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16位、27位密码子遗传多态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方法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88例MG患者组和91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的β2-AR基因16位点和27位点多态分布特征.结果 β2-AR基因16位点Arg/Arg、Arg/Gly和Gly/Gly基因型频率在MG组依次为44.4%、38.6%和17.0%,HC组依次为29.7%、58.2%和1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98,P=0.032).Arg和Gly的等位基因频率在MG组分别为63.6%和36.4%,HC组为58.8%和41.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2-AR基因27位点Gln/Gln、Gln/Glu和Glu/Glu基因型频率在MG组依次为77.3%、20.4%和2.3%,HC组依次为78.0%、18.7%和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ln和Glu等位基因频率在MG组为87.5%和12.5%,HC组为87.4%和12.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基因型多态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结论 β2-AR 16位点基因多态可能是MG发病的独立危险凶素,27位点基因多态与MG发病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起病型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2例起病年龄≥65岁的M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MG患者男女比例为1.3∶1。全身型MG (GMG)和眼肌型MG(OMG)的比例为1.9∶1,OMG在男性多于女性而GMG在女性多于男性(P=0.033)。以OMG起病和以GMG起病的比例为1.5∶1,起病症状以眼睑下垂最多见占38.6%;在以OMG起病的患者中,女性患者转化为GMG的比率要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35)。病程中位数为3.7年,平均定量MG评分为7分。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率为96.7%。低频重复频率电刺激波幅递减的总体发生率为48.2%,其中面神经的阳性率最高。MG合并胸腺异常的发生率为36.3%,以合并胸腺瘤者最多;胸腺瘤手术后病理分型以AB型最多,女性患者AB型胸腺瘤所占的比率要明显高于男性(P=0.048)。MG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16%,以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最多。结论老年起病型MG患者GMG多于OMG、以OMG起病的女性患者转化为GMG的比率高于男性患者,胸腺瘤是最常见的胸腺异常且最常见的胸腺瘤病理分型为AB型。充分认识其临床特点有利于更好的治疗该类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调节因子(AIRE)、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Tfr)细胞与重症肌无力(MG)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12—2016-4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MG患者22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全身型MG(GMG)和眼肌型MG(OMG);同期选取健康体检中心查体者10名作为健康对照。收集MG患者详细临床资料,包括美国MG协会(MGFA)分型及定量MG(QMG)评分。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AIRE阳性细胞比例及Tfh/Tfr比值。结果 (1)AIRE表达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MG组和OMG组AIRE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P0.05),而GMG组与OM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Tfh/Tfr比值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MG组和OMG组Tfh/Tfr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且GMG组高于OMG组(P0.05)。(3)MG患者AIRE表达与MGFA分型及QMG评分呈负相关(r=-0.517,P0.05;r=-0.616,P0.01),Tfh/Tfr比值与MGFA分型和QMG评分呈正相关(r=0.761,r=0.581,均P0.01)。结论 AIRE、Tfh/Tfr比值与MG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可能参与了MG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小儿眼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向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GMG)的转型率、转型时间及使用泼尼松对转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7至2005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978例小儿OMG转变为GMG的转型率、转型时间以及泼尼松对转型的影响,并与同期诊治的1359例成人OMG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小儿OMG转化为GMG的转型率为13.0%(127/978),而成人OMG的转型率为67.2%(913/13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17,P<0.01).OMG的转型时间大多在发病后的2年内,小儿OMG(58.3%,74/127)与成人OMG(83.6%,763/913)在发病后2年内转型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9,P<0.01).使用泼尼松的456例小儿OMG患者中仅有5例(1.1%)转为GMG,而从未使用过泼尼松的522例小儿OMG患者中有122例(23.4%)变为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9,P<0.01).结论 小儿OMG转型率与成人OMG相比显著减少;转型的时间大多在发病后头2年内;泼尼松确实能减少小儿OMG向GMG转化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例OM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分为OMG组和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组两组,并对两组临床特征和实验窒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GMG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水平升高、单纤维肌电图异常以及胸腺瘤比例均高于OMG组(P0.05)。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能明显降低GMG发生的风险(分别RR=0.377、RR=0.193,均P0.01),而AChRAb水平升高和合并胸腺瘤可以增加GMG发生的风险(分别RR=4.460、P0.01,RR=2.113、P0.05)。结论 AChRAb水平升高、合并胸腺瘤可促进OMG病情进展,有可能作为OMG进展为GMG的风险预测指标。早期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可能延缓OMG病情向GMG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的临床特点及其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B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对26例OMG、60例全身型MG(GMG)和93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HLA-DQA1、B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OMG发病年龄(24.38岁)早于GMG(31.28岁;P=0.039),女性OMG发病年龄(22.21岁)亦早于女性GMG(32.92岁;P=0.016)。OMG组DQB1*0501等位基因频率(29%)明显高于GMG组(16%,P0.05,OR=2.16,95%CI为0.99~4.68)和对照组(11%,P0.01,OR=3.19,95%CI为1.50~6.76);GMG组DQA1*0501(24%,P0.05,OR=1.96,95%CI为1.09~3.53)、DQB1*0301(23%,P0.01,OR=2.55,95%CI为1.35~4.8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10%);OMG和GMG组DQA1*010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5%)均低于对照组(16%)(分别P=0.02,OR=0.21,95%CI为0.048~0.90;P=0.003,OR=0.27,95%CI为0.11~0.68);DQB1*0601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7%)也均低于对照组(17%)(分别P=0.047,OR=0.31,95%CI为0.09~1.05;P=0.01,OR=0.36,95%CI为0.16~0.81)。结论 OMG患者,尤其是女性OMG患者发病年龄早于GMG患者。DQB1*0501可能是OMG患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16位、27位密码子遗传多态性在多发性硬化(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50例MS患者和78名健康对照者的β2-AR基因16位点和27位点多态性分布特征。结果 16位点的AA、AG和GG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在MS组分别为34.0%、46.0%和20.0%,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7.2%、51.3%和11.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和G等位基因频率在MS组分别为57.0%、43.0%,健康对照组为62.8%和37.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位点CC、CG和GG 3种基因型频率在MS组分别为82.0%、16.0%和2.0%,健康对照组分别为84.6%、14.1%和1.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和G等位基因频率在MS组为90.0%、10.0%,健康对照组为91.7%和8.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因型多态性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β2-AR 16位点及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MS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合并胸腺异常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M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胸腺异常类型分为胸腺正常组55例(60.4%)、胸腺增生组16例(17.6%)和胸腺瘤组20例(22.0%)。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特征、首发症状、临床分型、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疾病及治疗方法等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构成、发病类型、病情进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胸腺增生组和胸腺瘤组首发症状表现为肢体无力者比例较胸腺正常组明显升高(χ~2=7.294,P0.05)。入院时和病情最重时Osserman分型比例在3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6.049,P0.05;H=16.85,P0.01)。3组患者在合并免疫性疾病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2.841,P0.05),其中胸腺增生组比例最高为62.5%。除常规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外,胸腺正常组合用激素治疗39例(70.9%),胸腺增生组5例(31.3%),胸腺瘤组8例(40.0%),3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1.036,P0.01)。结论合并胸腺异常MG患者具有自身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有别于正常胸腺MG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titin抗体及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与疾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90例MG患者和30例对照组成员进行titin抗体和AChR抗体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MG患者AChR抗体、Titin抗体阳性率(76.7%,54.5%)明显高于对照组(10%,6.7%)(χ2=41.667,P=0.000;χ2=21.017,P=0.000)。titin抗体与AChR抗体检测MG的灵敏度分别为54.5%和76.7%,两种抗体并联试验灵敏度为89.4%。titin抗体在伴胸腺病变及晚发型MG患者中有较高阳性率,分别为80.0%和72.5%,明显高于非胸腺瘤组(47.1%,χ2=6.771,P=0.009)和早发型MG患者(40%,χ2=9.46,P=0.002)。全身型MG患者titin抗体与AChR抗体阳性率(69.2%,90.4%)显著高于眼肌型MG(34.2%,χ2=10.856,P=0.001;57.9%,χ2=12.956,P≤0.000)。甲亢组与非甲亢组MG患者titin抗体(33.3%,56.8%)与AChR抗体阳性率(55.6%,79%)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797,P=0.19;χ2=2.491,P=0.063)。结论 MG患者病情越重,titin抗体与AChR抗体阳性率越高。Titin抗体及AChR抗体能作为诊断MG的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MG诊断的灵敏。然而MG患者血清titin抗体与AChR抗体并无一致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TLR9基因rs352140位点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LR9基因rs352140位点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MG)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MG患者TLR9基因rs352140位点的多态性,比较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MG患者不同性别、发病年龄、胸腺瘤伴发情况、Osserman分型、最大严重程度等亚组中的分布并观察其与MG严重程度和糖皮质激素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 MG组和对照组间以及MG各亚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皮质激素近期疗效差的患者中全身型比例高于眼肌型(OR=3.592,P=0.03),伴胸腺瘤者比例高于不伴胸腺瘤者(OR=4.350,P=0.016);糖皮质激素疗效差者治疗前平均定量MG评分(QMG)高于疗效好者(P=0.026);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QMG评分越高激素疗效越差(OR=1.154,P=0.043)。结论 TLR9基因rs352140位点多态性与MG易感性无相关性,也与激素近期疗效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Parkin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遗传易患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arkin基因S/N167和V/L380位点多态性与帕金森病遗传易患性的关系。方法以10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其中40例为早发帕金森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格检查者为研究对象。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Parkin基因外显子4和外显子10,然后用内切酶AlwnI和Bsp1286I进行酶切,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分析Parkin基因两个多态位点S/N167和V/L380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结果早发帕金森病患者S/N167多态位点等位基因A和含A基因型频率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11,5.883;均P<0.05);帕金森病组和早发帕金森病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的V/L380多态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4,1.023;均P>0.05)。结论Parkin基因S/N167多态性与帕金森病遗传易患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对氧磷酶1(PON1)基因Gln192Ar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 PCR)技术检测186例PD患者和228名健康对照PON1基因Gln192Arg位点SNP的分布,分析各基因型与患者发病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PD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6,P=0.76;χ2=0.06,P=0.81)。进一步按性别分层分析,两组相同性别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亦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PD患者各基因型与发病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亦无相关性。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PON1基因Gln192Arg位点SNP与PD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与眼肌型(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及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GMG)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例OMG、13例GMG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8及Fas的表达.结果 OMG、GMG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4、CD8分子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G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细胞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72%±8.73%、31.22%±13.00%,P:0.017).GMG组与对照组Fas表达增高者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15,4%,P=0.041).Fas表达增高的GMG患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胸腺瘤发生率较高.OMG与GMG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8+、CD4+Fas+、CD8+Fas+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G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的表达升高,OMG与GMG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Fas的表达无显著差异,二者可能同属一种系统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补体C3基因rs7951位点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MC)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475例MG患者和487例健康对照组,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技术对C3基因rs795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比较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MG组及各亚组(性别、发病年龄、胸腺情况、首发受累范围以及最严重时的Osserman分型和Osterhuis评分)间的分布.结果 rs7951位点检测到CC、CT、TT3种基因型,MG组T等位基因(118/950,12.4%)高于对照组(92/97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OR=1.360,95% CI 1.019~1.815).分别在共显性、隐性、显性和加性模型下分析MG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发现基因型差异(与CC相比)在显性模型(P =0.044,OR=1.38,95%CI1.01 ~1.89)和加性模型(P=0.037,OR =1.36,95%CI 1.02 ~ 1.82)下有统计学意义.除了在15 ~50岁MG亚组与对照组之间,rs7951位点的基因型在其他各MG亚组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体C3基因rs7951T等位基因可能与MG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arkin基因第4外显子G/A多态与帕金森病(PD)易患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观察155例PD患者、192名健康人对照组中parkin基因多态的分布,并与澳大利亚白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parkin基因第4外显子G/A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等位基因以G为主,频率分别为54.2%和52.9%,χ2=0.318; 基因型以GA型为主,频率分别为51.6%和43.2%,χ2=1.433,均P>0.05);发病年龄以50岁为界分成早发组与晚发组后,早发组与晚发组人群中该多态的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基因型χ2=1.16,等位基因χ2=0.049,均P>0.05).(2)上海汉族人该基因的多态分布与澳大利亚白种人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206.448, P<0.001);上海汉族人以GA基因型为主(51.6%),澳大利亚白种人以GG基因型为主(92.7%).结论上海汉族人parkin基因第4外显子G/A多态与PD易患性关系不大;上海汉族人与澳大利亚白种人该多态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非胸腺瘤性眼外肌麻痹起病重症肌无力(ocular onset myasthenia gravis,OMG-O)患者于不同病程行胸腺切除后病情缓解与向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转化的差异,以期对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双向队列研究方法,对作者医院2005年1月至2017年9月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行胸腺切除的86例OMG-O患者,按起病至手术时间间隔分为早手术组(≤1年)、晚手术组(>1年),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随访时间理想状态(干预后状态达到轻微异常及更好)率、GMG转化率的差异。结果 (1)与早手术组比较,晚手术组少年MG(<18岁)比例较高,起病至手术时间间隔、起病至使用激素时间间隔、激素用药时间较长(均P <0.05)。(2)与晚手术组比较,早手术组术后第3年理想状态率高(P=0.029),而第2、4~8年理想状态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9例术后发生GMG转化,起病至发生GMG转化时间中位数17.8个月,其中6例(66.7%)在3年内发生GMG转化。早手术组与晚手术组间GMG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比8.7%;χ~2=0.049,P=0.825)。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OMG-O患者,早期行胸腺切除手术疗效较好;但即使手术,仍有可能发生GMG转化,约1/2患者于起病后1.5年内发生,约2/3于起病后3年内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青少年起病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3年作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51例起病年龄≤18岁MG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性别、年龄),临床特点(临床分型、起病症状、疾病转归、胸腺情况)和合并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结果青少年起病的MG患者发病年龄小于5岁者占45.9%,女性多见占53.6%。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分型,Ⅰ型占80.3%,Ⅱa型占8.5%,Ⅱb型占9.1%,Ⅲa型占0.3%,Ⅲb型占1.4%,Ⅳb型占0.3%。由眼肌型MG(OMG)转化为全身型MG(GMG)患者39例(13.8%),主要诱发转化的因素为不规律用药或停药。诱发病情复发或加重的因素中以受凉多见,占63.6%。合并胸腺异常患者有60例,其中28例行胸腺切除术,术后病理分型:胸腺增生20例,胸腺瘤4例。合并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共20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占4.6%,甲状腺功能减低占0.6%,甲状腺囊肿占0.6%。共有6例患者发生过危象,其中5例发生肌无力危象者为由OMG转化为GMG患者。结论青少年MG患者有自己独特的临床特点:5岁之前发病更多见;诱发病情复发或加重的因素中以受凉多见;合并胸腺增生者多于合并胸腺瘤者;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22(T helper 22cells,Th22)和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的表达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5例MG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者,其中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患者14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 myasthenia gravis,GMG)患者11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G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Th22细胞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IL-22的表达。比较各组间Th22细胞比例和IL-22表达水平差异,以及Th22细胞比例和IL-22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 MG患者PBMC中Th22细胞比例、血浆IL-22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0.60±0.07)%比(0.92±0.09)%,P0.01;(18.65±1.38)pg/mL比(24.54±1.85)pg/mL,P0.05];OMG与GMG患者间Th22细胞比例、IL-22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MG患者PBMC中Th22细胞比例与IL-22表达水平间呈中度正相关(r=0.59,P0.01)。结论 MG患者体内Th22细胞比例及血浆IL-22表达水平减低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影响MG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启动子区域-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289例MG患者与304名健康对照者TNF-α-308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进一步根据MG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型等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TNF-α-308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MG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均未发现A/A基因型;MG患者TNF-α启动子-308位点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A出现的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性别间比较,男性MG组G/A基因型(P=0.025,OR=2.673,95%CI:1.105~6.467)及A等位基因(P=0.029,OR=2.533,95%CI:1.071~5.991)出现的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发病年龄<40岁的MG组,全身型G/A基因型(P=0.004,OR=4.760,95%CI:1.533~14.778)及A等位基因(P=0.005,OR=4.298,95%CI:1.450~12.740)出现的频率高于眼肌型。结论 TNF-α-308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地区男性MG患者及早发全身型MG患者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腺切除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8-06-2008-06作者医院收治的OMG患者93例,其中行胸腺切除术治疗44例,药物治疗49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性别、年龄、术前病程、胸腺病理、术后药物治疗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绘制生存曲线比较手术与药物两种不同治疗方式OMG的转型率及复发率,并进一步比较术后不同病理类型的生存率.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胸腺切除治疗组总有效率68.2%,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32.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腺病理类型及术后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与术后疗效显著相关(P<0.05).胸腺切除术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及转型率较药物治疗组明显降低(均P<0.05),胸腺切除术治疗OMG合并胸腺瘤的生存率较未合并胸腺瘤的患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 胸腺切除术治疗OMG患者可改善其症状,阻止其向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GMG)转型,是治疗OMG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