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吐鲁番市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3年吐鲁番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结果 6年间吐鲁番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870例,年均发病率51.223/10万;发病地区前三名分别是亚尔乡、高昌路街道、葡萄乡;男女发病性别比1.32∶1;全年均有发病,2011年底至2012年初有一次暴发流行,造成病例数急剧增多;发病主要以15岁以下青少年为主,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分别占病例报告总数的60.23%、16.44%和15.52%。结论加强对吐鲁番市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监测及疫苗接种,做好疫情应急处理,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和分析河南省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防控策略。方法 收集并整理河南省1951-2015年人间狂犬病疫情相关资料,对2007-2015年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SPSS17.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河南省人间狂犬病上世纪80年代曾严重流行、90年代得到有效控制。本世纪初以来疫情上升明显,近10年又有下降趋势。病例以农村地区居民为主,男多于女,多为35-65岁组及15岁以下组人群。7-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豫东和豫南是人间狂犬病病例较为集中区域。病例平均潜伏期为60 d,平均病程为3 d。病例暴露后约45.9%未作任何伤口处理,76.5%未曾接种疫苗,伤口肉眼可见出血的占93.6%,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仅为0.64%。传染源98.7%是犬只,其中非栓养犬占82.1%以上。犬只狂犬病毒感染率为0.63%~6.00%。农村地区犬只免疫率为0.64%,人犬比值平均为6.50。结论 河南省是狂犬病流行地区,应开展以农村地区为重点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廊坊市2010~2012 年手足口病疫情特点,分析流行因素及流行病学规律,为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廊坊市2010~-2012 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 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6 306 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15 445 例,实验室诊断病例861 例,重症445 例,死亡8 例.年均发病率为129.22/10 万,2010~2012 年发病率分别为188.74/10 万、81.79/10万、117.14/10 万.发病数性别比为1.56 颐1,发病年龄以5 岁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8.90%.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内儿童分别占75.07%和20.22%.发病时间以4~8 月为高峰,占病例总数的85.73%.实验室诊断病例中,病原为EV71 型占48.66%,Cox A16 型占32.29%.结论 2010~2012 年廊坊市手足口病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季节、人群集中特征,同时存在EV71 和Cox A16 感染,在监测和防控工作中应根据其流行特点,制订科学规范的防控预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成都市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索狂犬病发病流行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调整综合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2005-2012年95例狂犬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揭示成都市狂犬病的流行现状。结果 成都市狂犬病病例在人群流行病学上呈现以农村地区为主(90/95,占94.74%),男性为主(68/95,占71.58%)以及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群为主(61/95,64.21%)的特征。而在暴露情况方面,伤人动物中,家养动物与流浪动物的比例,几乎各占一半;暴露后伤口未作任何处置比例高达44.21%;狂犬疫苗的接种率近为10.53%。结论 成都市农村地区是狂犬病防制的重点区域;流浪动物的管理是控制和消除传染源的关键环节;大众健康教育方面亟需加强农村地区工作,宣传知识要点重点突出犬伤暴露后伤口规范处置以及免疫制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2-2016年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所有2012-2016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卡,整理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四川省累计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140 665例,年均发病数28 133例,发病率34.68/10万。3岁以下幼儿占病例总数的54.70%,0岁组发病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30.11%,男女性别比为1.25∶1,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57.76%。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地区间发病水平差异明显。结论四川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3岁以下散居儿童是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0—2014年新疆精河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了解并掌握其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统计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4年精河县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其时间、性别、年龄、职业和地区的分布情况。结果 2010—2014年精河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1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84.65/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45,P0.001);男女发病比1.44∶1,不同性别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0,P0.001);5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18.90%;发病主要年龄组为0~14岁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2.89%;以学生、托幼儿童居多,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8.97%和25.36%;精河县7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发病居前三位的地区依次为精河镇、大河沿子镇、茫丁乡,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32.79%、23.91%和19.71%。结论精河县应提高疫苗免疫覆盖率,进一步做好常规疫苗查漏补种及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在重要地区针对重点人群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对学校和托幼机构暴发的疫情及时发现、及早处置。  相似文献   

7.
总结和分析广西1951-2010年狂犬病流行情况,探讨疫情流行规律和发病特点,为狂犬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HTH]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51-2010年广西狂犬病疫情资料和病例个案表进行统计分析。[HTH]结果60年间广西共报告17 210例狂犬病病例,发病流行强度高,每隔10年左右出现1次流行高峰;疫源地流行范围逐年扩大,并呈现由北向南、由东往西扩散的趋势;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犬为主要传染源,病例以头面部、上肢和Ⅲ级暴露为主;潜伏期平均为63 d;部分病例虽及时采取正确的暴露后预防处置,但仍然在免疫期间或全程接种后出现发病的现象,狂犬病暴露门诊监测点数据显示,接种后发病率为2.75/10万;2006-2010年外观健康犬脑狂犬病毒核酸阳性率为1.9%、0.93%、0.91%、0.40%和0.00%。[HTH]结论广西狂犬病疫情持续高发并呈周期性流行;犬密度高、免疫率低、外观健康犬只带毒率高、人群暴露率高、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和接种疫苗费用高是狂犬病高发的重要因素;狂犬病自然疫源地的持续扩大蔓延、传染源源头管理不力和综合防制措施落实不到位,是近年我区狂犬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加强组织领导和多部门合作,根据广西实际制订出更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并认真落实到位,才能有效控制广西狂犬病疫情高发态势。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分析2015年湖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制订防控策略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湖南省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5年湖南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5 628例,其中重症病例710例,死亡14例,发病率为201.32/10万;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为湘中、湘东北和湘西地区;男女性别比为1.56∶1,5岁及以下年龄组病例占发病总数的97.01%;病原学监测阳性率为54.02%,普通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的EV71检出率分别为9.62%、29.48%和88.89%。 结论  湖南省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发人群是低龄儿童、散居儿童,不同血清型的毒株交替占主导地位,加强监测和风险评估、有效处置疫情和开展针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是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四川省石棉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体分布情况,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诊据。方法对石棉县2010-2014年报告的手足口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共报告发病619例,报告重症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发生,年平均报告发病率99.50/10万,以2014年发病最高;发病呈现双峰型,每年4-7月出现第1个高峰,10-12月出现第2个高峰,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3.86%,男性多于女性,散居儿童为发病首位,占发病总数的82.23%;病原体以EV71型和COXA16型为主要流行毒株,不同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结论石棉县手足口病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地区、季节、性别及年龄差异,需加强散居儿童、托幼儿童监管人员防控知识宣传,同时加大疫情监测、指导、督查力度,及时处置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病例,有效控制聚集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黔南州2000-2007年狂犬病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黔南州近几年狂犬病流行状况及趋势。方法对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室2000-2007年狂犬病发病资料和2006年门诊部狂犬病疫苗接种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0-2007年全州共报告狂犬病病例357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以农村村民和乡村学生为主。门诊狂犬疫苗接种以15岁以下学生为主。结论农村养犬普遍,犬只未免疫,村民对狂犬病认识不足,暴露后对伤口未能正确及时处理和未接种狂犬疫苗是狂犬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1996至2010年江苏省人狂犬病流行特征与流行趋势。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苏省人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6年以来江苏省出现了全省范围的狂犬病流行,疫情呈迅速的定向扩散,波及全省82.3%的县级行政区;1996至2010年报告病例占同期中国大陆的5.1%,死亡病例排在所有法定报告传染病前4位;同期1235例人狂犬病统计,农民占73.1%,男女性别比2.0:1,报告病例数集中于15岁以下和35~75岁年龄范围。结论 江苏省处于我国重要的狂犬病流行区,人狂犬病的大范围流行表明犬间疫情的流行强度较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犬间狂犬病的流行,人间疫情很难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999~2008年云南省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9~2008年云南省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云南省发生的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细菌、螺旋体病类的鼠疫、布鲁氏菌病、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病毒类的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寄生虫病类的疟疾、血吸虫病共10种疾病,病人109445例,死亡795例,病死率为0.73%。疟疾发病人数最多,其次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和钩端螺旋体病,狂犬病病死率为100%。鼠疫、血吸虫病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狂犬病、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和布鲁氏菌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全省16个州(市)中,除迪庆、怒江、曲靖、玉溪外均为重病区。发病群体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特别是炭疽、狂犬病、疟疾最为明显。不同疾病发病年龄组不同,高发群体主要为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和民工,以疟疾发病群体最广泛。结论云南省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形势严峻。加强监测与预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严防大疫发生是防控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当前血吸虫病流行状况 ,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以流行村为单位 ,统计全省疫区1996~ 2 0 0 3年各项疫情指标 ,结合各年度疫情专题调查材料 ,分析全省血吸虫病流行态势和流行特点 ,提出防治对策。结果  1996~ 2 0 0 3年 ,全省人群与耕牛感染率下降 5 3 .9%和 5 9.6% ;疫区人群年均急感发病率呈波动状态 ,波幅 1.8/ 10万~ 5 .0 / 10万 ;全省螺情仍呈上升态势 ,钉螺面积净增 8.10km2 。 结论 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主要表现为 :以青少年成批急性感染为主的突发疫情 ,钉螺面积扩大与螺密度增加 ,未控制流行区人畜重复感染严重 ,内陆流行乡村疫情回升等。因此 ,做好区域性防治规划 ,控制人群的感染与发病 ,加强钉螺的监测与控制措施 ,是当前全省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Rabies is one of the oldest known and most feared human diseases.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provid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the burden of the disease and underline the importanc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terventions.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limited studies conducted regarding the incidence of rabie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Ethiopia, in general, and in this study area, in particular.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incidence of human rabies exposur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t the Gondar Health Center, Ethiopi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Gondar Health Center where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 for rabies was available for the whole population in the North Gondar Zone catchment area. Data of human rabies exposure cases between 2011 and 2013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rabies PEP registration book using data abstraction sheets. The data was entered and analyzed using SPSS version 16 statistical software.

Result

A total of 261 cases of human rabies exposure were reported to the Gondar Health Center from 2011 to 2013. The sex and age specific distribution showed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se cases were among males (142/226, 62.8%) and children under 15 years of age (87/226, 38.5%). A predominant number of cases were observed in individuals from rural areas (161/220, 73.2%), and during fall and winter seasons (67/222, 30.18%).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people exposed to rabies (23.2%) came to the health center for PEP two or more weeks after the injury. The incidence of human rabies exposure cases was 4.6, 2.61, and 1.27 per 100, 000 population in 2011, 2012, and 2013, respectively. Being male and living in an urban setting were found to be risk factors for human rabies exposure in 2011.

Conclusion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human rabies exposure cases were reported to the Gondar Health Center. Being male and living in an urban setting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rabies exposure. A community-based follow-up study is recommended to more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incidence of human rabies exposure.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doi:10.1186/2049-9957-4-3)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青海地区狂犬病病毒在人和不同动物中的流行趋势和变异特点。方法 在2012至2016年间,我们从青海不同地区收集194个组织样本,用直接荧光抗体(DFA)进行检测。获得的阳性标本在进行核酸扩增和序列测序分析。结果 从194个标本中获得了38个直接荧光抗体(DFA)阳性标本,从38个阳性标本中获得了8个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比较这8个完整核苷酸序列,并与CQH2012D(KM27 2192.1)和来自西藏的2012年的CXZ1201D犬(KC46352)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他们与2个核苷酸序列之间的相似性在95%和100%之间。对8个G基因和N基因核苷酸序列和从中国和世界的代表株的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我们得到的狂犬病病毒核苷酸全序列属于Arctic-like2组,是China Ⅳ基因型,从38个DFA阳性标本的地区分布分析表明,阳性标本的发生率在青海地区有从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结论 青海流行的狂犬病以Arctic-like2为主,并随动物迁徙有由西向东扩展的趋势, 流行病学数据提示人和家养动物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是感染了狂犬病的犬或狼咬伤而发病。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钦州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钦州市2003-01~2012-12的乙脑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3~2012年该市共报告乙脑病例91例,年均发病率为0.29/10万;散居儿童发病69例,占75.82%;男性、女性分别占69.23%、30.77%;2~10岁儿童发病77例,占发病总数为84.62%;5~7月份发病90例,占病例总数的98.90%,呈明显的夏秋季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农村边远地区,共65例,占病例总数的71.43%。结论预防控制乙脑要重点抓好农村边远地区2~10岁散居儿童的乙脑疫苗常规接种和查漏补种工作,在乙脑高发的夏秋季节加强监测力度和宣传教育力度,落实防蚊措施,减少乙脑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