改善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神智恢复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止痉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效果显著,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干扰素(IFN)辅助治疗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SV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9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99例,并将患儿随机分为3组,其中观察A组33例,观察B组34例,观察C组32例。另选取2006年2月~2007年10月间住院,未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干扰素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31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按原则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不给予任何处理措施,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剂量干扰素,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另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干扰素。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的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B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C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5%(25/31),A、B、C三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和C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或干扰素辅助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联合应用临床疗效并非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重症小儿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参照组给予干扰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脊液及血清中的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将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28例观察组和28例对照组。观察组治疗选择疗程较短、大剂量的地塞米松,对照组选择疗程较短、小剂量的地塞米松,将两个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临床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好于对照组,两个组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一致。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大剂量、疗程较短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临床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及甲泼尼龙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发热、昏迷、抽搐、肢体瘫痪、精神好转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能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62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9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8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注射液,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总热程、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和ESR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其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陈世明  汪玉芳 《医药导报》2012,31(3):325-327
摘要目的观察环孢素与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SAA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单用雄激素常规联合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环孢素(3.5~12.0 mg&#8226;kg-1&#8226;d-1,3个月)、大剂量甲泼尼龙(1 000 mg&#8226;d-1,逐渐减至60 mg&#8226;d-1)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0 g&#8226;d-1)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液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例数分别为21,14例(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常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环孢素、甲泼尼龙及丙种球蛋白联合雄激素治疗SAA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10例ITP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泼尼松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观察组给予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出血停止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各血小板参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出血停止时间较对照组有所延长,对照组患儿治疗第2、3、5天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患儿治疗第5天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治疗第2、3天,但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低于对照组的94.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小剂量丙种球蛋白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的临床疗效相当,可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综合对症治疗)27例,研究1组(丙种球蛋白)27例和研究2组(干扰素)26例,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病情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1组退热时间、惊厥控制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65±0.28)d、(4.04±0.33)d、(3.86±0.27)d、(5.83±0.36)d和(7.53±0.83)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8.43、8.58、9.15、9.80、8.96,均P<0.05);研究2组退热时间、惊厥控制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92±0.29) d、(4.21±0.32) d、(4.27±0.30) d、(6.32±0.43) d和(8.10±0.72)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7.99、8.17、8.54、9.18、8.55,均P<0.05);但研究1组与研究2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2、2.04、1.67、1.38、2.21,均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均具有显著疗效,可迅速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 将6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针15~2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分2次使用,每12小时1次,连用3d后减量为2 mg/(kg·d),再用2~3d停药,同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0.4g/(kg·d),每日1次,连用3~5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3~0.5 mg/(kg·d),每日1次,连用5d.结果 治疗组退热、抽搐缓解、神志转清、肢体瘫痪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曾君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74-7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手足口病并神经损害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8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等量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同的抗病毒和对症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每天给予静脉注射小剂量(0.4g/kg)IVIG;对照组给予羚羊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神经症状的平均好转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及其痊愈时间、危重病的发生率。结果 IVIG治疗组患儿的神经系统好转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和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危重病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注射IVIG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丙种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崇州市妇幼保健院的10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阿糖腺苷,每次7 mg,每天1次;观察组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每天1 g/kg,均治疗5 d,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呕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头痛消失时间、意识清醒时间以及惊厥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8+、CD4+、CD3+和CD4+/CD8+等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丙二醛水平均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糖腺苷可以显著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症状,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血清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辅治过敏性紫癜(HSP)及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HSP及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腹痛、关节肿痛、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凝血四项,并比较2组反复发作率、肾损害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高于对照组的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关节肿痛、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复发作率、肾损害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辅治HSP及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肾损害和反复发作,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治疗过程中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冲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腹型HSP患儿随机分为甲泼尼龙组28例和丙种球蛋白组24例。甲泼尼龙组患儿采用甲泼尼龙和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丙种球蛋白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丙种球蛋白组患儿皮疹完全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血便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甲泼尼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种球蛋白组的有效率为92.86%,高于甲泼尼龙组的8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3个月和6个月,甲泼尼龙组患儿的复发率均高于丙种球蛋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泼尼龙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高于丙种球蛋白组(3.57%)。结论: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腹型HSP有较好的效果,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