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013至2014年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科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013至2014年本院收治的232例儿科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咽拭子标本,提取病毒RNA,使用肠道病毒(EV)通用型、肠道病毒71(EV71)型及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型核酸检测试剂盒,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检测。结果2013年5~7月手足口病病例数最多,占全年的64.96%(76/117),2014年手足口病病例则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68.70%(79/115)。2013年手足口病患者的EV阳性率为81.20%(95/11 7),其中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占63.25%(74/117);2014年手足口病患者的EV阳性率为79.1 3%(91/11 5),其中,EV71型肠道病毒占53.91%(62/11 5)。0~1岁组EV71感染率低于1岁组儿童(χ~2=5.22、P=0.022),而该组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的感染率高于1岁组儿童(χ~2=5.38、P=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组患者病原学构成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EV71型、CoxA16型及非EV71非CoxA16型病原体感染的住院天数中位数分别为8、7和7 d,EV71感染者住院天数大于CoxA16感染者(Z=-7.27,P0.001)及非EV71非CoxA16感染者(Z=-7.39,J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3至2014年本院手足口病以夏季高发;2013年本院儿科手足口病患者以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为主,2014年发生较大改变,以EV71型为主;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以1岁组儿童为主,而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感染以0~1岁组儿童为主;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者平均住院天数大于CoxA16型和非EV71非CoxA16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3年北京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北京地区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和(或)便标本,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RT-PCR)法进行病原体的检测,同时收集和整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2013年北京地区手足口病多见于≤3岁年龄组儿童(占88.84%);5~8月份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非EV71非Cox A16肠道病毒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占43.72%);6例EV71和3例Cox A16分别属于C4a和B1b亚型,并存在多个传播链。结论 2013年北京地区手足口病高峰时间延长,非EV71非Cox A16型肠道病毒成为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病原体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体征及机体免疫状况。方法 9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根据粪便核酸检测的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EV71阳性组(79例)与Cox A16阳性组(1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入院后的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EV71阳性组与Cox A16阳性组患儿最高体温、血糖、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EV71阳性组患儿肢体抖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ox A16阳性组(χ^2=13.846,P〈0.05)。EV71阳性组与Cox A16阳性组患儿Ig G、Ig A和Ig 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V71阳性组与Cox A16阳性组患儿的T细胞、CD8^+CD3^+T细胞、CD4^+CD3^+T及B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V71阳性组患儿NK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Cox A16阳性组(t=3.721,P〈0.05)。结论肢体抖动可作为EV71感染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鉴别诊断的指标之一,且此类患儿的NK细胞水平较低,需及时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黄石市2010至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利用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黄石市2010至2013年收治的18 011例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3 089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研究期间黄石市手足口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占95.40%以上,绝大多数为散居儿童;0~5岁手足口病发病儿童中,男女比例为2.03︰1(12 061/5 950),男孩显著高于女孩(χ2 = 10.91,P < 0.01)。从各城区(县市)发病率曲线图看,城区高于农村县市;每年手足口病流行起于3月份开始,4、5、6月份急剧上升至高峰,随后逐月下降。2012年11~12月份、2013年11~12月份又出现一个轻微的抬升,呈现第二个高峰。实验室诊断病例病原学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以EV71为主,占44.52%;2011年则以CoxA16为主,占76.24%;2012年、2013年再度以EV71为主导,分别占98.99%和91.49%。 结论气温和适宜的湿度是手足口病发生与传播的主要原因,流行时间特征与当地气温和湿度密切相关,存在2年为一个流行周期的可能。EV71和CoxA16为黄石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两种主要病原体,每年引起流行的病原体呈现交替主导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黄石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为科学制定手足口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本市疾病控制中心2010至2012年手足口病的疫情资料。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13734例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分类统计分析,选取2466例实验室诊断病例进行了病原学分型。结果黄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从3月份开始增多,4、5月份急剧上升至高峰,随后逐月下降。2012年11~12月份又出现一个轻微的抬升。3岁以下发病人群中,男女比例为2.08︰1,男性显著性高于女性(χ2=8.36,P <0.01),且70%以上为散居儿童。实验室诊断病例病原学分析,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以EV71为主导,占44.52%;2011年则以CoxA16为主导,占76.24%;2012年再度以EV71为主导,占98.99%。结论气温和适宜的湿度是手足口病的发生与传播的主要原因,流行时间特征与当地气温和湿度密切相关。EV71和CoxA16为黄石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两种主要病原体,每年引起流行的病原体呈现交替主导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3至2015年北京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教学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体类型及分布特点,为手足口病的诊疗及预防提供关键性的指导。 方法收集2015年北京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教学医院儿科收治的手足口病住院患者共84例的咽拭子及粪便标本,提取病毒RNA,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法,进行肠道病毒(EV)通用型、肠道病毒71(EV71)型及柯萨奇A16(CoxA16)型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并与2013年和2014年度本院手足口病病原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2015年手足口病患者的EV阳性率为86.9%(73/84),其中EV71型肠道病毒占44.05%(37/84),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占40.48%(34/84),CoxA16型肠道病毒占2.38%(2/84)。与2013年相比,2015年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感染率显著下降(χ2 = 10.20、P = 0.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EV71型感染率显著升高(χ2 = 28.38、P < 0.001),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与2014年相比,2015年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感染率显著升高(χ2 = 15.50、P < 0.001),差异均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EV71型感染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89、P = 0.019)。 结论2013至2015年手足口病病原学分布变化较大,2013年本院手足口病患者以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感染为主;2014年以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为主;2015年以EV71型和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在未来的手足口病防控中应在重视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的同时,重视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0年北京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共采集337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标本,采用肠道病毒(EV)通用型、柯萨奇病毒A16(CA16)型和肠道病毒71(EV71)型核酸检测试剂盒,应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检测.结果 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占63.20%(213/337).其中,EV71阳性标本占40.36%(136/337);CA16阳性标本占5.64%(19/337);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占17.21%(58/337).结论 2010年北京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学分布以EV71为主,非CA16和非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率已显著高于CA16型肠道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3年菏泽市手足口病(HFMD)流行的时间、区域和人群分布以及病原构成。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汇总全市2013年HFMD病例,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菏泽市报告手足口病例分别为4631例,重症22例,实验室诊断数503例,发病率为55.59/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县区是东明县、牡丹区和鄄城县,占全市报告病例总数的55.11%。报告病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29岁,其中0~4岁4231例,占91.36%。HFMD病例中,以农村散居儿童为主,占全部病例数的97.99%。实验室诊断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其他肠道病毒检测构成比分别为74.95%、1.79%、23.26%。结论2013年菏泽市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基本稳定,不同县区流行强度不同,季节分布存在差异,4岁以下儿童是发病主要人群,EV71为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1年北京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教学医院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手足口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88例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使用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16型核酸检测试剂盒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PCR)进行检测。结果 2011年度本院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占51.74%(149/288)。病毒分型结果显示,EV71阳性标本占总标本例数的23.26%(67/288);CoxA16阳性标本占7.29%(21/288);非EV71非CoxA16型阳性标本占21.18%(61/288)。2009至2011年北京地区的手足口病病原学分析结果显示,3年间EV71阳性率变化并不明显;CoxA16阳性率显著下降;非EV71非CoxA16型阳性率显著升高。结论 2011年度本院手足口病患儿在主要流行期以EV71和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北京地区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学和前两年相比非EV71非CoxA16型感染比例继续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FMD)住院患儿病原体类型及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2015年度徐州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人口学特征、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并进行问卷调查。采集患儿粪便标本,提取病毒RNA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样本进行肠道病毒71(EV71)型、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型病原学检测。 结果2015年度本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 792例,其中男1 842例,女950例;重症10例,死亡3例;年龄72 d~11岁。3~7月份为手足口病高发期,入组患者共发病1 738例(62.24%),4月达到顶峰,发病425例(15.22%)。发病人群集中在1~3岁幼儿(1 471例、52.68%),且以散童及幼托为主,其中留守儿童占29.98%(837/2 792),二次感染患儿占19.99%(558/2 792)。患儿近3个月患呼吸道或消化道疾病,营养状态差以及家长文化程度相对低的患儿在本院手足口病人群中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9.68%(1 108/2792)、59.81%(1 670/2 792)和64.97%(1 814/2 792)。病原学检测显示:EV71阳性率为56.23%(1 570/2 792),CoxA16阳性率为13.83%(386/2 792),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30.59%(854/2 792)。收集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家长大便标本共102例,病原学检测显示其中44例(43.14%)EV71阳性。 结论2015年徐州市及周边地区手足口病患儿仍较多,并以EV71感染为主;留守儿童及二次感染患儿中重症患者比例较高且病情更重;成人隐性感染可能成为另一种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析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以及病原学特点,为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及实验室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1年住院治疗的2411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从患儿咽拭子中分离病原并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散居儿童1392例(57.74%),显著多于群居儿童(P<0.05).本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为发热和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和膝等为主.本组病例中的2411例患儿全部出现皮疹;其中1845例患儿有发热症状,占76.52%.本组患儿给予常规抗病毒和对症治疗后,2404例(99.7%)治愈.本研究中重症病例279例(11.6%);住重症ICU病房者29例,占1.2%;死亡7例,占0.29%.本组病例均行病毒分离及鉴定分析,有1308例(54.3%)检测出病毒;其中279例重症病例分离出EV71 186株,柯萨奇病毒A16 18株,其他肠道病毒32株.结论 手足口病好发于散居儿童,感染EV71后易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且病死率高,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11年南皮县报告的HFMD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防控)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全年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采集病例的疱疹液、咽拭子、肛拭子、粪便等标本,利用肠道病毒PCR-荧光探针法检测肠道病毒、EV71和CA16核酸。资料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相关分析。结果:南皮县2011年HFMD发病382例,发病率为104.31/10万,2010年发病率为103.09/10万,比去年发病率增1.18%;死亡无;无重症病例;发病高峰在6~9月,共241例(占63.09%);潞灌乡发病数与发病率最高,发病94例,发病率191.84/10万;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373例,占97.64%。检测病例标本60份,EV71阳性34份,Cox16阳性7份,其它肠道病毒阳性4份,阴性15份,月发病数与EV71阳性检出率相关(P=0.089)。结论:南皮县2011年HFMD发病人数是2010年的1.05倍,发病强度增强与EV71在该县流行相关,且该县HFMD疫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1~3岁儿童感染EV71病例较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HFMD)患儿重症化的关联性。预测25-(OH)D在EV71型HFMD重症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的EV71型HFMD患儿共255例为病例组,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分为普通型150例(普通组)和重型105例(重型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收集病例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分析表,记录其可能影响因素的资料,对可能影响普通型HFMD转为重症HFMD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普通EV71型HFMD转为重症EV71型HFMD的危险因素及血清25-(OH)D水平与EV71型HFMD患儿重症化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患儿与对照组25-(OH)D水平[(35.66±11.60)ng/ml vs.(49.63±8.8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6、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EV71型HFMD重症组与普通组患儿相比,WBC>15×10^9/L(χ^2=26.616、P<0.001)、血糖>8.3 mmol/L(χ^2=26.616、P<0.001)、血清25-(OH)D水平(t=5.55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8.3 mmol/L(OR=2.682、P=0.028)、WBC>15×10^9/L(OR=2.090、P=0.019)、25-(OH)D<30.88 ng/ml(OR=3.792、P<0.001)均为重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OH)D<30.88 ng/ml与EV71型HFM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为EV71型HFMD感染重症化的预警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2012年度北京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教学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北京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教学医院儿科2012年度211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提取病毒RNA,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EV)通用型、肠道病毒71(EV71)型和柯萨奇A16(CoxA16)型肠道病毒核酸检测。EV(+)标本判为EV阳性,EV(+)EV71(+)标本判为EV71阳性,EV (+)CoxA16(+)标本判为CoxA16阳性,EV(+)且EV71(-)CoxA16(-)标本判为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阳性。结果2012年度211例本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中EV阳性标本共118例,占55.92%。病毒分型结果显示,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共46例,占22.81%;EV71阳性标本共45例,占21.32%;CoxA16阳性标本共27例,占12.80%。病原学分布分析结果显示,5~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不同年龄、性别组患儿之间病原体构成无显著差异;患儿入院前3d肠道病毒检出率较3 d后高;不同型别肠道病毒感染患儿之间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12年度本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不同型别EV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EV71、CoxA16,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感染率较往年具有升高趋势,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2010年泰安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和分析.方法 对临床收集的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437份、咽拭子标本25份,采用实时荧光PCR筛选出肠道病毒通用引物阳性标本,分别用CA16和EV71型的特异引物进行分类检测.结果 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82.47%(381/462),其中CA16阳性率为38.31%(177//462),EV71阳性率为19.48%(90/462),CA16的阳性率显著高于EV71.粪便标本的阳性率为84.67%(370/437),显著高于咽拭子的44%(11/25)(χ2 = 27.05,P< 0.01).本研究病例发病年龄多为1~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结论 2010年度泰安市手足口病疫情以CA16感染为主,粪便标本的阳性率较高,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手足口病病原体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健康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至2015年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的病案资料,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014至2015年哈尔滨市传染病院共收治住院手足口病(HFMD)患者410例;全省各地均有发病,发病时间在7月份达到高峰,男性多于女性,4岁以下婴幼儿病例占71.71%(χ2= 8.023、P = 0.155),散居儿童病例占67.80%(χ2= 3.636、P = 0.162);HFMD主表临床表现为皮疹、发热,并累及各系统,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厌食、头痛、易惊和心率加快等;哈尔滨市HMFD病原谱以EV71为主(占51.01%),多采用利巴韦林或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治疗。 结论HFMD发病多为普通型,具有自限性,患儿家长不应过度紧张;同时,社区医疗机构应重点对4岁以下散居儿童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宣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成都地区2010至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临床特征,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至2012年住院治疗的2686例患儿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临床特征。结果本组病例中,年龄为2个月~16岁,平均年龄(1.87±3.21)岁,以婴幼儿(≤3岁)最多见(2463/2686,91.70%),且男童︰女童(1.55︰1);散居儿童(2034/2686,75.73%)多于幼托儿童(635/2686,23.64%)和学生(17/2686,0.63%),城区(2145/2686,79.86%)多于乡村(541/2686,20.14%)。发病高峰在4~7月份(1533/2686,57.07%)。本组病例以轻症为主,重症较少(268/2686,9.98%)。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和发热,所有患儿均出现皮疹,皮疹以手、足掌、口腔黏膜或臀部等部位多见;1934例(1934/2686,72.0%)患儿有发热,多呈不规则热型,以低中热为主(2413/2686,89.84%),发热持续时间多为1~3 d(2517/2686,93.71%)。经咽拭子病原学检查,重症病例以感染EV71为主(187/268,占69.78%),柯萨奇病毒A 16共11株,其他肠道病毒27株。经治疗后,好转1810例(1810/2686,67.39%),治愈871例(871/2686,32.43%),死亡5例(5/2686,0.19%)。结论手足口病发病与年龄、季节、地区有关,经过早隔离、早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分析EV71感染手足病患儿体液免疫状况。方法分别测定30例EV71阳性和30例EV71阴性的手足口病患儿与同期2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采用SPSS18.0软件用t检验统计分析EV71阳性组的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与EV71阴性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 EV71阳性组和阴性组手足口病患儿各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EV71阳性组患儿血清IgG、IgA、C3、C4水平降低(P〈0.05);IgM明显升高(P〈0.001)。结论 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但EV71感染对体液免疫功能影响无显著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婴幼儿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和口腔部的疱疹,由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A(CoxA)和B组,埃可病毒(ECHO viruses)4、6、7型等感染引起,CoxA16和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尤其常见。1958年,加拿大首次分离出CoxA16[1],1969年,加利福尼亚首次报道了EV71[2],至1972年美国纽约、孟加拉国、澳大利亚陆续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流行时才真正分离出EV71病毒[1]。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为CoxA16,20世纪70年代后,EV71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3]。二者均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多次暴发。CoxA16:美国(1968年)[4]、日本(1970年)[5]、澳大利亚(1991年)[6]、台湾(2006至2008年)[7]、西班牙(2009年)[8];EV71:马来西亚(2000至2003年)[9]、新加坡(2000年)[10]、泰国(2008至2009)[11]、韩国(2008至2009年)[12]、中国阜阳(2008年)[13]。显然,手足口病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疾病,已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重视。本文拟从病原学、临床表现、病毒基因型和核苷酸序列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以及发病机制方面,对手足口病的两种主要病原体,即EV71和CoxA16的区别和联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为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成员,其核酸为单股正旋RNA。1974年schmidt等[1]首次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症状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到EV71,此后其感染的流行范围遍及全球。EV71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A16,CA16)为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好发于夏秋季,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由于CA16感染表现轻微,在临床上较少有严重的中枢神系统症状,常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