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研究分析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00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术后感染患者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检查。结果 400例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共83例,占20.75%。83例术后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14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0株,占35.21%;革兰阴性菌81株,占57.04%;真菌11株,占7.75%。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0%,敏感性极高;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敏感性极高。结论闭合性跟骨移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手术操作时间过长、吸烟、伴发糖尿病及病程时间短等,如果术后出现感染,应首选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进行初步治疗,待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的出来后,进行对应调整治疗,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的发生。方法以2008年4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98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出现医院感染的23例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98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23例,感染率为7.72%。其中切口感染占39.13%,泌尿道和下呼吸道感染分别占21.74%和17.39%。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与年龄(60岁)、基础性疾病、骨折分型为Ⅲ型、曾有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及住院时间长(≥20 d)相关(P均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式,筛选出4个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骨折分型(P=0.006)、侵入性操作(P=0.017)、基础性疾病(P=0.023)和患者年龄(P=0.048)。结论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正确的预防和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查来掌握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状况及影响相关因素,以此为临床预防切口感染提供参考,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普外科手术患者1000例进行研究,提取切口渗液开展细菌培养,分析病原菌分布状况。同时分析切口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1000例患者中切口感染者为100例,占10.0%,共检出100株菌株,革兰阴性菌58株,占58.0%,其中大肠埃希菌30株、铜绿假单胞菌16株、奇异变形菌10株、鲍氏不动杆菌2株;革兰阳性菌32株,占32.0%,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粪肠球菌12株;小部分为真菌10株,占10%,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8株、其他2株。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糖尿病、植入物、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是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0岁、植入物、糖尿病及手术时间2h、住院时间1个月为术后切口感染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伴糖尿病、手术时间长及老年患者等,因此临床要针对危险因素加以干预。此外,切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所以临床可根据细菌培养鉴定结果来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加速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我院普外科行ERCP的患者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行ERCP治疗的2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对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和患者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60例患者中,共出现感染29例,感染率为11.15%;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68.97%;革兰阴性菌9株,占31.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指数≥24kg/m~2、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0min、术中行EST切开、胆道恶性肿瘤能显著影响患者术后感染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0min、术中行EST切开是普外科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RCP术后发生胆道感染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应从术前术中术后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辅以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以降低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李丽芳  邵静涛 《浙江创伤外科》2023,(6):1024-1026+1030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6例,通过对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其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行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有8例,感染率为9.3%;其中5例为肺部感染,占5.8%,其次为腹腔感染与切口感染,分别为2例(2.33%)和1例(1.16%)。发生医院感染的8例患者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1株,其中较多的为革兰阴性菌,共7株,占63.6%,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共4株,占36.4%。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胃癌分期、吸烟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0岁、吸烟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3 h(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有一定医院感染率,其中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发生感染的独立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处理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的疗效。方法21例骨外露患者,其中7例单纯皮肤坏死并软组织感染,予清创及筋膜皮瓣转移处理;皮肤感染、坏死并骨髓炎但无明显死骨及死腔者9例,行彻底清创后,骨面钻多个小孔,予筋膜皮瓣转移,闭式冲洗引流;有明显骨质破坏的骨髓炎患者5例,伴内固定物松动,螺丝钉腔感染明显,拆除内固定,改外固定支架,行病灶清除,带神经血管的小腿内、外侧筋膜皮瓣及骨膜转移,闭式冲洗引流。结果2例转移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18例获随访,平均10.5(6~12)个月,原有骨坏死的骨髓炎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3(3.5~7)个月。结论再次清创、筋膜皮瓣转移术是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骨外露的有效措施,对骨髓炎患者应行闭式冲洗引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Dixon)术后器官腔隙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进行直肠癌Dixon术且术后发生器官腔隙感染的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将其设置为器官腔隙感染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行直肠癌Dixon术但未发生器官腔隙感染的160例患者为器官腔隙未感染组。选择χ2检验对临床资料实施单因素分析,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并分析器官腔隙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状况。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前贫血、术前肠梗阻、术前化疗、引流时间、手术持续时间、肿瘤与肛缘距离为直肠癌Dixon术后器官腔隙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术前贫血、术前肠梗阻、引流时间>10 d、手术持续时间>3 h、肿瘤与肛缘距离<7 cm为直肠癌Dixon术后器官腔隙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行保护性造口为直肠癌Dixon术后器官腔隙感染独立保护因素;33例直肠癌Dixon术后器官腔隙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共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占比75.86%;革兰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子宫切除术后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特征与危险因素,以有效预防子宫切除术后感染。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7年10月入住医院的45例行子宫切除术后医院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44例行子宫切除术未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引起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45例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45株病原菌,检出革兰阳性菌24株占53.34%,革兰阴性菌18株占40.0%,真菌3株占6.66%;通过运用单因素分析方法 ,两组患者主要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剖宫产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这几种因素是引起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本研究的单因素分析方法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可以归纳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剖宫产史等方面是引起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在后续的手术治疗过程中要着重注意这几个方面,以免再次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6年7月~2018年7月17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资料。患者入院及术后分别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DVT的发生,对DVT发生的特点进行描述。按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因素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以是否发生血栓的二分变量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以确定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17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中,51例发生DVT,占28.65%;127未发生DVT,占71.35%;DVT累及102条下肢静脉,其中胫后静脉29条(28.43%),腓静脉27条(26.47%),小腿肌间静脉23条(22.55%),腘静脉14条(13.73%),股浅静脉9条(8.82%)。DVT组年龄显著大于非DVT组(P0.05),DVT组术前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DVT组(P0.05),DVT组受伤至手术时间显著长于非DVT组(P0.05),DVT组复杂骨折比率显著高于非DVT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21.940,95%CI 5.115,94.115,P0.001)、受伤至手术时间长(OR=4.040,95%CI 2.010,8.119,P0.001)和D-二聚体水平高(OR=5.505,95%CI 2.699,11.229,P0.001)是发生DVT的危险因素。[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在29%左右,主要累及胫后静脉、腓静脉和小腿肌间静脉。高龄、受伤至手术时间过长、D-二聚体水平增高和复杂骨折的患者易发生DVT。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监护病房(NICU)患者发生院内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常见的病原谱,为院内感染的管理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病房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感染的病原菌及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病例684例,诊断为尿路感染者131例,感染率为19.15%。共分离出131例病原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6株(占65.6%),革兰阳性球菌32株(占24.4%);真菌13株(占9.9%)。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重症肌无力及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较平均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泌尿系感染与患者的性别和是否留置导尿管无相关性(P均0.05),而患者的年龄65岁、住院时间2周和有意识障碍是NICU患者泌尿系感染的高危因素(P均0.05)。结论 NICU泌尿系感染发生率高,常见的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导致泌尿系感染的高危因素有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和有无意识障碍。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背景: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关于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研究相对较少,如何降低术后感染率和切口不愈合风险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目的:分析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206例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患者,男130例,女76例,年龄21~87岁,平均(48.1±17.5)岁。术后3个月内发生浅表或深部感染的19例为感染组,其余187例为非感染组。对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类型进行分析。记录所有患者发生SSI的潜在危险因素:①患者相关: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等合并症;②创伤相关:损伤机制、骨折分型、软组织损伤程度、有无张力性水泡及是否合并脱位等;③手术相关:受伤至手术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手术时间、内置物类型、术中出血量、缝合方法及术后石膏固定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SSI的影响因素。结果:SSI发生率为9.2%(19/206),感染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94.7%(18/19),吸烟史(P=0.034)、手术时间延长(P=0.046)和术后未行石膏固定(P=0.021)是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闭合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劝告患者术前术后戒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早期阶段石膏固定或有利于减少S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治疗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并接受PCNL的8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四格表χ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筛选术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制定围手术期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852例手术患者术后发生SIRS 284例,感染率为33.33%,其中感染性休克8例占0.94%;经四格表χ2检验,年龄、糖尿病、术前尿路感染、术前患肾积水、术前血肌酐、结石数量、结石最大径、结石部位、腔内操作时间、结石残留等10个变量与术后SIRS发生相关(P0.05);经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术前尿路感染、术前患肾积水、术前血肌酐、结石数量、结石最大径、腔内操作时间等7个因素是术后SIRS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分析待术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术前积极控制血糖、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术前感染、术中尽量缩短腔内操作时间是降低PCNL术后SIRS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术区感染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胫腓骨开放骨折1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男性,年龄18~61岁,平均39.2岁,均为单侧。根据Gustilo分型,Ⅰ型5例,Ⅱ型44例,Ⅲa型27例,Ⅲb例56例,Ⅲc例9例。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骨折部位、骨折分型、固定方式、术后引流、清创是否彻底等相关资料,对术后术区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诸因素与术区感染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并将显着相关的变量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141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术后术区感染病例22例,感染率15.6%.固定方式、清创是否彻底、基础疾病、术后引流与术后术区感染有明确相关性(P <0.05),相关程度依次升高,OR值分别为2.451、3.164、3.414、5.117.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彻底清创、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及充分引流是预防术后术区感染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及与局部肿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60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感染的部位及病原菌种类;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喉癌术后感染高危因素。统计喉癌术后感染者的局部复发率,分析喉癌术后感染与局部肿瘤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160例喉癌手术患者中发生感染共30例,感染率为18.75%;术后感染部位主要是切口,其次分别为呼吸道和咽部等。30例术后感染者中共分离出2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44.44%),革兰阴性菌15株(55.56%)。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临床分期和全喉切除术是导致喉癌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均0.05)。术后随访6个月,160例患者中有18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11.25%;其中术后感染者局部复发8例,复发率26.67%(8/30);无感染者术后局部复发率为7.69%(10/13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659、P=0.000)。结论导致喉癌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手术时间、临床分期和手术类型;术后感染者局部肿瘤复发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8-01诊治的38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2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7%,其中5例(1.3%)深部感染,17例(4.4%)浅部感染。感染发生于术后4~31 d,平均10.6 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放性骨折、吸烟史、术前住院时间>14 d、术前白蛋白含量<35 g/L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围手术期各种因素导致的术前住院时间延长可增加术后切口感染风险,吸烟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10—2016-04间实施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围术期间给予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康复锻炼等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4.17%),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术后患者均获6~12个月的随访,未发生压疮、骨筋膜间区综合征、骨不连等其他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16.5±2.1)周,优良率95.83%。结论加强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能降低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治疗优良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行因Pilon骨折在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入院前有感染病史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骨折类型、有无张力性水泡、是否合并关节脱位、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手术入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分级(ASA)、内固定钢板数量、是否临时使用外固定支架等相关因素对手术部位可能发生感染的影响。统计学分析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09例,其中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5例,感染发生率为8.1%(25/309),22例患者切口分泌物培养阳性结果,阳性率为88%,最常见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7/22, 31.8%),大肠埃希菌(6/22, 27.3%)和表皮葡萄球菌(4/22, 18.2%)。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高血压、国际内固定学会骨折分类系统(AO)分型、开放性骨折、吸烟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9,χ2=7.646、12.184、6.438、14.268,均为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放性骨折、吸烟为Pilon骨折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3.770、11.129,均为P<0.05]。 结论开放性骨折、吸烟是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手术患者深部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接受四肢骨折手术后发生深部切口感染的患者90例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接受四肢骨折手术后未发生深部切口感染的1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深部切口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90例深部切口感染者共分离出98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阳性菌(54.08%)和革兰阴性菌(45.92%),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构成比分别为38.78%和18.37%。四肢骨折手术患者深部切口感染与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肥胖、糖尿病、术前清蛋白、手术时间、切口类型、钢板使用、手术部位、清创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术前血红蛋白、术前空腹血糖、麻醉风险评分(ASA评分)、术中失血量、术中输异体血以及麻醉方式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糖尿病、肥胖、钢板使用、切口长度、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引起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发生深部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进行基础疾病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发生深部切口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并发急性尿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在本院进行逆行上尿路腔内碎石术患者843例,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急性尿源性感染进行分组,不发生感染的为A组(747例),发生感染的为B组(96例),收集并整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逆行腔内碎石术后并发急性尿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结石直径、手术时间、糖尿病、手术方式选择、术前是否应用抗生素为术后发生急性尿源性感染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结石直径>2 cm、手术时间>90 min、糖尿病、尿白细胞>10个/HP、尿培养阳性为术后发生急性尿源性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患者、结石直径>2 cm、手术时间>90 min、糖尿病、尿白细胞>10个/HP、尿培养阳性为患者术后并发急性尿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术后应警惕急性尿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降低术后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9—2015-03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439例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究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39例中,13例术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P=0.001)、骨筋膜室综合征(P=0.000)、手术时间(P=0.001)是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开放骨折(P=0.002)、骨筋膜室综合征(P=0.001)是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开放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性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