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究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中两种止血方式对并发症、卵巢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腹腔镜术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予以双极电凝止血,观察组予以缝合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及激素水平、卵巢功能指标。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AMH、E2下降,FSH、LH上升,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较术后1个月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AMH、E2升高,FSH、LH降低,且观察组FSH、LH低于对照组,AMH、E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缝合止血与电凝止血相比对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可促进卵巢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为腹腔镜术术中止血的合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治疗对手术指标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35例卵巢囊肿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20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指标[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E2(40.20±1.41)pmol/L高于对照组的(31.46±1.68)pmol/L,FSH(6.48±0.14)U/L、LH(11.07±0.68)U/L低于对照组的(9.73±0.24)、(14.89±0.23)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恢复快,可有效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吕向荣 《江西医药》2014,(7):622-623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8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卵巢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卵巢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妊娠率高等优点,明显优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气腹式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LOC)治疗良性卵巢囊肿(OC)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06例良性OC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2组,各53例。OCR组接受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OCR)治疗,LOC组接受气腹式LOC治疗。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性激素指标[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OC组住院时长、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OCR组,术中失血量少于OCR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LOC组血清LH、FSH水平低于OCR组,E2水平高于OCR组(P<0.05);LOC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77%低于OCR组20.75%(P<0.05)。结论 气腹式LOC治疗良性卵巢囊肿患者术后恢复快,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抗缪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AMH、FSH、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AMH、FSH、LH水平分别为(4.08±0.42)ng/ml、(6.84±1.57)IU/L、(11.41±1.08)U/L,优于对照组的(3.45±0.51)ng/ml、(7.62±1.25)IU/L、(12.24±1.27)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实施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卵巢囊肿手术治疗中应用不同类型腹腔镜手术的效果,为此类患者提供更具合理性的手术方案选择。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广州开发区医院妇产科于2019年7月—2021年8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共90例,分组方法采用双盲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性激素水平、术后24h疼痛程度、切口美容情况及自我形象。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LH、FSH低于对照组,E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VAS评分、B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囊肿治疗中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较好,患者经治疗后康复时间明显缩短,卵巢功能基本不受影响,患者切口美容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14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卵巢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出血量、胃肠恢复时间、术后镇痛、发热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个月LH、FSH水平较术前有所升高,E:水平有所下降;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各项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疗效确切,术后恢复更快,并且可以有效保护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应用腹腔镜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二甲医院妇产科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50例卵巢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抽取双色球的分组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腹腔镜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窦状卵泡数加以观察。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H、FSH、窦状卵泡数比较,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LH、FSH、窦状卵泡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变,但观察组的优势更加突出,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卵巢囊肿通过腹腔镜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治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84例子宫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传统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并观察两种方式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在FSH、E2以及P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在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妊娠率为75.0%,对照组患者术后妊娠率为5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效果显著,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卵巢囊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病例是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参照组患者采纳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纳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卵巢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术后3月LH、FSH、E2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参照组(27.91%)。结论:腹腔镜手术可有效改善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2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选择并编号1~82,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卵巢剔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恢复情况(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的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止血方式不同,随机分为3组:电凝组34例、超声刀组34例和缝合组34例。采用化学发光法对3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检测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并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术后3个月卵巢情况。结果 3组术前E2、FSH和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和超声刀组术后1个月、3个月FSH、LH与术前比较升高(P<0.05),缝合组没有变化(P>0.05)。3组术后3个月手术侧窦卵泡数较未手术侧均减少(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缝合止血对卵巢储备功能无影响,术中应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2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腹腔镜组113例,传统开腹手术组1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术后发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01);两组显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脏器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再次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术后下床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剥除、开腹剥除、超声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有手术适应证的卯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26例,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B组:26例,采用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C组:26例,采用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注入无水乙醇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所有患者术前、术后(术后第2次月经)及术后6个月均抽血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阴道超声探测窦状卯泡数(FO)以判断卵巢储备功能。结果A组和B组卵巢中的窦卯泡数均少于C组(P〈0.05),其血清中FSH、E2均高于C组(P〈0.05),而A组与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剥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均可影响卵巢功能,减低卵巢储备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卵巢囊肿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孔组和多孔组,每组43例。单孔组行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多孔组行多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体象量表(BIS)评分、美容评分(CS),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24 hVAS评分与多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多孔组B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CS评分(22.55±3.98)分高于多孔组的(18.65±6.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较多孔腹腔镜并无减轻切口疼痛感的优势,但在切口美观程度上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泡期、黄体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卵泡期(A组)和黄体期(B组)给予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A组(P<0.05);两组术前卵巢囊肿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术前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高于A组,阻力指数明显低于A组(P<0.05);A患者手术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手术后FSH、LH明显升高、E2水平明显降低,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期卵巢血流丰富,手术出血较多,止血难度较大,对术后卵巢功能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卵巢囊肿剥除最好选择卵泡期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种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行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按术中不同止血方法分为超声刀组(31例)、双击电凝组(33例)和缝合组(58例),分别在入院时及术后1、3、6、12个月检测患者FSH及AFC水平,在术后24个月调查患者的自然妊娠情况。比较不同止血方法对三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结果入院时三组患者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时三组患者FSH水平较入院时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缝合组低于超声刀组和双击电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及术后1个月三组患者AF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伶0.05);在术后3、6、12个月时缝合组患者AFC水平较超声电刀组和双击电凝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缝合组患者的自然妊娠率达36.2%,高于双击电凝组和超声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85,P〈0.05)。结论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剥除术中应用超声刀止血法和双击电凝止血法均会降低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患者自然妊娠能力,而缝合法相对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解瑞成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637-2639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序贯式止血法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76例单双侧卵巢囊肿切除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术中采用序贯式止血法对出血创面进行处理;对照组38例,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法对出血创面进行止血处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分别在术后1、4个月对患者血清激素水平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雌二醇( E2)、黄体生成素( LH)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8.0±8.1)min,对照组为(61.0±5.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P>0.05);观察组术前血清 E2值为(131.4±9.6) poml/L、LH 为(5.8±1.7) IU/L、FSH 为(7.8±1.9)IU/L,而对照组分别为(128.3±10.1)poml/L、(5.8±2.2)IU/L、(6.0±1.3)IU/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4、0.82、1.02,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E2、FSH水平较术前均下降(观察组t=4.31、4.10,对照组t=4.18、4.15,均P<0.05);术后4个月对照组E2水平高于观察组(t=5.22,P<0.05),LH、FSH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t=4.20、5.09,均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序贯式止血法能有效维持性激素水平,保护卵巢生理功能正常,为有效的止血方式,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其术后妊娠结局。方法选取14例于妊娠期接受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40例非妊娠期因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包括无气腹腹腔镜手术17例、气腹腹腔镜手术23例)。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妊娠孕周(即手术时机)、卵巢囊肿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母胎结局。结果14例入组妊娠患者均为单侧卵巢囊肿,均于妊娠期接受了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非妊娠患者中有17例接受无气腹腹腔镜治疗,23例接受气腹腹腔镜治疗,手术均顺利结束,无中转开腹,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妊娠组14例手术时间为45~90 min,平均(54±16)min,术中出血量为20~100 ml,平均(58±29)ml;对照组40例,无气腹腹腔镜手术17例,气腹腹腔镜手术23例,其中无气腹组手术时间为20~110 min,平均(49±22)min,术中出血量为10~100 ml,平均(59±33) ml,气腹组手术时间为20~120 min,平均(54±28) min,术中出血量为5~150 ml,平均(64±43) ml。2组之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有13例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继续妊娠至孕足月,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正常,1例术后自然流产,手术后成功继续妊娠率为92.9%(13/14)。结论在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并小心操作的情况下在孕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是安全可行的,尤其是无气腹腹腔镜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还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