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相关肺动脉高压(PH)是早产儿BPD最严重的并发症,是BPD患儿后期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日益受到关注。肺血管发育异常和重构是PH发生的病理基础。对中重度BPD患儿进行监测和筛查肺动脉压力,可早期诊断BPD相关PH,对BPD相关PH早期防治、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由于BPD相关PH为慢性过程,持续时间长,治疗仍然比较困难,主要药物是肺血管扩张剂,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有待更多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肺动脉高压的内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肺动脉高压(PH)是以肺小血管收缩、重构和原位血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临床血流动力学症候群,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内皮素、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通路失衡在PH病理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调节这3个通路的现代治疗方法与过去常规治疗方法综合应用可明显延长PH患者寿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检测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脉高压(PH)是先天性心脏病(CHD)常见的并发症。肺动脉收缩压(PAS)>30mm Hg(1mm Hg=0·133kPa)、肺动脉舒张压(PAD)>15mm Hg被认为存在PH,其性质和程度是CHD预后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系统地介绍PH的检测方法及其相关进展情况。1有创性检查心导管检查可直接测得管腔内压力及血液动力学资料,是检测PH的传统方法,导管直接进入肺动脉,通过换能器直接测得的数据被视为肺动脉压力的“金标准”。近年来,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许多新的检测方法,以便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准确地评估肺动脉高压。1.1肺小血管楔入检查肺小血管楔入检查是心导…  相似文献   

4.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以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的临床血流动力学症候群,可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近年来研究认为,肺血管收缩、重构和原位血栓形成是PH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内皮功能障碍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血管活性因子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的生成障碍伴血管收缩因子如内皮素-1长时间的过度表达,不仅可引起肺血管的收缩,还可促进和导致肺血管的重构.针对这些环节的药物治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1-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浓度的变化以及与肺动脉压力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儿30例为对照组,无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CHD 30例为无PH组,CHD合并轻度PH患儿20例为轻度PH组,CHD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20例为中重度PH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CGRP浓度.结果 CHD患儿血浆ET-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轻度、中重度PH组明显高于无PH组及对照组(P<0.01);CHD无PH组CGR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且轻度、中重度PH组明显低于无PH组及对照组(P<0.01);血浆ET-1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977,P<0.01),CGRP与肺动脉压力呈负相关(r=-0.81,P<0.05);血浆ET-1与血浆CG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843,P<0.01).结论 CHD患儿ET-1升高、血浆CGR降低,两者的变化与肺动脉压有相关性,可能参与了肺血管的重构及PH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范瑾  杜军保 《临床儿科杂志》2005,23(3):133-135,142
在静息状态下,当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sPAP)超过30mmHg,或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超过20mmHg时,即表示有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存在。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是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病因,其合并PH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近年来,肺动脉高压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均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可恶化院内心跳骤停(in-ho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成人患者的预后,但儿童PH相关IHCA研究尚未深入。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IHCA患儿PH的发病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设计:回顾性单中心队列研究。场所:一家四级医疗学院型儿童...  相似文献   

8.
血管形成因子- 1与肺动脉高压形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管形成因子-1(Angpt-1)与肺动脉高压(PH)形成的关系。方法收集11例存在PH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的肺组织,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分析Angpt-1mRNA的表达率,免疫组化技术分析Angpt-1蛋白的表达;并将11例先心病伴肺高血流患儿和6例正常儿童肺组织进行比较。结果PH患儿和肺高血流组患儿肺组织中Angpt-1mRNA的表达率和Angpt-1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Angpt-1参与和促进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产儿肺高血压(PH)发生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仅1胎发生PH的双胎早产儿临床资料,将其分为PH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一般资料(出生体重、性别、出生顺序等)、临床资料(呼吸机支持时间、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等)及随访结果。结果 研究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双胎早产儿共33对。与对照组相比,PH多发生于双胎之次、小于胎龄儿、呼吸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长的患儿(P <0.05)。两组患儿在并发症方面比较,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败血症、新生儿窒息、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先天性心脏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H组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生后初次血气分析、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H组16例患儿生后早期接受降肺动脉压药物及强心、利尿药物治疗,中位随访时间5.25年,期间无患儿死亡。6月龄时39.4%(13/33)的患儿PH恢复正常,1岁时81.8%(27/33)恢复正常。结论 该研究以双胎早产...  相似文献   

10.
结缔组织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呼吸系统受累时,肺小动脉内皮损伤、血栓栓塞、肺组织广泛纤维化引起肺实质及肺血管床被破坏,可导致肺动脉高压(PH).近年来,由于诊疗方法不断进步,结缔组织病患者的存活率逐渐提高,随着病程延长,合并PH的发生率亦有增高趋势,尤其是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混合结缔组织疾病并发PH的病例较多[1-3].  相似文献   

11.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高压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高压(PH)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住院诊断SLE合并PH(SLE-PH)的儿童患者15例,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特点、SLE病情活动指标和治疗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SLE-PH患儿中,从SLE确诊到PH诊断的间隔时间中位数为0.1年(范围:0~6.5年)。除PH相关症状外,40%的患儿合并雷诺现象。反映SLE疾病活动度的指标(如补体C3、C4、ESR水平及抗ds DNA阳性率)在PH轻-中度组与重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例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同时接受PH靶向药物等治疗。诊断PH后,中位随访时间8.0年(范围:0.5~18.1年),期间2例患儿死亡,其心功能为Ⅲ~Ⅳ级;余13例病情平稳。结论雷诺现象是SLE-PH患儿常见的临床表现。PH轻重程度与SLE疾病活动度无明显关联,应重视SLE患儿肺动脉压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患儿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3年7月-2007年6月23例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PH病例,全部采用单向活瓣补片进行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留置肺动脉内置管泵入前列腺素E1(PGE1),并二尖瓣明显返流者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尖瓣返流者行Devega缩环成形术.术后采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分流情况,并比较患儿术前、术后肺动脉压(PAP)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儿术后平均系统血压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PAP较术前明显下降,血气指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肺动脉内持续应用PGE1降低PAP效果显著;随访发现1例术后持续PH存在,单向活瓣持续右向左分流,余22例分别于手术后第3~6个月活瓣关闭、分流消失.结论 单向活瓣补片修补缺损、肺动脉内置管泵入PGE1能明显降低PAP,改善血气指标,增加围手术期安全性,同期行必要的瓣膜成形术有利于降低PAP,心脏间隔缺损并重度PH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钙含量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H组)或未合并(非PH组)PH患儿的肺动脉平滑肌钙离子含量。结果PH组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钙含量较非PH组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044±0.732vs1.079±0.409,P<0.01)。结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钙含量与PH的发生有关联,检测其平滑肌细胞中钙离子含量可为临床分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活产婴儿为 0 .6 %~ 0 .8% ,我国每年新出生约 10~ 15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其中 5 0 %以上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CHD)。肺动脉高压 (PH)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 ,重度PH可引起肺血管病变而失去手术机会 ,威胁患儿生命。因此 ,PH的诊断对CHD的病情评估、手术指征确定及预后判断方面十分重要。超声心动图具有无创、简便、易重复等优点 ,已被广泛用来评估PH程度 ,已部分取代创伤性心导管检查。  一、肺动脉压的估测(一 )瓣膜返流或心内分流的速度应用频谱多普勒超声技术可准确测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肺动脉压水平下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SID)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明确TNF-α与CHD伴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8例CHD患儿(其中无PH、轻度PH、中度PH、重度PH各12例)在不同时间点静脉血清中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 在无PH组中,TNF-α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度PH组、轻度PH组术前TNF-α水平高于术后,在手术修补后,随着病情的好转,TNF-α水平逐渐下降,尤以术后第7天降低更为明显(P<0.05).在同一时间点但在不同肺高压水平下,重度PH组手术前TNF-α明显高于中度PH组、轻度PH组(P<0.01);在体外循环开始和修补术结束时,重度PH组TNF-α明显高于中度PH组、轻度PH组及无PH组(P<0.05);在手术后第1天,重度PH组TNF-α高于轻度PH组及无PH组(P<0.05);在手术后第4天,重度PH组TNF-α高于无PH组(P<0.01);在手术后第7天,重度PH组TNF-α高于中度及无PH组(P<0.05).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随着缺损的修补与病情好转,TNF-α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均明显下降,尤以重度及中度PH组下降明显,但无PH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TNF-α与CHD患儿PH的发生有关,通过检测TNF-α水平变化可估测CHD伴PH程度,判定手术指征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肺动脉高压( PH)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的严重并发症,伴随着高病死率,肺血管发育的异常、肺血管的高反应性及结构的重建是导致PH的病理生理基础,本病临床症状隐匿,与本身肺部疾病难以鉴别,出现症状后诊断往往不可逆,建议具有高危因素的BPD患儿应常规进行筛查。心脏超声是无创、动态监测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对治疗效果不佳者行心导管或CT检查排除心血管异常,治疗包括急性阶段的综合治疗和降低肺动脉压力的药物选择,早期诊断、治疗将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肺动脉高压(PH)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2003-06-2005-02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集病例,以健康者30名为对照组(A组),以肺动脉压正常和并发PH的左向右分流的CHD患儿各30例为观察组(B组、C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硝酸还原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1)的浓度.结果 血清L-Arg浓度对照组(A组)为(72.00±18.01)nmol/mL,肺动脉压正常的患儿(B组)为(30.74±8.97)nmol/mL,伴PH的患儿(C组)为(23.51±12.37)nmol/mL.血清NO浓度A组为(76.10±17.10)nmol/mL,B组(90.55±26.57)nmol/mL,C组(60.05±17.60)nmol/mL.血浆ET-1浓度A组(50.82±7.58)pg/mL,B组(64.90±16.28)pg/mL,C组(69.64±10.66)pg/mL.结论 血清NO浓度和血浆ET-1浓度及其之间的平衡关系共同影响PH的形成及其程度.血浆ET-1浓度的升高是肺动脉压升高的直接因素,血清NO浓度的降低是间接因素,而血清NO浓度降低是由血清L-Arg浓度的降低引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手术前后硫化氢(H2S)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48例CHD患儿按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三组:无PH组(PASP < 30 mmHg=15例,轻度PH组(PASP 30 ~ 49 mmHg)15例,中、重度PH组(PASP ≥ 50 mmHg)18例.测定三组手术前、手术后1 h及手术后24 h血浆H2S及血清HO-1含量,并比较手术前后的变化;分析两者与PASP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各组患儿术后H2S含量呈上升趋势,但只有术后24 h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儿手术前后HO-1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患儿H2S含量与PASP呈负相关(r = -0.730 ~ -0.458,P均< 0.01).三组患儿HO-1活性与PASP无相关性(术前r = -0.031 ~ 0.230,P均> 0.05).结论 H2S在PH形成和肺血管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封堵术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CHD并肺动脉高压(PH)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90例CHD患儿.均经体检、辅助检查及心脏彩色B超确诊.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40例.单纯室间隔缺损30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20例.依据心导管测压,将90例CHD患儿分为3组:中重度PH组(肺动脉收缩压6.66 kPa)30例和轻度PH组(3.99 kPa<肺动脉收缩压<6.66 kPa)30例、无PH组(肺动脉收缩压<3.99 kPa)30例.3个亚组的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1、3、6及12个月血浆AngⅡ及血清NO水平.另选取年龄及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检测其血浆AngⅡ及血清NO水平.结果 介入封堵术前,CHD并PH组患儿血浆AngⅡ水平明显高于CHD无PH组(Pa<0.01);CHD并PH组患儿血清NO水平均明显低于CHD无PH组(Pa<0.01).CHD患儿介入封堵术24 h后,血浆AngⅡ逐渐下降,至12个月下降接近正常水平;CHD患儿介入封堵术24 h后,血清NO开始逐渐上升,至12个月上升接近正常水平.AngⅡ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r=0.811 P<0.01);NO与肺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r=-0.421 P<0.05).结论 AngⅡ及NO可能参与CHD的发生、发展过程;血浆Ang Ⅱ及血清NO水平可作为判定其CHD患儿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肺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指肺循环压力超出正常,可由多种心、肺等疾病引起,严重者可导致右心室负荷增大、右心功能不全,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指肺动脉压力和阻力增加,是PH的一种类型[1].当今广泛采用的PAH血流动力学定义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高于25 mm Hg(1 mm Hg=0.133 kPa),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低于或等于15 mm Hg或肺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大于3 Wood单位[1-2].来自法国的一项注册研究显示,PAH的患病率为15/百万[3],其中儿童患病率为3.7/百万[4].目前我国尚无儿童PAH的流行病学数据,儿童PAH注册登记研究尚待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