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血型血清学试验中,"不规则抗体"一般用于泛指抗-A、抗-B之外的红细胞血型抗体。不规则抗体的检测与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不规则抗体的检测方法不断丰富、检测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不规则抗体被发现。因此,输血技术人员有必要深入了解不规则抗体的性质,包括相关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本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作用,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5例微柱凝集法交叉配血不合的患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用谱细胞筛查,鉴定特异性抗体试验。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体筛选阳性在交叉配血不合中占80%,Rh血型抗体检出率为60%。结论不规则抗体筛选检测的应用,发现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其中Rh血型抗体所致居多,Rh血型抗原E、e、c、C的检测作为RhD抗原之后输血前项目,可以避免一些不合理输血,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曹爱国 《华西医学》2012,(7):1065-1066
目的检测对临床输血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保证输血安全。方法检测对临床输血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保证输血安全。结果患者血型为O型,CCDee,血清含抗c、抗E抗体,选择不含c、E抗原的献血者悬浮红细胞交叉配血并输注,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输血前血型血清学试验中,抗体筛选对检测抗c、抗E等临床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对有效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临床需要输血的状况较多,因此输血安全性是一个重要问题,提高输血安全性十分必要,不规则抗体是指人类血清中抗-A、抗-B及抗-AB以外的Rh、MNS及Lewis等其他血型系统产生的抗体,是导致新生儿溶血、血型难以鉴定、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相关疾病的重要原因[1],不规则抗体导致的输血反应,轻者可有寒战、发热、影响治疗效果,重者可因输入红细胞血型不合而发生溶血反应,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是为了尽量避免和防止患者体内注入不规则抗体以减少溶血反应的发生[2],本文对我院1880例血液标本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及鉴定,现将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输血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5 6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输血治疗,且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检测患者不规则抗体;观察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并分析其与患者输血疗效的关系。结果:5 6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96例,阳性率为1.71%;96例恶性肿瘤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主要涉及的血型系统为Rh、MNSs、Duffy系统,其中Rh血型最为常见,且以抗-E占比最高;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女性占比高于男性;年龄>60岁患者占比最高,其次为>40且≤50岁患者,18-30岁患者占比最低;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恶性肿瘤患者以血液系统(包括淋巴瘤)、消化系统、生殖泌尿系统为主;输血无效组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规则抗体阳性是恶性肿瘤患者输血无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以女性为多见,且年龄&g...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体内的消减,比较不同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的体内消减速率,探讨其特点,为输血相关不规则抗体检测提供参考和数据。方法研究2000-2016年上海地区存在不规则抗体的患者案例(不包括冷抗体,自身抗体和产前检查中发现的不规则抗体)。选择不同时间多次检测的患者,研究其输血史和不规则抗体强度变化,在考虑可比性的前提下,计算各类不规则抗体消减速率。根据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凝集强度为抗体赋值(赋值方法参照AABB),结合检测间隔天数计算不规则抗体消减速率。结果共有110例不规则抗体具有多次检测的可比性数据(抗体特异性包括抗-E/-Ec,抗-Ce/-C,抗-D,抗-Jka,抗-Jkb,抗-Fyb,抗-Dia,抗-Wra,抗-M,抗-S),其中10%的不规则抗体在多次检测中逐渐消减至无法测得。Rh血型系统抗体在体内30 d(下同)平均消减速率0.259/30 d。非Rh血型系统抗体在体内平均消减速率:1.08/30 d。结论不同个体不规则抗体体内平均消减速率差异很大,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在体内平均消减速率低于其它血型系统抗体,由于其消减可能导致输血前检测的漏检和溶血性输血反应,临床输血应该重视对患者以往输血史、妊娠史,特别是以往不规则抗体检出史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预防或/和降低临床无效输血的发生。方法评估本院2011年6月-2012年1月的1 500名患者的输血效果,对其中发生输血无效的患者,应用增强检测方法:降低抗体筛查细胞浓度,增加待检血清与抗体筛查细胞比例,应用增强剂,增加抗球蛋白法孵育时间,采用吸收/放散法检测作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检测。结果未作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前,本院的输血无效率为9.80%(147/500);经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检测,147名输血无效患者中有37人的血清中检测到不规则抗体,其中17名患者再次输血时给与相配合的红细胞输注,未发生无效输血。结论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有助于预防和降低红细胞输注无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型鉴定与抗体检测方法在基层妇幼医院的应用。方法用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孕妇ABO正反定型,对正反定型不符合者进行吸收放散试验鉴定血型。初筛RhD阴性,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存在不规则抗体或弱D。不规则抗体阳性者用谱细胞做抗体鉴定。结果检出5例正反定型不一致;19例不规则抗体阳性;112例RhD阴性,确认2例弱D。结论应加强ABO血型亚型、抗原或抗体减弱,不规则抗体、弱D等检测技术在基层妇幼医院应用。并制定实验标准操作规程,以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近些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现代输血配型概念的不断更新完善,输血安全已不仅仅局限于ABO血型系统,还包括RH血型系统、KELL系统、Lewis系统、P系统等。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包括除ABO血型即抗-A、抗-B抗体以外的所有抗体,分为红细胞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两大类,这些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会导致难以鉴定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产生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6000例就诊者,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调查不同就诊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特异性分布及产生规律;对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输血患者采用相容红细胞输血;对检出IgG类不规则抗体的孕妇,分娩时对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分析孕妇血浆IgG不规则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对检出非特异性红细胞自身抗体者,分析抗体与临床诊断的关系。结果 46000例被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0.57%(260/46000),其中男性检出率为0.36%(79/21769)、女性检出率为0.75%(181/24231),孕妇检出率为1.14%(63/5520);女性高于男性(χ2=30.10,P〈0.001),孕妇高于非孕女性患者(χ2=14.99,P〈0.01)。抗体特异性以抗-Lea、抗-M、Rh系统抗体、抗-P1及非特异性抗体多见;抗体来自母体的新生儿13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者174例,无输血史或妊娠史者73例;检出非特异性红细胞自身抗体的23例中有19例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结论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多分布于有妊娠史或输血史者及新生儿。  相似文献   

11.
血型抗体主要分为规则抗体和不规则抗体两类,一类是ABO血型系统的规则抗体,而另一类则是抗-A和抗-B以外的血型不规则抗体.不规则抗体作为临床上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1].输血、妊娠是产生免疫性红细胞血型抗体的主要途径,这些血型抗体严重的威胁着输血安全.因此为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并降低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我院对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申请输血的患者2650例均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ABO和RhD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行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和试管法法鉴定的6500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ABO和RhD血型鉴定、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等,观察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卡式微柱凝胶技术ABO和RhD血型鉴定一次准确率分别为99.72%、99.83%,均显著高于试管法98.78%、99.57%,P0.05;卡式微柱凝胶技术不规则抗体检出率1.05%,试管法不规则抗体检出率0.54%,差异显著,P0.05;两种方法共检出113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其中血液科36例、肾病科30例、感染科31例、其他科室16例;其中输血史98例。结论在ABO和RhD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具有较高的价值,操作简单且准确率高,确保预防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安全,检验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一系列免疫血清学试验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查找引起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方法用试管法做血型正反定型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用抗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以及交叉配血试验、抗体吸收试验、热放散试验(56℃)等,以明确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抗体种类和性质。结果患者血型为AB型,血清中检测出Ig G型抗-Fyb合并抗-H冷抗体,造成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与O型红细胞交叉配血不相合。结论血型检测时,反定型有必要加O型红细胞,输血前有必要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检测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若结果阳性,应当明确抗体性质和种类,交叉配血时归避相应抗原,不可盲目输注O型红细胞,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ABO和RhD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和聚凝胺法鉴定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〇一医院1 175例输血患者ABO和RhD血型及红细胞不规则抗体,观察两种方法检测ABO和RhD血型及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并记录科室分布情况。结果血型鉴定结果显示,卡式微柱凝胶技术鉴定ABO血型的一次性准确率为99.83%,显著高于聚凝胺法的98.72%(P=0.002);卡式微柱凝胶技术鉴定RhD血型的一次性准确率为99.91%,显著高于聚凝胺法的99.32%(P=0.039)。卡式微柱凝胶技术不规则抗体检测中16例患者表现为阳性,阳性率为1.36%;聚凝胺法不规则抗体检测中10例患者表现为阳性,阳性率0.85%。2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血液科、肾病科和感染科共21例(84.00%),其他科室5例(19.23%);有输血史者22例(88.00%),有妊娠史者12例(48.00%)。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ABO和RhD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结果容易判断且稳定、可靠,操作过程简单易行,能有效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不规则抗体是指除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所有抗体,主要由妊娠或输血产生,它是引起交叉配血困难、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血液病患者来说,经常面临输血的风险,输血前更应该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以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7月自愿到医院进行治疗的输血治疗患者473例作为研究对象,输血前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对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进行测定;通过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干预。结果微柱凝胶法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率为4.86%,高于聚凝胺法3.17%(P0.05);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不规则抗体抗c、抗-Mur、抗-M、抗-N、抗-JKb、抗-P1及自身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法抗-D、抗-E、抗Ec、抗-Lea、抗-Leb、冷抗体,均高于聚凝胺法(P0.05);经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微柱凝胶法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与性别、输血史及妊娠史关系密切(P0.05)。结论将微柱凝胶法用于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中效果理想,能消除假阳性反应。但是,微柱凝胶法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干预,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不规则抗体筛查是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不规则抗体可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虽然不规则抗体在正常人群中检出率为0.3%~2%[1],但对有反复输血或有妊娠史的受血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是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本地区自愿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以提高输血安全。方法共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30 294人份,结合全自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筛选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并对筛查阳性者鉴定抗体特异性,分类统计IgM/IgG性质、效价,分析不规则抗体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是否存在性别、血型等差异。结果抗体筛选阳性标本共计44份(阳性率0.145%)。7种不规则抗体分别分布于Lewis血型、自身抗体、MN血型和Rh血型此4类。其中女性高于男性(P0.05),O型血献血者的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本地区女性无偿献血者的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筛查献血者不规则抗体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是导致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的原因,平常多在ABO正反定型不符、交叉配血异常、新生儿溶血、溶血性贫血时经血型血清学试验被发现。对以往的不规则抗体检测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本地区人群中的不规则抗体分布特点,为今后的血型血清学和输血工作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血样进行抗球蛋白试验检查,查找导致临床患者配血不合的原因,配合性输注,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通过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抗体性质。结果 61例交叉配血不合患者抗球蛋白试验结果显示,由温、冷性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冷凝集素影响配血不合30例;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同种免疫性抗体31例,由Rh血型系统同种免疫性抗体导致配血不合占大多数,其中与抗-E抗体有关的患者17例,占由同种免疫性抗体引起配血不合的54.84%。结论患者体内产生的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同种免疫性抗体或者温、冷性自身免疫性抗体及冷凝集素等几种因素的影响,是造成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Rh血型抗原的复杂性和多态性应引起临床的重视,Rh血型同型输注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