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正>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是病理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免疫组化结果出现异常,临床上会复盘回顾整个免疫组化操作流程及各种影响因素,通常会考虑修复方式,修复时间,孵育时间等因素,不会考虑配制修复液的纯水离子浓度。2022年10月科室免疫组化结果出现定位不准确,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以及阳性强度不够,甚至假阴性结果,排除实验中操作流程及试剂效价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后,检测发现抗原修复液离子浓度(TDS值)偏高,遂溯源,  相似文献   

2.
<正>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已成为现代病理诊断中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特别是在判断肿瘤组织的起源、分类以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甲醛固定使标本的氨基酸残基分子之间或分子之间形成醛键,抗原决定簇被掩盖或破坏,使部分抗原-抗体反应不能顺利进行~([5])。因此,充分的抗原修复是染色效果好坏的重要环节。各单位都  相似文献   

3.
4.
不同组织固定液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凡进行病理检验的各种组织都需要进行固定,固定可使组织、细胞内的物质尽量接近其生活状态时的形态结构和位置。而免疫组化标记对组织固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测组织要求必须取材新鲜、固定及时,这样不仅可保存组织细胞形态结构的完整,而且可保留组织细胞的抗原性。因此,固定液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免疫组化标记的结果及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正>免疫组化染色在加热抗原修复(HIER)是绝大多数组织抗原最有效的修复方法[1],因此良好地完成HIER是保障免疫组化正确结果的关键环节之一。一些抗体热修复结束后,需在室温中自然冷却20 min再行操作。实际工作中,为了缩短免疫组化实验整体时间,多在HIER后立即使用流水冲淋高压锅,或在锅内注水使修复液急剧降温。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这两种降温模式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抗原修复对端粒酶逆转录酶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石蜡切片标本 ,一般均用甲醛固定 ,而经甲醛固定的组织 ,其抗原蛋白的氨基与固定液中的醛基交联形成羧甲基而封闭了抗原决定簇 ,使其免疫组化标记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免疫组化染色的成功与否 ,抗原决定簇的保存和暴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要充分暴露抗原决定簇 ,目前常用的抗原修复法有微波、高压和酶消化等 ,它们对大多数抗体的标记是有益的 ,但是 ,有些抗体经抗原修复后不再发生反应或阳性率降低。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 (telomerasereversetran scriptase,TRT)是决定端粒酶活性的最主要成分 ,在肿瘤…  相似文献   

7.
<正>抗原修复技术是影响免疫组化染色成功的重要技术因素,合理选择抗原修复方法可以提高抗原的检测率和染色强度[1]。实际工作中不同的检测抗原需要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此,寻找一种通用、可靠、稳定的修复方法尤为重要。据文献报道[2],柠康酸酐(一种解蛋白交连剂)作为抗原修复液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抗原修复要求。本文将柠康酸酐抗原修复液应用于免疫组化检测,并与常规应用的抗原修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抗原修复对A549肿瘤组织内Ki-67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酶修复法、柠檬酸微波修复法、柠檬酸高压修复法、Tris/EDTA微波修复法、Tris/EDTA高压修复法等对肿瘤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修复,采用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肿瘤组织的核蛋白Ki-67经柠檬酸微波修复后,染色效果较其他修复方法明显增强,且定位佳,对比度清晰.结论:在核蛋白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柠檬酸微波修复法优于其他抗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波炉法修复及高压抗原修复两种抗原修复方法在免疫组化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两种免疫组化标记,通过不同的抗原修复方法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染色强度。结果:CyclinE的阳性表达率及染色强度高压锅加热法比微波法高(P<0.05),Ki-67的阳性表达率微波加热修复组略高于高压加热修复组(P>0.05)。结论:应根据抗原抗体的特性选用合适的抗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免疫组织化学是应用免疫学原理,利用特异抗体与组织切片中的抗原相结合,附以可见的标记物,在组织原位使抗原抗体结合物显现出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因其结果定位明显,操作简单,实验室条件及设备技术要求不高,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及各种科研工作。但由于组织在福尔马林中固定,经常导致抗原决定簇被封闭,阻碍了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因此,抗原修复技术在免疫组化操作过程中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我们针对不同的抗原,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5种常规固定液,分别对17种组织抗原进行固定,用SP法做免疫组化染色,并用图像分析仪对切片染色结果进行定量测定,从而找出既适合常规活检又对多数抗原保存较好的固定液,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回顾性研究的科学性提供切合实际的固定手段。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2.
抗原修复液的种类、温度及作用时间对抗原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原修复是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常用手段 ,但使用哪种修复液却有不同看法〔1~ 4〕。为此本实验对抗原修复液中的离子种类、离子浓度、pH值、温度及作用时间分别做了实验 ,旨在探讨这些因素对抗原修复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选择每种已知抗体阳性的标本 5例 ,抗体ER、PR、Bax、cyclinD1、Ki 6 7、c myc及SP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修复液所用试剂为秦皇岛化学试剂厂及石家庄化工厂生产 ,均为分析纯。MPIAS 5 0 0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仪由同济医科大学清平影像工程公司提供。用PHS …  相似文献   

13.
组织在固定过程中,由于甲醛、加热、有机溶剂的处理,使抗原发生交联、变性等,致使在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无法与抗体结合。但这一变化是可逆的,可通过抗原修复重新暴露抗原决定簇,增加抗原抗体结合的机会,从而提高免疫组化染色效果[1,2]。本工作从影响蛋白构象的温度、pH、表面  相似文献   

14.
不同固定剂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固定剂对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的影响,寻找出最佳的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的固定剂。方法取常见的组织或肿瘤6种,冰冻切片后,置于6种不同冰冻固定液,95%酒精、4%甲醛、甲醇、丙酮、EAF(配方为无水乙醇85mL、冰醋酸5mL、40%甲醛10mL)、AAF(配方为丙酮85mL、冰醋酸5mL、40%甲醛10mL),固定5min,根据组织含有的特定抗原进行相应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采用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免疫组化质控中心推荐的免疫组化质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不同的固定剂可直接影响到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的成败和质量的高低,甚至会造成假阴性;混合固定液EAF优于其它固定液,其它五种固定液的染色效果依次为AAF、95%酒精、4%甲醛、甲醇、丙酮。结论用冰冻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对于大多数抗体而言,EAF固定液的效果优于其他5种固定液。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10种固定液分别对神经组织抗原进行保存,用SP法做免疫组化染色,病理图文分析仪进行染色强度测定,发现含锌化合物固定液对神经组织抗原保存优越于其它固定液,并且组织形态结构保存得也较好,是一种安全、简单、效果很好的方法。1材料和方法1.1材料神经组...  相似文献   

16.
自从抗原热修复(heat induced epitope retrieval,HIER)技术的文章于1991年发表后[1],HIER方法迅速应用于常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其被誉为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的革命性突破[2].HIER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途径,直接加热如高温高压、高温煮沸、微波等;间接加热如水浴等.修复液主要有柠檬酸(pH6.0)、EDTA(pH9.0)、EGTA(pH9.0)等[3].虽然HIER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实验室,但是在使用时却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操作规程,导致同一组织切片在不同实验室所获得的染色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我们认为在应用HIER方法时需重点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GS无醛固定液与传统甲醛固定液对不同类型组织的固定效果及抗原性的保存能力。方法临床送检的活体组织标本115例,正常乳腺组织10例、乳腺癌50例、结肠癌20例、肺癌10例、卵巢癌10例、淋巴瘤10例及前列腺癌5例。同一组织,各取2块,分成2组,一组采用GS无醛固定液处理组织;另一组用传统甲醛固定组织,然后对2组所制切片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种制片方法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种固定法所制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效果基本相同,阳性结果定位清晰、准确。结论 GS无醛固定液对组织的形态及组织内的抗原成分保存良好,它可以替代传统甲醛作为病理科常规组织固定液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pH包被液对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我们结合承担“八·五”、“九·五”攻关课题,对合成多肽和重组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抗原,以不同pH缓冲液稀释抗原后包被酶联板,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得出不同抗原的最佳pH,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合成多肽和重组融合抗原:从HCV基因编码蛋白中,选择了已证明具有较强抗原反应性的4个亲水性较强的片段,用化学合成法合成了不同长度HCV核心区蛋白(CP9)、CP10、CP70;非结构区多肽抗原(511)。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表达了HCV核心区和非结构区3(C-NS3)融合的优势抗原[1,…  相似文献   

20.
不同抗原底物检测抗核抗体的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源的培养细胞如人喉癌上皮细胞 ( Hep- 2细胞 )作为抗原基质片检测抗核抗体 ( ANA) ,由于该细胞核抗原丰富 ,细胞核大 ,荧光染色可见核型更加清晰[1] ,从而显著提高 ANA检测的阳性率。我们用该细胞片和鼠肝冰冻切片平行对比检测 ANA,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 临床确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或有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的患者血清 560份 ,并以献血员血清 67份作为对照。二、抗原底物片制备 实验用基质片和切片均在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荧光免疫室制备。1 .Hep- 2培养细胞片 取业已生长良好的Hep- 2细胞单层细胞培养物 ,用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