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提升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及结核分枝杆菌混合感染的认知。 方法分析1例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诊疗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1例38岁男性患者因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于2015年3月17日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诊治,完善检查后确诊为新型隐球菌及结核分枝杆菌颅内混合感染,给予抗感染及对症综合治疗后,病情缓解,预后较好。 结论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应及时诊断,予以抗隐球菌、抗结核综合治疗并适时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艾滋病(AIDS)患者相关慢性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9年11月至2011年2月全国范围内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311例,采用腹泻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面谈调查,并行粪便检查和CD4+ 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 入组患者中检出真菌者121例(38.9%),检出隐孢子虫者32例(10.3%),抗酸染色(+)者6例(1.9%).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检测(+)者4例(1.3%),空肠弯曲菌(+)者2例(0.6%).沙门菌培养(+)者1例(0.3%).入组患者的真菌检出率各地区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317,P< 0.05 ).隐孢子虫感染率各地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9.9484,P< 0.05),农村和城市感染率分别为15.0%(25/167)和4.9%(7/1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8.5605,P< 0.05).患者腹泻程度和大便形状均与CD4+T细胞计数密切相关.结论 我国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感染病原学有一定地域和人群特点,且与CD4+T计数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IV感染者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83例尖锐湿疣合并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CD4+T淋巴细胞水平,将入组83例患者分为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组34例(CD4200 cell/μl)和HIV感染组49例(CD4200 cell/μl),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疗效。结果艾滋病组的CD4+T淋巴细胞数和CD4/CD8值,显著低于HIV感染组(t=-7.79、-2.70,P均0.05);艾滋病组中19例伴有其他并发症(56%),14例形成巨型尖锐湿疣(41%),其中3例发生癌变;3个月内有16例复发(47%)。HIV感染组中11例有其他合并症(22%),5例巨型尖锐湿疣(10%),术后3个月内10例复发(20%)。结论 AIDS患者合并HPV感染易形成巨型尖锐湿疣而且容易发生其他并发症。彻底切除病变结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中,鸽粪为隐球菌的重要传染媒介[1],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导致肺、骨、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引起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us meningitis).新型隐球菌也是艾滋病合并机会感染的常见机会感染真菌.本文报告我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540例艾滋病患者中,2例合并新型隐球菌肺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相似文献   

5.
新型隐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可引起人类感染,大多经呼吸道吸入,在肺部引起轻度炎症,或隐性传染,亦可由破损皮肤及肠道传人.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向全身播散,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HIV感染、肝硬化、糖尿病、实体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类风湿性疾病、皮质激素的使用和慢性肾脏疾病等¨].在未知或没有免疫抑制的人群中,也会发生隐球菌感染[2].在HIV感染高流行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高,且预后差.艾滋病患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的病死率为9% ~ 55%,非HIV感染者病死率为15% ~44%[3].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对临床医师来说仍是一个挑战.本研究比较分析我院非HIV感染与HIV感染患者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脊液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隐球菌性脑膜炎(CM)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和对比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1年5月所收治的隐球菌性脑膜炎(n = 14)、单纯结核性脑膜炎(n = 61)和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n = 37)脑脊液cystatin C水平及相关生物化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ystatin C水平(3.18 ± 1.14 mg/L)显著低于单纯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4.62 ± 1.42 mg/L)(P< 0.01),而与结核性脑膜脑炎患者脑脊液cystatin C水平(3.68 ± 1.42 m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M组的其他脑脊液生化标志物,如糖(Glu)、氯化物(Cl-)、总蛋白(TP)、腺苷脱氨酶(ADA)、乳酸(LAC)、C-反应蛋白(CRP)和微量蛋白(mALB)等,与其他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HIV(+)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6例)cystatin C水平为(3.48 ± 1.16 mg/L),与HIV(-)隐球菌性脑膜炎组(8例)(2.96 ± 1.15 m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脑脊液cystatin C可作为脑膜疾病鉴别诊断的一种新的标记物,有利于隐球菌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但其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的鉴别诊断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7.
HIV/AIDS患者口腔行为及病损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口腔健康行为及口腔病损的特点。方法以来本院就诊的55例HIV/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对口腔健康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口腔卫生状况、口腔黏膜及牙周病损进行临床检查,就CD4细胞计数和出血指数、菌斑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55例HIV/AIDS患者口腔卫生习惯和卫生状况较差,有口腔科就诊史的有34例(61.8%),曾在传染病医院就诊的仅有1例(2.94%);HIV相关口腔病损患者有20例(36.4%),普通牙周病患者有42例(96.3%),CD4细胞计数和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应用,HIV/AIDS相关口腔病损发病率明显降低,而普通牙周病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有关。HIV/AIDS患者就诊口腔科的随意性强,口腔科医生在诊疗中要加强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IV/HCV共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分析本院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HIV/HCV共感染者40例,分析其HIVRNA载量、HCV RNA载量、CD4细胞数以及临床特征,并以单独感染HCV患者30例和AIDS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结果与AIDS组相比,HIV/HCV共感染组血清白蛋白更低,ALT、AST和HIV RNA载量水平更高(P0.01);与HCV组比较,HIV/HCV共感染组血清白蛋白、ALT和AST水平更低(P0.01),HCV RNA载量水平更高,脾大患者明显增多(P0.01),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程度有加重趋势。CD4细胞计数依次为HIV/HCV组AIDS组HCV组正常组(P0.01)。结论 HIV/HCV共感染对HCV和HIV病毒复制水平、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慢性丙型肝炎的疾病进展等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本地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败血症患者的病原谱分布以及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AIDS合并败血症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总结病原微生物分布比例,分析病原微生物谱与CD4~+T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84例AIDS合并败血症患者中,培养结果为细菌感染者38例(占45.3%),真菌感染者39例(占46.4%),混合感染者7例(占8.3%);其中混合感染者均为细菌和真菌二重感染。标本中共分离出91株微生物,最常见的微生物分别为马尼尔菲青霉菌24株(占26.4%)、新型隐球菌21株(占23.1%)、人葡萄球菌9株(占9.9%)和屎肠球菌7株(占7.7%)。83例成人患者中,CD4~+T细胞100个/μl者14例(占16.9%),均为细菌感染;51~100个/μl者5例(占6.0%);CD4~+T细胞≤50个/μl者64例(占77.1%),以真菌和混合感染为主(占67.2%)。CD4~+T细胞≤50个/μl的AIDS合并败血症患者真菌和混合感染败血症的风险显著高于CD4~+T细胞50个/μl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6.63;χ~2=15.67,P0.001)。结论 CD4~+T细胞≤50个/μl的AIDS患者为真菌败血症和混合感染败血症的高危人群,本地区应重视AIDS合并马尼尔菲青霉菌和新型隐球菌败血症,须高度重视并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住院AIDS患者发生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合并带状疱疹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HIV/AIDS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疼痛51例.皮疹可分布于体表各处,超半数发生2处部位以上,发生2-3次29例.CD4+细胞计数36例,平均126cell/μL.合并肺炎6例,脑膜炎1例.单独阿昔洛韦治疗或联合中医药治疗49例,1例死亡,48例疱疹干燥结痂、溃疡愈合,11例遗留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结论:老年HIV/AIDS合并带状疱疹发生次数多,皮疹发生于多个部位,多数治疗预后好,但治疗时间较长,少数合并肺炎、脑膜炎;易遗留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HIV感染者血β2微球蛋白(β2MG)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HIV感染者血β2MG、蛋白电泳、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肌酐,分析血β2MG与蛋白电泳、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相关性.结果 HIV感染者血β2MG升高者占86.5%(64/74),其中无症状期、AIDS期患者中血β2MG升高者分别占90.9%(20/22)、84.6%(44/52).AIDS期患者血β2MG水平显著高于无症状期感染者(P<0.01),且CD4<200/ml的HIV感染者血β2MG明显高于CD4>200/ml的感染者(P<0.05);78.8%(67/85)HIV感染者血清γ球蛋白百分比升高,其中无症状期和AIDS期感染者分别为75%(27/36)和81.6%(40/49).未观察到无症状期和AIDS期感染者γ球蛋白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无症状期感染者血清白蛋白百分比明显高于AIDS期感染者(P<0.05).HIV感染者血β2MG与血清γ球蛋白百分比呈正相关:r=0.455(P<0.01),而与血清白蛋白百分比呈负相关:r=-0.586(P<0.01).HIV感染者血β2MG与CD4计数呈负相关:r=-0.279(P<0.05),也与CD4/CD8比值呈负相关:r=-0.399(P<0.01).对血β2MG>3.0 mg/L的HIV感染者,其血β2MG与CD4计数、CD4/CD8比值呈负相关:r=-0.434、r=-0.427 (P<0.01).几乎所有的HIV感染者肾功能指标都正常.结论 绝大多数HIV感染者血β2MG升高,且随着疾病进展而升高,可能与免疫系统被激活和淋巴细胞被破坏有关.HIV感染者血β2MG升高是因机体产生了更多的β2MG,而非因HIV感染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滤过功能受损所引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疲乏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疲乏症状提供参考。方法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HIV/AIDS患者218例,采用HIV相关疲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7.71%的HIV/AIDS患者存在疲乏,其疲乏整体水平及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年龄、职业、CD4细胞计数及有无睡眠问题患者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CD4细胞计数、睡眠质量是影响患者整体疲乏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HIV/AIDS患者普遍存在疲乏症状,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需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疲乏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NM)的临床特点及对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6例CN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以颅高压征象多见,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抽搐、视力及听力的损害也较常见。16例患者中亚急性或慢性起病14例(87.5%)。近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和(或)免疫抑制剂7例(43.75%),患者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白血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9例(56.25%)。首次涂片即发现隐球菌8例(50%),重复送检发现隐球菌4例(25%),反复涂片阴性2例(12.5%),隐球菌培养后确诊。曾被误诊为其他疾病10例(62.5%)。结论: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大多数以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目前CNM的基础疾病谱更加广泛,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IV患者泌尿系感染的菌谱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90例,女342例。所有患者中段尿培养结果均为阳性。将患者按照是否感染HIV分为HIV组、非HIV组;HIV患者按照CD4细胞计数分组:A组200个/μL,B组200~400个/μL,C组400~600个/μL,D组600个/μL。HIV患者按血红蛋白数量分组A组(30~60 g/L),B组(60~90 g/L),C组(90~120 g/L),D组(120 g/L)。比较不同CD4细胞、血红蛋白的HIV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中段尿细菌培养的菌谱特点。结果:本组832例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最常见的4种尿路细菌为:大肠埃希菌317株(38.1%),其他的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07株(24.9%),奇异变形菌124(14.9%),不动杆菌属48株(5.8%)。HIV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18株(5.0%)、粪肠球菌19株(5.3%)、屎肠球菌25株(6.9%)的比例明显高于非HIV患者的11株(2.3%)、12株(2.5%)和17株(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组的病例按CD4细胞计数分组,A组的大肠埃希菌60株(37.3%)比例明显高于C组15株(19.0%)和D组5株(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肺炎克雷伯杆菌26株(33.0%)比例明显高于D组2株(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培养阳性的HIV患者随着血红蛋白的增加呈增多趋势,血红蛋白120 g/L以上,尿培养阳性的HIV患者则明显减少。结论:HIV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细菌有独特的分布特征,受包括CD4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大肠埃希菌是HIV患者最常见的尿路细菌,铜绿假单胞菌更多见于HIV患者。伴随CD4细胞数量的增加,HIV患者泌尿系感染例数逐渐减少,血红蛋白120 g/L是影响泌尿系感染的重要界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成年男性患者接受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的精液质量,以指导其优生优育。方法以34例接受HAART至少6个月的HIV阳性成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检测其精液精子密度、活率、活力、畸形率、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支原体、过氧化物酶及HIV-1 RNA载量。另外随机选择50例HIV阴性成年男性为对照(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年龄分别为24~40岁(31±5)与26~40岁(29±4),无明显差异(P=0.253)。试验组接受基线CD4计数220~965(390±180),接受HAART 6~48个月(18±10),治疗后外周血HIV-1 RNA载量均小于20拷贝copies/mL,CD4计数341~1058(534±190),除3例精液HIV-1 RNA载量分别为72,47及221 copies/mL,其他均小于20 copies/mL。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精子活力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降低(P=0.000),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亦降低(χ~2=13.21,P0.01),而其他指标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感染/AIDS患者经过HAART治疗后,其精子活力仍低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北京市东城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在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198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北京市东城区HIV/AIDS患者共1 076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寿命表法分析累积生存率;利用Kaplan-Meier法(K-M法)绘制生存曲线;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 结果所有研究对象中,完成随访1 072例(99.63%),失访4例(0.37%);随访过程中发生AIDS相关死亡26例(2.42%);第1、2、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8.03%、97.92%和97.47%。研究对象生存时间中位数为264.00个月。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首次检测CD4+ T细胞计数< 350个/μl(HR = 4.053、95%CI:1.412~11.628)、确诊时为AIDS患者(HR = 20.651、95%CI:4.741~89.940)、未接受抗病毒治疗(HR = 30.722、95%CI:12.389~76.18)均为患者生存时间缩短的危险因素。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HIV/AIDS患者相比,较高文化程度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高中或中专:HR = 0.317、95%CI:0.122~0.826,大专及以上:HR = 0.155、95%CI:0.055~0.439)。K-M法绘制生存曲线显示,大专及以上、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HIV/AIDS患者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HIV/AIDS患者(χ2 = 26.978、P < 0.001)。首次检测CD4+ T细胞计数≥ 350个/μl、确诊时疾病状态为HIV感染、行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累计生存率高于首次检测CD4+ T细胞计数< 350个/μl、确诊时疾病状态为AIDS、未行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χ2 = 14.329、44.559、126.836,P均< 0.001)。 结论北京市东城区HIV/AIDS患者中接受抗病毒治疗、首次CD4+ T细胞计数≥ 350个/μl、确诊时疾病状态为HIV感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生存时间较长。故提高筛查力度,尽可能早期发现HIV感染者,尽快开展治疗,可提高其确诊后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类型,以提高对AIDS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神经外科手术收治的36例AIDS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脑脊液检查指标、脑活体组织检查以及临床表现。分别根据患者中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理学类型进行分组。 结果颅内占位性病变AIDS患者占同期入院患者的1.45%。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疼、呕吐、肢体障碍和意识障碍等。无特殊病原体感染的HIV脑病患者16例(44.4%);脑实质感染性病变患者12例(33.3%),其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6例(16.7%),真菌感染者3例(8.3%),弓形虫感染者1例(2.8%),巨细胞病毒感染者1例(2.8%),梅毒感染者1例(2.8%);发生颅内肿瘤患者8例(22.2%),其中弥漫大B淋巴细胞瘤患者4例(11.1%),Burkitt淋巴瘤患者3例(8.3%),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1例(2.8%),经治疗后,好转者27例(占75%),无变化者5例(占13.9%)和死亡4例(占11.1%)。36例患者中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 50个/μl者20例(55.6%),50~100个/μl者7例(19.4%),100~200/μl者5例(13.9%),> 200个/μl者4例(11.1%)。HIV脑病与脑实质感染性病变、颅内肿瘤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HIV脑病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其他两种病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4、P = 0.31,F = 0.17、P = 0.26)。 结论AIDS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病理类型复杂,HIV脑病发病率最高,其次是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当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 200个/μl时,应尽早行脑活体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机体的氧化还原态特点.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0例抗-HIV阳性患者血中CD4细胞水平,根据CD4水平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AIDS组50例、HIV感染组30例.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还原型辅酶Ⅱ(NADP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计算GSH/GSSG和NADPH/NADP+的氧化还原电位,评价HIV/AIDS患者机体氧化还原态.结果 HIV/AIDS患者血浆氧化还原态向氧化方向偏移.结论 氧化还原态失衡、氧化还原态向氧化方向偏移与AID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HI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9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52例住院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的检测结果,对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凝血项相关指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2例住院HIV/AIDS患者中,HIV感染者80例,HIV/HBV合并感染者44例,HIV/HCV合并感染者23例,HIV/HBV/HCV合并感染者5例。各感染组CD4+T低于参考区间者139例(91.4%),各感染组患者CD4+T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各感染组患者的贫血发生率为59%~65%。各感染组患者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以及肌酐(Cr)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V/HBV合并感染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均高于HIV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入院HIV/AIDS患者伴随HBV、HCV合并二重或多重感染情况严重,合并感染易造成贫血的发生、肝功能损伤及凝血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可以显著延长HIV感染者的寿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男性HIV单阳的夫妻希望完成做父母的愿望,本研究通过检测HAART治疗后男性HIV/AIDS患者精液HIV-1 RNA水平与精液指标,评估潜在传播风险和精液质量,为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20例有生育要求且接受HAART超过6个月的男性HIV携带者/AIDS患者,用精子动态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其精子浓度、存活率、总活力、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用COBAS Amplicor检测精液HIV RNA载量及流式细胞仪技术计数血液CD4+T细胞。结果:20例患者年龄25~40(30.7±5.05)岁,接受HAART治疗6(14.24±12.26)个月以上,治疗前基线CD4+细胞226~965 cells/ul(422.38±200.86),检测时CD4+细胞341~1 058 cells/ul(535.76±212.02)。除1例外精液量均高于正常参考值(≥2 ml);14例患者精子总活力低于正常值(≥40%),18例患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低于正常参考值(≥32%),2例精子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15×106/ml);有5例精子存活率低于正常参考值(58%);有6例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20例患者外周血HIV-1 RNA均20拷贝/ml,18例精浆HIV-1RNA也20拷贝/ml,但2例20拷贝/ml,分别为4.70×101拷贝/ml和2.2×102拷贝/ml。4例与配偶无保护措施同房超过半年,女方定期查HIV抗体均阴性,其中1例自然怀孕生育,母子HIV-1 RNA均为阴性。结论:HAART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精液中HIV RNA水平高于血浆中HIV RNA水平,提示精液仍可能存在少量HIV,具有潜在传染风险,因此对男性HIV感染者/AIDS患者常规检查精液HIV-1 RNA可以降低女性感染风险。同时发现,HIV感染者/AIDS患者精子总活力与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生育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